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環境所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抗生素及機理分析方面獲進展
城市環境所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抗生素及機理分析方面獲進展 2019-02-15 城市環境研究所 近期,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城市汙染物轉化重點實驗室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抗生素及機理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
城市環境所在鈷基尖晶石催化劑用於VOCs光熱催化降解方面取得進展
此外,VOCs還會與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毒性更大的光化學煙霧。因此,VOCs的治理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環境難題。 在眾多的VOCs控制技術中,催化燃燒和光催化氧化因其對VOCs的深度降解能力而被廣泛應用,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的不足。VOCs催化燃燒雖然擁有較好的降解效率,但其需要大量的熱能作為驅動力,這導致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從而衍生了新的環境汙染問題。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催化腫瘤治療方法不使用高毒性化療藥物,具有高效、特異性強、安全性高的特點。 近日,該團隊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聚焦於抑制細胞自噬增強內場響應催化腫瘤治療、外場激發光合作用增強光動力學催化治療以及外場超聲引發壓電催化腫瘤治療。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9.25 星期五
2、力學所在青光眼致病機理研究中獲進展3、廣州地化所提出板片拉力引發被動陸緣巖漿作用 4、城市環境所在室溫催化降解甲醛研究中取得進展 5、力學所在軟物質表面浸潤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6、西北研究院在北極東北航道未來可通航性研究中獲進展7、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近兩年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致力於對非均相芬頓反應主要活性物種「Fe」的配位環境、價態、自旋態演變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2014年,該研究團隊首次將普魯士藍和氧化鈦 (PB/TiO2) 複合催化劑應用於光芬頓反應體系。
-
我國學者在有機汙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持續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課題組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及其機理方面進行了十幾年的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是一類普遍存在、具有長期危害性的環境汙染物,用傳統方法很難處理。
-
福建物構所在過渡金屬界面催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目前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氫能發展規劃,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應用領域的先鋒。氫氣通常需要通過其它能源途徑製取;電解水作為一種零汙染的制氫方法,具有極高的應用潛力。當前,電解水制氫的最大問題在於電極材料催化活性差,過電位高,造成過多的電能消耗,而國內外學者在電極材料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成分、宏觀結構調控等方面。
-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綜合分析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去除VOCs的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指出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有工藝簡單、適用範圍廣等特點,該技術協同催化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降低能耗、減少二次汙染,為VOCs
-
城市環境研究所在磷酸鐵鋰電池回收製備環境功能材料方面取得進展
由於充放電循環次數的增加,鋰電池終將報廢而成為巨大的城市礦山。據估測,2020年中國廢棄鋰電池將達到250億隻,重量約為50萬噸。大量的廢舊鋰電池既可以緩解戰略金屬如鈷、鋰等的快速消耗,同時也存在環境汙染的潛在風險。鋰電池中大量的有價金屬鋰、鎳、鈷等的回收引起了廣泛關注,已發展了多種技術以提高有價金屬回收率,降低固體廢物管理風險。
-
中科院高能所在光催化固氮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導了兩例基於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 此MOFs材料均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氮活性,氨生成速率分別為128和220 μmol h-1 g-1,其中Gd-IHEP-8固氮效率與文獻同類材料相比提高17倍。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木質素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醇羥基和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可替代傳統石油化工產品應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學降解法是目前木質素降解的有效方法,對於木質素資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楊倩等重點綜述了近年來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降解低聚物在聚合物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鈮酸鉀鈉基環境友好型壓電材料的振動催化作用:一種高效的相界催化劑》(Vibration catalysis of eco-friendly Na0.5K0.5NbO3-based piezoelectric: An efficient phase boundary catalyst)為題並以第一單位在線發表於
-
煙臺海岸帶所在硝基芳香汙染物微生物降解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煙臺海岸帶所在硝基芳香汙染物微生物降解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2018-09-04 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字體:眾所周知,微生物在有機汙染物的降解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至今還未見微生物被報導能夠降解2,6-DBNP。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海洋環境微生物與生物技術」團隊近期篩選到一株能夠利用2,6-DBNP作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長的細菌(Cupriavidus sp. strain CNP-8)。
-
在極性材料光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在具有內建電場的硼氧結構基元的極性光催化材料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研究人員分析了該類材料對氯酚類汙染物的去除能力,結合開爾文探針力顯微實驗證實了內建電場的存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4, 26, 3169);藉助密度泛函理論(DFT)手段確證了極性材料電子結構及光生電荷轉移過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12179);考察了在不同金屬離子半徑作用下導致的不同極化場對有機汙染物降解性能的影響
-
上矽所在氧化鈦基複合材料降解VOCs催化劑抗失活機制研究獲進展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苯類及醛類)對環境和人體危害極大,VOCs在氧化性的大氣環境中成為形成PM2.5的前體物並可能產生臭氧;一定濃度的VOCs短時間即可傷害人的肝、腎、大腦和神經系統等甚至致癌。因此,如何實現大氣環境中低濃度VOCs的降解,對保障人體健康、環境安全、抑制霧霾頻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ICPB技術打破了必須在不同反應器中分別進行光催化反應和生物降解的傳統觀念,提高了汙水的淨化能力,並節省成本。這篇綜述總結了目前ICPB體系光催化劑、多孔載體和生物膜的最新進展,並著重探究了反應機理和反應器構造。此外,還對ICPB體系在環境和能源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
我國學者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課題組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管治斌課題組合作,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成果於6月17日以「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es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電催化技術自20世紀30年代問世,由於電力的阻礙,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展,如今電催化技術在難降解廢水處理方面,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1 電催化機理及技術研究進展1.1 電催化機理電催化包括電催化氧化和電催化還原。
-
有機汙染物難降解?神奇的光催化來幫忙
近日,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成功製備了二維結構的硫摻雜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並在光催化降解苯酚和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應用中表現優異,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