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沒能「弄死」的北冰洋要上市了,這是國貨的又一次勝利!

2020-12-05 食評社

轉載自|快消

文 李珂

老黃瓜刷綠漆,不是賣賣情懷就夠了。

01

不僅復活還要「激活」

不得不說,近幾年,我們見識了甚多老汽水的復活,不過,這一款,有點不太一樣。

近日,A股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公告稱,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一輕控股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同時,一輕控股擬將酒類、食品及飲料等主業相關資產進行整合後注入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資產注入後,資產管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飲料,「義利」品牌系列食品等。

也就是說,如果重組成功,紅星股份旗下耳熟能詳的老品牌「紅星二鍋頭」、「北冰洋」、「義利」,將變為大豪科技的業務和資產。

對快消行業而言,上述公告裡最具「誘惑」的信息是,那個曾經消失了十幾年的北京「第一國飲」要上市了。

北冰洋汽水最早投產於1951年,時任北京新建製冰廠廠長聘請畫家為北冰洋汽水設計了「雪山白熊」 商標,並一直沿用至今。北冰洋汽水投放市場之後,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因而,銷量甚佳。1961年,北冰洋汽水的年銷售利潤已達878.1萬元,這在當時已是相當好的業績了。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合資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同外商合作成立了4家合資公司,其中的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負責生產「北冰洋」汽水。此後,北冰洋汽水就逐漸被百事「冷藏」,淡出了市場,只有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還在繼續生產著 「北冰洋」牌子的桶裝純淨水。

這就是日後被不少人談論的 「兩樂水淹七軍事件」。彼時,以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的國際飲品,一舉收購或併購了包括北京北冰洋、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武漢二廠、重慶天府可樂、廣州亞洲汽水在內的中國七大飲料品牌。被喻為當年中國最著名的國企七大飲料廠,本想借外資擴大經營,卻不料大多經歷了與北冰洋相似的「命運」,逐漸淹沒在一波又一波的百事熱、可口熱的浪潮中,拱手讓出了中國汽水市場。

令人欣慰的是,從2007年開始,就相繼有國產飲料公司向外資企業聲討和談判,拿回了原品牌。

2011年,北冰洋合資合同到期,中方隨即收回了北冰洋品牌。新成立的北京市北冰洋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大股東是北京市一輕控股公司。這一年,新公司開始著手運作北冰洋汽水的再上市。

2014年夏天,北冰洋銷售額過億,日均銷售量已達2萬箱,大大超出了其「復出」前公司對其市場反響的預估;2017年,北冰洋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2018年,根據北冰洋官方公布的30%增長率,推測其當年銷售額在8億左右;2019年前5個月,北冰洋就完成了7.5億左右的銷售額,增速驚人。

那麼,從「解凍」到走向「上市」,北冰洋是如何一步步「翻盤」的?

02

走差異化做好「內容」

9年前,北冰洋「復出」時,其團隊最害怕的事兒是讓北冰洋最終淪為短暫的情懷追憶;但事實上,北冰洋銷售至今,仍保持了可觀的增速,避免了這種結局。當然,這首先和汽水品類的整體回暖有關。

近幾年,蘇打氣泡水是整個飲料行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英敏特的報告指出,從2013年—2018年,蘇打水的銷售量預計增長了118%。

雖然增量很大,但並不意味著參與其中的企業就能理所應當地分得一塊「蛋糕」。一路走來,有些現實問題一直「橫亙」在包括北冰洋在內的汽水企業面前。

首先,飲料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尋求突破難度較大。兩樂在國內市場中佔有絕對優勢, 果味碳酸飲料中,雪碧、芬達等也不容小覷,而目前的北冰洋汽水基本只能被定義為一個區域品牌,市場佔有率較低。

不過,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包括整個流通渠道的分解和重構,大單品時代逐漸成為過去。在這樣的背景下,差異化競爭比打懷舊牌要重要,老品牌重出江湖,必須要在保持質量的基礎上做出不一樣的「內容」。

除了利用自身產品工藝和情懷的賣點優勢外,北冰洋還做了什麼?

在品類上,北冰洋的策略是差異化競爭,不跟碳酸飲料爭市場。與當時市面上銷售的其他碳酸飲料不同,北冰洋屬於比較少見的 「果汁型汽水」,果料佔比達到30%。雖然,果汁汽水這個品類如今很多廠家都在做,但北冰洋無疑是當時的開創者之一。

根據碳酸飲料分類,一般包括可樂型、果汁型、果味型、低熱量型和其他型等。果汁型,是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可樂型,是以可樂香精或類似可樂型的原液為主要成分,常見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都屬此類型。果味型則是以果香型食用香精為主要賦香劑等。

果汁型汽水品類的定位,讓北冰洋很快佔據了這部分細分市場的消費者心智,而後者其實才是市場的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玻璃瓶上的一句盲文也為這個老牌飲料加了許多「人文」分。一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保證北冰洋喝進嘴裡有麻麻的酥酥的感覺,就需要保證二氧化碳充足。因此,北冰洋的瓶蓋壓得很緊,有時用力過猛,就會把瓶口劃出一個小豁口。為了提醒盲人注意,故意增加了盲文設計。

第二,近幾年來,中國飲料的整體增速有所放緩,消費者對於健康的認知降低了其對碳酸類飲料的需求。如何解決消費者對碳酸飲料「不夠健康」的擔憂,是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上市之初,北冰洋就將自己定位為一款比可樂含糖量更少,且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的飲料。彼時,無糖和低糖飲料的消費浪潮還未到來。雖然按照國家標準,含糖量要在5%以內,才能算作低糖飲料,但北冰洋依靠低糖這個概念成功地讓一部分人相信,它比可樂健康。在需求被理性壓抑時,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消費理由比什麼都重要。

除此,隨著無糖、低糖風的到來,北冰洋也逐步推出了自己的健康化新品。

2017年,北冰洋推出了花生核桃植物蛋白飲料「核花戀」,主打補腦和冬季熱飲。就在幾天前,北冰洋一次性推出了13款新品,其中,4款熱飲主打養生健康,3款果汁汽水主打低糖低卡。

推出這些新品的動機不難理解。首先是無論最終銷量如何,該做的健康化轉型還是要做的;其次是冬天一向是汽水的銷售淡季,適時推出熱飲產品也是提高產能利用率和渠道利用率的合理舉措。

03

打通「命脈」實現動銷

當然,對任何快消品而言,渠道都是真正的「生命線」。

對「復活」的北冰洋而言,如何克服資源和銷售渠道相對有限的劣勢、在飲料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的外部環境下,找到適合的銷售渠道尤為重要。

儘管,北冰洋擁有 「老字號」 的光環,但重啟之初並無太多資金。彼時,商超渠道最低的進駐費報價都需要80萬元,對老國企而言,必須儘可能保證收支平衡;而且,除了正常運營,還要負擔6000名退休老員工的補貼等各項費用,沒有能力在大型超市上架全部的產品。不過,由於母公司一輕旗下本來就擁有近50家「百年義利」直營店,這得以讓北冰洋用很低的代價就順利上架,並和其他產品形成協同互動,加強了店面消費的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漢的汽水老品牌「漢口二廠」的成長過程中,渠道的支持也功不可沒。

剛一上市,漢口二廠就接到了武漢本土便利店today的大量訂單。而在2018年11月,上海便利店市場第一名全家便利店主動找到漢口二廠,要求引入產品,這也被認為是漢口二廠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合作不僅幫助漢口二廠打開了上海市場、更讓漢口二廠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路線。

不難發現,幾乎所有崛起的老品牌汽水,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渠道作為啟動初始的支撐。

初步站穩腳跟後,北冰洋開始將北京市場作為北冰洋汽水的「根據地」市場,輻射京津冀;同時,外埠市場鎖定山西、海南、新疆、黑龍江、蘇州、保定、重慶等城市,通過經銷商開拓當地市場。渠道類型上,95%的銷量都來自北京的食雜店和餐飲渠道。

當下,北冰洋的主要銷售渠道除了大小型的飯店和餐廳,小賣店、零售店以及義利食品專賣店外,還增加了電商平臺。雖然,飲料類產品具有自重沉、易受損等特點,電商平臺銷量不會太大,但這是讓其他區域消費者了解產品的有效途徑, 也是產品和企業實力的體現。不過,在漢口二廠擅長的社區渠道方面,北冰洋的開發力度仍顯薄弱。

未來,北冰洋要走出北京、布局全國,並與二廠、冰峰等區域汽水品牌展開新一輪角逐,在營銷端依然有許多提升的空間。也值得業內觀望和期待。

2011年的北冰洋汽水,2014年的山海關汽水,2016年的天府可樂,2017年袋兒淋……越來越多的老品牌正承載著人們的回憶重新回歸市場。而北冰洋或將曲線上市的消息,無疑給正煥發第二春的「國貨」汽水又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對廣大消費者而言,在接觸到更多新產品的同時,能看到國貨真正意義上的崛起,無疑是令人振奮的。

快消君也希望老品牌都能有個好前程,不然,「百年老店」豈不是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國貨逆襲:被百事「雪藏」15年的北冰洋要上市了!網友:就是太貴
    來源:九個頭條網北冰洋汽水的上市,給國貨如何在外資稱霸的市場中逆襲樹立了榜樣。不得不承認,中國汽水飲料市場曾一度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大國外品牌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國產汽水品牌在發展過程中被這兩大國外品牌巨頭「吞沒」的案例不在少數。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國企合資潮中的「兩樂水淹七軍事件」內的中國七大飲料品牌,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的外資合併,都沒能逃過「落寞」的下場,最終淡出了中國汽水市場。同樣在外資合併潮中的北冰洋汽水,現在不僅捲土重來,還即將上市,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北冰洋重出江湖:劍指百事可樂
    當然不是可樂、雪碧,也不是芬達,而是北冰洋汽水! 也許許多90後對北冰洋一點也不感冒,但這卻是多少7080兒時的回憶。 已經69歲的北冰洋,曾是「國產汽水之王」,後又經歷十年雪藏期沉入海底他,已經重出江湖了,並且來勢洶洶。 曾經北冰洋汽水失去的,現在他要拿回來了!
  • 70歲的北冰洋要上市了?一口氣推出了13款新品
    交易完成後,北冰洋飲料品牌,就將藉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實現「復活」。就在稍早前的11月底,北冰洋在品牌85周年新品發布會上,一口氣推出了13款新品。包括5款紀念版新包裝產品,「杞橙、天生桂杞、敲核、打麥」4款熱飲產品,「萄氣兒、熊勁兒、莓招兒」三款新口味果汁汽水以及一款低糖汽水。
  • 北冰洋上市 也救不迴風評被害的「老北京味兒」
    交易完成後,北冰洋飲料品牌,就將藉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實現「復活」。北冰洋的情懷是否還能一直延續?/財經網有過「第一國飲」的殊榮,也丟過十餘年經營權,北冰洋經歷過的輝煌和黯淡都非尋常企業可及。宣布或將上市的這一年,北冰洋已經步入耄耋的85歲,但作為一款以含氣量著稱的汽水飲料,勃勃生氣必須管夠。於是,十餘種新品逐漸面世。
  • 北冰洋上市,也救不迴風評被害的「老北京味兒」
    交易完成後,北冰洋飲料品牌,就將藉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實現「復活」。北冰洋的情懷是否還能一直延續?/財經網有過「第一國飲」的殊榮,也丟過十餘年經營權,北冰洋經歷過的輝煌和黯淡都非尋常企業可及。宣布或將上市的這一年,北冰洋已經步入耄耋的85歲,但作為一款以含氣量著稱的汽水飲料,勃勃生氣必須管夠。於是,十餘種新品逐漸面世。
  • 北冰洋、冰峰相繼奔赴資本市場,國產汽水的春天到了嗎?
    來源:鈦媒體APP在中國,可口可樂與百事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汽水市場,然元氣森林的崛起讓國產汽水重新看到了希望,不少區域性的老牌國貨汽水品牌開始謀增長、求發展。其中,85歲北冰洋和有著68年發展史的冰峰最為惹眼。
  • 重生北冰洋
    北冰洋汽水是北京的文化符號,它根植在北京人的記憶裡。
  • 北冰洋欲曲線上市 老字號藉資本回春
    根據公告,一輕控股擬將酒類、食品及飲料等主業相關資產進行整合後注入資產管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飲料產品,「義利」品牌系列食品等產品。也就是說,若重組成功,北冰洋和紅星等資產將打包借殼大豪科技完成上市,大豪科技將從科技股搖身一變,成為消費股。
  • 北冰洋或將上市 京東超市以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力老字號煥發青春
    承載著無數70、80後記憶的北冰洋汽水聽說就要上市了,在2020年的特殊時期,北冰洋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最終成功「出圈」立刻成為焦點話題。其實,相比於情懷,渠道對老字號成長的賦能作用更加凸顯。以京東超市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通過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力老字號轉型升級,顯著提升銷量和市場開拓能力,為其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注入強大的發展動能。
  • 「變身」Z世代潮流飲品,老字號北冰洋要講好品牌新故事
    如若此次交易完成,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汽水和義利食品等資產,將被注入到上市公司大豪科技,實現曲線上市。在速途網看來,無論是新品頻發、還是曲線上市,北冰洋似乎有意想要走出80後的回憶與情懷,藉助國潮、養生理念,將野心放在徵服更為廣闊的市場上。
  • 北冰洋如何成為北京地區的「汽水一哥」?
    在北京下館子的朋友都知道,但凡店裡有玻璃瓶裝的飲料,十個人裡九個人點名要喝「北冰洋」。那個點了別的飲料的朋友,還要被好好質疑一通。在北京,北冰洋就是汽水界的霸主,是北京風味的icon。「北冰洋」為什麼這麼火?
  • 紅星、北冰洋、義利打包上市?主業低迷大豪科技資產重組成功率多大
    就在當前白酒板塊大熱的當下,又有一家主營白酒產品的企業傳出要上市的消息。   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為何其控股股東一輕控股打算將「紅星」「北冰洋」和「義利」等知名品牌資產打包注入其中?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此舉的目的應是利用現有上市公司平臺實現優質國有資產打包上市,是類似於「借殼」的一種操作。   據一輕控股官網顯示,其前身為北京市輕工業局。
  • 消失了十幾年的「第一國飲」北冰洋是如何重生的
    有一次,機器的傳送帶斷了,當時的廠長不得不用手拉著傳送帶朝前推,拉了半個小時,等那批汽水做完以後,他的手臂腫成了一根棍子。 除了可樂,這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開發了一系列果味飲料,而且常常針鋒相對。比如當百事發明了一款叫七喜的檸檬味汽水,可口便發明口味相近的雪碧;而以橙子味為主打,還包括蘋果、葡萄、西柚等口味的美年達,則被百事定位為抗衡可口可樂公司芬達的一款飲料。 北冰洋屬於果汁型碳酸飲料,也就是說,它的對手是一切帶有果味的含氣飲料。負責北冰洋口味的,是義利食品公司的總工程師邢慧明。
  • 老字號要上市了?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或將借殼登陸A股
    原標題:老字號要上市了?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或將借殼登陸A股   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老字號快銷品,將被其控股母公司
  • 「假洋鬼子」的中國情結--專訪百事中國區總裁
    朱華煦:我們在全國範圍內加速建新廠其實才開始沒多久,對於百事來說,我們重視每一個市場,但這需要一步步地來。可以肯定的是,百事視超過7億人口的中國農村市場為戰略要地,不會放過。     中國已成百事海外第一市場     記者:今年年初,您在多處公開場合透露,中國將成墨西哥以外的百事第一大海外市場。在百事全球系統中,中國市場的發展正處於什麼時期?
  • 北冰洋、冰峰爭相上市,老牌汽水開啟資本新玩法
    關於北冰洋重組上市進展,北冰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北冰洋處於改革重組關鍵時期,關於上市及戰略規劃相關信息後期以公報正式發布為準」。除了冰峰、北冰洋走上上市路線,尋求資本力量,作為國內最早的汽水系列產品之一和利汽水已通過復刻版的「漢口二廠」重回年輕消費者的視野,並獲得高瓴創投、清流資本、順為資本、碧桂園創投等多家一線投資機構的加持。
  • 北冰洋汽水成功「出圈」 京東超市成老字號最大增量場
    承載著無數70、80後記憶的北冰洋汽水聽說就要上市了,在2020年的特殊時期,北冰洋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最終成功「出圈」立刻成為焦點話題。其實,相比於情懷,渠道對老字號成長的賦能作用更加凸顯。唯有緊跟時代步伐,加快轉變思想,既要在地域概念上開拓渠道,也要在抽象的消費場景尋求「破圈」。京東超市作為線上線下領先的商超平臺,依託京東平臺優勢,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快消品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成為老字號走向全國、走向年輕一代的渠道橋梁。"沒喝過北冰洋汽水在北京就算白活了!
  • 北冰洋大手筆推新難掩區域品牌尷尬,布局全國必先完善供應鏈
    一年研發50款產品,對可口可樂等國際巨頭而言並不算多,但對北冰洋而言可謂是自2011年復出後,近10年來的最大手筆。當年一輕從百事手中回購北冰洋品牌後,北冰洋首先推出玻璃瓶桔子汽水,後來陸續推出了蘇打水、酸奶、冰淇淋、PET瓶裝汽水和鋁罐裝汽水,以及酸梅口味的汽水,加起來尚不足50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