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愛心接力」 溫暖「漸凍人生」

2020-12-03 央廣網

教室永遠在一樓,座位永遠是第一排,出門就有同學抱,輪椅後總有溫暖的手。從小學到高中,程東東身邊始終有一群同學守護著他,用愛傳遞著「接力棒」。

程東東2001年出生於安徽省廣德市邱村鎮,2008年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逐漸失去了行動能力,成為「漸凍人」。休學一年,四處求醫,程東東的病情仍然不見好轉,但他堅持回到學校,坐著輪椅繼續學習。

2010年,廣德市邱村鎮中心小學的8名同學成立「愛心幫扶小組」,負責在校園裡陪伴、照顧程東東。同學們點點滴滴的愛心幫扶築成了程東東強大的「後援團」,讓年幼的程東東逐漸從病痛的陰霾裡走出來。2014年,程東東小學畢業後進入廣德市邱村中學讀書,班裡的6名同學組成新的幫扶小組,讓愛的「接力棒」繼續傳遞。2017年,程東東順利考入廣德中學,6名新同學又接過「接力棒」,繼續關愛幫扶程東東。

為了方便程東東出行,在這10年裡,程東東就讀過的三所學校一直把他所在的班級教室安排在一樓,程東東的座位也一直在第一排。進入高中後,學習越來越緊張,程東東的媽媽劉香開始了和兒子的「陪讀」生活。考慮到程東東的特殊情況,廣德中學為程東東和媽媽免費提供了一間位於一樓的宿舍。

轉眼,高中即將畢業,程東東和同學們也迎來了高考。一路走來,程東東的求學之路雖然艱辛,但他一直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頑強的學習精神。如今,在愛心滋養下長大的程東東,陽光自信,成績優秀。「高考結束後,同學們將迎來新的生活,願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程東東說。

相關焦點

  • 漸凍症男孩上學記:愛心同學接力10年,從小學護送到大學
    教室總在低樓層、座位總在第一排、輪椅後總有雙溫暖的手…2010年起,安徽廣德患漸凍症的男孩東東身邊,始終有同學默默守護,接送他上下課,幫他打飯、翻書、遞東西。10年間,東東從小學進入大學,一雙又一雙手把他從輪椅上抱上抱下,從未間斷。
  • 眾明星引領愛心接力 助學熱潮湧動京城(圖)
    活動開展兩個多月以來,經歷了京、滬、深三地笑容採集、真情面對面探訪、啟動記者會、慈善高爾夫球邀請賽,影響了數萬關愛貧困學童的愛心人士,並成功完成一千三百餘組的一對一資助,這意味著,在多方的努力下,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個身處困境的孩子,享有了健康快樂的權力。  10月30日下午3點,愛心接力路演於北京apm(原新東安廣場)拉開帷幕。
  • 中國科大學子「愛心接力」獻智西部
    中國科大學子「愛心接力」獻智西部 第五屆支教隊員李萌在羅山中學的課堂上向學生提問。中國科大供圖   中新網合肥9月17日電題:中國學子熱心西部「愛心接力」獻智  記者吳蘭  「愛心接力、薪火相傳」,在中國推行的一項的大學生服務西部支教之路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原標題: 社會各界紛紛關注,北京大學的校友們也為了婁滔,一直進行著愛心接力。2018年1月4日,婁滔離世,因為器官不符合捐贈標準,她曾經的心願未能達成。  北大女博士患上漸凍症  2016年1月,來自湖北恩施的女孩婁滔被檢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愛心在這座城市傳遞 溫暖在這座城市蔓延
    這是一個愛心流動的義工社:四年幫扶30000多戶家庭每逢節假日,許多人還沉浸在遊山玩水中,但是在安順卻有這麼一群人奔走在送溫暖的路上,他們的旅途,則是為特殊群體送上走心的服務。安順愛心義工社籌資30餘萬元為1000多戶家庭送溫暖自2016年國慶節起,西秀區新太社區李太英的家中,常有一群志願者忙裡忙外,有的幫助老人清掃房前屋後的垃圾,有的給老人送上過冬的新衣,有的為老人包餃子,有的陪老人聊天……。
  • 讓漸凍人活在溫暖的陽光中
    據報導,婁滔患病後,很多人都伸出援手,在「輕鬆籌」平臺,兩次愛心籌款100多萬元。這也是一個讓人動容的溫情故事。也許婁滔不捐獻器官也不會受到指責,但她在患上漸凍症後,「多次要求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則體現了精神上的高貴,這也是對慈善的深層次理解和把握。器官捐獻,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 熱水、熱飯、暖寶寶,寒流裡的愛心接力站格外溫暖
    今天(12月30日)早上6點,戶外氣溫零下3度,已經有幾名環衛工人坐在楊北樞紐站寶山6路的愛心接力站裡,吃著熱騰騰的早飯,小憩一下。 6點半,他們陸陸續續走出愛心接力站,開始了對周邊的清掃工作。環衛工人王阿姨說道:「今早外面很冷,路面潮溼的地方都結冰了,到裡面來吃好早飯吹吹空調人熱起來舒服很多,中午的時候這裡還有微波爐熱飯,有熱水喝,真的是太好了,這樣的愛心接力站為我們這些戶外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呢。」
  •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瑞思英語打造「最有愛的禮物」 愛心接力用成長致敬母愛 2020-05-11 16:3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曾經令霍金感動的漸凍人原創歌手楊學峰超越生命《為愛解凍》公益...
    希望社會各界的朋友們關注並助力漸凍人原創歌手楊學峰公益行動《為愛解凍》!不但是我的人生有期限,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期限。如果我的人生只是短暫的,我為什麼不去實現我的音樂夢想。我喜歡音樂,更喜歡創作,經常把自己的感受通過音樂創作表達出來,這樣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圖說:霍金回信給王甲,楊威/攝與其他漸凍人相比,王甲無疑是幸運的。2011年,央視拍攝了《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好心人。儘管如此,他靠眼控儀,花一年時間寫完20萬字的自傳《人生沒有假如:一個漸凍人的悟與行》,激勵病友對抗病魔。那時,王甲最大的願望是設立中國「漸凍人症」病人專項基金,使國內20多萬「漸凍人」的醫治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於是,王甲把第一本自傳的10萬元稿費,捐給了宋慶齡基金會漸凍人基金,並成立「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而當時王甲一家為了籌措醫藥費,已經變賣了在老家吉林的房子,家中負債纍纍。
  • 中國目前有20萬漸凍人 90%人存活不超過5年
    專家指出,「漸凍人症」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目前還無法根治,有一半人會在3年內死亡,90%的人存活不超過5年。專家呼籲,目前我國約有20萬「漸凍人」,期望能有更多的力量來關心和幫助「漸凍人」等罕見病患者,用大家的愛心熱心去融化「漸凍的心」。■本報記者項丹平一桶桶冷水當頭澆下,全身瞬間「哆嗦」一下。近日,來自美國的「冰桶挑戰」風靡全球,並迅速澆到中國。
  • 河南:曾感動中國的「漸凍人」小海龍 今天走了
    8月6日凌晨,那個曾感動中國的王寬家的小海龍,那個曾給這個世界帶來過無數歡笑和溫暖的小海龍,那個建立鄭州市第一個漸凍人基金會的小海龍,經搶救無效,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30歲。 王海龍3歲時被確診為漸凍症,9歲開始坐輪椅,醫生曾斷言他很可能活不過18歲。但他從來沒有放棄,活到30歲,創造了生命奇蹟。
  • 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熱心公益
    一張靠背椅、一臺電腦桌,「漸凍人」馮錦源3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平方米空間裡度過。1985年,他出生後不久就被發現腿腳無力,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行走,父母帶他四處求醫,有醫生懷疑他缺鈣,也有醫生懷疑他是「重症肌無力」,但診斷和治療仍然無法遏制他的病情發展。
  • 32歲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
    (原標題:一名漸凍人的「破冰」人生:自學日語翻譯百萬字,熱心公益)一張靠背椅、一臺電腦桌,「漸凍人」馮錦源3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平方米空間裡度過。直到2014年,隨著「冰桶挑戰」遊戲從國外傳入中國,他和他的家人才知曉這病有一個廣義的叫法——漸凍症。身體的缺陷沒讓馮錦源陷入絕望,32年來,他不斷「破冰」,活得異常豐富。7歲起,他就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逐步完成中小學課程。因為一本小說,他自學3年考取日語一級,至今靠一臺電腦,一套語音輸入軟體,翻譯了上百萬字的日文書。他還熱心公益,贊助在西藏建校舍,捐助「淋巴瘤」的少年。
  • 愛心持續接力!平原一企業捐贈200箱醫用消毒劑助力抗疫
    2月12日下午,一輛裝滿醫用消毒劑的貨車駛到平原縣慈善總會門前,準備奉獻愛心。「車上裝的都是酒精,我們企業也想為抗疫出點力,就多方籌措購買了200箱消毒劑,算是我們企業的一份心意。」德州京信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高敬風說。德州京信藥業有限公司位於平原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獸藥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製藥企業。
  • 惠州惠陽氣溫驟降愛心團團獻血送溫暖
    惠州惠陽氣溫驟降愛心團團獻血送溫暖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4
  • 北大「漸凍人」女博士口述遺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央廣網北京10月16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一篇名為《北大「漸凍人」女博士捐獻器官感動無數人》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年29歲的婁滔於2015年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被北京大學歷史系錄取,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有車出車 有力出力——平羅-武漢的愛心接力
    3月20日14時,經百餘人愛心接力,王海燕家的2萬公斤大蔥送達湖北省武漢市。  今年42歲的王海燕是平羅縣姚伏鎮曙光村村委會主任,也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種有3座溫棚蔬菜。日前,王海燕和丈夫鄭建剛決定將其中1座溫棚裡的2萬公斤大蔥捐贈武漢。王海燕說:「我和丈夫都是共產黨員,武漢人民有難處,我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病逝,其捐贈器官遺願未能達成
    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最近,這份遺囑,讓無數網友淚目。「女兒得了漸凍症後,強烈要求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10月12日,54歲的婁功餘和妻子汪豔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女兒婁滔,是兩人唯一的寶貝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