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部委發布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 海水淡化成焦點(股)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工信部、水利部、科技部、財政部印發《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京津冀重點高耗水行業(鋼鐵、石化、化工、食品、醫藥)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3%以上,年節水1.9億立方米。推進企業實施全方位節水技術改造,建設一批重點水效提升項目。鼓勵利用海水、雨水和礦井水。支持京津冀沿海地區鋼鐵、石化化工、火電等行業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循環冷卻水,發展點對點海水淡化供水模式、海水淡化與自來水公司一體化運營模式。

海水淡化利用是解決全球淡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國加大了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鼓勵沿海地方政府對海水淡化生產運營企業給予補貼。

相關上市公司:

巴安水務:工業水處理和循環利用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並在華北多城市布局海水淡化業務,中標河北省渤海新區10萬t/d海水淡化項目;

津膜科技:為天津企業,牽頭國家級海水淡化科研項目「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設備研製」,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戰略合作,共同致力於國內海水淡化相關項目。

相關焦點

  • 《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印發 海水淡化受關注!
    【政策導向】工信部、水利部、科技部、財政部印發《京津冀工業節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京津冀重點高耗水行業(鋼鐵、石化、化工、食品、醫藥)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3%以上,年節水1.9億立方米。推進企業實施全方位節水技術改造,建設一批重點水效提升項目。
  • 發改委:積極推動京津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6月13日訊   發改委網站13日消息,6月8日至9日,京津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天津召開,圍繞「京津冀水資源協同保護與利用」主題建言獻策。
  • 海水淡化能否替代「南水北調」?(圖)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劉昌明看來,雖然南水北調能為北京乃至京津冀的缺水解決大問題,但隨著經濟、城市和人口的擴張,長遠看還是缺水。而海水淡化等非常規手段受限較多,無法與淡水調水相比較,但調水也並非一勞永逸,最根本是節約用水,不能水調多了就多用。  調水有限,節水優先  《21世紀》:南水北調馬上通水,對京津冀這個地區有什麼意義?
  • 海水淡化概念股龍頭個股解析 海水淡化概念股龍頭一覽
    海水淡化概念股龍頭個股解析 海水淡化概念股龍頭一覽   海水淡化概念股(相關個股)   興蓉投資:興蓉投資擁有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公司的CMF連續微濾設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空氣反衝洗自清洗微濾膜系統
  • 權威發布丨山東實施五大行動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
    權威發布丨山東實施五大行動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 2020-08-17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水淡化的三五年 這幾個關鍵要素成重點
    海水淡化的三五年 這幾個關鍵要素成重點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運用海水淡化技術獲取淡水資源的國家超過120個。按照新數據,全球1萬多座海水淡化廠來看,產水量還是與缺水量不成比例的。   業內人士經常說,海水淡化的成本太高,不利於商業化推廣。
  • 全文|《2019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發布 去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17個
    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2019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海水淡化工程115個,工程規模1573760噸/日,其中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7個,工程規模399055噸/日,較2018年大幅增長。
  • 2016年我國海水淡化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產水規模92.69萬噸/日。其中,2014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2.61萬噸/日。全國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海水淡化工程27個;千噸級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34個;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1個。全國已建成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20萬噸/日。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成本不斷下降
    2018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其中低容量、高鹽度水(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滷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1.5美元/每立方米,大容量、低鹽度的海水或者市政鹽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0.5美元/立方米,從而加快該技術的商業化
  • 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為加快海水淡化,由山東省與清華大學共同建設的核能海水淡化處理項目也在煙臺啟動,項目計劃總投資16億元,預計生產規模為年產淡水5200萬噸。核能海水淡化處理廠的建設,不僅能為煙臺市提供足夠的備用水源,而且將促進整個山東半島生物醫藥、食品、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使半島的缺水狀況得到較大改觀。
  • 科學生活: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水危機」嗎?
    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更不足500立方米,屬極度缺水地區,再加上沿海項目對工業淡水需求的不斷增大,向海洋取水成為當前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最佳途徑。那麼,海水淡化主要有哪些方法?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如何?    淡化水多用於工業    海水淡化,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青島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45% 海水淡化能力達22.4萬立方米/日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 偉本報5月10日訊 5月10日至16日,是第二十九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本屆宣傳周主題為「養成節水好習慣,樹立綠色新風尚」。日前,市水務管理局在市北區寧夏路街道太清路社區,舉行節水宣傳在社區活動暨青島市節約用水志願者服務隊授旗儀式。
  • 你喝的純淨水是「海水」 海水淡化技術將在天津市普及
    記者昨天從城市節水辦獲悉,本市目前每天可以生產海水淡化水16000噸,還有一部分被製成純淨水。近期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普及這項技術。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2018年,美國能源部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2019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聯合發布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19年)》中,「太陽能光熱低溫度多效海水淡化技術」被提及。
  • 青島海水淡化能力全國領先再生水利用率為35.3%
    原標題:5年內,日「淡」海水60萬立方米昨日,在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郭繼山發布了《創新城市精細管理 持續提升公用事業保障供給品質》的報告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佔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於海外先進項目(3~4元)。十三五,行業爆發臨界點來臨。1)引入海外先進經驗,增強國內海水淡化技術實力。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性能上升,是推動海水淡化經濟性的核心因素。依託先進技術、設計理念,以色列能做到人民幣3~4元的噸水成本。
  • 媒體:北京市民有望喝上「海水淡化」飲用水
    > 北京市民有望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中基礎設施共享項目之一的曹妃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喝上「海水淡化」飲用水。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在曾經的記憶裡,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誌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後,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家的規劃,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在2016年前後日產量將達到100萬噸。
  • 四部委部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治理
    原標題:四部委部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治理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有關要求,指導各地加強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