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探討如何避免電池鋰枝晶穿透現象

2020-12-01 蓋世汽車網

蓋世汽車訊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工程師們需要在保持甚至提高電池容量的同時,設計出更加緊湊的電池。從理論上看,在不把充電電流密度提高到臨界點(即極限電流密度)的情況下,電池容量似乎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超過臨界點,電池才會短路。然而,在當前的電池工作密度(即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特定區域的電荷量)下,雖然該數值遠低於臨界點,電池已經失效。

(圖片來源:WUSTL)

據外媒報導,華盛頓大學麥凱維工程學院(McKelvey School of Engineering)助理教授Peng Bai的實驗室研究表明,不僅可以使電池在電流密度接近臨界點時才發生短路,而且能夠精確預測任一特定電流密度下的短路時間。

導致鋰電池失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問題由來已久,即高電流密度下出現的枝晶穿透現象。鋰枝晶是一種樹形結構,形成於電池的鋰鍍層上。它們可以迅速穿過電池的陶瓷隔膜,即電池正極和負極之間的多孔塑料膜。一旦枝晶穿過隔膜,電池就會短路。枝晶生長取決於電流密度,當電流密度高於預期或設計的3個數量級時,電池中會出現枝晶。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打開電池,會看到隔膜上的黑點,那就是枝晶穿透隔膜的位置。

主要研究人員Youngju Lee進行同樣的研究,分析黑點覆蓋的區域。結果發現,它們佔隔膜總面積的0.1%,這意味著對應的電流要比預期值高1000倍。在沒有達到臨界電流密度的情況下,電池怎麼會短路,這是一個謎題。Bai說:「在設計電池時,我們使用電極或隔膜的整個面積來計算電流密度。」但是,高電流密度是局部發生的。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獨特的、透明的微管電芯,來觀察鋰金屬生長動態,通過隔膜孔,重建實際的金屬刺穿動態過程。Bai說:「我們發現它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它對通道的幾何形狀非常敏感。」他們發現,從本質上看,具有收斂截面面積的單一電解液通道,以及有效實用的隔膜(在金屬生長方向上可能導致穿透孔越來越少),將加速並加劇這種動態,導致電池更快短路。Lee說:「如果你擁有擴張的通道,你可以延遲甚至避免枝晶形成。這就是我們的發現。」

研究人員不僅描述了這種關係,而且用一個數字來表達。Lee表示:「物理量、電流密度和短路時間非常重要,這個數字定義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果這個數字(Sand公式中的指數)小於負2,那麼你就會擁有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如果高於負2,比如-1.5,那就不好了。Bai說:「你的電池會很快短路,早於標準模型預測的時間。」

Bai 指出,「人們很容易將電池失效歸咎於枝晶穿透,但更重要的是,要徹底理解實際情況下的動態。然而,我們從未做過的是,能夠一致地預測所有電流密度下的所有短路時間。

「我們找到了一種方法,不僅更加精確,而且可以進行預測,因為我們知道這個系統的真實物理狀態。因此,我們可以依靠這個單一的數字,即Sand的時間指數,來評估隔膜的安全水平,並指導優化,使其小於-2,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枝晶全部穿透。」

相關焦點

  • 黃建宇組原位揭示鋰枝晶生長機理,助力固態電池應用
    但研發金屬鋰電池極具有挑戰,雖然歷時多年,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電池仍未實現商業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循環過程中的不可控鋰枝晶(一種樹狀晶體,其針狀突起稱為晶須)生長,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穿透固態電解質,使電池短路失效;此外,如果鋰枝晶發生纏繞或斷裂,就會形成「死鋰」,造成電池容量嚴重衰減,因此鋰枝晶的生長是阻礙金屬鋰電池應用的最大障礙。
  • 「鋰枝晶」說:你真懂我嗎?
    雖然可以通過添加過量的鋰或限制充電/放電深度來補償低庫侖效率,但是內部短路的風險是必須注意,以期得到安全、長效的可充電鋰金屬電池。 在關於鋰枝晶滲透生長機理的最新研究中,由於實驗室製造的正極面積容量相對較低,因此使用鋰金屬陽極評估負極材料循環壽命的標準做法從未出現過內部短路。
  • 鋰離子電池低溫析鋰的機理研究
    其中,負極析鋰是造成鋰離子電池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導致鋰離子電池負極析鋰的因素很多,例如正負極冗餘度設計不足,電池低溫充電,充電電流過大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負極析鋰,負極析鋰不僅僅會導致鋰離子電池可以利用的鋰資源變少,容量下降,還會在負極形成鋰枝晶,鋰枝晶隨著鋰離子電池的循環不斷生長,最終會穿透隔膜,引起正負極短路。因此如何避免負極析鋰是鋰離子電池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 鋰枝晶如何形成?
    鋰離子電池充電時,離子嵌入石墨負極的形態是什麼,鋰枝晶如何形成?
  • 鋰枝晶生長機理獲原位精準測定—新聞—科學網
    該成果實時、直觀地記錄了鋰枝晶生長的微觀機制,精準測定了其力學性能和力—電耦合特性,並提出固態電池中抑制鋰枝晶生長的可行性方案。 但研發金屬鋰電池極具挑戰,雖然歷時多年,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電池仍未實現商業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循環過程中的不可控鋰枝晶(一種樹狀晶體,其針狀突起稱為晶須)生長,當鋰枝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穿透固態電解質,使電池短路失效
  • 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
    導讀:平穩鋰的沉積、抑制鋰的枝晶生長是可充電鋰金屬電池研究的關鍵問題。 鋰金屬負極商業化應用的主要障礙是:鋰枝晶生長、低的庫倫效率和不穩定的固態電解質膜。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多功能化趨勢
    隨著鋰離子電池比能量的提升,正極材料開始普遍採用三元材料、錳酸鋰作為正極,三元材料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過渡金屬元素的溶解問題,特別是Mn元素溶解後,會遷移到負極表面上,造成負極SEI膜破壞和再生長,引起電池內阻的上升,電池性能下降,在高溫下這一現象將更加明顯。
  • 如何避免電動車電池的自放電現象
    針對自放電的情況,專業從事電動車電池生產的旭派電池技術人員表示,自放電是電動車電池普遍存在的情況,這不是產品本身的缺陷所在,每一塊電池每天自己都會自放電百分之一二的電量。像旭派電池這樣的正規大型廠家他們採用的電池電解液的純度非常的高,裡面基本上不會含有其他的雜質,他們生產的電池自放電速度就非常的慢,甚至低於行業裡電池的自放電平均值,而有一些小廠家或者非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動車電池由於電解液當中含有的雜質太多,他們的自放電速度非常的快,用不幾天,剛充滿的電便消耗一空。
  • 天津大學羅加嚴教授綜述:鋰枝晶的抑制、誘導與消除
    然而,鋰枝晶的不可控生長不斷消耗活性物質導致不可逆的容量損失,而且有可能刺穿隔膜,造成電池短路;且在高電流密度和長循環運行條件下,枝晶問題更加嚴重。因此,要實現LMBs的安全運行,必須致力於減緩甚至消除枝晶的生長。 從這一觀點出發,對枝晶形成機理和枝晶生長機理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 一文看懂準固態鋰金屬電池中的鋰枝晶及SEI形成過程
    儘管有著良好理化特性的固體電解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鋰枝晶的連續生長,但現階段鋰枝晶的形成仍難以避免。因此,實時原位地對鋰枝晶的生長進行監測有助於我們深入認知其演變機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難題。在眾多技術當中,原位光學顯微鏡是一種可以用來表徵鋰枝晶演變過程的無損、高效技術。
  • 研究人員探討有機太陽能電池板的發展前景
    然而,與矽光伏電池板相比,還有一種更靈活的替代品。 據外媒報導,歐洲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有機光伏(OPV)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含碳分子。OPV可以被視為塑料太陽能電池,比矽基太陽能電池板更有優勢。
  • 熱力學角度認識鋰枝晶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達到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鋰負極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比能量,遠高於傳統的鋰離子電池體系。
  • 中科院關於非對稱結構固態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然而,由於商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當電池處於高溫、短路、過充或者物理損傷等狀態時,極易引發火災甚至爆炸。所以使用不可燃的無機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液,是解決鋰電池安全性問題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由於鋰離子在負極沉積過程中,會自發形成樹枝狀的鋰枝晶,其尖銳結構容易刺破隔膜,導致電池短路,造成安全隱患。
  • 如何模擬循環條件下的鋰枝晶生長
    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和性能與充放電循環相關。循環造成的容量衰減直接與電池固液界面的枝晶生長有關。理解循環是如何影響枝晶的生長速率和形態時,需要進行固液界面的化學-物理過程的分辨。在本工作中,對多次充放電循環的固液界面的枝晶生長進行了數學建模。模擬了界面的枝晶生長過程,並闡明了循環對枝晶生長速率和形貌的影響。模擬能定性預測枝晶的形貌,並討論了快充對枝晶生長速率和形貌的影響。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東麗工業公司(Toray Industries)開發了一種鋰金屬電池使用的無孔隔膜,可以顯著提高電池安全性,並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無人機和電動汽車。
  • 日本確定鋰離子電池樹突形成時間 有助於製成不起火的安全電池
    通常,充電器使用不當以及電池過度充電就會導致電池的負極上形成一種尖尖的結構,稱為「鋰枝晶」(樹突),能夠穿破負極與正極之間的屏障,導致電池短路。因此,準確地了解到此類樹突是如何形成的,對於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 日本確定鋰離子電池樹突形成時間 有助於製成不起火電池
    通常,充電器使用不當以及電池過度充電就會導致電池的負極上形成一種尖尖的結構,稱為「鋰枝晶」(樹突),能夠穿破負極與正極之間的屏障,導致電池短路。因此,準確地了解到此類樹突是如何形成的,對於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 這樣的雜交固態電解質,可以抑制鋰枝晶|NSR
    為了研究核@殼結構在鋰沉積中發揮的作用,作者製備了另外三組不同的電解質:核為微米尺寸LAGP的雜交固態電解質(HSE-I)、納米LAGP核數量比較少的雜交固態電解質(HSE-II)以及沒有核的PVDF-HFP基凝膠電解質(GPE)。 圖2為在原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不同電解質對鋰金屬沉積的保護效果。
  • 【凱福真空·技術】利用電池內部自熱效應可消除鋰電池陽極樹突堆積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現在便找到一種利用電池內部熱能來將枝晶擴散成光滑層的方法,或者如研究領導者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Nik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