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黃土高原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積2074平方公裡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 減少年入黃沙685.05萬噸

■ 城鎮汙水處理率達到80%

■ 森林覆蓋率提高3%

10月31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近日,財政部陝西監管局對我省黃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資金進行績效評價。陝西省各項目標完成情況良好,綜合評定得分91.1分,評價等級為優秀,修復成效顯著。

據悉,我省黃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開始於2018年。試點項目涉及銅川市、延安市和富平縣,共計籌集資金71.72億元。其中,中央補助20億元,省級配套22.54億元,市縣配套15.66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13.52億元。

截至目前,項目完成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積2074.71平方公裡,減少年入黃沙685.05萬噸,新增雨洪調劑能力1851.41萬立方米/年,整治廢棄礦山22座;延河、石川河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城鎮汙水處理率達到80%;村鎮垃圾收集處置率,除銅川市外,延安市及富平縣均達到目標值的80%以上;脫貧人口15.99萬人;年糧食增加產能2426.39萬公斤;森林覆蓋率提高3%,完成目標值的100%。

下一步,我省將加快項目進度和資金執行率,對完工項目及時組織驗收和竣工決算,落實後期管護資金;對正在實施的項目,進一步加快工程進度,對照建設任務,倒排工期,卡住時間節點,確保試點工程績效指標全面完成。(記者 申東昕)

相關焦點

  • 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新華社西安11月26日電(記者劉彤)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26日在西安表示,多年來,通過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達5.5萬平方公裡,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明顯。魏小抗說,陝西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其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近10萬平方公裡。近年來,陝西通過採取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小流域、固溝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壩建設,強化生產建設項目遙感監管。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逾45萬平方公裡
    新華網銀川9月8日電(姜雪城 李雪)記者從正在銀川召開的黃河中遊水土保持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了解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45.4萬平方公裡,佔總土地面積的70.9%。
  • 陝西累計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群眾新聞網訊(記者 馬丹妮)11月26日上午,陝西省新聞辦舉行「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九場,陝西省水利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魏小抗介紹治理保護黃河母親河有關情況。
  • 陝西累計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陝西省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其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近10萬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底,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建成淤地壩3.4萬座,攔泥58億噸,淤地86萬畝,增產糧食4億公斤。生態環境總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綠色版塊向北推進400公裡。
  • 三北工程建設30年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效顯著
    國家重點工程三北工程建設30年取得了多方面的建設成果,其中一個突出成果是,30年始終不懈地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取得了突出成效。共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3億多畝,每年減少輸入黃河泥沙3億噸。    三北工程自1978年上馬以來,將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作為一項主要任務。
  • 黃土高原竟然是大風颳來的,秦漢時期毀林開荒導致水土流失加劇
    眾所周知,黃土高原位於我國北部,它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以6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在我國四大高原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面積約250萬平方公裡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黃土堆積區,平均厚度在50~80米左右,在核心地帶甚至可達150~250米。
  • 從水土流失到綠色新生,黃土高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海潮青年:中學地理課本中的黃土高原,是被治理的對象,故給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乾旱貧瘠、生態惡化、生活艱苦,其實,這些只是黃土高原的一面;黃土高原還有另一面,你是否會想起它曾育養早期文明之曙光,華夏古文明之搖籃,除了豐富的礦產,你是否還會想起它別樣風土人情和尚未被周知的地貌景觀,你是否會回顧它從哪裡來,是否會想像它到哪裡去?
  • 為什麼黃河清了,黃土高原綠了?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這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遙在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裡對黃土高原的一段描述。這也是三、四十年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黃土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居住人口超過1億人,長期以來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的脆弱,導致農作物不易生長,農民辛苦勞作,收成卻很少,生活長期處於低下水平,如何解決這一困擾黃土高原區域發展的問題,成為了一道世界性難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來源: 水保所 科研院 作者: 王兵 王磊 發布日期: 2016-11-10
  • 他們要給黃土高原變變顏色!
    中國四大高原中,青藏、雲貴、內蒙古三座高原的大美風光數不勝數,唯有黃土高原,似乎多年來廣泛散播的沒有美名,卻只有洋洋灑灑的風沙和黃土。黃土高原上的土(舟可/攝)說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人們對它的一貫認識,「面朝黃土背朝天」更是進一步詮釋了這一地區的風、土、人、情。
  • 在黃土高原,她「找到」了防風固沙的「它」
    趙允格說,「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想,它既然能在剛剛退耕的地裡長出來,肯定對水土流失有影響!」雄踞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廣義面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裡。近觀這片黃土地,常常會發現很多地塊的土壤表面,並非鬆散的黃土,而是一種黑且堅硬、有時還長有苔蘚或地衣的有機複合體——夏天的雨水過後,它們像是黃土地上的綠地毯,鬆軟靚麗;而到了乾冷的冬季,它們就成了黑乎乎的「馬賽克」。它們叫什麼?是怎麼形成的?
  • 滑坡是陝西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如何防治?
    陝西黃土分布極為廣泛,黃土滑坡是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陝西關中及北部均被黃土大面積連續覆蓋。典型黃土在外荷作用下會發生顯著附加下沉變形的工程特性,以及在雨水作用下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西安也有黃土高原地貌,白鹿原最出名、鳳棲原最無奈、神禾原最美
    黃土高原的分布與類型黃土高原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更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它包括了中國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達到了64萬平方公裡。
  • 在黃土高原,科學家用十餘年找到了防風固沙的「功臣」
    趙允格說,「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想,它既然能在剛剛退耕的地裡長出來,肯定對水土流失有影響!」雄踞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廣義面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裡。近觀這片黃土地,常常會發現很多地塊的土壤表面,並非鬆散的黃土,而是一種黑且堅硬、有時還長有苔蘚或地衣的有機複合體——夏天的雨水過後,它們像是黃土地上的綠地毯,鬆軟靚麗;而到了乾冷的冬季,它們就成了黑乎乎的「馬賽克」。它們叫什麼?是怎麼形成的?
  • 2003水利「亮點」工程黃土高原區淤地壩專題調研報告
    本站註:汪恕誠部長在2003年全國水利廳局長會上將"淤地壩"列為今年水利"亮點"工程之一,為了總結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的經驗,做好今後淤地壩建設工作,部水土保持司會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部發展研究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組成調查組,於去年下半年,分赴黃土高原區的陝西、山西、甘肅、內蒙四省(區)10個地市的14個縣(市、區),對淤地壩建設情況進行了重點調查
  • 在黃土高原,科學家用十餘年找到了防風固沙功臣
    趙允格說,「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想,它既然能在剛剛退耕的地裡長出來,肯定對水土流失有影響!」雄踞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廣義面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裡。近觀這片黃土地,常常會發現很多地塊的土壤表面,並非鬆散的黃土,而是一種黑且堅硬、有時還長有苔蘚或地衣的有機複合體——夏天的雨水過後,它們像是黃土地上的綠地毯,鬆軟靚麗;而到了乾冷的冬季,它們就成了黑乎乎的「馬賽克」。它們叫什麼?是怎麼形成的?
  • 在黃土高原,她「找到」了防風固沙的「它」 科學家趙允格用十餘年...
    趙允格說,「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想,它既然能在剛剛退耕的地裡長出來,肯定對水土流失有影響!」   雄踞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廣義面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裡。  趙允格繼續研究發現,黃土高原退耕地在林草植被恢復的初期,生物土壤結皮就已大面積發育,主要分布於林草植物間的空地上,是退耕地表面比例最大的覆蓋因子——黃土高原各類退耕地上,生物土壤結皮的平均蓋度可達60%-70%甚至更高。
  • 重建土壤水庫是黃土高原治本之道
    黃土高原作為重要的能源與重化工基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其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如何對其進行治理,再現秀美山川,已成為一個迫切的研究課題。那麼,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深厚的「黃土」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又意味著什麼。為回答這些問題,不得不涉及恢復重建黃土高原「土壤水庫」的生態保育功能。
  •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來源:經濟參考報部分河段水質下降、冰川融化水土流失加劇、內湖鹹水匯入長江北源楚瑪爾河……不久前,記者跟隨科考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程2500多公裡,目擊長江之源水文、水資源、河流泥沙、生態環境等方面正在悄然發生的深刻變遷。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黃土高原和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古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黃土高原最大的特色,就是表層覆蓋有厚厚的黃土土層,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而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總面積可達64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