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土壤改良,說了一遍又一遍,你記住了嗎?

2020-11-24 李修慧的園林園藝經

鹽鹼地是我國園林綠化農作物栽培等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鹽鹼地在我國面積比較廣闊,那麼針對鹽鹼地如何進行改良,今天給大家講一講鹽鹼地對樹木的影響以及改良的措施。

【1】鹽鹼地對樹木的影響。

在鹽鹼地上栽植樹木或者是果樹,主要是土壤含鹽量高和一些粒子含量高,對各類樹木和果樹造成危害,當土壤含鹽量在2%至2.5%以上時,樹木根系很難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生理乾旱和營養缺乏。土壤中的鹽分各種例子達到一定濃度時即影響樹木的根系吸收活動,甚至是樹木根系造成毒害,直接危害樹木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

一般鹽鹼地的土壤ph值在8.0以上,十或者是十以上是使土壤中各種有效養分含量降低,不僅影響肥效,而且是土壤容易板結,透氣性差直接造成樹木的生長發育不正常。

【2】眼眼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一般鹽鹼土的有機質含量都非常低,土壤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差,微生物種類少,土壤養分的轉化和使用率較低。

【3】鹽鹼地的改良措施。

1,設置排灌系統。

排水煩惱灌溉洗鹽在水利條件設施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可以引進淡水進行洗鹽。鹽一般隨水來,隨水走,所以洗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鹽鹼改良方法。

2,深耕是有機肥的方法。

有機肥除含有樹木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有機酸,有機酸撿起中和作用,這時可提高有機質的含量,土壤理化性質也得到改善,使團裡結構更好,肥力更強,能夠有效的阻止反減。

3,種植綠肥。

可以種植一些耐鹽鹼的綠肥植物,如決明子,不僅能夠降低鹽鹼,並且還可以給植物提供一定的有機營養。

4,化學改良措施。

可利用磷石膏,石膏、礦渣,硫磺粉等,以及腐植酸類進行施入可有效改良鹽鹼。

相關焦點

  • 蒙草鹽鹼地土壤立體改良技術 讓荒灘披綠裝
    ——大花萱草馴化具有抗逆性的鄉土植物是蒙草進行生態修復的「土辦法」,在五原縣鹽鹼地改良地區蒙草團隊進行植物調查,將生長在鹽鹼地中的植物種質採集回來進行馴化培育,然後種植到鹽鹼地區達到土壤改良的目的。所以,在鹽鹼地改良時,排鹽不能單純從地面灌溉達到降低鹽鹼成份,更要防止地下水位抬高再次把鹽鹼成份帶入地表土壤。
  • 產學研|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
    內蒙古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是制約河套灌區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針對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2010年以來,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三家共建了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圍繞鹽鹼地類型複雜、鹽鹼化程度高以及次生鹽鹼障礙嚴重等問題,開展了測土推薦適宜不同類型鹽鹼地的改良技術與集成應用研究,在完善鹽鹼地分類、分級量化指標基礎上,取得基於測土的鹽鹼地改良集成技術新突破,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 果樹栽培技術|鹽鹼地果園土壤改良措施
    土壤的酸鹼度可影響果樹根系生長,各種果樹對酸鹼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柑桔、香蕉能適應酸性土壤,棗、葡萄能適應微鹼性土壤,蘋果則要求中性到微酸性土壤。果樹對酸鹼度的適應性,又因砧木而異,如以砂梨作梨砧木能耐酸性土壤,杜梨砧則耐鹼性土壤。
  • 鹽鹼地對作物的危害以及土壤改良措施,趕緊收藏起來吧!
    鹽鹼地對土壤的生產力影響很大,還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目前鹽鹼地已經成為影響新疆和田地區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鹽鹼地對農作物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有哪些改良措施,大家可以參考。
  • 鹽鹼地改良不再是世界難題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榮義村第三生產隊長高殿文望著這片豐收的田野,不禁感嘆起過去鹽鹼地時的情景。「家裡的耕地改良之前只有30%能用,而且只能種植葵花,一年下來維持生計都很難,幾乎沒有收入。我們村2018年開始改良鹽鹼地,之前不能用的荒地如今也能種植出農作物了,增產70%,家裡的生活就慢慢好起來了。」
  • 鹽鹼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與分析
    ;生物改良鹽鹼地,即是通過鹽生植物的種植或嗜鹽微生物的增加等方式來減少土壤中的含鹽量,改善土壤結構,達到改良鹽鹼化土壤的目的。  二、鹽鹼地生物改良種植方式   影響生物措施改良鹽鹼地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鹽生植物的篩選等因素外,如何根據不同土壤質地、不同鹽鹼化程度來選擇種植改良方式也至關重要。
  • 鹽鹼地改良的悖論—新聞—科學網
    其中,有2億畝鹽鹼地被認為具有農業利用潛力。 然而,在當前糧食連年增產的情況下,改良鹽鹼地並沒有受到足夠重視。「有的地方倉庫的糧食都裝不下了,讓政府支持鹽鹼地改良是很困難的。」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鹽鹼地生物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柳參奎教授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應該從長遠角度出發,將其納入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體系。
  • 鹽鹼地改良需國家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鹽鹼地綜合高效改良種植技術模式已經取得了切實有效的成果,重度鹽鹼土壤經一次性改良後,水稻、高粱、玉米、綠豆、向日葵、甜菜、燕麥、黑麥草、稷子等作物長勢良好,產量顯著好於傳統方法改良並種植的作物。  但是,在多年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鹽鹼地生態改良推廣工作依舊存在很大的難度。
  • 鹽鹼地對農戶的危害一定要重視,來看看改良鹽鹼地的方法
    鹽鹼地是各類鹽土、鹼土以及不同程度鹽化和鹼化土壤的統稱。由於土體中含有大量鹽鹼成分,並具有不良理化性質,致使植物生長受到抑制,甚至不能生長。作為我國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改良和利用鹽鹼地對補償日益減少的耕地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土左旗:深入推進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溝、田間道路、井房等相關設施,通過有序推進鹽鹼地改良工作,提高農田利用效率,昔日的鹽鹼地也將變身高產田。 據了解,土左旗腹地鄉鎮鹽鹼地面積較大,種植作物長勢弱,影響了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鹽鹼地改良工作勢在必行。今年以來,土左旗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切實推進鹽鹼地改良試驗示範,加強全旗鹽鹼地的改良利用,在土左旗塔布賽鄉塔布賽村、帳房村、旗下營村、鐵旦板村實施了2萬畝的高標準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 重度鹽鹼地改良後稻香蟹肥 種植大戶:還是得相信科學!
    土壤肥料專家、吉林省農科院土壤學科帶頭人任軍研究員邊看邊說。 實際測產結果說明了這一點:畝產619.7 公斤,達到當地高產田的水平。 要知道,這片稻田可不是普通的稻田,改良之前還是不長莊稼的重度鹽鹼地。 「你看,示範基地周圍就是沒改良的鹽鹼地,已撂荒好多年了。」趙蘭坡是東三省有名的鹽鹼地治理專家,跟鹽鹼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 土壤改良小技巧,瓶子吹氣球與土壤鹽鹼性判別
    土壤改良小技巧,瓶子吹氣球與土壤鹽鹼性判別 土壤改良這樣高大上的科學研究和農業生產實踐,如何與「瓶子吹氣球」這樣小小的兒童科學試驗能夠關聯起來呢? 看到這個說法也許有很多人會覺得莫名其妙,會覺得腦洞大開。真的是這樣嗎?
  • 鹼地生態——鹽鹼地改良與耐鹽鹼植物列舉
    鹽鹼地的危害?土地鹽鹼化不但造成了資源的破壞,農業生產的巨大損失,而且還對生物圈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另外,鹽鹼化過程通常與荒漠化過程相伴生,甚至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怎麼改良鹽鹼地?鹽鹼土的改良有工程措施、化學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其中以生物措施更具有可行性。而在眾多的生物措施中,種植耐鹽鹼植物是改良鹽鹼地的最佳措施之一。其中種植海水稻是改良鹽鹼地重要的有效措施。
  • 施肥還能改良鹽鹼地?只需要這幾步!
    改良鹽鹼地,施肥是關鍵!這裡所說的肥即指有機肥料,給鹽鹼地增施有機肥料,能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使農作物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得到全面營養,並且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對酸鹼離子、有害離子的緩衝能力,降低土壤中鹽分與pH值,減輕鹽鹼對農作物的危害,促進土壤熟化。 二、合理選用化肥種類 化肥大多數是鹽類,有酸性、鹼性、中性之分。
  • 鹽鹼地就是寸草不生?能種出有機蔬果的鹽鹼地你見過嗎?
    對於有機農業種植來說,土壤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健康的土壤含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全面的營養元素,能夠讓有機作物更好地生長。選對了健康的土壤,有機農業種植就成功了一半。 而鹽鹼地顯然是不適合農業種植的,在我們的固定印象中,鹽鹼地似乎是一片沒有太大用處的土地,基本沒有人會想到用它來進行農業生產。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研究成果得到驗收組專家高度評價。    為了實現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的示範與應用,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寧夏科技廳組織寧夏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包頭市華清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農林科學院等單位,以典型鹽鹼地改良為目標,歷時4年,研究出適合我國河套鹽鹼土、濱海鹽鹼土等不同類型區域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形成了鹽鹼地高效植被構建方面的技術體系和模式,研製出一批鹽鹼地土壤調理與培肥新產品
  • 青島城陽:萬畝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田開工
    來源:經濟日報在青島市城陽區桃源河畔的鹽鹼地試驗田中,數百臺現代農業機械正在同時作業,土地整理有條不紊,5000多畝鹽鹼地從一片荒蕪變身春耕熱土。3月5日上午,城陽區在上馬街道鹽鹼地稻作改良萬畝示範基地舉行開工儀式,向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攻勢發起新一輪衝鋒。
  • 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長萬連步:加快鹽鹼地改良,保障糧食安全...
    近些年來,各地發生土壤次生鹽漬化,低地平原地區已經出現春季返鹽的現象,我國西北部地區許多地方由於乾旱加之過度放牧,植被減少,土壤沙漠化和鹽漬化正在增加。土壤鹽鹼化導致耕地不足,農業生產力下降,嚴重影響了我國糧食的有效供給。
  • 食葉草(蛋白草) 深根植物改良鹽鹼地意義重在實施
    鹽鹼地作為我國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改良和利用鹽鹼地對補償日益減少的耕地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鹽鹼地是畜牧業原料必要基地,也是生態系統重要載體,更是未來糧食增量的主要來源。食葉草(蛋白草)在海南含鹽2.8%和寧夏4.7%的重度鹽鹼地種植,長勢喜人,產量可觀。
  • 鹽漬土土壤成因及其改良技術
    鹽漬土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1 土壤鹽漬化形成的原因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中的鹽分離子增加或是可溶性鹽分離,然後不斷地向土壤的表層聚集,從而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狀,並對生長的植物有一定危害作用的一種土壤演化過程。土壤鹽漬化分為原生鹽漬化和次生鹽鹼化兩類。其中不受人為影響,自然發生的土壤鹽漬化為原生鹽漬化;而由於人類活動引發的土壤鹽漬化為次生鹽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