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宇航:向世界最大固體火箭發起衝擊

2020-12-20 衛星與網絡

文 | 《衛星與網絡》李剛


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兩型固體運載火箭計劃,首型火箭中科一號甲(ZK-1A)計劃2021年9月首飛,2022年具備商業發射能力;第二型火箭中科二號(ZK-2)計劃2022年12月首飛,2023年具備商業發射能力。中科一號甲和中科二號火箭的起飛質量分別為135噸、343噸,邁入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行列。


固體火箭日益「壯大」,瞄準更大用戶市場


固體運載火箭一直是各航天強國運載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簡單、可靠,射前無需加注推進劑且可長期整箭存儲,操作簡捷、響應快速、發射高效。在應用領域軍民兩用,既可用於軍用和應急快速發射,也可以日常發射民用和商用衛星。固體火箭使用靈活便捷,對發射場依賴程度低,極大地豐富了火箭的使用和發射模式,可以從陸地、海洋甚至空中發射,能夠有效緩解發射場資源緊張局面。


面對即將到來的全球低軌中小衛星發射高峰期,固體運載火箭是中小型衛星、追求效率的星座組網發射的最優選擇之一。


但因受到製造、運輸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固體火箭的運載能力不高。常見固體運載火箭的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不超過1噸。這樣就造成了平均到每千克上的發射成本並不低,而且很難發射大型衛星,也不能大數量一箭多星組網發射。


隨著固體運載火箭技術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固體運載火箭也在日益「壯大」,運載能力的不斷突破,大大擴展了固體運載火箭的服務範圍。


首飛於2012年2月的歐空局織女星(Vega)火箭就是一個典型代表,700千米SSO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了1.5噸,歐空局還在研製推力更大的織女星-C火箭,運力將提升到2.2噸(700千米SSO軌道)。


無獨有偶,中國也在積極研製更大的固體運載火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快舟一號甲火箭穩定提供商業發射服務之後,於今年7月10日首次發射了運力更大的快舟十一號火箭,其發射質量達78噸,箭體直徑2.2米,700千米SSO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長徵十一號火箭是一種重58噸,700千米SSO軌道運載能力420千克的小型運載火箭,其在研的改進型號長徵十一號甲,起飛重量則增加到115噸,箭體直徑增加到2.65米,700千米SSO能力將達到1.5噸。


而中科宇航本次公布的兩款固體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4噸,起飛重量在全球現役、在研固體運載火箭中位居前列,進一步實現了大型化,將有效滿足全球尤其中國商業航天發射的旺盛需求。


百噸級起步全球首款CBC構型固體火箭


中科系列固體運載火箭起步較高,起飛質量都超過百噸,包括中科一號(ZK-1)和中科二號(ZK-2)固體運載火箭,其中中科一號火箭經過簡化構型衍生出中科一號甲(ZK-1A)和中科一號乙(ZK-1B)兩型火箭。


中科宇航固體運載火箭型譜


中科一號的芯一級到芯四級分別使用200噸級、100噸級、50噸級和10噸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捆綁4個固體助推器,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3噸。中科一號甲火箭為無助推型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噸,其中700千米SSO軌道運力為1.33噸,不僅遠超過國內型號,也超過了美國米諾陶4火箭的1.1噸和歐洲織女星火箭的1.5噸。中科一號乙為並聯兩臺固體助推器的捆綁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總而言之,通過模塊化和組合化設計,中科一號火箭及其衍生型中科一號甲、乙型號覆蓋了近地軌道2~3噸的運力範圍,可以滿足很大一部分近地軌道任務的發射需求。


ZK-1A固體運載火箭示意圖及相關參數


中科二號火箭可以說是固體火箭家族中名副其實的「胖子」。其芯一級、芯二級、助推器均繼承中科一號成熟的一子級模塊,並沿用中科一號的四級發動機。在2.65米直徑固體火箭芯級外側捆綁並聯兩枚同樣的固體助推器,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之一,火箭總長度39.7米,起飛質量343噸,700千米SSO軌道的運載能力提高到了3.55噸,不僅遠高於尚在研製中的織女星-C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甚至高於現役的長徵二號丙、長徵四號乙和長徵四號丙中型液體運載火箭。中科二號火箭還使用了4米和4.2米直徑的大尺寸整流罩,足以滿足大中型衛星或大數量小衛星組網發射需求。


ZK-2固體運載火箭示意圖及相關參數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二號火箭使用了固體運載火箭中極為少見的通用助推芯級(CBC,Common Booster Core)方案。CBC是指採用同樣的火箭級段組合起來,成為火箭一級,能夠有效簡化設計、製造和流程控制,美國的德爾塔IV重型火箭、俄羅斯的安加拉和美國的獵鷹重型火箭就採用了這樣的思路,不需要研製新的更大推力發動機,最大程度縮短研發周期和成本,多快好省地大幅提高運載能力。但在固體火箭上,CBC方案的採用還是第一次。


德爾塔4、安加拉、獵鷹重型的CBC構型圖(均為液體火箭)


ZK-2固體運載火箭CBC構型捆綁設計


多舉措降成本,先進性可圈可點


傳統固體運載火箭存在單位發射成本過高的問題,但和液體運載火箭一樣,火箭越大單位發射成本越低。中科一號、二號有固體火箭中最低廉的發射成本,CBC構型的使用也進一步降低了發射成本。


為了簡化發射準備操作流程,中科一號甲火箭使用了地面測發控和箭上航電一體化設計,可以用筆記本遠程控制發射。發射系統採用了三平一垂設計,進一步縮短了發射準備時間,減少了發射場租金成本。


經過綜合測算,中科一號甲固體火箭的發射價格目標為7萬元/kg,將成為目前世界起飛質量最大、綜合成本最低,性價比國際領先的固體運載火箭。


中科系列固體運載火箭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多項技術先進性,例如擁有較高的運載係數。運載係數指的是入軌載荷佔火箭起飛質量的比例,它是運載火箭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運載火箭綜合設計水平的重要體現。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備受追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載係數在現有火箭中獨佔鰲頭。中科一號甲火箭近地軌道運載係數遠超1%,700千米SSO軌道的運載係數也接近1%,是當今固體運載火箭中的楚喬,比日本艾普斯龍(Epsilon)固體運載火箭的0.5%高得多,甚至超過了一些老款的液體火箭。


火箭首飛在即,前景值得期待

中科一號甲和中科二號火箭的研製進展順利。中科一號甲預計2021年9月首飛,2022年投入商業發射市場。中科二號預計2022年12月進行首飛,次年具備商業發射能力,未來可通過更換液體末級組成固液混合火箭進一步提高運載能力,拓展發射靈活性和適應性。屆時,中科二號有望成為國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射成本最低的固體運載火箭,中科宇航將在商業發射市場上成為一個有力競爭者。

相關焦點

  • 中科宇航向世界最大固體火箭發起衝擊
    中科一號甲和中科二號火箭的起飛質量分別為135噸、343噸,邁入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行列。固體運載火箭一直是各航天強國運載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簡單、可靠,射前無需加注推進劑且可長期整箭存儲,操作簡捷、響應快速、發射高效。
  • 中科宇航固體火箭生產基地落地南沙
    大洋網訊 9月29日,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舉行。項目方中科宇航擬在南沙建設集研製、生產、實驗、總裝及測試於一體的固體火箭生產基地,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並將集聚一批宇航動力研發、衛星研發、火箭衛星測控等上下遊關聯產業進駐,進一步打造航天航空產業園。2022年基地首期將正式投產。
  • 南沙,真的要「飛起」,中科宇航打造固體火箭生產基地
    項目方中科宇航擬在南沙建設集研製、生產、實驗、總裝及測試於一體的固體火箭生產基地,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並將集聚一批宇航動力研發、衛星研發、火箭衛星測控等上下遊關聯產業進駐,進一步打造航天航空產業園。
  • 中科宇航火箭生產基地落地廣州南沙 計劃在2022年正式投產
    記者9日從中科宇航方面獲悉,該基地首期將於2022年正式投產,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中科宇航由中科院力學所、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的核心技術團隊於2018年發起成立,主營太空科技探索和系列化火箭的研發集成、技術成果轉化和宇航發射服務。
  • 混合所有制火箭企業中科宇航,發布固液混合火箭型譜計劃
    《衛星與網絡》記者:郭朝暉 近日,混合所有制商業火箭企業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展示了其火箭型譜計劃。展示的火箭型譜具有產品化、系列化、組合化特點,兼顧高、中、低軌發射任務,固液並存。具體包括固體火箭系列、固液混合火箭、液體火箭系列以及近太空探測與科學實驗平臺。首型固體火箭ZK-1A的LEO運載能力達2噸,未來將發展垂直回收可重複使用火箭。
  • 中科宇航
    項目介紹 中科宇航是一家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由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內航天領域領軍團隊共同發起設立
  • 「固液之爭」再審視——兼論固體火箭商業化的價值和...
    第三、固體火箭並不局限於小型火箭,在有關技術突破之後,固體火箭同樣可以開發出大推力、大運載能力的型號。太空梭的固體助推器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其他發射服務商同樣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來開發大型固體火箭,承擔大型載荷發射、一箭多星發射等任務。國內已經有機構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例如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宇航」)研製中的兩型火箭。
  • 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中科宇航完成戰略融資
    11月21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中科宇航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越秀產業基金。  據了解,中科宇航是一家航天科技與太空飛行器研發商,由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內航天領域領軍團隊共同發起設立,致力於構建宇航科技探索和宇航運載飛行器研發集成平臺,打造中國一流、國際領先的軍民融合商業航天企業。公司核心團隊均來自中國運載火箭國家隊,團隊平均擁有超過20年的運載火箭研製經驗。據不完全統計,中科宇航所屬領域新工業本年度共有216筆融資。
  • 固體火箭發動機為何能成為運載動力「新寵」?
    中新社西安8月2日電 題:固體火箭發動機為何能成為運載動力「新寵」?  中新社記者 董子暢  8月2日,中國直徑最大、裝藥量最大、推力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民用航天3米2分段大型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地面熱試車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已經掌握大型分段式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關鍵技術。  提起固體火箭,人們總覺得它很神秘。
  • 固體火箭「海陽造」 串起商業火箭產業鏈
    從那之後,一發火箭打出一個航天港——發射任務成功後,山東省、煙臺市有關部門向省委省政府作了專題報告,希望加強地方政府與航天科技集團戰略合作,充分依託煙臺的區位優勢和工業基礎,發揮火箭院技術、資源優勢和帶動作用,以海陽為主要承載,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旨在立足航天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帶動產城融合,建設世界一流的海上發射航天產業新城。不久,山東省就將該項目列為省重大工程。
  • 中科院也入局,中國火箭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2020年9月29日,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在廣州南沙啟動建設。該項目是中科院進行火箭研發生產製造的基地,按計劃將研發生產1.5噸級固體運載火箭。,號稱是中國現在載荷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其實最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固定運載火箭的是航天科工的快舟系列,今年首飛失敗的快舟11號便已經達到近地1.5噸的水平,而中科院這款火箭計劃要2021年首飛。
  • 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東方航天港」 可年產20發火箭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12月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該基地建成後,將形成年產20發固體火箭生產能力。
  • 舉國模式和馬斯克模式之外,火箭研發有沒有第三種模式?
    至於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及其「新格倫」火箭,這位世界首富已經為自己的火箭夢想投入了幾十億美元,對商業航天的創業來說,參考意義不大,在其首飛之前,暫時不具備討論價值。2019年,中國科學院在力學所相關學科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同步成立了產業化平臺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宇航」)。試圖依託中科院自身的技術積累、空天科研需求、衛星發射需求,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科研和市場工作,力求在火箭領域實現技術、管理與模式等的創新與突破,並首先在中科院體系內實現內循環。
  • 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原標題: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  12月2日,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與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
  • 宇航產業化基地將助力廣東省建立商業航天聚集高地
    北京呼風喚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據悉,混合所有制商業火箭企業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宇航」)即將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工建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總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主要用於開展系列化固體、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試驗、總裝及測試工作,並以此為基礎牽引上下遊相關的宇航企業落地,形成廣東省商業航天的聚集高地。
  • 全球最大固體火箭將在中國誕生,專家:未來轉折點
    據了解,一旦將其建成,中國火箭將成為全球最大固體火箭。美媒報導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目前正在研製直徑4米的「快舟21」號和「快舟31」號固體火箭,其自身向低軌道運送載荷的能力將達到20-70噸不等,發射時間將在未來五年之後。除過長徵系列之外,快舟系列火箭顯然是大家不熟悉的,快舟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製開發的快速輕固體火箭。
  • 我國最大分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新華社西安12月30日電(記者鄭昕)30日11時30分許,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目前直徑最大、裝藥量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分段式助推器——民用航天3.2米3分段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在西安實現地面熱試車成功,將助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與拓展。此次試車的分段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研製,發動機總長11.6米、直徑3.2米,分為3段。
  • 通俗比較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的優缺點
    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是因為燃料不同而區別的。兩種火箭各有優缺點!一、固體火箭先說固體火箭,就是用固體火藥為燃料的火箭。這種火箭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炮仗。很多網友說自己家的竄天猴和二踢腳就是固體火箭,這個說法還真沒毛病。
  • 火箭固體燃料怎麼製造的?外媒帶你"略見一斑"
    「固體火箭助推器意味著採用固體推進劑——它看起來有點像橡膠,是固體但柔軟,」龐卡表示,「你有一個巨大的推進劑「蛋糕」,從內核開始向外燃燒以產生推力。」由於沒有內部閥門,管道或移動部件,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與煙花相同——你點燃它,它就會飛起來。一旦它被點燃,你就無法阻止它。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在發射場製造燃料的原因之一。大家普遍認為將固體火箭從歐洲大陸運往大西洋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