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熱物理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獲2017國際儲能創新大賽儲能...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等10項技術獲儲能技術創新典範TOP10。本次大賽是首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也是目前儲能領域最高級別的獎項。 研究所儲能研發團隊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等物理儲能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發成果:在國際上原創性地提出了基於超臨界過程的壓縮空氣儲能新技術,突破了1-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發表論文250餘篇,其中SCI收錄90餘篇,EI收錄130餘篇,SCI他引3000餘次;申請專利130餘項,授權專利114項,其中國際專利授權4項,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專利數列全球科研機構第
-
深圳先進院水系鋅離子儲能器件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團隊聯合重慶理工大學周志明教授,採用原位兩步活化策略製備了一種分級多孔碳正極材料,基於該材料的水系鋅離子雜化電池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儲能性能。
-
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課題組成功開發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黃浩和碩士研究生史桐雨,通訊作者是喻學鋒研究員。在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太陽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將太陽光轉化成熱能是當前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海水淡化、供暖、建築以及太陽能儲存系統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相變材料能夠在固液相變過程中高效的儲存或釋放熱能,這為解決太陽輻照在時間上的不均衡提供了可行性,也即解決晝夜溫差的問題。
-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上,助理研究員楊曉明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何超為通訊作者。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開發出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相關工作以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第三屆全國鋰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研討會初步日程公布
為了促進鋰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發展,滿足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需求,及時了解鋰電池失效分析與先進測試技術方面的進展,第三屆全國鋰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研討會將於2020年12月2-3日在江蘇溧陽舉行,本屆研討會將更關注電池與下一代電池關鍵材料與器件的失效分析。誠邀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研發人員,進行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相關科學與技術的交流與研討。
-
最新Joule:崔屹、楊培東、黃雲輝、朱嘉、黃勁松、李泓等大牛成果...
Close-Packed Nanowire-Bacteria Hybrids for Efficient Solar-Driven CO2Fixation,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0.03.001 02 李泓等:金屬鋰與鋰固體電解質的熱穩定性
-
物理所等基於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納米材料與介觀物理」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碳納米管薄膜的製備、物性與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Adv.最近,該課題組牛志強博士、周維亞研究員、解思深院士等與本所清潔能源實驗室黃學傑研究組馮國星博士、李泓研究員、胡勇勝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曉東教授和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智能聚合物研究所陳俊博士合作,充分利用直接生長的自支撐柔性碳納米管薄膜獨特的連續網絡結構、高電導率、高力學強度、高透光率等特點,研究了這種碳納米管薄膜在儲能器件和透明柔性電子學等領域的應用。
-
進展 | 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王怡博士在禹習謙研究員和李泓研究員的指導下,發展了一種利用固態電解質材料Li1.5Al0.5Ti1.5(PO4)3(LATP)包覆鈷酸鋰的技術。通過該技術改性的鈷酸鋰材料具有目前實驗室所報導的最佳室溫和高溫電化學性能。
-
動態|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陳海生應邀講授華北電力大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5月12日,應華北電力大學動力工程系和吳仲華學院邀請,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陳海生研究員在線講授《能源與動力工程前沿專題》第一講《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進展
-
高效柔性儲能器件規模化製備技術問世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凱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一種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的規模化製備技術。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材料》。隨著可穿戴智能設備在運動、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柔性可彎曲電化學儲能器件成為一項重要需求。但柔性儲能器件一般採用化學/物理沉積、組裝、微鈉加工等特殊工藝製備,限制了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導致柔性器件的比能量和力學柔性兩者難以兼得。
-
合肥先進光源用戶需求與線站規劃(視頻)研討會圓滿舉行
2020年合肥先進光源用戶需求與線站規劃(視頻)研討會於2月27日至3月4日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辦,分為九個分會,圍繞譜學、成像、散射等先進實驗方法與技術,探討合肥先進光源(英文名稱Hefei Advanced Light Facility,簡稱HALF)在物理、化學、材料、能源、地質、環境、生命、健康以及工業等領域的潛在應用。
-
【TüV南德】前沿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技術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通訊作者)及其團隊成員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A Flexible Dual-Ion Battery Based on Sodium-Ion Quasi-Solid-State Electrolyte with Long Cycling Life"已在線發表於材料領域頂級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
突破 100兆瓦,中國壓縮空氣儲能邁出關鍵一步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生團隊完成了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的集成測試,各項結果全部合格,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這一進展是該團隊研製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樣機的重要一步。
-
資訊 |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團隊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成果獲北京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儲能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申報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該技術發明獎是研究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一等獎基礎上,取得的新的裡程碑。
-
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是儲能原理不同、各有特點的兩類代表性儲能器件。鋰電池能量密度高(~250 Wh kg-1),但功率密度偏低(<1 kW kg-1),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15kW kg-1)但能量密度過低(<20 Wh kg-1)。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未改性和LATP改性LiCoO2材料電化學性能對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王怡博士在禹習謙研究員和李泓研究員的指導下,發展了一種利用固態電解質材料Li1.5Al0.5Ti1.5(PO4)3(LATP)包覆鈷酸鋰的技術。
-
2020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誠聘人才公告
研究所主要聚焦於化石能的清潔高效利用、先進輕型動力、分布式供能與儲能、太陽能熱利用、風能利用、先進工業燃機、超強換熱、先進布局無人機方向上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研究所共有職工5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師60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1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