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在大冬天吃火鍋,離不開啤酒廠的努力

2021-01-15 中科院物理所

帝都在上個星期終於供暖了,在一波又一波的降溫中,小編科研之餘朝思暮想的就是:吃!火!鍋!

北風起,宜吃火鍋

窗外刮著寒風,窗內霧氣嫋嫋升起,飄滿牛油的冒泡的鍋底,邊緣微卷的羊肉,更別提鮮嫩的毛肚、脆爽的黃喉。吃完之後大汗淋漓,再來點啤酒收尾,這才是冬天正確的打開方式。

來源:giphy.com

火鍋和啤酒,大家可能覺得只是餐桌上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組合。可實際上,它們的關係複雜多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能隨時隨地吃上火鍋,離不開啤酒廠的努力。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享受到牛肉、羊肉、毛肚、黃喉這些美味,離不開現在發達的冷鏈運輸。冷鏈運輸背後是現代製冷技術,而製冷技術廣泛的應用,啤酒廠是其中的幕後推手。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啤酒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來源:giphy.com

啤酒是怎樣煉成的?

Beer manufacturing

說到啤酒,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就是綠色的玻璃瓶,裡面裝著600mL棕色的、口感微苦的液體。這恐怕是大多數人對啤酒的第一印象。

來源:pixabay.com

啤酒既然有個「酒」字,那自然就離不開酵母菌的發酵。釀造啤酒的過程簡單地來說,首先是要讓大麥發芽,大麥芽中含有豐富的澱粉酶,可以將澱粉水解成單糖(酵母菌可是無法直接利用澱粉的),這一步叫做澱粉糖化,得到的含糖液體叫做「麥芽汁」 [1]。接下來就是將麥芽汁過濾、並加入啤酒花煮沸,冷卻後加入酵母發酵,過濾後得到的就是啤酒。

啤酒釀造流程簡圖 | 來源:Wikipedia

要說釀造啤酒中哪一步最重要,那當然是發酵了。而根據發酵方法的不同,啤酒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2]。

艾爾(Ale):Ale指的是一種啤酒發酵術,艾爾酵母在頂層發酵,發酵時間短,發酵溫度比較高,艾爾啤酒的典型發酵溫度在20~22℃[3]。

拉格(Lager):Lager來自於德語的Lagern(貯藏),所以拉格啤酒也叫做窖藏啤酒。拉格本身也是一種啤酒發酵術,拉格酵母在底層發酵,發酵時間長,發酵溫度低,大約在7~13℃[3]。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啤酒都是拉格啤酒,因為它發酵溫度低,發酵速度慢,更容易控制品質,適合大規模量產。

艾爾啤酒和拉格啤酒發酵的差異 | 圖片來源:justbeerapp.com

自然發酵啤酒(Wild):使用空氣中野生酵母來自然發酵,天然的野生酵母能將麥芽汁的糖分完全消耗,使得這種啤酒口感比較酸,喝起來比較「酸爽」。

說了這麼多,製冷技術和啤酒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其中的玄機就在「發酵」這一步中。大家都知道,發酵會產生大量熱量,而艾爾和拉格發酵時都要嚴格控制溫度,尤其是拉格,它要求發酵的溫度比較低。

在沒有現代製冷技術之前,生產拉格需要挖出酒窖進行貯藏(這也是Lager的由來),冬天的時候用附近湖泊和河流的冰塊填充酒窖,這樣到了夏天才能維持一個較低的溫度。為了避免夏天炎熱的影響,釀酒商還會在酒窖上方種植板慄,因為板慄的樹冠大,可以提供足夠的陰涼,而它的根系淺,不至於破壞酒窖 [4]。就算採取了這麼多措施,以前德國還是有很多地方都禁止夏天釀造啤酒(竟然有這種事?!)。

來源:pixabay.com

所以在現代製冷技術出現之前,拉格啤酒由於發酵溫度的原因,受制於季節,沒法全年享用,產量也不高。所以,在18、19世紀的時候,夏天喝冰鎮啤酒的場景就別想了,不僅空調和冰箱沒有,就連啤酒也沒有,只剩下酷暑。

製冷技術的歷史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製冷技術發展的歷史,其實是人類追求食物保鮮的一段歷史。為了保存來之不易的食物,人們發明了醃製的方法,讓食物脫水,這樣就有了火腿、臘肉、煙燻肉等等美味(讓餐桌上的菜豐盛了不少)。

來源:pixabay.com

說到製冷,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冰。冰要冬天才有,人們想到的辦法是用冰窖把冬天的冰保存下來夏天用。冰窖一般都建在地下深處,土壤是良好的隔熱材料,冬天的時候選個水質好的湖泊或者河流,鑿冰搬運到冰窖裡,窖口用草、木屑等封口隔熱。這種方法保存的冰會有損耗,一但打開窖口後,就要把冰全部用完,不然冰窖裡的冰保存不了太久。

伊朗的古冰窖 | 來源:Wikipedia

古代除了用冰窖保存冰來製冷,還有利用液體蒸發吸熱來製冷的。比如在北非,就會使用一種叫做Zeer的陶罐來製冷。

Zeer陶罐實物 | 來源:Wikipedia

Zeer陶罐工作原理 | 來源:Wikipedia

陶罐的內膽和外殼之間填充溼沙子,然後在罐子上面蓋上溼毛巾,當沙子中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熱量,這樣就可以使陶罐裡的食物保持比較低的溫度,最低可以降到40℉(4.4℃)[5]。從它的原理就可以知道,這種「冰箱」要在乾旱的地方使用,比如北非,因為那裡空氣乾燥,露點低,水分蒸發快,這樣才能使陶罐內的溫度降低。

前面說到德國生產啤酒需要用到冰塊冷卻,可是工業革命之後,汙水的隨意排放使得乾淨的天然水源越來越難找到,用不乾淨的冰降低酒窖的溫度可能會引起健康問題 [6]。用冰來給酒窖製冷的路子走不通了,釀酒商迫切地希望能有機械製冰技術,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需求催生了機械製冷。

機械製冷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現代製冷技術依靠的也是液體蒸發吸熱的原理,從冰箱的發明過程就可以看出來。

蘇格蘭教授威廉·庫倫(William Cullen)在1720年率先研究真空中液體的蒸發。他隨後於1748年在格拉斯哥大學展示一種人工製冷的辦法——讓乙醚在真空中沸騰 [6]。庫倫在1755年設計一臺小型制冷機,他用泵在乙醚容器上產生部分真空,然後使其煮沸,吸收周圍空氣中的熱量。這個實驗產生了少量的冰,但是沒法實際應用。

乙醚的沸點為34.6℃,非常容易蒸發,飲水鳥裡面封裝的就是乙醚,頭部被溼海綿套住的玻璃泡因為水分的蒸發,溫度降低導致頭玻璃泡氣壓低,從而將乙醚吸到了頭部,頭重腳輕

1805年,美國發明家奧利弗·埃文斯(Oliver Evans)提到了一個封閉的蒸氣壓縮製冷循環,通過醚在真空下的蒸發產生冰。1834年,雅各布·珀金斯(Jacob Perkins)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運行的蒸汽壓縮製冷系統,但是商業上不成功。第一個實用的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移民到澳大利亞的英國記者James Harrison建造的,他1856年的專利是使用乙醚、酒精或氨氣的蒸氣壓縮系統 [7]。

蒸汽壓縮製冷 | 來源:Wikipedia

1870年S. Liebmann的Sons Brewing公司在紐約布魯克林最先用上了機械製冷,到了1891年,幾乎所有的啤酒廠都用上了機械製冷 [6]。機械製冷使得啤酒廠一年四季都可以不間斷生產啤酒,而適合於大規模生產的拉格啤酒也大量普及,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絕大多數的啤酒都是拉格。多虧了現代製冷技術,拉格啤酒大規模生產,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只需花上幾元錢就能喝上600mL一支的大綠棒子。

隨後,現代製冷技術也被肉食加工廠和乳製品加工廠所採用,用於肉類和乳製品的保鮮,讓乳畜業不發達的地區也能享受到肉的滋味。就這樣,同樣得益於現代製冷技術的生鮮竟和啤酒神奇地在餐桌上會面,成為火鍋上的奇妙組合,當你以後和好朋友吃著火鍋的時候,不妨給他們講個火鍋和啤酒之間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er

[2] 一篇文章帶你讀懂所有啤酒種類

[3] https://byo.com/article/controlling-fermentation-temperature-techniques/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ger

[5] https://www.instructables.com/id/A-Practical-Zeer-Pot-evaporative-cooler-non-electr/

[6] http://www.peakmechanical.ca/menu/resources/history-of-refrigeration.html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frigeration

編輯:重光

相關焦點

  • 重慶:冷菜香飄璧南河,夜啤酒美過火鍋
    渝州夜色美,啤酒莽起堆。說起重慶美食,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火鍋,紅湯、清湯、鴛鴦,友朋團坐,熱情似火,春天養顏,夏天排汗,秋天護肝,冬天驅寒。一盤盤食材環繞湯鍋,一個個油碟油光閃爍,鴨腸、鵝腸、雞腸,盤中稱王,牛肚、羊肚、豬肚,湯中霸主。麻辣鮮香,燙得認真,吃得開心。
  • 看看老外是怎麼吃我們的火鍋的,對火鍋的評價又怎樣呢?
    一位加拿大的朋友說「我第一次吃火鍋就愛上了它」他覺得不會做飯沒有關係,但是不能不吃火鍋,有一次連續吃了一周的火鍋,還表示每次都特別期待吃火鍋。火鍋有多種多樣的組合方式,加上不同的配料就成為了一頓完整的自助餐,還有不同的菜就代表著火鍋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點一些自己喜歡的菜分享給大家,對朋友來說是很新鮮的嘗試。這位朋友還說吃火鍋的時候就像是自己成為了廚師,對他來說是很難忘的經歷。
  • 冬天值得一嘗的另類火鍋:魚籽魚泡火鍋,你有吃過嗎?
    大冬天的!大家想不想吃一頓火鍋呢~而且這次小編教給大家的這道火鍋可是長沙很難吃到的呢!今天,就由小編來教給大家這道火鍋——魚籽魚泡火鍋的做法吧!而且我們的魚籽還有我們的魚泡別看它是魚身上的內臟什麼的可是它有很大的營養價值呢!但是要注意老年人不要吃魚籽哦~因為對老年人不好的!
  • 冬天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你能看到什麼?
    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這裡我們放聲高唱,這裡風吹草低見牛羊。而當呼倫貝爾遇上漠河,兩者既有相同又能互補,讓你一次感受冬天的所有形態。在呼倫貝爾,你能看到霧凇奇景,臨海雪原和呼倫貝爾大雪原;可以玩到馬拉爬犁,滑雪圈和滑雪;可以吃到雪地火鍋,特色蒙餐和俄羅斯大餐。乘坐聖誕老人的馴鹿雪橇一起走進霧靄茫茫的雪鄉,貼起紅紅對聯和窗花,圍坐著製作冰糖葫蘆、包餃子,一起玩雪,一起領略冬天的呼倫貝爾。 冬天就該有冬天的樣子,沒到過銀裝素裹的中國北方怎麼能看到冬天的樣子?呼倫貝爾!
  • 蘇泊爾多功能電熱火鍋,你想到的美食都能一鍋搞定
    火鍋當然是和冬天最搭配的,將蘇泊爾多功能電熱火鍋JJ4030D804中放入早已經準備好的火鍋底料,與家人聚在桌邊一起歡樂,暢聊間蘇泊爾多功能電熱火鍋JJ4030D804已經「咕嘟咕嘟」地散發水蒸氣了,香味瀰漫冬天就是這樣美好。
  • 中國火鍋排行榜,如何在冬天優雅地吃火鍋?
    說到冬天就算不喝奶茶,我都不能捨棄我最愛的火鍋!火鍋真的是冬天排名第一的食物選擇了,火鍋這種用餐方式歷史悠久,中國各地的那些火鍋,哪款是你家鄉的味道?作為一個老北京人,肯定少不了銅鍋涮肉啊!那麼一鍋講究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應該是什麼樣的?
  • 好吃的火鍋這麼多,哪個才是適合你的呢?
    火鍋有著這個世界最廣泛的包容度,從來就沒有火鍋裝不下的食材,包括你的手機!無論是高檔的雪花肥牛,還是廉價的一份雜菜,亦或是醜陋的毛肚……火鍋都能包容進來。不熟的時候,這些食材只是食材,熟了之後,又何必在乎這是什麼。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鍋,放什麼都是火鍋,吃什麼都是火鍋。
  • 冬天裡的第一頓火鍋,香的冒泡,辣的過癮,湯底配方給你,快試試
    如果說沒有雪糕的夏天是不完整的,那麼沒有火鍋的冬天也是不完整的,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吃火鍋才是最過癮的,想吃啥菜燙啥菜,而且吃完渾身熱乎,寒意全無,相信大多數人都喜歡在冬天吃火鍋吧?尤其是一堆人圍坐一桌,一邊拉家常,一邊燙菜吃火鍋,我想冬日裡的小幸福,也就莫過於此了。
  • 小雪節氣這些地方盼雪有望 冬天的第一頓火鍋可以安排了!
    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降水形式將由雨轉為雪,但雪量還不夠大,因此稱小雪。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黃河中下遊一帶(華北、黃淮等地)往往會在小雪節氣期間迎來初雪。不過今年,這一帶的初雪卻來得有些早。如果說冬天和火鍋最般配,那麼,下雪天和火鍋就是絕配。火鍋江湖,可謂千鍋百味,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底蘊,塑造出了各種「性格」迥異的火鍋流派。在北方,冬日寒冷而漫長,人們只有大口吃肉才能保證有充足的熱量,於是便誕生了無肉不歡的「豪放派」火鍋。
  • 誰說冬天不能出門?教你在武漢完美過冬
    在這個穿上秋褲便脫不下來的冬天,許多人都只想在家偎被窩、追劇,不過2019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整天窩在家裡怎麼對得起這大好的時光那?其實,武漢的冬日也有其獨特的魅力!今天,十分君就告訴你在武漢怎樣過冬才完美!
  • 如果你的味覺即將消失,最後你會吃什麼?
    你努力去想像這個炒飯是鹹的,那個布丁是甜的,那麼吃下去,這個食物好像帶著那麼一絲該有的味道。可是味蕾不會騙自己。除了在嘴裡的口感不同,沒有任何的分別。失去味覺後,吃飯便成了將就。最怕吃到原來最愛的食物,它依然那麼好吃,其他人依然津津有味,只有你變了,你吃不出它的好,覺得自己像一個負心人,又覺得誰都負了你。酸甜苦辣鹹,這些本是食物的味道,我們卻也常常將生活中的很多經歷賦予這樣的味道。
  • 吃完火鍋吃什麼刮油 吃完火鍋吃什麼解油膩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依舊有很多人會選擇去吃火鍋,就像冬天依然會有人選擇吃冰淇淋一樣。那麼,炎熱當下,火辣辣的火鍋下肚,一定讓人油膩難忍。我們吃完火鍋後吃些什麼能解油膩呢?吃完火鍋後吃上幾顆酸酸的山楂可以幫助我們消化,解除油膩。
  • 冬天的味道是火鍋給的 格蘭仕智能火電磁爐讓美味更有鍋氣
    近日,「冬天的味道是雪給的」這個話題,榮登熱搜。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過冬模式,隨著氣溫大幅下降,和家人或三五好友一起圍坐在一起吃火鍋成為很多人的晚餐標配,不但身體感覺暖和,氤氳融洽的氣氛也像是給寒冬加了一層暖光濾鏡,或許冬天的味道本該是火鍋給的。
  • 自駕遊四川畢棚溝,高原犛牛雜火鍋和寒冷的冬天很配
    冬天去畢棚溝玩氣溫比較低,風也大,會想要吃些暖身的東西。就是景區周邊真的沒有什麼美食,只有開車到距離畢棚溝景區20分鐘車程的理縣去吃東西,選擇更多。其他可以將就,但是吃不能將就,這是吃貨的不妥協。今天就分享去畢棚溝玩,一定不能錯過的牛雜火鍋。地道美食,良心商家,一點沒誇張。名字叫:高原犛牛雜火鍋。位置很好找,就在理縣西大街致和時代廣場,記住是和源酒店對面這家。
  • 現代人們日常吃的火鍋到底是怎麼來的?網友:遠古時期就有了
    一提到火鍋相信我們每個小夥伴都不陌生,火鍋以方便快捷被大眾所喜愛,並不只限於川渝地區,在北方也大受歡迎,因為北方寒冷乾燥,吃火鍋能有效抗寒。 每到寒氣凌冽的冬季,很多居住在北方的人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以後,大多數人喜歡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不僅可以滿足味蕾也可以驅散一天的嚴寒和疲勞。
  • 寒潮來襲,2人吃個小火鍋,羊肉蔬菜準備了18樣,你喜歡吃啥?
    「聽說,冬天和火鍋更配哦」!這麼冷的天不來一頓火鍋怎麼行。說動就動,出門採購。2人吃火鍋也不能湊合,羊肉必須有,丸子、紅薯、土豆、寬粉、金針菇,各種蔬菜、調料滿滿一大包。回來泡上木耳和海帶,拿出為了這個冬天買的心愛的小火鍋。擇、細、切一通忙乎,終於上桌,數一數調料蔬菜各種食材準備了18種。我曬到朋友圈,網友紛紛留言:2個人吃個火鍋,還搞得這麼豐盛,你覺得呢?夠豐盛嗎?
  • 去吃火鍋時,專調這3種蘸料的人,老闆一看:不是吃貨就是同行!
    去吃火鍋時,專調這3種蘸料的人,老闆一看:不是吃貨就是同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相信有很多的人對於飲食也都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現在一日三長做的,並不是吃飽就可以了,那麼火鍋這種食物相信很多的人都是非常喜歡吃的,每當到了冬天的時候,大家也都知道火鍋店裡面的生意非常的火爆,除此之外,其實到了夏天火鍋店裡面的生意也是很不錯的,由此可見,喜歡吃火鍋的人還是非常多的,其實在吃火鍋的時候,實在也就是很多那麼選擇性也都非常的大,可以滿足不同口味的人,所以幾個人去吃火鍋的時候根本不用擔心誰不吃什麼或者是有什麼機會等等
  • 天尼威:疊螺機處理啤酒廠廢水的優勢
    啤酒廠廢水處理的難點: 啤酒生產過程中用的水量非常大由於啤酒的產生工序較多,不同的啤酒廠生產過程每噸酒的耗水量和水質相差較大。國內每噸啤酒從糖化到罐裝總耗水10-20噸。
  • 冬天裡火鍋如此受歡迎,知道火鍋有哪些種類,火鍋店有多賺錢嗎
    火鍋是中國的獨創美食,歷史悠久,從2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有記載了;冬天來了,外面天寒地凍,屋內守著火鍋,涮著羊肉毛肚,別提有多愜意了;火鍋有哪些種類,包括哪些產業鏈,如何賺錢的,一起來了解下吧;火鍋六大派系火鍋按照地域、口味等,可以分為六大派系:以麻辣著稱的川渝火鍋
  • 晉江青商財俊培訓班參訪艾丁格啤酒廠
    艾丁格創立於1886年,主要出產10多款白啤,目前日產100萬瓶啤酒所需的水源,仍依靠3000年前發現的、深入地下160多米的兩口泉眼提供。該廠出產的啤酒已暢銷世界上數十個國家,1998年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儘管如此,公司依然沒有海外設廠計劃,因為他們覺得啤酒質量主要取決於水的質量,如在海外設廠則無法保證其質量和口感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