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神藥PD-1:早用早好還是救命稻草?

2020-12-04 咚咚腫瘤科號

PD-1早用早好,多早才好?可能越早越好

古語有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抗癌是一場沒有硝煙卻生死攸關的戰爭,也要講究「出兵時機」和「兵法謀略」,在合適的時間使用合適的藥物。

這幾年,PD-1/PD-L1抗體藥物風靡全球,創造了無數奇蹟,時不時被冠以「抗癌神藥」的名頭。隨著8種藥物獲批上市,我國的癌症治療也接軌世界,正式進入「免疫狂歡」時代。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PD-1/PD-L1藥物到底該何時使用?

中晚期患者:別當救命稻草

在PD-1藥物研發的早期,接受治療的都是多種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也可以認為是幾乎「無藥可用,走投無路」的患者。

針對這些患者,PD-1藥物可以有接近15-20%的客觀緩解率,近15%的肺癌患者可以活過5年,這是以前任何藥物都辦不到的。

這是很多人對PD-1的最初印象:晚期了,沒藥可用了,無路可走了,試試PD-1吧。

其實,這是不對的。

近幾年,隨著多個大型臨床數據的披露,大家發現針對晚期患者,PD-1越早使用,療效可能越好。我們以肺癌為例,簡單進行一下總結:

對於四期肺癌患者,二線使用PD-1的5年生存率在13-15%左右,而一線使用達到23.2%;對於三期肺癌患者,放化療聯合PD-L1抗體I藥的三年生存率57%,有專家預計五年生存率可能在50%左右。

我們知道,PD-1/PD-L1抗體藥物是通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實現抗癌效果的,當癌症患者經過多輪放化療轟炸之後,「免疫力」下降,甚至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時候再提高「免疫力」可能就已經無力回天了。

所以,對於中晚期癌症患者,千萬不能把PD-1當做「救命稻草」。

詳情參考:

那些接受PD-1治療活得久的患者,都有什麼特徵?肺癌「治癒」之路:PD-1抗體公布重磅數據,超20%患者活過5年早期患者:手術前使用,療效可能更好

那麼,既然早用早好,那麼更早用呢?提前到輔助治療呢?甚至是提前到新輔助治療呢?

① 新輔助治療:手術前的治療,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體內的腫瘤病灶體積縮小或提前消滅看不見的轉移癌細胞,有助於改善手術前的狀態並為後續手術或放療創造有利的條件。② 輔助治療:手術後的治療,某些癌症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術後需要接受輔助治療,其目的就是消滅手術過程中看不見的微小病灶並起到強化手術效果和預防癌症復發、轉移的作用。

這樣的做法,目前國外有不少臨床試驗在嘗試,而且不斷傳來好消息。咚咚之前已經多次進行過報導,詳情參考:

PD-1用藥時機大有講究:術前明顯優於術後,越早越好?腫瘤治療進入「全民免疫」時代!術後患者也可使用,完全緩解率暴漲就在上個月,《Nature Medicine》還報導了一項來自荷蘭癌症研究所的II期臨床試驗NICHE的臨床數據,他們發現針對患有結腸癌但沒有遠處轉移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前短期的新輔助免疫治療來獲益:

在微衛星不穩定(MSI)型結腸癌患者中,100%的患者從免疫治療中受益;在對免疫治療反應並不好的微衛星穩定(MSS)型結腸癌患者中,仍有25%的患者受益。

有時候,大家都喜歡較個真。對於一位早期癌症患者,可以有兩種選擇:手術前使用PD-1藥物,進行新輔助治療;手術後使用PD-1,進行輔助治療。

新輔助和輔助治療,到底哪個更好?

先來看個臨床數據。2019年3月,美國加州大學學者進行了一項隨機、多機構的臨床試驗,評估35例復發性、手術可切除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在接受K藥新輔助治療和/或輔助治療後的免疫反應和存活率。

與單純接受術後輔助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新輔助治療並在術後繼續輔助治療的患者的總體生存期顯著延長:PFS分別為99.5天 VS 72.5天。

再來看個理論分析。2020年四月,《Nature Medicine》雜誌報導了一些學者對於PD-1藥物術前新輔助和術後輔助治療的設想,如下圖所示。

術後輔助治療:也就是把腫瘤先切掉,再用PD-1抗體防止復發,這樣做可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但也有一個問題,切除了腫瘤也意味著抗原的丟失,PD-1使用後能夠激發起來的免疫反應可能會弱一些,表現為圖右側患者體內留存的腫瘤特異性免疫細胞少。簡單說來就是,軍隊需要打仗才能獲得殺敵經驗,如果沒有對手,軍隊的戰鬥力就退化了。

術前新輔助治療:也就是先用PD-1抗體,再進行手術。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趁著腫瘤還在,PD-1抗體藥物可以激發更廣泛的免疫反應,可以理解為能夠給患者留下更「優質高效」的免疫力,給患者更長時間的防護。表現為圖右側花花綠綠的免疫細胞的數量和種類更多。但是,這樣做有個問題,萬一PD-1不起效,可能耽誤手術時間。

所以,輔助治療和新輔助治療各有利弊,目前基礎和臨床科學家都在進行積極探索,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更振奮人心的數據出爐。咚咚會持續關注和報導。

注意:本文數據和信息僅供討論,請患者不要隨意模仿,治療方案需要跟主治醫生確認。

參考文獻:

[1]. J.M. Versluis, G.V. Long, C.U.Blank, Learning from clinical trials of neoadjuvant checkpoint blockade, Naturemedicine 26 (2020) 475-484.

[2]. M. Chalabi, L.F. Fanchi, K.K.Dijkstra, et al.,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leads to pathological responses inMMR-proficient and MMR-deficient early-stage colon cancers, Nature medicine 26(2020) 566-576.

[3]. T.F. Cloughesy, A.Y.Mochizuki, J.R. Orpilla, et al., Neoadjuvant anti-PD-1 immunotherapy promotes asurvival benefit with intratumoral and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s in recurrentglioblastoma, Nature medicine 25 (2019) 477-486.

[4]. L. Gandhi, D.Rodriguez-Abreu, S. Gadgeel, et al.,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2018) 2078-2092.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用給狗狗打寄生蟲的藥治療癌症,救命稻草還是荒誕之舉?
    就在這個時候,一條來自美國的新聞讓Yoyo又感覺有了希望,有人靠吃一種叫做芬苯達唑的「狗藥」治好了癌症。用Yoyo自己的話來說,就好像抓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姑且一試吧。和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一樣,Yoyo繼續著她和母親的「狗藥」抗癌方案,今天,是她們用藥第14周的第1天……「芬苯達唑這種狗藥能治癌症」,這種說法在坊間被口耳相傳時,往往會帶上一位傳說中被這種方法拯救的「典型」——傳說中的「喬爺」。這位喬爺確有其人,他就是住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Joe Tippens。
  • 血漿治療是「稻草」還是「神藥」?專家:謹慎樂觀,尊重科學
    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的當下,對眾多確診患者來說,血漿治療能否成為救命稻草?兩位免疫學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謹慎樂觀。《中國科學報》:據報導,新冠特免血漿已經在臨床應用到10多名患者身上,並且在短時間內就取得較好效果。
  • 抗癌「神藥」PD-1納入醫保,價格或將下降80%以上​!
    而最後一天才是壓軸的最大喜訊,讓廣大癌症患者翹首以盼的抗癌「神藥」PD-1談判成功,將為202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一個好的藥物,需要讓患者能夠用得起,才真正有意義!以往,抗癌藥進入國內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且價格昂貴,進口的PD-1每年費用O藥是22萬元,K藥是30萬元,大部分患者只能望藥興嘆!近兩年,國家看到了老百姓的需求,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讓患者用的起藥!
  • PD-1抑制劑被譽為「抗癌神藥」?有什麼副作用?腫瘤專家為你解讀
    一部《我不是藥神》,把「買不起救命藥」這個現象直白地呈現給大眾,也引起了國家對這個現象的重視。2019年,隨著新的醫保政策落地,免疫治療的藥物價格大幅度下降,被譽為「抗癌神藥」的PD-1抑制劑,也列入了醫保行列,這就意味著,2020年是免疫治療的爆發之年。
  • 抗癌有「神藥」了!中國已有4種!PD-1是啥神藥?
    2018年,堪稱中國PD-1藥物上市「元年」!因為我們在這一年內,從無到有,一口氣獲批了4種治療腫瘤的PD-1藥物,讓太多人歡呼不已!但還有很多人不太明白,PD-1到底是什麼神奇的藥物?PD-1藥:被譽為抗癌「神藥」提到PD-1藥物,就不得不提到PD-1免疫療法——是治療腫瘤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療法。
  • 金斯瑞解讀|你需要了解的抗癌神藥-PD 1
    前言2015年8月,美國第39屆總統吉米·卡特被醫生診斷患上肝癌,同時醫生還在他的大腦中發現了黑色素瘤,同年12月,卡特在接受默沙東生產的抗癌藥物K藥(Keytruda,PD-1抑制劑)治療後發表聲明稱,在最新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中,醫生說此前在他大腦中出現的黑色素瘤消失了。
  • 神藥面世:最後的保健品大佬要上岸了?
    就連國外著名的論文評議網站PubPeer,也把耿美玉署名的4篇論文掛了出來,公開質疑其存在多處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隨著不斷深挖,圍觀群眾還發現,耿美玉研究阿茲海默症22年,卻僅僅發表過一篇關於GV971的論文,還是發表在自己單位相關機構主辦的刊物上。
  • 癌症治療:抗癌神藥PD-1抗體年度盤點
    毫無疑問,PD-1和PD-L1抗體是這幾年腫瘤治療領域最耀眼的「抗癌神藥」,沒有之一。從2014年上市開始,它們就以超級黑馬的姿態橫掃各種腫瘤會議,也陸續獲批了多種腫瘤適應症,包括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癌和膀胱癌;同時在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其他腫瘤的也有很好的臨床數據,獲批僅僅是時間問題。
  • pd-1抑制劑 Keytruda(K藥)在大陸獲批上市
    據了解,今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CFDA)受理了pd-1抑制劑Keytruda的上市申請。經過5個多月的等待,終於,在7月25日,迎來CFDA正式批准pd-1抑制劑Keytruda上市的好消息,這無疑給很多內地患者帶來了希望。
  • 老年痴呆神藥面世:最後的保健品大佬要上岸了?
    就連國外著名的論文評議網站PubPeer,也把耿美玉署名的4篇論文掛了出來,公開質疑其存在多處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  隨著不斷深挖,圍觀群眾還發現,耿美玉研究阿茲海默症22年,卻僅僅發表過一篇關於GV971的論文,還是發表在自己單位相關機構主辦的刊物上。
  • 「O藥」該何去何從?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出現嚴重副作用
    用抗癌免疫藥真的這麼危險麼?這次新聞中提到的免疫藥(O藥)在中國很有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在中國上市的PD-1抗體類抗癌免疫藥。這類藥物被一些人稱為「神藥」,一方面因為作用譜比較廣範,對多種癌症類型都可能起效,包括肺癌,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腎癌等。另一方面因為即使晚期的患者使用後都可能有較好療效,實現長期生存。
  • 癌之殤:三種十幾元的廉價藥或成抗癌神藥
    從普通2型糖尿病的權威用藥:二甲雙胍在被證實可以抗衰老、抗霧霾後,先後被多個頂級試驗機構證明其有抗癌與抑制腫瘤轉移。接著就是一直被認為具有抗癌作用的阿司匹林,在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推薦為一級防癌藥物,被發現在肝癌與胰腺癌上聯用其他藥物有效後,又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就是,在最近風靡一時的免疫治療(PD1)中,益生菌也跟著上榜,成為免疫治療的神助攻。並在腸癌的預防與治療中,有特別的作用。
  • 妹妹花1萬元為哥哥買抗癌「神藥」 沒想到竟是「催命毒藥」
    推薦抗癌「神藥」 承諾無效退款   街坊賁女士聞訊而來,告訴了一件令大家驚訝的事情。她說,自己非常憎恨這些產品。去年,她的哥哥不幸患上了胰腺癌,手術之後還需繼續觀察治療,這時,有朋友向她推薦了一款抗癌「神藥」。
  • 抗癌有「神藥」了!世界上獲批了8種,中國已有4種!PD-1是啥神藥?
    但還有很多人不太明白,PD-1到底是什麼神奇的藥物?提到PD-1藥物,就不得不提到PD-1免疫療法——是治療腫瘤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療法。PD-1的全稱為「程序性死亡單白-1」(programmedcell death protein 1),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1是英文縮寫。
  • 是救命稻草還是潘多拉魔盒
    那麼,「瘧原蟲治癌」究竟是救命稻草還是潘多拉魔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解讀。瘧原蟲治癌機理≠免疫治療注射一針含有瘧原蟲的血,再用青蒿素控制瘧原蟲密度,就能治癌症?乍一聽,這頗有坊間「死馬當活馬醫」——以毒攻毒的意味。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
    第六版診療方案提到的「康復者血漿治療」適用對象以及提到的具體治療方案但在許多的媒體、新聞報導中,血漿和血清似乎並沒有被很好的區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無論是同為冠狀病毒導致的非典型性肺炎和中東呼吸症候群,還是死亡率極高、被寫進小說,搬上大銀幕的伊波拉病毒,在它們疫情暴發蔓延的初期,血漿療法都派上過用場。
  • PD-1,創新藥公司的「屠宰場」
    / 01 / 艾瑞卡後來居上 作為抗癌明星藥品,PD-1在中國大受歡迎。據知名諮詢機構IQVIA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PD-1銷售額超過50億元,接近去年全年銷售額。
  • 小分子肽是救命的神藥,還是騙人的噱頭?!
    : 藏咖程 舉報   近年來小分子肽產品非常火爆,在好多商家銷售人員口中小分子肽被說種「救命仙丹
  • 科學網—長春新鹼:不能忘卻的抗癌神藥
    長春花和長春新鹼化學結構   ■劉光裕 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大家知道了一個抗癌神藥
  • 血漿和血清,誰才是救命稻草?-虎嗅網
    第六版診療方案提到的「康復者血漿治療」適用對象以及提到的具體治療方案但在許多的媒體、新聞報導中,血漿和血清似乎並沒有被很好的區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無論是同為冠狀病毒導致的非典型性肺炎和中東呼吸症候群,還是死亡率極高、被寫進小說,搬上大銀幕的伊波拉病毒,在它們疫情暴發蔓延的初期,血漿療法都派上過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