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錯覺,潛意識是算法,人類是被創造出來的虛擬角色?

2020-12-04 幻之獅

之前咱們有文章專門聊過一個話題——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在那篇文章中咱們先介紹過一個關於人的自由意志的著名實驗。這個實驗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班傑明.李貝特組織實施的。這個實驗是通過研究神經信號與意志行為之間的關係來證明自由意志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在實驗中,會在被試者的大腦上連接電極,以此來測量大腦的活動。而被試者在實驗中所要做的就是自由決定按下滑鼠的時機,並且在其決定要按下滑鼠的時候先說出來然後再按下按鈕。

最終的實驗結果現實,讓被試者說出自己要按按鈕到最終按下按鈕之間有大概200毫秒的時間間隔。這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這就是意志指揮行動所需要的反應時間。

但與此同時的另一個發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實驗人員發現,其實在被試者做出按按鈕的決定之前,大腦已經開始了活動,而這個活動開始的時間要比決定按按鈕的時間早300毫秒。

也就是說,在人有意識做選擇的時候,其實大腦已經在此之前做了決定。那樣就是說,人的行為並不是由意識決定的,而是在意識決定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而意識本身只是給行動下達指令而已。換句話說,自由意志本身是人類的錯覺。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指揮著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呢?

從心理學上來講,認為指揮著自由意識的可能就是所謂的潛意識。但如果僅僅用潛意識作為問題的答案,似乎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對於潛意識到底是什麼其實並沒有完全理解,到底潛意識是如何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做決策的,或者如何指揮所謂的自由意志的等問題,在心理學界還僅僅處於探索階段。

在玄學領域,普遍相信人是有「靈魂」的。如果所謂的「靈魂」真的存在,當然咱們在這裡並不是宣傳封建迷信,只是想從科學的角度探腦一下,這個被諸多宗教和文明相信的東西會不會是真實的存在而已。

假如所謂的「靈魂」真的存在,那麼她是不是給自由意識下達指令的存在呢?「靈魂」與大腦之間又是如何協作的呢?「靈魂」會不會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潛意識,它看不見摸不著卻主宰著人的意志和行為?

又或者「靈魂」本身就是一些電子的組合,她能夠與人的大腦產生聯結,甚至是指揮大腦的工作,與此同時還可以接收到宇宙信息,並在人的自主意志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運算和決策。甚至可以在一個個體消亡之後攜帶者此前儲存的所有信息與另一個個體的大腦產生聯結,從而形成了所謂的「輪迴」?

如果順著虛擬世界的思路開個腦洞的話,答案會比較有意思。如果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而我們認為的所謂自由意志只不過是接收到指令的一瞬間產生的,而在此之前發出指令的正是操控虛擬世界的背後玩家,又或者只是提前設置好的一個算法。從這個角度講,它和所謂的潛意識和「靈魂」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當然,這些也都是筆者自己的臆測罷了,將這些想法碼字出來也只不過是想要與有此好的朋友們交流而已,大家權且可以當作科幻小說來看待。

相關焦點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但是,過去幾年中,儘管哲學家繼續就人類決策的形上學基礎進行辯論,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開始從正面去解決這個問題(沒錯,真的是衝著頭去的)。其中一些神經科學家相信,自己的實驗表明,人類對於自由的主觀體驗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你可能沒有自由意志?的確,從歷史角度講,哲學家對於這個話題有不少話說。
  • 自由意識並非客觀存在,它是一種錯覺,人類是虛擬的?
    因此,有一部分觀點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神經信號與意識存在緊密的聯繫,自由意識和潛意識之間也存在明確的分工。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自由意識未必是真實存在,更多情況下,它更接近於一種錯覺。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但是就在近期,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或者統稱認知科學研究工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相對易於理解、相對一致的研究結論,其中最重要三點就是:自由意志是錯覺;人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關係的認識是存在邊界條件的;相信自由意志的錯覺是更好的。那麼,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科學工作者究竟是怎樣得出這些讓人失望的結論的呢?
  • 細思則恐,如果「自由意志」是假象,宇宙法則的真相又是什麼
    這就引申出來一個問題,自由意志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如果自由意志是一個假象,那是不是說人生所有的選擇其實是事先安排好的,也就是說命運天註定呢?這個話題咱們還得從一個重要的實驗說起,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有關人的自由意志的實驗,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班傑明.李貝特組織實施的。這個話題咱們還得洞一個重要的實驗說起,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有關人的自由意志的實驗,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班傑明.李貝特組織實施的。
  • 深解讀《西部世界》前三季,福特的棋盤之上,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於是園區通過接待員,開始秘密地收集遊客的私人數據,將他們的每一個細微決策都記錄在系統,最終福特與威廉達成協議,互相不幹涉對方的隱秘項目,威廉在第14區秘密進行永生計劃,福特卻在第16區謀劃熔爐項目,他將外面世界所有人的行為數據上傳入熔爐,同時也將所有接待員的意識上傳熔爐,建立了一個虛擬伊甸園,也為德妹安排了一條反叛外面世界的生路,福特臨死之前都認為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與「自由意志」相反的「決定論」認為,人類置身於一個由穩定的因果關係構成的網絡當中,這種因果關係可以一直追溯至創世大爆炸。這一觀點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這很正常,因為自由意志正是支撐許多社會體系得以運行的重要因素。
  • 人類沒有自由意志丨《未來簡史》讀後感1
    人類沒有自由意志,一切都是算法計算的結結果。也許未來有一天我不開心了,只需要調整大腦電極就能開心起來。欲望、快樂、幸福都能用機器輸入至大腦,而且這不是遙遠的未來,現在已經開始了。人類沒有自由意志按鈕實驗在一項實驗中,證明了機器可以早一步知道你想幹什麼。受試者躺進一臺巨大的腦部掃描設備。
  • 如果量子有自由意志,那麼是不是人工智慧也可以有?
    從術語解釋,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哲學裡面的一個專業概念,理解為意識選擇做什麼的決定、也就是意志的主動性。自由意志是相信人類能選擇自己行為的信念或哲學理論,通俗的說就是人希望不完全由大腦控制,人的自由意志擁有對人自身的最高管理權限。
  • 算法勝利,人類自由意志將終結!
    ▲尤瓦爾·赫拉利這本被稱作奇書的《人類簡史》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獨到的觀點,顛覆了人們對人類歷史的認知。他認為人類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夠崛起統治地球,是因為其擁有強大的虛構能力,人類現存的一切——國家、宗教、企業等都是虛構出來的現實,是一種基於想像的共同體。
  • 當AI有了「自由意志」
    理性樂觀派總是相信人類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創造一個美麗新世界,並克服技術產生的種種負面效應。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人工智慧技術革命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將真正重塑人類。以往的任何一場技術革命只是增強了人類在體力、腦力等方面的專項能力,但這一次AI將直接抵達人的核心本質——那個所謂撐起人尊嚴和價值的「自由意志」。
  • 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嗎?還是人們的自我錯覺?
    超前意志、且可以預測意志的腦部反應最早以神經科學方法研究上述問題的科學家,應該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生理學家利貝特(Benjamin Libet)。1983 年,利貝特發表了一項驚人的實驗,他要求受試者自由「決定」一個時間點舉起左手或右手,並根據一個碼錶來回報該「決定」在自己心中出現的時間。
  • 道、本源、大我、上帝、如來、自由意志
    居士,你說是「大我」創造了萬物,創造了萬物規律,那麼「大我」為什麼要創造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規律呢?讓動物以植物為食,人又以動物植物為食,為什麼要制定這麼殘忍的自然規律,讓「小我」常常難逃被其它的「小我」吃掉的命運,即算是地球上的王者——人類也要為起碼的物質生存而奔波與爭奪,為什麼不能讓所有生物自然地汲取陽光中的能量生存呢?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大數據將是人類自由意志的終結
    本文譯自《金融時報》8月26日刊登的「尤瓦爾·諾亞·赫拉利論大數據、谷歌和自由意志的終結」(Yuval Noah Harari on big data, Google and the end of free will: http://www.ft.com/cms/s/2/50bb4830-6a4c-11e6-ae5b-a7cc5dd5a28c.html)一文。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遙詞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我們是否應該相信自由意志?自「意識」這一課題進入人類視野,各式各樣的理論都曾企圖求證「自由意志」這一無處不在卻又不可捉摸的命題。」2.精神分析:無意識的作用19世紀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潛意識理論」,認為所謂自由意志只是幻覺,人沒有可能完全認識自我。那些自以為自己做出決定的事情,其實是受無意識的支配。「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的分野告訴我們,行為與意識的關係甚小。
  • 處處都是算法的時代,人類還有自由意志嗎?
    無論這是一個捏造的段子,還是真實存在的案例,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確身處於一個處處都是算法的時代。在如今日常生活和行為都受算法影響的這個時代,我們是否還真的有自由意志?這篇翻譯自原題為Free Will in an Algorithmic World的文章,作者是沃頓商學院的卡提克·霍桑納格教授(Prof. Kartik Hosanagar)。
  • 碼鏈喚醒人類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哲學的一個專業概念,自由意志是相信人類能選擇自己行為的信念或哲學理論(這個概念有時也被延伸引用到動物上或電腦的人工智慧上)。人的自由意志擁有對人自身的最高管理權限。由一個人、兩個人、甚至是集體所做的較為複雜的決定都是來自於有意識參與的深思熟慮。在這一點上,自由意志起決定性的作用。
  •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文/李穎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不知誰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近些年心理學家似乎得到了一個相對一致的研究結論,簡單說就是:自由意志是一種錯覺。人類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換個問法也許更通俗些:人類到底是生物化學、社會文化的傀儡,還是不可預測、具有無限發展可能的能動主體?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像哲學裡的大問題——雖然重要,但是忽略之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
  • 陳根:算法時代下,自由意志的讓渡和進路
    每一個登錄亞馬遜網站的用戶都會看到一個定製的主頁,上面滿是亞馬遜算法根據你的購買歷史精心挑選的產品。算法在產品發現方面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但現在它們開始通過自動購物進一步侵蝕消費者的自由意志。最終,數據主義和算法決策的傳播所產生的影響明顯地體現出來:它開始剝奪人們的能動性,剝奪了人們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叔本華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這裡討論的既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生物學問題。為方便理解,我們有時把自由意志(free will)用「自由決策(決定,選擇,思考)」來代替。    大腦的神經(生化的)活動決定了我們的決策還是我們的意識做了自主的決策,進而產生了我們的神經活動?
  • 或許,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
    所以,以時間為線索,則所有的事件都可以被預知,因為它們只是眾多選項中的一個;非決定論(Indeterminism)作為與決定論對立的觀點,認為人所作出的選擇在不同情況下不盡相同,就像昆蟲對刺激的反應一樣是不經思考而隨機的,雖然很多百科詞條認為非決定論是對自由意志的絕對肯定,不過如果是非決定論的,即隨機而沒有模式可循的,那麼自由意志的定義也會改變;剩下的也就是妥協的產物,自由主義(Libe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