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型蛋白酶可有效拆散DNA-蛋白質間的交聯 助力癌症靶向療法...

2020-11-27 生物谷

2014年7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DNA-攜帶遺傳信息的載體,其時刻被外源性和內源性的損傷所威脅;DNA-蛋白質間的交叉連接是非常特殊的DNA損害,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人清楚特殊靶向DNA-蛋白質交聯的修復機制。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蛋白酶,其可以有效切掉DNA-蛋白質交聯結構上的蛋白質組分,從而使得有機體可以在DNA-蛋白交聯的狀態下進行遺傳信息的複製,這對於理解機體基因組的完整性以及癌症的發展非常重要。

多種類型的損傷都會對每個細胞中的DNA產生嚴重的影響,活性化合物,比如甲醛都可以引發DNA發生特殊類型的損傷,這種損傷是細胞反應的副產品,其容易促使蛋白質和DNA之間發生交叉連接(交聯);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所謂的DNA-蛋白質之間的交聯也會由抗癌藥物而引發,交聯反應可以幹擾DNA正常的複製,對細胞具有毒性影響。

細胞需要展開及分裂DNA來進行雙螺旋的複製從而產生自身的遺傳物質,而DNA-蛋白質之間的交聯作用(DPCs)可以通過阻斷解旋酶複製解旋酶來阻斷DNA的複製過程,從而抑制細胞的分裂。研究者Stefan Jentsch表示,如今我們鑑別出了一種名為Wss1的蛋白酶,其是一種安全防護因子,可以「砍下」DNA-蛋白質交聯結構中的蛋白質組分,從而使得細胞可以進行基因組DNA的複製。

研究者表示,缺少Wss1蛋白酶的細胞對於甲醛尤其敏感,其易受DNA-蛋白質之間交聯作用的影響,容易引起基因組不穩定性的產生;值得注意的是,蛋白酶Wss1可以在DNA存在的情況下清除蛋白質,這就表明Wss1可以為基因組有效地移除交聯反應從而保證基因組的穩定性。

由於DNA的損傷修復對於預防癌症非常必要,而且理解隱藏在DNA損傷修復下的細胞機制也顯得至關重要;DNA-蛋白質之間的交聯作用路徑的鑑別對於細胞進行快速分裂很重要,因此這項研究中Wss1蛋白酶的鑑別對於未來科學家們開發新型靶向藥物來治療癌症提供了一定的希望和研究思路。 (生物谷Bioon.com)

A DNA-Dependent Protease Involved in DNA-Protein Crosslink Repair

Julian Stingele, Michael S. Schwarz, Nicolas Bloemeke, Peter G. Wolf2, Stefan Jentsch

Toxic DNA-protein crosslinks (DPCs) arise by ionizing irradiation and UV light, are particularly caused by endogenously produced reactive compounds such as formaldehyde, and also occur during compromised topoisomerase action. Although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an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ontribute to cell survival upon DPCs, hardly anything is known about mechanisms that target the protein component of DPCs directly. Here, we identify the metalloprotease Wss1 as being crucial for cell survival upon exposure to formaldehyde and topoisomerase 1-dependent DNA damage. Yeast mutants lacking Wss1 accumulate DPCs and exhibit gross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Notably, in vitro assays indicate that substrates such as topoisomerase 1 are processed by the metalloprotease directly and in a DNA-dependent manner. Thus, our data suggest that Wss1 contributes to survival of DPC-harboring cells by acting on DPCs proteolytically. We propose that DPC proteolysis enables repair of these unique lesions via downstream canonical DNA repair pathways.

相關焦點

  • PLoS Comput Biol:繪製癌症社交網絡或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提供思路
    該模型可以分析促進癌症的蛋白質的特殊行為,從而幫助區分正常蛋白質,同時研究者還繪製了新型潛在藥物的分子靶點,這對於開發新型的癌症療法或將帶來一定幫助。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者將細胞內部的蛋白質同巨大的社交網絡中的成員進行對比,繪製出了其相互作用的圖譜,或將幫助研究者預測哪些蛋白質可以通過藥物來靶向作用。
  • Cell:特殊的癌症蛋白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靶向性的癌症療法
    Gαs蛋白的新型抗癌藥物。2013年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開發出了針對G蛋白突變K-Ras的新型藥物,K-Ras普遍存在於肺癌和結腸癌細胞中,同時該蛋白也是研究人員30年以來一直進行癌症藥物開發的新型靶點,然而研究人員進行的大量研究並未成功,而且他們認為該蛋白或許具有無成藥性(undruggable)。
  • 2019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成果!
    ,比如PD-1,PD-1能被癌症免疫療法藥物靶向作用,比如派姆單抗和納武單抗等,其能促進CD8 T細胞重新獲能攻擊並殺滅感染的細胞和癌症。【3】Cell:科學家成功篩選出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的關鍵靶點doi:10.1016/j.cell.2019.07.044在過去10年裡免疫療法給癌症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然而很多腫瘤對這些新型療法並沒有反應,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T細胞中2萬個人類基因進行全基因組篩選,鑑別出了多個新型候選基因,其能促進機體免疫系統攻擊多種類型的腫瘤
  • Nat Genet:科學家首次發現四倍螺旋DNA 或助力靶向性癌症療法的開發
    DNA的存在,這或為後期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療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文章中,研究者發現,這些四倍螺旋的結構或許發生於控制基因表達的DNA區域中,尤其是控制癌症基因表達的區域,這就表明,這些四倍螺旋結構或許在開啟或關閉基因表達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相關研究結果也為癌症診斷以及新型靶向療法的開發提供了一定思路。
  •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0141刊登在過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達特茅斯Geisel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螢光成像技術,其可以不在活組織檢查的情況下精確鑑別出靶向癌症療法的特殊受體。
  • 中美科學家成功闡明薑黃素有效抑制癌症進展的分子機制
    ,就需要對其進行修飾使薑黃素能進入血流中,並且在體內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靶向作用癌症,由於存在多種化學缺陷,薑黃素本身或許並不足以完全逆轉人類患者機體的癌症。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報導,薑黃素能夠結合併且抑制DYRK2,從而阻礙細胞蛋白酶體的功能,進而抑制小鼠機體中的癌症增殖,蛋白酶體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器,其能夠破壞細胞中損傷或不被需要的蛋白質;研究者Banerjee說道,儘管薑黃素已經被研究超過250年,而且此前研究人員也報導過薑黃素具有一些抗癌特性,但並沒有研究人員闡明薑黃素與蛋白激酶相結合的晶體結構,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成功對薑黃素與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新型治療...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靶向癌症幹細胞臨床新藥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天,生物製藥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臨床新藥 SL-401 突破性療法認定。該新型藥物可靶向白介素-3受體(interleukin-3 receptor ,CD123),用於治療急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 Cell:突破性成果!科學家開發出能有效發現癌症藥物的新方法
    2017年10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幫助發現新型的抗癌療法。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新策略就能夠尋找到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s)生長非常重要的蛋白小型分子抑制劑,非小細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佔到了85%的比例,而且其對於藥物療法並不敏感。
  • PNAS:關鍵癌症蛋白的突變或幫助開發新型靶向療法
    ,這種名為STAT3的蛋白可以扮演一種轉錄因子,來幫助將DNA指令轉換為RNA指令從而產生新的蛋白;當處於過度活躍階段時,STAT3就會促進並加速異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從而引發癌症,而科學家們進行了多種方法來選擇性地阻斷癌症中STAT3的表達,但至今並沒有一種方法證實有效。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不想錯過新療法資訊?對於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其中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2018年在美國升級為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如同其他靶向藥一樣,奧希替尼也會出現耐藥。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2020年11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療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很多患者如今可以得到10年前不能獲得的有效治療。然而,某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就給未來更多的癌症治療選擇帶來了希望。
  •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7:32 通過抗serpinb9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以及進行免疫治療,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Reza Abdi研究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
  • cell reports:癌症疫苗新型佐劑探索
    2015年5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免疫療法是目前臨床癌症治療中的新型潮流。FDA最近批准了針對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以及利用免疫抑制阻斷型抗體PD-1,CTLA-4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儘管有這些突破,目前的癌症免疫療法還是存在諸多限制。
  • 「智能」細胞助力癌症治療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用「智能」細胞療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的互補型策略——使用一種活性藥物,這種藥物只能被癌細胞特異的蛋白質組合觸發,否則將保持惰性。 這項工作結合了前沿的細胞工程療法和先進的計算方法,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1月27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 它們致力將蛋白降解療法推進臨床開發
    日前,有Kymera Therapeutics和Nurix Therapeutics兩家專注於開發該療法的公司均完成過億美元融資,資本的助力有望將它們的在研療法儘快推入臨床開發階段。 與許多開發蛋白降解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一樣,Kymera所利用的是細胞內的「蛋白垃圾處理廠」,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在泛素-蛋白酶體系統中,細胞會給想要降解掉的蛋白添加上一些泛素分子。這就好像是給「垃圾」打上了「可回收」的標記。隨後,這些被泛素標記的蛋白質會被送到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處。
  • Cell:靶向調節性T細胞有望可以治療癌症!
    近日,發表在Cell雜誌上題為「Interferon-γ Drives Treg Fragility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證實,靶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有效途徑。
  • 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現或能幫助開發治療惡性難治性血液癌症的新型療法。由於其是一組混合物,因此並沒有一種藥物能有效對其進行靶向作用;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休斯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癌症幹細胞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生物標誌物,其或能指揮癌症的生存和擴散,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藥物來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從而抑制癌症進展。
  • J Med Chem: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克服癌細胞對靶向性療法的耐受性
    2020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抑制HSP72蛋白的新方法,HSP72對於幫助癌細胞存活並抵禦療法非常重要,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靶向作用該蛋白的新型癌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