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 運鴻集團繼續發力產業助貧

2021-01-08 運鴻集團

幾年來,武穴市田家鎮辦事處引進的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鑄錢爐村、韓垸村累計投資逾10億元,建設棚上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苦瓜、黃瓜等蔬菜的大棚53座、面積750畝、500畝檸檬,在8個鎮處開展土地流轉26000多畝種植優質稻,帶動了當地農業改造和產業型升級,也為當地的貧困戶帶去了穩定的增收項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脫貧致富。

運鴻集團光伏智慧果蔬大棚

同時,運鴻集團在田家鎮錢爐村流轉荒山荒地650畝,第一批在鑄錢爐村老鷹山建起佔地80畝,屋上光伏發電,屋內是精深加工農副產品的廠房。這座光伏發電基地每年能產生收益100萬元,並全部返還給精準扶貧戶。

企業的綜合產業鏈布局能帶動當地的經濟振興,也是鞏固當前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手段,在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極其重要。

運鴻集團苦瓜胜肽生產線

如今的運鴻肽家園生態科技園項目已經做到了「普通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日常化」,這就是大健康惠及大眾的最好例子,而將這個美好願景充分融入到現實中的扶貧項目中,是企業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創新之舉。

據了解,該項目是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以生物技術,從種植的苦瓜、黃瓜、西紅柿裡面提取原料;製作成為目前市場上的苦瓜胜肽輔助降糖膠囊(保健品)以及「肽家園」產品(包括肽麵粉、肽麵條、肽米、肽化妝品、肽保健品等一系列肽產品)。目前,田家鎮生產的苦瓜通過加工成肽系列「苦瓜胜肽產品」產銷全國,奔向美國等多個國家,市場銷售額已突破3億元。

當前,為了保證生產加工需求,運鴻集團又新增投資10億餘元,以建設果蔬貯運保鮮冷庫及初加工生產線,果蔬皮渣籽綜合利用深加工生產線,生物發酵與液態產品灌裝生產線等,產量的增加無形中對田鎮地區的果蔬產品提出了要求,部分當地的貧困戶也在考慮增加種植面積,以滿足企業需求,同時也為自家增收。

運鴻集團「苦瓜胜肽」生產車間

數據顯示,運鴻集團在田家鎮創辦屋頂及大棚上光伏發電,年收益1500萬元,屋內進行果蔬深加工植物多肽系列產品及綜合利用產業化開發項目,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10多億元,納稅過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個,實現萬畝果蔬種植戶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帶動了貧困戶脫貧,帶動了物流業、包裝業、育種和其他經濟作物等相關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運鴻集團:鞏固產業扶貧成果 確保脫貧攻堅成色
    近幾年,湖北省武穴市田家鎮銜道黨工委引進企業運鴻集團,帶動當地農業化改造和產業型升級,進一步推動了精準扶貧戶們快速脫貧。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鑄錢爐村、韓垸村累計投資逾10億元,建設棚上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苦瓜、黃瓜等蔬菜大棚53座,面積750畝,在8個鎮處開展土地流轉2.6萬多畝種植優質稻,帶動了當地農業改造和產業型升級。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為了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湖北運鴻集團又新增投資約10億元,建設果蔬貯運保鮮冷庫及初加工生產線、果蔬皮渣籽綜合利用深加工生產線、生物發酵與液態產品灌裝生產線等。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既要抓好梯度跟進、又要抓好優化升級, 進而提出繼續推廣脫貧攻堅形成的經驗、推進產業扶貧的優化升級、提供高質量的金融供給服務、提高農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力度。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文 | 尹成傑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 北京市社會學者齊聚一堂討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議題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的多位社會學學者探討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相關議題。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路徑的社會學解讀國務院扶貧辦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指出,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面臨四大歷史任務,一是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二是鞏固脫貧成果,三是做好脫貧攻堅總結工作,四是設計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制度與政策體系。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小甘薯承擔起大事業
    魯網11月18日訊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半個多月以來,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公告早已傳遍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每個村落。全會確定和指出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冬季裡仍在忙碌的每一位農民。1000多貧困人口轉變思想、凝心聚力,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將小小的甘薯做出了大文章,整村脫貧走上鄉村振興之路,這就是互利村正在做、也將一直做下去的大事業。互利共贏,甘薯作紐帶「互利」的村名源自20世紀50年代,意為互利共贏。如今,這個村子依然秉承著這個宗旨。
  • 運鴻集團以三產融合發展 賦能深加工增值 帶動減貧助貧
    在武穴市田家鎮地區,開展了近3年多的光伏生態扶貧項目,已經幫助當地的對口扶貧村的全部貧困戶實現了全面脫貧。據了解,湖北運鴻集團在武穴市田家鎮創辦屋頂和大棚光伏發電,年收益達到1500萬元。而在運鴻集團智慧大棚裡,進行果蔬深加工植物多肽系列產品及綜合利用產業化開發項目,投產後年銷售收入達20億元,納稅過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個,實現萬畝果蔬種植戶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同時,還帶動了周邊附加產業,如物流業、包裝業、育種和其他經濟作物等。
  • 張琦:綠色減貧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有必要將脫貧攻堅融入到鄉村振興,立足「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速度和效果。脫貧攻堅應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張琦表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貧困地區農村發展的兩個階段。立足當下,首要需要打好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攻堅戰,重點解決貧困人口最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確保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確保全國人民一起邁入小康社會。著眼未來,則有必要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確保2020年後,貧困地區的農村能夠朝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發展。
  • 2021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三農」重心轉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背景連結】2021年中央農村會議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助力服務鄉村振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通榆考察...
    他向張希一行介紹了當地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農村環境整治、產業扶貧等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及縣域經濟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他希望吉林大學充分發揮突出優勢,支持通榆全力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扶貧成效,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通榆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座談會上,張希代表吉林大學對通榆脫貧攻堅的積極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進步表示熱烈祝賀。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 作者簡介: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如何「接力」? - 電子報刊
    (資料片)新華網 ■監測預警機制  ■穩定增收機制 ■社會保障機制  ■基層組織扶貧解困機制■解決相對貧困機制田恃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為今後的扶貧工作戰略性轉移提出了新方向與新目標。
  • 光伏扶貧拖起穩穩的幸福 運鴻集團光伏產業照亮百姓致富路
    初冬的湖北鄂東南武穴市田家鎮地區,巍巍山巒泛著金黃,鱗次櫛比排列著泛著藍光的光伏發電太陽板,這是當地一家光伏企業運鴻集團在該地區建立的光伏扶貧產業項目,經過4年多的建設,這裡的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秀嶼區平海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
    □湄洲日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謝慶勝 文/圖  平海鎮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產業支撐,4個村入股福能風電,委託國投公司投資,每年有一定的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建成8個產業扶貧基地,通過入股分紅、投工投勞、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促增收。
  • 桐城市積極發揮退役軍人作用 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近年來,桐城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通過優化服務方式、堅持示範帶動、健全工作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積極發揮退役軍人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積極引導退役軍人參與基層治理,進社區、進機關、進鎮村義務宣傳脫貧攻堅、文明創建、擁軍優屬、鄉村振興等知識,築牢基層治理載體。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期間,全市 2200多名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家屬積極報名參加卡口值班執守工作,履職盡責、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退役軍人聽黨話、跟黨走的軍人優良品質,充分發揮退役軍人在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典型。
  • 田野調查、精準服務、文化滋養,他們這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聚焦美麗鄉村建設,師生們非常希望用專業知識幫助尋甸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文化,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鑄魂。2018年7月,社會學院與尋甸縣委縣政府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社會學院社會建設與鄉村振興研究基地揭牌。2019年7月,學校在尋甸縣召開了定點幫扶尋甸縣鄉村振興研討會,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鄉村振興戰略智庫中心揭牌,學院10位教師成為智庫的專家。
  • 長汀宣成:鞏固脫貧成果 著力鄉村振興
    張維海於2016年脫貧,去年戶純收入67027元。今年老張種了10畝百香果,養殖河田雞50隻,參與鄉裡激勵性產業扶貧項目——申報種植西瓜紅蜜薯1畝、靈芝2畝;老伴在縣城務工,女兒在長汀實驗幼兒園上班。「想買一輛皮卡車,好拉貨;把房子從一層加蓋到三層,改善居住條件;希望兒子考上高中讀大學……」對未來,老張信心滿滿!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脫貧之後更要振興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出,政策會保持總體穩定,脫貧攻堅期後要設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中,因地制宜,不斷發展壯大藤編產業,鼓勵居民在家中從事藤編加工,助力群眾增收。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需要鞏固的第二個脫貧成果是在脫貧攻堅期實施的那些有助於對貧困和低收入人群發揮可持續幫扶效果的系列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