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嗎?

2021-01-13 永遠的少數派
作者|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英國哲學家和作家,是《哲學家雜誌》的共同創辦者和主編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失之交臂的可能。無數的選擇構成了人生道路的分岔口,一旦走上了就難以回頭:高中畢業就好,還是要繼續念大學?維持一段關係,還是分手更好?生兒育女好,還是頂客族好?接受新工作,還是繼續跟熟悉的魔鬼打交道?搭火車或坐公車?但你不知道哪一種可能會讓你喪命。現在,你可以選擇去做許多其他的事,而不是坐在這裡閱讀這些內容。或者你可能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於是拿起另一本書來看,或者出去散散步,又或者打開電視。


我們每天都會做出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即使你是習慣性的動物,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也許你每天早上醒來都得喝杯咖啡提神,不過哪天你說不定想要改喝茶。當然,你不可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無法廢除日內瓦公約,或一躍就能上月球。儘管如此,撇開極其困難或生理上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可以選擇的事情還是很多。在一定的範圍內,你依然是隨心所欲的。


這是顯然的事實,甚至可以說是陳腔濫調。然而,自從人類開始進行哲學思索,便有人反對這樣的說法。隨著科學發展臻於成熟,越來越多人相信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幻覺。看看過去數百年來偉大科學家的作品,你會不由得相信科學確實已經否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達爾文表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固定法則的結果。」既然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行為當然也是自然律的結果,無關乎個人的意志。一九二九年,愛因斯坦以更強烈的語氣說道︰「所有的事物,從開始到終了,全受制於我們無法掌控的力量。不管是人類、植物,還是宇宙星塵,都在遙不可見的風笛手所吹奏的神秘旋律下起舞。」二十年後,他的想法還是沒有改變。「從哲學的意義來說,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是自由的。」


更近期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寫道︰「宇宙最初的型態若不是上帝選定,就是由科學定律決定。而無論何種狀況,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科學定律下的演化所決定,因此很難說我們是自身命運的主宰。」4而最驚世駭俗者莫過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他形容人類是「求生機器,暗地裡被輸入某些程式,目的在保存那些名叫基因的自私分子」。


近年來,這類觀點已逐漸成為主流。神經科學的成果又進一步壯大反自由意志者的聲勢。人類行動的源頭不是有意識的思想、欲望與意圖,而是腦子裡無意識的過程;這種過程甚至在我們尚未察覺之前,就已經為我們設定好行動。近來反自由意志最力的神經科學家山姆.哈裡斯(Sam Harris)總結說︰「自由意志的一般概念立基於兩項假設:一、每個人過去的一切作為,原本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二、我們自己其實是我們當下大多數的想法與行動的有意識的源頭。」而由於這兩項假定都禁不起科學檢驗,因此自由意志不存在,或者至少是自由意志的「一般概念」不成立。


「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這句話已經成為想當然耳的普遍主張。但即便是支持者也坦承,自由的幻想實在太過強烈,就算否認自由的存在,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行動依然沒有太大影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自由意志,儘管仔細思考後又好像沒有。不過這個嶄新的正統派主張,對於世界也不是毫無影響。最重要的是,它挑戰了我們的責任觀念。如果我們接受一切的行動都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原因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果,那麼我們如何理直氣壯地要求大家必須為自己的行動負起道德責任。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那麼指責與責任必然也不存在,這樣一來法律與道德的基礎也將蕩然無存。舉例來說,每當謀殺案發生時,一定會有人辯解說殺人犯也是受害者,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一九八四年,名叫詹姆斯.赫伯帝(James Huberty)的男子在聖地牙哥亂槍掃射造成二十一人死亡,辯方主張槍手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吃了太多含有味精的麥當勞食物,以及擔任焊工時吸入含有鉛與鎘的煙霧。


所以,自由意志真的玩完了嗎?我跟其他許多比我優秀的人都不這麼認為。然而,一般的自由意志觀點確實有說不通的地方。這些觀點建立在天真又過分簡單的假設上,以為人類可以掙脫生物與歷史的限制,在無條件的自由下做出選擇。自由意志面臨諸多質疑,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它的存在,而是要更審慎地思考自由的意涵,放棄那些過於簡單的假定。


自由意志的爭議具有迫切的社會與政治重要性。一方面,有些人認為,人們很容易把問題推給社會、基因、成長過程或腦袋,而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在一九九三年,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r)說了︰「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一點指責,少一點體諒。」這種觀點促使政府採取刪減福利與國家補助的公共政策,倡議以嚴刑峻法取代憐憫同情的刑事政策。在此同時,其他趨勢則強調,人的命運是受到先天與後天的共同影響。二○一一年,一份重要的政府報告指出,「證據顯示,孩子早年的經驗將強烈影響其往後的人生,不論健康與社會行為,就業與教育程度。最近的神經科學研究也發現,孩子在三歲之前的經驗,對日後的人生影響尤甚。」


許多政府也支持「推力」(nudge)理論,認為可以設計一套制度與流程,讓民眾在不知不覺間做出正確的事,毋須經過有意識的思考。這涉及了許多小規模的操弄,繞過意識的控制。舉例來說,告訴民眾「十個人當中有九個會準時繳稅」,將會讓民眾更願意準時繳稅,原因不在於人們會依據資訊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只不過是因為「人很容易受到周遭的人影響」。


種種主張實在讓人無所適從。一方面,我們認為必須鼓勵一般民眾有責任感,這樣他們才會妥善運用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越來越多資訊顯示,我們完全受制於自己的基因、童年與環境,所以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想。我們被這兩股力量拉扯著,導致腦袋混沌,行為也矛盾。


幸運的是,我認為我們手中已經握有各種工具,足供我們重建一種改良式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哲學史上討論最多、爭議最大,且留下最多寫作資料的主題。好處是,許多重要地標都已經被揭露與描述,而且有詳盡的分析。壞處是,標示這些地標的地圖是從古到今往復辯難留下的混亂結果,只有學院人士才有辦法按圖索驥。我的目標不在於增添新發現,而是要重新繪製這張地圖,凸顯其中的地標與路徑,讓今日的尋路人獲得最大的幫助。


我的路徑可以分成五個階段。一開始,我會簡短、選擇性地說明自由意志在西方哲學史上曾經面臨的各項挑戰,從而確立亙古不變的核心主題。這將提供一個必要的理論背景,讓我們可以檢視當代科學對自由意志造成的主要威脅。然後我會回歸基本,說明在人類經驗中自由的意義為何,而不是照本宣科把教科書裡對自由的定義再說一遍。接著,我會討論一些自由遭到危害的例子,藉此顯示自由意志其實不是問題,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們實際上擁有多少自由。最後,我會總結所有論點,提出什麼才是值得我們追求的自由。


思想實驗通常對哲學推論極有幫助,在此,我也運用了一些思想實驗。但我漸漸認為,如果現實世界有更具啟發性的例子,一味仰賴思想實驗並非明智之舉。以自由意志來說,當我們思考自由的限制以及所面臨的威脅時,倒是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觀察。在我訪查的四種類型中,藝術家與異議人士是自由的典範,而成癮者與精神病患則是自由遭到剝奪的明證。


哲學家索爾.斯米蘭斯基(Saul Smilansky)告訴我的這段話,的確反映了許多人的心聲:「在自由意志的脈絡下,這是一個事關重大的課題;它是個大哉問。像懲罰與自尊自重的觀念;社會實踐與人際互動的理由;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別人,無論是出于欣賞或尊敬。」的確事關重大。這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局限在既有的自由意志觀點上。自由意志與一般人所想的不同,也與許多人期望的不同。我想要顯示的是,自由意志絕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樣,人們不應期望不可能存在與充滿矛盾的自由意志。相反的,我們能夠擁有的自由意志,不僅值得我們期待,也值得我們努力去實現。


本文選編自《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注釋從略。



對人的本質的追問,構成一切哲學問題根基,甚至一切人類知識的根基。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哲學枯燥,不是因為哲學概念抽象,而是因為沒有找對老師。為此先知書店特此推薦一本「迄今最經典的哲學入門讀物」《哲學的故事》,讓深奧的哲學立刻生動起來!本書是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特的經典力作,也是目前全球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史方面的大眾讀物。出版當年再版22次,迅速譯為18種語言,掀起全球哲學熱潮。該書出版後,一位大學教授致信:「在教授康德的15年間,我未曾明白康德的本意,直到讀完本書。」紐約圖書館的高級官員:「本書讓哲學經典銷量飆升200%。」杜魯門:「堪與當代最純粹的文學媲美。」羅振宇:「這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書,讓我第一次看到了知識的魅力,此前知識都是為未來積攢糧食的方式,第一次知識餵養了我。」杜蘭特,是美國普立茲獎獲得者。他以其一貫的淵博學識、深入淺出的行文和幽默個性的文筆,「讓深奧的哲學立刻生動起來」。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相關焦點

  • 人的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機器將統領一切
    近年來一些心理實驗表明人類的自由意志可能是幻覺,為何這麼說呢?人的自由意志可能是一種幻覺?兩個實驗告訴我們,每個人不僅都是人格分裂者,而且我們意識到的大多數體驗都不過是陳述性自我編撰的故事。所謂的自主選擇、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假象,很可能就是「陳述自我」用來哄騙自我而編纂的一個理由或藉口。為了更好地說明這點,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實驗:這個實驗由一位名叫裡貝特的科學家提出,隨後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在實驗中,他讓被試者手持一個按鈕,自主選擇任何一個時間按下這個按鈕,然後被試者會通過盯住面前鐘錶上的秒針的相應位置來報告做出決策的時間。
  • 三二 | 自由只是幻覺?決定論的世界
    「過去、未來都已經註定了嗎?」「真的有命運嗎?」「這輩子難道就是這樣?」…… 其中,關於世界、命運、未來是否註定,亦即決定論,是科幻鍾愛的母題。當決定論發展到極致,人就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因為人們自認為出於自由意志所做的選擇,實則也在一系列精準而機械的「因果鏈」中。腦科學研究者們,曾做過許多實驗,結論出乎意料——人在意識到自己做出某個決定前,大腦已經發出了某種相應指令。從這個意義上,人沒有自由意志可言,反而更像是大腦的傀儡。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答|百度派 @三木森baby其實我個人是覺得存在的,不是說我證明了,而是自由意志需要存在。自由意志其實自由意志按理說,如果說更加規範的來形容的話,他應該是一個哲學的信條。如果說你相信它的存在,那我覺得他就是存在,如果說你不相信的話,其實那麼從你一開始在心理面的按心理學來說的話你就不接受,那他就一定會不存在。
  • 自由意志的產生:突現
    本文是心理學著作《誰說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學解讀》的讀後感。自由意志是哲學領域最為飽受爭議的話題之一。有很多人拒絕承認自由意志,無論是科學意義上的萬事萬物的演化都可以寫成一個方程式,還是玄學意義上的世道輪迴,一切命中注定,他們都否認自由意志的存在,或者說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
  • 自由意志的死亡會毀滅我們的法律跟道德責任嗎?
    自由意志專題當哲學家依然為上千年歷史自由意志議題激烈爭辯之時,科學家也參戰了。近年,心理學家Daniel Wegner(2002)與腦神經科學家Sam Harris(2012)更揚言已有科學證據表明,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但人怎可能沒有自由意志?
  • 赫拉利的邏輯:你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作者:魔鬼的小牧師自由意志到底是什麼?我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這就是自由意志嗎?錯了,這不是自由意志,其他動物也可以想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只不過受到欲望的驅使,也就是受到大腦中化學激素的刺激,這沒什麼高級的。根據欲望,想要什麼就去選擇什麼,只不過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科學家所說的自由意志,是自己能否選擇自己的欲望。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那麼,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科學工作者究竟是怎樣得出這些讓人失望的結論的呢?自由意志是錯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心理系教授班傑明•李貝特(Benjamin Libet)和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崴格納爾(Daniel Wegner)的兩個實驗可以說是自由意志研究領域當中的兩座裡程碑。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但物質決定意識,真是這樣嗎?17世紀牛頓力學的崛起催生機械論 ——唯物主義的一種,用物理解釋一切,世間萬物皆臣服於物理規律,從燦爛的銀河繫到細小的神經突觸,當然也包括人類意識。機械論的盛行引發了各種社會討論。例如:在一件槍殺案中,應該被判刑的是槍殺犯還是槍?
  • 呼吸可能會改變你對自由意志的看法
    這個發現為近60年來關於自由意志和人腦參與的神經科學爭論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自願行為確實與身體的內部狀態有關,尤其是與呼吸和呼氣有關,但與其他身體信號無關,如心跳。這些結果的核心是準備就緒電位(RP),這是一種在人類大腦皮層觀察到的大腦活動信號,不僅出現在自主肌肉運動之前,而且出現在意識到運動意圖之前。快速反應是自願行為的標誌,因為它總是出現在自由意志行為之前的大腦活動測量中,比如意識到想伸手去拿巧克力。對RP的解釋已經爭論了幾十年。
  • 《你一生的故事》:相信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博弈
    故事中的外星人「七肢桶」有一種完全不同於人類的語言,從而讓他們的思維方式也不同:他們知道一件事情的開始,同時就知道了結束。書中由此引起了對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討論:有可能預先知道未來的事嗎?不是猜測,而是真真切切知道,百分之百確定,而且知道每一個細節。這可能嗎?
  • 哲學與科學的共同難題: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
    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完全自由。然而,我們還是相信在一定範圍內,人還是有選擇的自由,例如現在你可以選擇不看手機而去看書。關於人究竟是否有自由意志,這個問題即是哲學問題,也是科學問題。自由意志是真實存在,還是人的幻覺?正如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薩特所言:「你是絕對自由的。」人有自由意志似乎是常識、無容置疑的事實。
  • 從日常生活經驗考察自由意志
    可以說,否定了自由意志,也就等於否定了人的存在。但奇怪的是,一到了西方哲學那裡,這個問題就成了頭號難題,爭了兩千年,現在也沒個定論。為什麼呢?因為概念界定出現了扭曲,非要認為自由意志與因果必然性不共戴天。在自由意志問題爭論中佔上風的不兼容論就斷言,在決定論的氛圍下,自由意志只是個幻覺,不可能真實存在。
  • 真有自由意志嗎?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題目是「真有自由意志嗎」?這個是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說:在佛法裡面,所有的果都是由因緣而來的,既然所有果都是由前面的因跟緣而來,那我們都被之前的因跟緣所限定了;我們在這個因緣果報的限定之下,我們還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嗎? 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容易不了解的地方。
  • 自由意志不存在?
    陪審員得知了託馬斯從小就有夢遊的習慣,一位精神病專家也出庭作證說,託馬斯勒死妻子的時候對自己的行為並無知覺,也並非有意識地要攻擊她。託馬斯無罪釋放。這樣的案例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什麼是自由意志。顯然,人在夢遊的時候,大腦無需完整的意識活動,就可以直接控制人們的行為。近年來,基於對大腦的最新認識,越來越多的哲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開始認為,某種程度上,其實所有人都在夢遊。
  • 我們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實驗或許不能解釋我們是否可以操控自身的命運——但這些實驗至少可以表明人類對自己的頭腦所知甚少。
  • 自由意志真的自由嗎?
    自由意志依然符合因果律,其源頭在於更小層面擾動形成的偶發,讓大腦看起來像「自由」而已。自由隨心,這內生的因確實比外生的因看起來更「自由」。物理學曾經以世界能完全計算出來,來否定自由意志,這裡忽略了重要一點,我們的世界是開放的,根本不會有完全獲取的初始數據。所以自由意志依然自由。
  • 人有自由意志嗎?
    在宗教範疇,自由意志意味全能的「神」或某種神秘力量並不以其力量掌控個人的意志和選擇;在倫理學,自由意志意味個人在道義上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心理學,自由意志意味心靈控制身體的部份動作;在科學領域,自由意志意味身體的動作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叔本華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這裡討論的既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生物學問題。為方便理解,我們有時把自由意志(free will)用「自由決策(決定,選擇,思考)」來代替。    大腦的神經(生化的)活動決定了我們的決策還是我們的意識做了自主的決策,進而產生了我們的神經活動?
  • 關於自由意志的一點隨想
    我們是不是自由的,我們有沒有自由意志,比如說,做一個選擇,是不是我們的自主意志做出的自由決定。還是說,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被限制的,被規定的。這個問題,需要自己去思考。在你下決定之前,你有可能選擇做任何一種事。你自由地選擇了做某事,你是有自由意志的。傳統意義上的自由意志就是當有某種先決條件限制,或有人規定你要做某事的時候,你有另外的選擇權利,也就是說是非必須的、非必然的。比如說,如果你不去鍛鍊,就要被罰款,如果你在家休息,就不用被罰款,那麼你仍然選擇去健身,就是你的自由意志的選擇。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對自由意志的爭論如此有趣,而又如此糾結,它是哲學家無法繞開的話題;然而對心理學家而言,他們或許看透了這是一場沒有結論的爭論,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更為實際的方面。他們關注: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信念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以及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自由意志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