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對作物的危害以及土壤改良措施,趕緊收藏起來吧!

2020-11-24 騰訊網

鹽鹼地對土壤的生產力影響很大,還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目前鹽鹼地已經成為影響新疆和田地區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鹽鹼地對農作物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有哪些改良措施,大家可以參考。

1、鹽鹼地的危害

危害作物生長,阻礙農業的發展,鹽鹼化會改變土壤的理性特徵,使其理化特性變差,影響作物正常生長,降低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同時鹽鹼化還會影響土壤營養條件,受排水、洗鹽以及增加定額灌溉條件下,土壤會釋放氮素提升其有效性而土壤鹽破化,大大降低了有機質含量.速效磷也出現很大下降,同時由於土壤較高的pH值以及高碳酸鈣含量,磷在土壤中發不斷形成磷酸鹽,很難溶解,使磷的有效性不斷降低,還會降低鋅、錳、鐵、銅等元素有效性:

2、鹽鹼地的鹽分含量高時,土壤中溶液的滲透壓高於植物細胞液的滲透壓,會引起根毛細胞脫水,造成植物的「生理乾旱」,出現枯萎或「燒苗」現象。

高濃度的鹽分幹擾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會破壞作物對其它離子的吸收,造成作物營養紊亂。如土壤溶液中的鈉離子過高,會妨礙作物對鈣、鎂、鉀的吸收,而鉀離子濃度過高則會阻礙作物對鐵和鎂的吸收,導致誘發性缺素症。

鹽鹼地土壤膠體富含鈉離子,溼時膠體分散,土壤透氣性和透水性降低;幹時劇烈收縮,結成硬塊,使土壤出現「溼時一團糟,幹時一把刀」的狀態,不僅耕作困難,而且嚴重妨礙作物生長。

簡單地說,鹽鹼地會影響作物養分吸收利用,造成土壤板結不滲水,作物根系難下扎,造成作物僵苗、枯萎。

鹽鹼地改良方法

1、大水洗鹽

為了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鹽分,可以通過打水洗鹽的方式進行改良,利用淡水對鹽鹼地進行大水漫灌,溶解土壤中的鹽分,使鹽分滲透到深層土壤中,也可利用淋洗將鹽分測深到排水溝進行排除。土壤鹽鹼較重,在收穫上茬作物之後,進行兩次50cm深度灌水,下滲大量的可溶性鹽分。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應當構建良好的排灌系統,分開澆灌和排水,強化用水管理,對地下水位嚴格地進行控制。

2、深翻土壤

地表土層鹽分分布較多,對苗期作物生長影響較大,通過深耕措施的利用可以將土壤表層的鹽分翻耕到下面,並將鹽分少的土壤翻到地表。提高耕層深度,將土壤毛細管切斷,避免土壤中水分的過度蒸發,減少返鹽現象。深耕還可以有效的殺死土壤中的蟲卵,減少雜草生長。

3、科學施肥

降低土壤鹽分對於土壤鹽分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施肥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肥料,能夠降低和控制土壤鹽分不斷增加,減少土壤鹽漬化,施肥的時候應該選擇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因為化肥當中也含有很高的鹽分含量,可以適當施入綠肥和秸稈肥。

4、合理應用功能性肥料

使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在合理應用有機肥過程當中,還應當加強生物菌肥的應用。保證有機肥具有良好的發酵於分解作用,提高腐殖質酸,增強其活性。形成良好的土壤團粒。而且海藻素以及甲殼索對生物菌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土壤活性進步增加,利於作物根系生長,對土壤條件的改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以上這幾種方法可以有效的緩解鹽鹼地現象,大家可以參考!(河北農糧網)

相關焦點

  • 鹽鹼地對農戶的危害一定要重視,來看看改良鹽鹼地的方法
    鹽鹼地是各類鹽土、鹼土以及不同程度鹽化和鹼化土壤的統稱。由於土體中含有大量鹽鹼成分,並具有不良理化性質,致使植物生長受到抑制,甚至不能生長。作為我國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改良和利用鹽鹼地對補償日益減少的耕地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果樹栽培技術|鹽鹼地果園土壤改良措施
    土壤的酸鹼度可影響果樹根系生長,各種果樹對酸鹼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柑桔、香蕉能適應酸性土壤,棗、葡萄能適應微鹼性土壤,蘋果則要求中性到微酸性土壤。果樹對酸鹼度的適應性,又因砧木而異,如以砂梨作梨砧木能耐酸性土壤,杜梨砧則耐鹼性土壤。
  • 蒙草鹽鹼地土壤立體改良技術 讓荒灘披綠裝
    這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鹽鹼地說出了「一毛不拔」的鹽鹼地對農業的危害。—濱海鹽鹼區域鹽鹼地就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裡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它產生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鹽鹼地區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在土地表層形成白茫茫的景象。根據PH值的不同,鹽鹼地又可以分為:輕度鹽鹼地、中度鹽鹼地及重度鹽鹼地。
  • 鹽鹼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與分析
    3、土壤鹽分對生物改良措施的響應  土壤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是鹽土形成的原因之一,在鹽土上種植耐鹽植物,將裸露的土壤覆蓋起來,以植物蒸騰代替土壤蒸發,減少了土壤蒸發量,降低了土壤的積鹽速度,減少了鹽分在耕層的累積。
  • 鹽鹼地土壤改良,說了一遍又一遍,你記住了嗎?
    鹽鹼地是我國園林綠化農作物栽培等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鹽鹼地在我國面積比較廣闊,那麼針對鹽鹼地如何進行改良,今天給大家講一講鹽鹼地對樹木的影響以及改良的措施。【1】鹽鹼地對樹木的影響。在鹽鹼地上栽植樹木或者是果樹,主要是土壤含鹽量高和一些粒子含量高,對各類樹木和果樹造成危害,當土壤含鹽量在2%至2.5%以上時,樹木根系很難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生理乾旱和營養缺乏。土壤中的鹽分各種例子達到一定濃度時即影響樹木的根系吸收活動,甚至是樹木根系造成毒害,直接危害樹木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
  • 產學研|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
    針對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2010年以來,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三家共建了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圍繞鹽鹼地類型複雜、鹽鹼化程度高以及次生鹽鹼障礙嚴重等問題,開展了測土推薦適宜不同類型鹽鹼地的改良技術與集成應用研究,在完善鹽鹼地分類、分級量化指標基礎上,取得基於測土的鹽鹼地改良集成技術新突破,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 作物種不出來不一定是作物的病?土壤也會得病!高鹽強鹼如何改善
    (二)鹽漬土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鹽漬土對農業生產的危害主要是妨礙作物的正常發育,造成歉收,甚至顆粒無收,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低產土壤。危害的原因是由於鹽漬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鹽,從而發生下列危害現象。1.高濃度鹽分引起植物「生理乾旱」根區土壤溶液滲透壓的高低,直接影響對水分的吸收。
  • 鹽鹼地改良不再是世界難題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榮義村第三生產隊長高殿文望著這片豐收的田野,不禁感嘆起過去鹽鹼地時的情景。「家裡的耕地改良之前只有30%能用,而且只能種植葵花,一年下來維持生計都很難,幾乎沒有收入。我們村2018年開始改良鹽鹼地,之前不能用的荒地如今也能種植出農作物了,增產70%,家裡的生活就慢慢好起來了。」
  • 土壤鹽漬化危害嚴重,農民朋友如何改良,施肥時又應該注意什麼?
    另一方面,土壤鹽分鈉離子含量過高時,土壤膠體易分散,從而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加劇作物的生長障礙。因此在鹽漬化土壤上進行農業生產時,應加強水肥的管理,同時進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常見的鹽漬化土壤改良方式有:1. 工程改良(衝洗排鹽)。
  • 土左旗:深入推進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溝、田間道路、井房等相關設施,通過有序推進鹽鹼地改良工作,提高農田利用效率,昔日的鹽鹼地也將變身高產田。 據了解,土左旗腹地鄉鎮鹽鹼地面積較大,種植作物長勢弱,影響了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鹽鹼地改良工作勢在必行。今年以來,土左旗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切實推進鹽鹼地改良試驗示範,加強全旗鹽鹼地的改良利用,在土左旗塔布賽鄉塔布賽村、帳房村、旗下營村、鐵旦板村實施了2萬畝的高標準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我們是否還要改良?或者資金限制同樣嚴重的時候,我們改良投入是否減少? 2、如果土壤鹽鹼度對作物影響不是那麼厲害的話,我們是否需要改良?如果鹽鹼地可以通過喜歡鹽鹼的植物利用我們有沒有必要改良或者我們到底選擇改良還是利用呢?3.這個土地的鹽鹼成因和改良成本是多少,你的投入產出比是否合適?
  • 施肥還能改良鹽鹼地?只需要這幾步!
    ,作物所必需的礦質元素因土壤PH值較高而形成沉澱,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從而導致農作物營養缺乏。改良鹽鹼地,施肥是關鍵!這裡所說的肥即指有機肥料,給鹽鹼地增施有機肥料,能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使農作物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得到全面營養,並且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對酸鹼離子、有害離子的緩衝能力,降低土壤中鹽分與pH值,減輕鹽鹼對農作物的危害,促進土壤熟化。 二、合理選用化肥種類 化肥大多數是鹽類,有酸性、鹼性、中性之分。
  • 鹼地生態——鹽鹼地改良與耐鹽鹼植物列舉
    △我國鹽鹼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內陸地區以及長江以北沿海地區什麼是鹽鹼地?鹽鹼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裡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鹽鹼地的危害?土地鹽鹼化不但造成了資源的破壞,農業生產的巨大損失,而且還對生物圈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另外,鹽鹼化過程通常與荒漠化過程相伴生,甚至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怎麼改良鹽鹼地?
  • 鹽鹼地改良需國家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鹽鹼地綜合高效改良種植技術模式已經取得了切實有效的成果,重度鹽鹼土壤經一次性改良後,水稻、高粱、玉米、綠豆、向日葵、甜菜、燕麥、黑麥草、稷子等作物長勢良好,產量顯著好於傳統方法改良並種植的作物。  但是,在多年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鹽鹼地生態改良推廣工作依舊存在很大的難度。
  • 鹽鹼地就是寸草不生?能種出有機蔬果的鹽鹼地你見過嗎?
    鹽鹼地在我國的分布非常廣泛,並且類型多樣,主要有東部濱海鹽鹼地、黃淮海平原的鹽漬土、東北松嫩平原鹽鹼地、半荒漠內陸鹽土、青海新疆極端乾旱的漠境鹽土等。 鹽鹼地不僅不適合發展農業、種植作物,而且對作物的生長有危害。
  • 食葉草(蛋白草) 深根植物改良鹽鹼地意義重在實施
    中央電視臺七頻道2017年4月25日農業欄目《科技苑》對食葉草(蛋白草)在海南改良鹽鹼地種植有報導。一、食葉草(蛋白草) 深根植物物理改良鹽鹼地種植食葉草(蛋白草)物理性改良措施,以植物本身的茂盛、茂密的葉枝地表覆蓋措施,切斷了土壤水和大氣之間的交流,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發,降低鹽分在表層積累,對土壤水熱鹽動態有顯著的影響,可使土壤水蒸氣回流,並對表層鹽分具有有效的淋洗作用。
  • 腐植酸能改良土壤性狀—新聞—科學網
    天然礦物腐植酸主要是動植物遺骸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後形成的有機物質,普遍存在於土壤、泥炭和風化煤中,對植物的生長和土壤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腐植酸類肥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植酸,其次是一些大量、中微量、微生物等營養元素。腐植酸的複雜結構及特性,自然就決定了腐植酸類肥料是一種多功能的有機肥料。其中,改良土壤性狀是腐植酸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 鹽鹼地改良的悖論—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上述地區調研後切實地感受到,鹽鹼地對農業發展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影響。 讓13億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離不開國內糧食的有效供給。當前,在常規耕地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面臨瓶頸的情況下,增加耕地面積成為了增加糧食總量的主要途徑,而其中的鹽鹼耕地被寄予厚望。 據統計,我國有近15億畝鹽鹼地,佔世界鹽鹼地的1/10,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等地。
  • 鹽漬土土壤成因及其改良技術
    我國約有9913萬hm2的鹽漬土,其中現代鹽漬化土壤3693萬hm2,殘餘鹽漬化土壤4487萬hm2,潛在鹽漬化土壤1733萬hm2,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內陸地區以及長江以北沿海地帶。鹽漬土是中國最主要的後備土壤資源,改良利用鹽鹼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
    胡樹文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通過多年的鹽鹼土壤改良實踐,他們總結並完善了鹽鹼土壤整治、改良、管理、培肥「四位一體」的改良和高效種植技術,為鹽鹼地改良提供了一整套方案,目前相關技術成果已經在松嫩平原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