葡萄牙實施全球最大風圖譜計劃—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葡萄牙實施全球最大風圖譜計劃 有助改進大氣模型 促進風電產業發展

 

技術人員正在安裝傳感器。圖片來源:smart-box.pt

本報訊 位於葡萄牙東部的一個山風呼嘯的峽谷中如今布滿了機器。蹲伏的白色貨櫃緊盯著山腰,掃描雷射器橫跨長滿桉樹的陡坡,裝載著科學儀器的高塔直指100米的天空。

而看守在這裡的國際團隊將在未來5個月中測量吹過這裡的狂風的一切信息。一個史無前例的氣象設備陣列將為世界最詳細的風圖譜計劃研究風的速度、方向和其他特徵。其目標是闡明複雜地形上風場的基本特性,幫助研究人員改進大氣計算機模型,同時使工程師們能夠確定將風力渦輪機安裝在何處可以獲取最多的能量。

這項被稱為Perdigo的計劃的最終結果也應該可以改進空氣汙染如何在山谷中沉積的模型,並幫助無人駕駛飛機和飛機在多風的山區地形中導航。

並未參與該計劃的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市康奈爾大學大氣科學家Sara Pryor表示:「在了解大氣物理學以及如何優化使用風能方面,這將是一次完全的轉變。」他說:「它是絕妙的。」

通過將測試的風流模型與Perdigao計劃的詳細數據進行比較,研究人員能夠把他們的發現應用在其他地方。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氣象學家Sonia Wharton表示:「經驗教訓將轉化為對於大氣模型的改善,從而為整個風能產業服務。」

歐洲總能源中有11%來自於風能。但哥本哈根丹麥科技大學風能研究人員Jakob Mann表示,僅僅10%的風速變化就可以改變高達30%的能量產出。而在丘陵或森林地區的損失是最大的。

Mann領導的斥資1400萬歐元的新歐洲風地圖計劃集合了葡萄牙的風圖譜研究和實驗項目,目前是全世界此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

該項目負責人、葡萄牙波爾圖大學風能專家José Laginha Palma表示,Perdigao研究團隊在2015年進行的一個試點實驗發現,一個山脊的湍流順風會影響下一個山脊的風模式——這種細節能夠用於改善大氣流動模型。

這樣的模型通常依賴於上世紀80年代在英國Askervein的一座小山上進行的更簡單的野外試驗所獲得的結果。Palma說:「我們將更新和替換30年前的數據。」

葡萄牙具有發達的風能產業,並且Perdigao山脊已經擁有了一部渦輪機。大部分的科研裝備已經啟動並正在運行,研究人員將在2月安裝剩餘的設備。它們包括54個配備了儀器的桅杆,用於測量風的速度、方向、溫度、溼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即在沿著以及垂直於山脊的方向每秒鐘測量20次。同時22種儀器將利用雷射雷達技術在三維尺度上研究小尺度風場。

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流體動力學工程師Harindra Fernando指出,許多研究都著眼於在1公裡的規模上研究風模式,但Perdigao實驗是第一個將大規模風圖譜縮小至100米~500米解析度的項目。

Fernando是從事Perdigo計劃的美國研究人員的聯合負責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向他們提供了340萬美元的資金。Fernando說:「我們正在試圖做的是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夠『便攜』使用的東西。」

風能是指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它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由於太陽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大氣層中壓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氣壓梯度的作用下,空氣沿水平方向運動形成風。風能資源的總儲量非常巨大。風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儲量大、分布廣,但它的能量密度低,並且不穩定。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風能可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得到開發利用。風能利用是綜合性的工程技術,通過風力機將風的動能轉化成機械能、電能和熱能等。(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7-02-16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高質量中國李基因組圖譜首次發布—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何業華帶領的李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團隊首次正式發布了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中國李基因組圖譜,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Gigascience
  • 上海九院範先群團隊繪製ACE2泛癌分析圖譜—新聞—科學網
    泛癌分析圖譜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很多都是老年人或合併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腫瘤患者由於自身處於免疫異常狀態,加之手術、放化療等治療造成免疫力進一步低下該研究結論也與何建行教授、謝叢華教授團隊此前發表於《柳葉刀-腫瘤》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肺腺癌患者佔總體患者比例高,癌症是新冠肺炎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總的來說,研究提示一方面由於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且部分癌症患者ACE2表達增高,癌症患者應加強個人防護;另一方面若患有癌症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出現重症、死亡的可能增高,應加強監測治療並優先處理。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與此同時,橡膠樹的高產、抗病、抗旱、抗寒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基因組選擇育種與優異基因資源的發掘利用,也亟需獲得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高立志表示。 與之前發表的基因組草圖比較分析表明,該研究將組裝獲得的約 1.47 Gb 的基因組序列掛載到了 18 條假染色體上,基因組圖譜在組裝準確性與完整性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專家談「天琴計劃」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天琴計劃」又有哪些新進展?
  • 科學家構建和解析高質量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聞—科學網
    (左)雄性雉雞,(右)雌性雉雞,雉雞外形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孟和團隊採用多平臺策略成功地構建了染色體層級的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   據悉,孟和團隊長期從事動物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研究和實踐工作,這是該團隊繼完成世界首例雙峰駝基因組、蒙古馬和普氏野馬基因組、家驢和蒙古野驢基因組、家鵝和鴻雁基因組後又一例農業動物的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和分析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何川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孟和為通訊作者。
  • 科學家繪製水稻根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對粳稻和秈稻根組織原生質體進行了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繪製了單子葉模式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為研究鬚根系植物根組織的細胞類型、功能和進化開闢了新的途徑。 研究人員對兩個水稻栽培亞種粳稻Nip和秈稻93-11的10,968和12,564個根尖細胞進行了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分析,鑑定出8個細胞型,並利用組織原位雜交和遺傳轉化實驗鑑定了細胞類型特異性標記基因。
  • 科學家發表蠟梅精細基因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國內數據新聞研究的知識圖譜
    本文以知識圖譜分析軟體Citespace為分析工具,以數據新聞為主題,以CSSCI為來源類別進行高級檢索,在CNKI資料庫中選出290篇研究數據新聞的文獻(2012—2019年)並進行知識圖譜描繪,以期對我國數據新聞研究的軌跡和趨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國內數據新聞研究現狀對數據新聞的研究由「熱」變「冷」。發文量是體現一個研究領域發展態勢的直觀數據。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何毓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自2007年起,作為科學網的一名博主,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世界舞臺上中國科學技術時代的到來。在《中國科學報》創刊六十年之際,我願送上我最美好的祝福。值此《中國科學報》成立60周年之際,向一直致力於傳播科學理念、弘揚科學精神的報社新聞工作者們表示敬意。沒有你們,公眾不可能像如今這樣熟知「悟空」「墨子」「實踐十號」和「慧眼」這些科學衛星計劃。通過你們,公眾從這些計劃中又進一步了解了宇宙、量子、暗物質、黑洞、微重力和空間生命科學這些深奧的科學名詞和基本道理。感謝你們!願你們繼承60年的光榮傳統,將這座橋梁建設得更加寬闊和暢通。
  • 中科院繪出「人造太陽」輻射安全演化圖譜—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吳宜燦核安全研究團隊,繪製出國際熱核實驗堆(ITER)的輻射安全演化圖譜,編制完成ITER首個中子輻照活化指南,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將啟動
    力爭2025年完成小鼠、2035年完成獼猴「圖譜」繪製本報訊(記者黃辛、卜葉)9月27日,「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
  • 發達國家或最浪費食物—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採用世界衛生組織、FAO和其他機構於2003年收集的數據,評估了全球消費者購買的食物、消耗的食物和浪費的食物。   在這篇近日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文章中,作者發現,比利時食物浪費比例最高,菲律賓最低。需要指出的是,該研究覆蓋了全球2/3的國家,但沒有包括食物浪費大國,如美國。
  • 第四屆全球科技創新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由比利時弗拉芒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韓國光州科學技術研究所、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印度能源和資源研究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科技創新大會於
  • 全球甲烷排放達歷史最高點—新聞—科學網
    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全球大氣中的甲烷平均濃度比工業前高出2.5倍,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點。
  •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中國工作組成立
    」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市召開,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的成立,並就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這一倡議,認為其符合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同意並支持由科學界先行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
  • 全國首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新聞—科學網
    「大腦是人體最複雜和最具挑戰性的領域,腦醫學診斷和治療技術的發展更需要複合型醫學專家的深度參與。」段樹民說。腦醫學(包括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科、醫學心理等)是既高度專業又需要高度交叉學科背景的學科,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對腦醫學專科醫生從本科階段就進行針對性全面定向培養的體制。
  • 《細胞》發表史上最全癌症遺傳風險圖譜—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由西安交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陝西省醫療健康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王嘉寅團隊與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貝勒醫學院、梅奧臨床醫學院等13家世界頂級研究機構歷時近三年合作完成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癌症遺傳風險圖譜
  • 葡萄牙移民生活科普:葡萄牙的氣候狀況全解讀
    總體而言,葡萄牙是全年最溫暖的歐洲國家之一,但也是最潮溼的國家之一。該國受到地中海,大西洋和大陸性氣候區的影響。在辦理葡萄牙移民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地的氣候狀況。葡萄牙移民生活科普:葡萄牙的氣候狀況全解讀亞速爾群島屬亞熱帶氣候,夏季溫暖,冬季氣候變化,例如大雨,大風和大霧。馬德拉群島具有相同的氣候,但季節條件相似。阿爾加維具有地中海氣候,南部其他地區也是如此,夏季長而炎熱,冬季短而清澈,春季早於1月。阿爾加威天氣一般也乾燥。裡斯本市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宜人,夏季短,溫暖至高溫。
  • 蕓薹屬植物基因組三維結構與進化機制有關—新聞—科學網
    白菜和甘藍全基因組染色質交互熱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油料所)種質資源團隊在蕓薹屬基因組進化方向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成功繪製白菜與甘藍的三維基因組圖譜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77-019-0479-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