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整一年了。現在,有個純理論上的研究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可能性:讓人們遷出大城市,而不是封鎖城市。
利用常用的SIR(易感,感染和恢復)動力學模型,研究人員做了10000次模擬,研究了從人口稠密地區到人口稀疏地區的單向遷移會對疫情產生的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如果人口雙向遷徙,總體感染率會降低,儘管人口稀少地區的感染率確實有所上升。如果迫使人們遠離人口稠密的地區,則總體感染率將進一步下降。
來自西班牙跨學科物理和複雜系統研究所(IFISC)的數據科學家Massimiliano Zanin說:「我們沒有理會流動性或缺乏流動性,而是決定探索變化的流動性將如何影響擴散。」
假設90%的人始於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大城市),而10%的人始於人口稀疏的地區(如村莊),則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被允許自由遷徙,則總體感染率從35%降低到23%。代價是村莊中的感染者比例將因此上升,但城市中的感染者比例的下降幅度更大。
研究人員說,通過在邊界安排防疫檢查,僅允許健康人群遷徙以及限制遷徙人員的流動,可以減輕對小社區的負面影響。
該研究表明,如果允許人們來回移動,收益會減少。
正如Zanin指出的,這只是運動模型,沒有考慮現實生活裡的複雜性和不可預測性。需要很多前提假設參數,包括再感染和免疫率,行為模式等。
所以,像這樣的建模研究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是它們可以提出可能有用的建議。
研究人員說,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在疫情期間從主要城市遷到鄉村老家,確實減緩了疾病的傳播。
當然,除了感染率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特別是城市居民是否願意遷出或鄉村居民是否願意接納——這凸顯了政府在管理方面的艱巨工作任務。
該研究發表在《混沌學》上。
https://www.sciencealert.com/abandoning-large-cities-beats-closing-borders-when-fighting-pande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