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進化史,人類的眼睛其實並不算完美,而且視網膜還裝反了

2020-11-09 F時尚姐

人有五種感覺器官,分別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人類通過這些感覺器官來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從而實現與外界的信息交互。正是因為有了這五種感覺器官,世界對於人類而言才顯得豐富多彩。五種感覺器官並無高下之分,可謂缺一不可。但如果只讓人保留一種感覺器官,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視覺。

視覺,是生物最後進化出來的感覺器官,視覺的出現讓生物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眼睛被所有生物視若珍寶。想一想,其實很神奇,如眼睛一般精巧的器官,生物是怎麼得來的呢?在生命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都是沒有眼睛的。當然,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生命是單細胞的,自然不可能擁有眼睛。那麼眼睛是何時出現的呢?

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分析,在寒武紀早期,生物大多還都是沒有眼睛的。

隨後,眼睛的雛形才慢慢誕生,那就是眼點。所謂眼點,就是大量感光細胞的聚集點。感光細胞是地球早期生命身上就存在的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對光線的強弱做出反應,很多藻類生物利用感光細胞來識別白晝與黑夜,在白晝時上浮進行光合作用,而黑夜時則下沉進入海底,而當這種感光細胞大量聚集在一個區域之後,就形成了眼點。

眼點比單純的感光細胞具有更好的光線感知能力,但這並不能滿足生物的需要。眼點雖然能夠很好地感知光線的強弱,卻不能夠識別光線的方向,這可怎麼辦呢?不難,改變眼點的形狀就可以了,讓眼點向下凹陷,形成一個小坑,光線進入小坑會產生陰影,於是便能夠感知光線的方向了。

生物擁有了能夠辨識光線方向的眼點之後,其實已經很滿意了。

可此時卻有了一個新的問題,眼點向下凹陷形成小坑之後,這個小坑很容易堆積髒物,為了避免髒東西進來,就只能給這個小坑加一個蓋兒,在蓋上只留下一個小孔。此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你有仔細上物理課,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是的,小孔可以成像,現在不僅有光,而且有圖像了。

此時這個可以成像的器官已經可以稱之為眼睛了,圖像雖然模糊,不過也足夠令人欣喜了。可是,生物很快發現,進髒東西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有了小孔之後,髒東西雖然不容易進來了,但並不能完全進行阻隔,而且一旦進來,反而不好弄出去。怎麼辦?必須得加個鏡片。

生物們各顯神通,分別用透明的角質皮膚或膠質組織製造出了鏡片,此時的眼睛便成為了一個完全的封閉式結構,沒錯,眼球誕生了。

在將各種液體填入進眼球之中以後,眼睛不僅能夠感受光線和辨識圖形,還能夠看到顏色了,這就是眼睛之內的液體對光線的折射作用。至此,眼睛已經完全形成,而率先擁有眼睛的生物則成為了毫無疑問的強者。

眼睛所能夠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其它任何感官所無法比擬的,於是率先進化出眼睛的生物便能夠輕鬆捕獵和躲避天敵,獲得了最佳的生存空間,於是它們的進化速度也加快了,最終成為了寒武紀最強大的一批生物,奇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生物的整個進化歷程中,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可以說是進化得最為完美的,但這個完美卻不包括眼睛。

脊椎動物的眼睛在進化的過程中似乎出了一點問題。問題就是視網膜裝反了。

而以章魚為代表的一些非脊椎動物反而擁有了完美的眼睛。對比一下就能夠看出,章魚的眼睛視網膜在前,而視神經纖維處於視網膜後方,視神經纖維對視網膜起到了拉扯的作用。而以人類為代表的脊椎動物,卻是視神經纖維在前,而視網膜在後,這就導致了視網膜會發生脫落,如果患上了近視,視網膜脫落的風險更是會大幅增加。

而且視神經纖維在視網膜

方,它還得穿過視網膜,所以還得在視網膜上打孔,因此脊椎動物的視覺存在盲點,之所以平時不覺得,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對圖形進行了智能修正。造成這種缺憾的原因就是脊椎動物創造眼睛的過程中順序出現了一點點問題,不過這已經是無法更改的了,還在我們對現在的眼睛也已經足夠滿意了。

相關焦點

  • 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眼睛是不完美的?
    直到20世紀末,人類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發現,才發現了眼睛進化的秘密,實際上眼睛的確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並且人類的眼睛並非完美,而且存在著眾多缺陷。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尋眼睛進化的秘密,想像一下眼睛賦予生物的奇幻世界。
  • 複雜的眼睛是反對進化論的證據?其實它恰好反映了進化的粗糙
    如果我們的眼睛真是設計的,那無疑設計者有點不太聰明的亞子。因為我們的眼睛有一個巨大的BUG,而且如果從設計的角度來說簡直是小學生都不會犯的錯誤。不僅如此,甚至比我們眼睛更科學合理的結構同時也存在於這個地球上,證明了這只是一個BUG而已,並不是什麼「人類還沒有參悟的精妙設計」。
  • 眼睛的發展史:寒武紀時期的生物才有眼睛,人眼有個小缺陷
    眼睛在進化論還沒有問世的時候,西方因為宗教的原因,一直相信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上帝在前五天創造了日月星辰和山川草木,在第六天創造了人類。按道理來說,上帝創造的人類應該是完美的,身上不應該會有缺陷,可現實正好相反。
  • 眼睛是上帝的設計?如果給動物界的眼睛排名,人類眼睛能完勝嗎?
    眼睛一直被認為是非常複雜的光學儀器,至今關於眼睛的諸多秘密也沒有被人類揭開。這種神奇而複雜的結構也曾讓達爾文一度困惑,甚至成為諸多反進化論學者的證據。那麼眼睛真的是上帝精妙的設計嗎?人類的眼睛在動物界中算得上出眾嗎?我們這次就來解開謎題。
  • 窺探宇宙的能力——眼睛的進化史
    直到20世紀末,人類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發現,才發現了眼睛進化的秘密,實際上眼睛的確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並且人類的眼睛並非完美,而且存在著眾多缺陷。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尋眼睛進化的秘密,想像一下眼睛賦予生物的奇幻世界。
  • 窺探宇宙的能力——眼睛的進化史
    直到20世紀末,人類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發現,才發現了眼睛進化的秘密,實際上眼睛的確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並且人類的眼睛並非完美,而且存在著眾多缺陷。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尋眼睛進化的秘密,想像一下眼睛賦予生物的奇幻世界。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人的眼睛最早的眼睛最早的眼睛其實只是由一撮感光細胞組成,只能感受到光線的明和暗。
  • 動物的眼睛有多美?看完後驚呆了,眼睛裡裝了一個世界的感覺
    都說眼睛是人心靈的窗口,不同人的眼睛中能露出不同的光彩,那麼動物的眼睛又能有怎樣的風景呢?有攝影師專門拍攝了多種動物的眼睛近照,當照片發布之後,眾人瞬間被驚豔了,萬萬沒想到,動物的眼睛居然有著如此瑰麗的景色,感覺它們的眼睛裡裝著另一個世界,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並猜一猜它們是誰的眼睛吧。大家看到上面這個眼睛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如果不告訴大家這是一種動物眼睛的照片,恐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恐怕是一個被山脈所包圍的湖泊吧。
  • 人造眼睛將不再遙遠,有望比人類眼睛更強大
    都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通過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窺探到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但是,聰明的你,有沒有想像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人造眼睛,屆時或許透過眼睛,將捕捉不到內心世界的信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夢想,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但是,人類的眼睛是一個無比精密的裝置,在製造球形眼球,特別是半球形的視網膜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你得眼睛還好嗎?觸「目」驚心的視網膜脫離
    就患者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如果選擇「內路」視網膜復位術,她還需要二次手術,不僅風險高創傷也高;如果選擇「外路」視網膜復位術,因為左眼有多處裂孔,且非常接近黃斑區,很容易損傷到黃斑,導致中央視力喪失,手術難度相當考驗醫生的技術水平。經過認真研究,我院為其緊急手術,術中精準定位,歷經4個多小時,一併幫患者解決了危險隱患。
  • 眼睛是上帝的設計?如果給動物界的眼睛排名,人類眼睛能完勝嗎?
    眼睛一直被認為是非常複雜的光學儀器,至今關於眼睛的諸多秘密也沒有被人類揭開。這種神奇而複雜的結構也曾讓達爾文一度困惑,甚至成為諸多反進化論學者的證據。那麼眼睛真的是上帝精妙的設計嗎?人類的眼睛在動物界中算得上出眾嗎?我們這次就來解開謎題。
  • 再裝一個眼睛變楊戩如何?仿生眼給盲人和機器人朋友帶來福音
    人眼是一種複雜的儀器,圖像通過球體前面的一個彎曲的透鏡進入,並通過其粘稠的玻璃體液體,然後到達感光視網膜,視網膜將信號傳遞給視神經,視神經將圖像傳送到大腦。來自於香港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者說,這些線模仿眼睛長而薄的感光細胞結構。項目的難點在於,如何在半球狀基底上製造出納米線陣列來形成這個半球狀視網膜?構建一個彎曲的視網膜是很重要的,因為光只有在通過彎曲的晶狀體後才會擊中它。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說:「當你試圖對某些東西成像時,鏡頭後形成的圖像實際上是彎曲的,」他審閱了這篇新論文,但沒有直接參與這項工作。
  • 人類其實永遠看不到現在,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到的都是過去的景象
    人類是如何探測到100億光年外的天體呢?我們的眼睛不過是一個光敏的器官。人的眼光沒有「光」,只能接受光,因此根本沒有速度可言,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光線進入眼睛時,會經過晶狀體(lens),晶狀體類似於透鏡,可以將光線聚焦在眼睛後部的視網膜(retina)上,根據物體的遠近,晶狀體會調節自己的形狀,確保光線能夠聚焦在視網膜上。晶狀體變厚時,焦距變小,所以更能彎曲光線,讓我們能夠看到更近的物體。類似的道理,晶狀體變薄時,焦距變大,我們能夠看到更遠的物體。
  • 大自然中的「眼睛」
    自然界中生物的眼睛大體上有兩類,一類是相機型眼,另一類是複眼。人類的眼睛是典型的相機型眼,即通過一個單鏡頭(眼珠)將圖像聚焦到光敏感的視網膜上,再將這些視覺形象轉變成神經信號傳送給大腦。相機型的眼睛通過不同方式來調節晶狀體改變焦距,以看清不同距離的目標。  人眼裡面的視網膜相當於照像機的膠捲,但是卻比膠捲精密得多。
  • 眼鏡戴久了眼睛會變形?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因為角膜或者晶狀體變形,進入眼睛裡的景象不能正常投射到視網膜上。大家可以直接理解為你望遠鏡的變焦功能壞掉了,看遠的地方就對不上焦。相比於屈光性近視,更常見的是軸性近視,即整個眼球變形,趨近於橢圓。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距離增加,也會造成看東西模糊。就像你的望遠鏡沒有壞,但你站得離它很遠,自然也看不清它顯示了啥。不衛生的習慣以及高強度的用眼,都可能造成軸性近視。
  • 人類的眼睛是如何感知光明的?
    近日,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將最近發現的一種視網膜細胞——黑視素細胞的功能分離出來,證明了其在視覺環境感知中的重要作用。這項研究增加了對眼睛生物學和視覺信息處理方式的新理解,可能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與眼睛有關的併發症,還可以作為開發照明和顯示系統的基礎。相關論文發表《科學報告》雜誌上。
  • 人類有哪些不科學的地方?網友:有葉綠素就完美了
    身為人類來說,我們總是說自己是自然界進化最完美的生物,有高度發達的智力,能夠發展出知識和文明。但如果單單從進化的角度看,人類進化似乎還不夠完美,有許多地方在我們看來是並不科學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NO.1,能吃肉能吃菜,卻不能消化纖維素。
  • 既然虹膜顏色不影響視力,那為什麼貓眼睛的顏色會如此豐富?
    當我們討論眼睛的顏色時,所指的其實是虹膜的顏色,即眼睛中的一圈環狀肌肉【括約肌】的顏色。弗洛默稱,如果虹膜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眼睛就會呈現出棕色。隨著黑色素含量的降低,眼睛就會呈現出淡褐色、綠色或藍色。他指出,動物的眼睛顏色也遵守了這一規律。「橙色其實就是琥珀色。
  • 為什麼人類眼睛可以「洞察心靈」,人類的眼睛有什麼獨特性
    通過眼睛,人們不僅可以觀察外部世界,還可以看到彼此的內心世界。為什麼人類的眼睛如此不同?猿類通過跟隨頭部來跟蹤眼睛,而人類更關注眼睛。對於黑猩猩這樣的動物來說,它們不僅不能用眼睛交流,而且一旦一方注視另一方的眼睛,它們也會受到攻擊。另一方面,人類將眼神交流視為一種非常正常的交流方式。例如,當我們聽別人說話時,我們時不時地看著他們的眼睛。當人們說話的時候看著他們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不直視他們的眼睛,我們就無法分辨他們在說什麼。他們是在開玩笑、不真誠、諷刺還是故意挑釁?我們需要視覺線索來判斷單詞的真正含義。
  • 人類的「第三隻眼睛」【天眼】, 你是否打開了?
    二郎神的天眼除了可以用來看穿神仙或妖魔的本相之外,它還可以發出極大毀滅能力的光束,用來降魔服妖.雖然人類的【天眼】並沒有這個功能,但西方醫學和科學家已證實它的存在,而它在醫學上的名字稱之為【松果體】(Pineal Grand)
  • 眼睛是怎麼進化出來的?
    ,不可能突變出光通路需要的透明組織,但眼睛的進化歷史要遠遠長於人類這個物種的進化歷史,甚至長於脊椎動物的進化歷史——在遺傳學和發育學的研究中,我們找到了一些關鍵的基因,比如 PAX6 基因。這個基因源自所有兩側對稱動物的共同祖先,在神經系統和眼睛的發育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而且高度保守,哺乳動物的 PAX6 基因可以在昆蟲身上發揮一樣的功能,這意味著動物界 30 多個門的眼睛在進化的極早期有相同的來源:一個覆蓋色素的凹陷,並沒有成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