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生物藥劑及藥物動力學試題
課程代碼:03033
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促進擴散
2.藥物動力學
3.生物半衰期
4.藥物治療指數
5.絕對生物利用度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空1分,共25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藥物在體內的轉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一些__________藥物外,大多數藥物在胃中吸收較差。
3.血液循環較快的臟器如腦、腎和__________等,中等的組織有皮膚和__________等,較慢的組織有結締組織和__________等。
4.藥物從血液向組織器官分布的速度取決於組織器官的__________和藥物與組織器官的__________,藥物在作用部位的濃度主要與透入作用部位和離開作用部位的__________有關。
5.微粒體酶系主要存在於__________,非微粒體酶系在__________及其他組織均有存在。
6.第一相反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
7.藥物排洩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一般藥物以代謝產物形式排出,也有的藥物以__________排出。
8.藥物動力學最常用的模型是__________,是把藥物體內分布與消除速率相似的部分用__________來表徵。
9.血管外給藥的三個重要參數達峰時、峰值、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分別反映製劑中藥物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制定給藥方案的步驟之一是按治療目的要求和藥物的性質,選擇最佳__________和藥物製劑。
11.根據參比製劑不同,生物利用度有__________與__________之分。
三、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溶出速率服從( )
A.Ficks定律 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C.Michealis-Menten(米氏方程) D.Noyes-Whitney方程
2.藥物的轉運機制中,有部位特異性的是( )
A.被動轉運、促進擴散、主動轉運、膜動轉運
B.被動轉運、促進擴散、主動轉運
C.主動轉運、膜動轉運
D.促進擴散、主動轉運
3.評價水溶性藥物的口服吸收的參數是( )
A.吸收指數 B.劑量指數
C.溶出指數 D.崩解指數
4.經口腔黏膜給藥可發揮全身作用的劑型是( )
A.漱口劑 B.氣霧劑
C.含片 D.舌下片
5.藥物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是( )
A.完整表皮 B.汗腺
C.皮脂腺 D.毛髮毛囊
6.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有時可與靜脈注射相當的給藥途徑是( )
A.口腔黏膜給藥 B.皮膚給藥
C.鼻黏膜給藥 D.肌內注射給藥
7.不同的藥物其表觀分布容積的下限相當於哪一部分的容積?( )
A.血漿 B.細胞間液
C.細胞內液 D.無下限
8.眼部給藥時,親水性藥物經哪一途徑吸收?( )
A.角膜 B.結膜與鞏膜
C.玻璃體 D.晶狀體
9.關於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藥物與蛋白結合後仍能透過血管壁向組織轉運
B.藥物與蛋白結合後,也能由腎小球濾過
C.藥物與蛋白結合後,不能經肝代謝
D.藥物轉運至組織主要決定於藥物與組織結合的程度
10.關於藥物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與其藥理作用密切相關 B.藥物經代謝後使藥物無效
C.藥物經代謝後大多數情況毒性增加 D.吸收的藥物在體內都經過代謝
11.關於隔室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周邊室是指心臟以外的組織 B.機體最多只有二室模型
C.隔室具有解剖學的實際意義 D.隔室是以速度論的觀點來劃分的
12.藥物的轉運速度與藥物量的一次方成正比的是( )
A.0級速度過程 B.一級速度過程
C.三級速度過程 D.非線性速度過程
13.速率常數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是( )
A.不可逆性 B.不可預測性
C.加和性 D.方向性
14.蓄積因子的計算公式為( )
A.R=1/(1-e-kτ) B.r=(1-e-nkτ)/(1-e-kτ)
C.Css=C0e-kt/(1-e-kτ) D.FI=(1-e-kτ)×100%
15.藥物動力學研究的生物樣品檢測方法很多,其中對內源性生物活性物質的藥動學研究有特殊意義的是( )
A.色譜技術 B.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技術
C.免疫分析法 D.生物學方法
四、問答與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製劑設計時,可採取哪些方法來促進口服藥物的吸收?
2.如何提高口腔黏膜給藥的藥物吸收?
3.計算題:已知某單室模型藥物,單次口服劑量0.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觀分布容積、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級過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