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飲食上可千萬馬虎不得;
飲食不當,可能會直接讓你送命;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當家裡的食物有發黴的或是變質的,捨不得扔掉,而選擇將其壞掉的部分消除掉再繼續食用,我相信,你肯定有過。
食物來之不易,棄之不舍,這也是人之常情的。
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儘量避免;食用之後輕者會腹瀉、身體不適,重者可能還會中毒;而這其中究竟是什麼在作怪呢?
沒錯,正是微生物;
這些黴菌有非常強的致病性,是眾多疾病的根源;現目前科學界已知的黴菌毒素有200多種,它們主要在油脂、糖分等環境裡,不停的繁殖生長,導致很多人都容易誤食。
食物發黴後,不僅會改變食物的色、香、味,降低了食物質量,而且還會使黴菌毒素直接侵入人體,導致病變。
在眾多的黴菌毒素中,黃麴黴毒素較為最強,也是最致命的一種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80倍,是敵敵畏的100倍。
在我們常見的食物中,以下這幾種發黴變質的食物是堅決不能吃的,警惕!
發芽的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鹼,吃了容易引起中毒反應,甚至是喪命。
發黴的紅薯——會生成有毒物質甘薯酮,如果不慎食用後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長期食用發黴的紅薯還有致癌的風險。
發黴的大米——大米作為主食,每天都在吃;但如果發黴,最好就扔了吧!發黴的大米中細菌含量大量增加,攝入體內會破壞腸道內菌群的穩定,會出現腹瀉現象,而且含有黃麴黴毒素。
發黴的花生——同樣含有黃麴黴毒素,要吃的話自己掂量一下吧!
以上只是列舉了幾個常見的,當然還有很多發黴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
綜上可見,食物發黴是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而它又十分的耐熱(可達270℃的高溫),所以一般的烹飪是很難將毒性殺死的;而且它在28℃至32℃,相對溼度85%以上的環境下最易繁殖、產毒;因此,在以後放置食物的時候,最好還是考慮一下食物的存放環境。
【來源:重慶中腎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