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君最近看到英國頂尖雜誌《自然》一篇文章在全球有不小的熱度,改判文章由劍橋大學科學家通過動物模型,發現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醒會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
它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它再次證明了一個重要結論:喝酒會致癌!中國人尤其危險!
其實消費君這段時間寫的文章都是在呼籲大家適量飲酒,因為含酒精的飲品,無論紅酒,白酒,啤酒,藥酒,過度飲用都是一級致癌物。
但是再對比消費君之前寫過的一些喝酒長壽老人的案例,這篇文章好像就有了衝突,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實驗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吧!
實驗如何證明酒精可以重組基因?
酒精本身並不是致癌物質,真正危險的是它的代謝物:乙醛,而根據英國科學家的分析結果顯示,乙醒能夠破壞血液幹細胞中的DNA,使之雙鏈斷裂,導致染色體重排( rearranged ), 並永久改變這些細胞內的DNA序列。
基因突變的關鍵點在哪裡?
但這篇文章並不是說喝酒就一定會讓人重組基因,我們也要了解酒精讓基因突變的關鍵點在哪裡,在實驗當中乙醛脫氫酶被敲除的實驗體裡,骨髓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次數在微核數顯著增加了2.9倍。
而隨著研究人員進一步敲除了實驗體中的FANCD2基因。
FANCD2基因編碼的FANCD2蛋白是第二道乙醛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修復受損的DNA。
一隻沒有乙醛脫氫酶和FANCD2基因的實驗體,有害的乙醛在該實驗體內不會遇到任何抵抗。
所以,乙醇(即"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就能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給DNA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出現DNA損傷。
這段話翻譯一下的意思就是,我們的身體在適量飲酒的時候,是能夠承受住酒精中的物質,不會影響到基因。但是如果我們短時間內大量飲酒甚至長期存在酗酒的情況,就算我們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拼命工作,也會工作不過來,讓身體出現超負荷的情況,甚至出現基因突變的問題。
那為什麼會說中國人的風險更高呢?
其實酒精改變基因的風險不光是中國人更高,亞洲人的風險都高,因為在亞洲人當中,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是亞洲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症,而大量飲用酒在ESCC產生中的作用已得到證實。
所以各位酒友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飲酒的頻率,再好的酒也要適量飲用,才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的做法。
(文:KIKI哦咿呀)
(以上評論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雜誌立場,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