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地質學家稱,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以西明打威群島近日發生的芮氏7.7級海底地震,據信是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的大規模餘震。
據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7日發出文告,引述印度尼西亞科學院(Indonesian Institute of Science,簡稱LIPI)地震地質學家丹尼(Danny Hilman Natawidjaja)的話說,25日發生的地震是2007年9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地區發生的芮氏8.4級地震「康復過程的一部分」。
地質學家稱,過去10年內,巽他大型逆衝區的好幾個部分相繼破裂,因此引發了蘇門答臘以西海岸的系列地震。科學家根據過去700年來的大地震模式推敲出,目前一系列的地震最終或將引發更強地震,規模可與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相比。不過,目前仍無法預知何時將出現這樣的地震。
至於2007年的地震,也引發了不少餘震,包括當時在12個小時後發生的芮氏7.9級地震、15個小時後的7級地震以及五個月後的7級地震。這一系列地震導致數百人傷亡。
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地區發生的芮氏8.4級地震的潮汐特徵:9月12日月亮赤緯角達到最小值南緯0.00021度,11日為日月大潮。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以西明打威群島近日發生的芮氏7.7級海底地震的潮汐特徵:27日月亮赤緯角達到最大值北緯24.33506度,23日為日月大潮。
對比可知,兩次地震都在日月大潮兩日之內,不同的是,前者在月亮赤緯角最小值,後者在月亮赤緯角最大值附近。
月亮赤緯角最小值時期,月球在赤道面,9月23日為秋分,太陽也在赤道面,日月大潮時的高潮位置,太陽潮和月亮潮使地球扁率變大,自轉變慢,地球赤道隆起效應強烈,對地震和火山活動有激發作用。
月亮赤緯角最大值時期,月球遠離赤道面,月亮潮使地球的扁率變小,自轉變快,日月大潮時的高潮位置增強這一效應,使赤道收縮效應強烈,對地震火山活動有激發作用。
因此,從潮汐特徵而言,兩次地震處於膨脹和收縮的相反應力控制下,這應該是地震調整作用的主要特徵。
1950年8月15日8.6級地震發生在中國西藏察隅、墨脫,1951年11月18日8.0級地震發生在中國西藏當雄(距墨脫約500公裡),1952年8月18日7.5級地震又發生在西藏當雄。後兩次地震是否是察隅、墨脫8.6級地震的調整呢?
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墨脫8.6級地震的潮汐特徵:1950年8月16日月亮赤緯角達到最小值北緯0.00039度,8月14日為日月大潮。月亮潮使地球扁率變大,自轉變慢,地球赤道隆起效應強烈,對地震和火山活動有激發作用。日月大潮增強這一作用。
1951年11月18日西藏當雄8.0級地震的潮汐特徵:1951年11月16日月亮赤緯角達到最大值北緯28.10484度,1951年11月13日為日月大潮,22日為日月小潮。月球遠離赤道面,月亮潮使地球的扁率變小,自轉變快,使赤道收縮效應強烈,對地震火山活動有激發作用。南北緯35度線是地球扁率變化的不變線,西藏察隅、墨脫、當雄隨赤道一起膨脹和收縮。
1952年8月18日西藏當雄7.5級地震的潮汐特徵:1952年8月15日月亮赤緯角都達到最大值北緯27.77966度,8月20日為日月大潮。月亮赤緯角最大值時期,月球遠離赤道面,月亮潮使地球的扁率變小,自轉變快,日月大潮時的高潮位置增強這一效應,使赤道收縮效應強烈,對地震火山活動有激發作用。
根據月亮赤緯角變化、地球自轉變化和地殼脹縮特徵,1951年和1952年當雄兩次7級以上地震應該是1950年西藏察隅、墨脫8.6級地震的調整過程。一次沒有調整到位,又有第二次調整發生。
數據的重複性表明,8.6級以上強震後發生的後續地震調整有以下統計特徵:
首先,後續地震的調整時間為1-3年;其次,調整的最大特徵是月亮赤緯角變化、地球自轉變化和地殼脹縮特徵處於反向。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8級地震的潮汐特徵:2008 年5月15日月亮赤緯角達到最小值南緯0.00054度,5月12日為日月小潮。
從月亮赤緯角變化來看,汶川地震不是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地區8.4級地震的調整,而是同趨勢激發,是否也會發生調整地震,須看2011年的地震發展。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樹7.1級地震的潮汐特徵:4月12日達到月亮赤緯角最小值南緯0.00038度,14日為日月大潮。
從月亮赤緯角變化來看,玉樹地震不是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地區8.4級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級地震的調整,而是同趨勢激發,是否也會發生調整地震,也須看2011年的地震發展。
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地區發生的芮氏8.4級地震的調整作用值得關注。
參考文獻
1. 趙婷。科學家:印尼強震是3年前地震大規模餘震。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10月28日10:50。http://news.sohu.com/20101028/n276661609.shtml
(責任編輯:侯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