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嗎?還是人們的自我錯覺?

2020-12-04 探索未知科學

超前意志、且可以預測意志的腦部反應

最早以神經科學方法研究上述問題的科學家,應該是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生理學家利貝特(Benjamin Libet)。1983 年,利貝特發表了一項驚人的實驗,他要求受試者自由「決定」一個時間點舉起左手或右手,並根據一個碼錶來回報該「決定」在自己心中出現的時間。結果他在腦電圖中發現,舉手的「意識意志」(conscious will)出現的一秒鐘前(就是意識到自己「想要」舉手的一秒鐘前),大腦就已經出現相關的神經變化。

照理說,如果自由意志真的存在,那「意識意志」發生的時間點應該早於大腦的生理變化才對。然而實驗結果卻完全相反,大腦的生理變化反而早於「意識意志」發生的時間點。如果「意識意志」的感受只是大腦神經變化的結果,那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可言嗎?

這個實驗結果一出,立刻引起了科學界和哲學界的震撼。科學界對實驗方法有許多質疑和討論,而哲學界則對實驗結果的衍生意涵充滿興趣。

在這項研究發表後的過去三十年間,熱烈的實驗複製和學術討論從來不曾間斷。2008 年,德國馬克士普朗克研究所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孫俊祥(Chun Siong Soon),也利用了功能性磁振造影成功再現了利貝特的實驗結果!

這位認知神經科學家孫俊祥和我頗有淵源。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達特茅斯學院。那時大概是 2005 年,我還是博士班學生,他則是從新加坡來進行短期研究的學生。我們當時就是因為都對意識和自由意志的問題很有興趣,所以才有機會在相互討論後結識。孫俊祥後來去了德國,成為海因斯(John-Dylan Haynes)的博士班學生,並發表了上述的研究。

很巧的是,我在幾年前來到新加坡,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成立我的實驗室,而孫俊祥剛好也在這所學校中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2 年,我們因為研究興趣相近,他就進到了我的實驗室一起合作。能在實驗室成立初期,有這麼一位實力強大的幫手加入,真的非常幸運!

腦造影否定自由意志?

孫俊祥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受試者決定做動作前(十秒前!)出現的神經變化,竟然可以預測他們將會使用左手或右手。2013 年,更在另一項實驗中成功預測了受試者的心算選擇(可以預測他們即將要在心中進行加法運算或減法運算)!

在其他的決策行為研究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連我自己也在一系列實驗中發現,不管是比較基礎的知覺判斷、或是較高階的行為決策,都可能可以透過事前的腦部活動來進行預測。

比方說,我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時,就已經發現某些腦區的神經活動可以預測「雙眼競爭」的結果。

「雙眼競爭」是潛意識知覺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一個實驗典範。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學者波爾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是第一個記錄下這個現象的人。他發現在左眼和右眼前分別放置一本書時,他只能「見到」其中一本,而且每隔幾秒鐘,視覺意識內容會在兩本書之間轉換。

各位讀者如果想要體驗雙眼競爭,可以試試以下這個的方法:首先,閉上左眼,然後把右手大拇指伸出來。接著,把右手大拇指由右至左緩緩移動,慢慢的遮住右下角的書頁號碼(或者是最右下角的字)。當號碼一被遮住時,就立刻停住,不要再繼續移動大拇指。好,現在你可以張開左眼了。此時你會發現,你的右眼是看不到書頁號碼的,但是左眼可以(你可以輪流閉一隻眼睛觀察看看)。當你確定右眼看不到書頁號碼,但是左眼可以之後,你就利用雙眼同時進行觀察。此時你是否發現,有時候你會只看到書頁號碼,但是過了幾秒後,你卻只能看見大拇指,並且兩種狀態會持續輪轉。偶爾有些時候,你可能也可以同時看到書頁號碼和大拇指。這就是雙眼競爭現象。

現代實驗心理學家進一步發現,即使其中一隻眼睛中的內容沒有被意識到,大腦仍會處理這隻眼睛接收的內容資訊。而我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中,更進一步發現了可以預測雙眼競爭結果的神經活動。在這項實驗裡,我們讓受試者的兩眼分別觀看不同的視覺刺激(其中一眼觀看臉孔、另一眼觀看風景),然後要求他們回報自己是否看到臉孔。結果發現梭狀臉區(fusiform face area,對臉孔特別有反應的腦區)在視覺刺激出現前兩秒鐘的神經反應,就已經可以預測受試者是否會看見臉孔。換句話說,在受試者尚未見到任何視覺刺激之前,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梭狀臉區裡有一些雜訊般的神經反應,而這些反應似乎可以影響受試者兩秒鐘後的行為反應。

另外,我目前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腦與意識實驗室也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在受試者做出高階行為決策的數秒鐘前,腦部某些特定區域的活動也可以預測受試者的決定。在其中一個實驗中,我們讓受試者看許多圖畫、並一張張詢問他們是否喜歡,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看到圖畫的數秒鐘前,大腦前額葉的神經活動可以成功預測他們是否會表示喜歡。

在另一個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中,我和來自臺灣的黃瑜峰博士合作,讓受試者進行賭博遊戲,每一局遊戲中都會提供兩種選項,其中一個低風險選項是 100 %會獲得某個數量的金錢(例如有 100 %的機率獲得四元),另一個高風險選項則是有較低的機率獲得較高的金錢(例如有 50 %的機率獲得八元和 50 %的機率獲得零元)。我們把兩個選項的獲得金錢期望值設定得非常相近,並要求受試者在兩秒鐘之內做出選擇。

結果發現, 在受試者看到選項的數秒鐘之前, 大腦左側伏隔核(nucleu saccumbens)和額葉中回(medial frontal gyrus)的神經活動也可以成功預測他們是否會選擇風險較高或較低的選項。

這些發現聽起來很神奇,但是讀者們別把它們和心電感應之類的發現搞混了。我們的發現並不是心電感應、也不是所謂的特異功能。我們的發現只是顯示出,人類的行為決策似乎會受到大腦中許多無意識訊息或雜訊的影響。只要透過儀器找出這些關鍵的訊息或雜訊,我們就有可能可以藉此預測人的決策。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但是就在近期,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或者統稱認知科學研究工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相對易於理解、相對一致的研究結論,其中最重要三點就是:自由意志是錯覺;人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關係的認識是存在邊界條件的;相信自由意志的錯覺是更好的。那麼,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科學工作者究竟是怎樣得出這些讓人失望的結論的呢?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但是,過去幾年中,儘管哲學家繼續就人類決策的形上學基礎進行辯論,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開始從正面去解決這個問題(沒錯,真的是衝著頭去的)。其中一些神經科學家相信,自己的實驗表明,人類對於自由的主觀體驗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你可能沒有自由意志?的確,從歷史角度講,哲學家對於這個話題有不少話說。
  •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自由意識究竟是一種錯覺還是真實存在?
  •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從霍布斯對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論斷反駁中,進一步提到了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今天我們將延續昨天的內容繼續探討自由意志。從我們日常直覺來說,肯定毫不懷疑自由意志的存在。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叔本華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這裡討論的既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生物學問題。為方便理解,我們有時把自由意志(free will)用「自由決策(決定,選擇,思考)」來代替。    大腦的神經(生化的)活動決定了我們的決策還是我們的意識做了自主的決策,進而產生了我們的神經活動?
  • 想要真的擁有自由意志,還是要學習佛法!
    是嗎?你的這個想法不就正是被我的話術激發的嗎?   你的想法真的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嗎?怕不見得吧。   這只是一個小玩笑,但聰明的哲人和科學家們早都發覺自己的意志受到種種物理和心理的限制,所以我們的意志是否真的自由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的一個議題。
  • 人們所說的自由意志,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人們通常會說「我意識到自己做什麼」,或者「我能夠按照意識來行動」,而說這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正是這些意志決定了自己的行為。不過有關自由意志的說法一直都受到人們的質疑,一些哲學家堅持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按照一種可預測的方式隨時間發展的,人們的行為都是隨機的,人類的自由意志不可能存在。想要弄清楚問題的答案,還需要做更多的科學探索。既然意志產生於大腦,那麼大腦就成了研究的對象。
  • 我們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實驗或許不能解釋我們是否可以操控自身的命運——但這些實驗至少可以表明人類對自己的頭腦所知甚少。
  • 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
    接下來是第三站: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自由只是人類編織的幻象。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會認為,除了受到脅迫或者是患上了心理疾病,我們都擁有自由、自主地做出決策與選擇的能力,就是說我們是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
  • 所謂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到底存不存在,有何意義
    人們關於自我意識的研究,在二戰之後才逐漸受到重視,越戰時期,很多人心理創傷需要依靠心理催眠才能得以治癒。催眠只是自我意識當中一個初步研究,人們希望通過化學或者物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截至目前仍然沒有實現大的突破。人類在向外太空探索的同時,對自我意識的探索,也在逐步深入。
  • 自由意志是錯覺,潛意識是算法,人類是被創造出來的虛擬角色?
    之前咱們有文章專門聊過一個話題——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在那篇文章中咱們先介紹過一個關於人的自由意志的著名實驗。這個實驗是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班傑明.李貝特組織實施的。這個實驗是通過研究神經信號與意志行為之間的關係來證明自由意志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 自由意志、存在還是倫理道德《銀翼殺手2049》還有什麼想說?
    「自由意志」、「存在」、「倫理道德」都是哲學上的概念 ,要去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的知識水平遠遠不夠,可是最終還是決定要寫這樣的題目,有三點考慮。其一:這部電影確實給予了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其二:完全是自己的興趣,但不能僅當做興趣,需要用文字的形式來捋一捋對電影的看法。其三:當做寫作練習,看看自己終究會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
  • 自由意志不存在?
    大腦決定了我們所做的一切,這個過程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好像有權決定似的。 當然,這個觀點並不是人人都同意,關於自由意志的辯論也將繼續下去。而我們感興趣的一個與之相關,且同樣重要的問題是,當人們對自由意志的信仰發生動搖時(無論合理是否),結果將會怎樣?一個自由意志破滅的社會,或者說,一個對自由意志的信仰破滅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
  • 赫拉利的邏輯:你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作者:魔鬼的小牧師自由意志到底是什麼?我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這就是自由意志嗎?錯了,這不是自由意志,其他動物也可以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只不過受到欲望的驅使,也就是受到大腦中化學激素的刺激,這沒什麼高級的。根據欲望,想要什麼就去選擇什麼,只不過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科學家所說的自由意志,是自己能否選擇自己的欲望。
  • 叔本華的迴響:「自由意志」究竟存在與否?
    18世紀以來,對人生的探討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們有自由意志嗎?20世紀晚期,有人認為神經科學對這個問題已經給出了很好的解答。神經學家班傑明·裡比特(Benjamin Libet)、海恩斯等人認為,大腦在人意識到之前就做出了決定,所謂決定的意識僅僅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後知後覺」。然而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又駁斥了這種觀點。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似乎永遠琢磨不透。
  • 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嗎?
    儘管如此,撇開極其困難或生理上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可以選擇的事情還是很多。在一定的範圍內,你依然是隨心所欲的。這是顯然的事實,甚至可以說是陳腔濫調。然而,自從人類開始進行哲學思索,便有人反對這樣的說法。隨著科學發展臻於成熟,越來越多人相信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幻覺。看看過去數百年來偉大科學家的作品,你會不由得相信科學確實已經否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答|百度派 @三木森baby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存在的,不是說我證明了,而是自由意志需要存在。自由意志其實自由意志按理說,如果說更加規範的來形容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哲學的信條。如果說你相信它的存在,那我覺得他就是存在,如果說你不相信的話,其實那麼從你一開始在心理面的按心理學來說的話你就不接受,那他就一定會不存在。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刑事司法體系就是建立在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基礎之上,人們可以選擇是否遵守法律,因此不遵守法律的人應該受懲罰。  與此類似,許多宗教和哲學思想體系的深處也含有自由意志的觀點。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強調自由與責任的關係。
  • 進擊的巨人:自由之戰是人類的自由?自由意志來自人類還是巨人?
    巨人130話劇情艾倫為了艾爾迪亞人的自由率領超大型巨人大軍登陸瑪萊邊境,瑪萊軍事在已陷入崩潰的狀態下無法抵擋。這場滅世之爭到底最終誰會獲得自由?自由之戰是人類的自由還是巨人的自由?對於瑪萊人希望艾爾迪亞人滅絕獲得自由,對於艾倫所認知的仇恨只能通過踏平島外的生命才能換取艾爾迪亞人的自由,所謂自由意志是來自人類本身還是來自於巨人之力。對於兩方陣營的來看,人們所期望的自由與恩怨統統來自於兩千年前艾爾迪亞王利用始祖巨人尤彌爾造成的壓迫導致了今天的局面,而對於九大巨人來講,進擊的巨人所謂的自由意志是否是尤彌爾心中所嚮往的那一份自由呢?
  • 讓上帝為難的問題: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能夠去思考和感受這個世界,也能夠進行選擇、相信、懷疑、等意志活動,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使我們的肉體會被禁錮,但是我們的意識絕對是自由,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想法,這樣看來,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那麼,人類是否是真的擁有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