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兒子的老師在班級群裡,發了篇報導:
2019年全美拼字大賽上,8個孩子,經過20輪高難詞彙的較量,不分高下,同時奪冠。
這個比賽,簡單說,就是看誰能記對生僻單詞。每年一屆,已經辦了92屆,最小的冠軍才5歲。
拼寫的單詞有多難?
考過英語六級的我,隔著屏幕,還能感受到當年突擊背單詞的「恐懼」。
要知道,能站在這裡,必定是贏過了全美數百所學校,數以萬計的學生。
這麼長的生僻單詞,怎麼記呢?靠語言天賦嗎?
從班級一路比到總決賽,不枯燥嗎?怎麼堅持下來的?我特別好奇。
昨天,看到一項研究,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傑拉 達克沃思,曾對參賽的幾百個孩子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測試。
結果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記單詞,參加了更多的拼字比賽,積累實戰經驗。
真佩服這群孩子。他們對感興趣的事,懷抱熱情,並為之持續努力,這是「堅毅」的表現。
01
其實,美國的學校,早已把「堅毅」作為學生品格培養的重要方向。
安傑拉 達克沃思還曾在她的一次題為《毅力是成功的鑰匙》的TED演講中說:
這讓我不禁想起,兒子小時候的一件事兒。
他三歲時,為了挖掘他的興趣愛好,我給他報過畫畫、書法、籃球和輪滑班……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他意興闌珊,我也沒了督促的動力。
直到有一天,下大雪,孩子仍堅持讓我帶他去籃球館,說自己要像科比那樣多練習才行。
我才發現:有最初的熱情,有某種精神力量的支撐,不怕挫折堅持做下來的,才是興趣。
這一次,我會和他一起努力。
激發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並鼓勵他不害怕失敗(也鼓勵我自己),才能讓他離「堅毅」更近。
02
除了籃球,孩子還特別喜歡恐龍。
去年,凱叔講故事裡上線了《凱叔·恐龍戰士》,包括我兒子在內,班裡好些男孩,甚至女孩都開始追更。
我跟他說,既然喜歡,就持續聽下去,像你堅持打籃球那樣。
果然,每周的更新日,他一回家就做作業,做完就聽新一集。
我也和他一起,一聽就是八個月。
起初,我以為這是個恐龍百科。聽著聽著,發現它除了知識,更是一個奇幻冒險故事,情節之跌宕起伏,絲毫不亞於一部電影。
它很聰明地把孩子喜歡的「恐龍」與「戰士」結合在了一起。
外殼很燃很熱血,給孩子以勇氣與力量;
底色堅韌、快樂而溫暖,讓孩子聽得很踏實、有安全感。
分享一張我很愛的封面
我和孩子尤其喜歡故事裡頭的「戰士信條」,它是所有恐龍戰士的信仰和行為導向。就像我們人類也有三觀、法律和道德規範一樣。
這個設定,是在其他恐龍書籍和故事裡看不到的。
通過構建一種「恐龍文明」,也把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堅強、合作、堅持夢想等品格傳遞出來。
部分戰士信條
1.你覺得過得去的河,你一定過得去
2.如果對方掉進泥潭裡,就拉他一把
3.拼盡全力,但可以接受任何結果
4.一隻恐龍不可能造就整個世界
有一次,孩子激動地和我說,「媽媽~媽媽,你知道嗎,戰士信條是所有恐龍戰士的信仰。有了它,星野他們才不害怕任何困難,堅持下來,實現夢想!」
他說這話時,眼裡閃著光。
那句「每個孩子都是一隻霸王龍」,現在已經成了他和朋友們的口頭禪。
對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故事更新的八個月很長。但對故事情節的好奇,對恐龍的興趣,對角色的喜愛和對實現「夢想」的渴望,成了他堅持的動力!
翻看最後一集故事下的留言,有愛和不舍、有分析和思考,更有孩子大大小小的夢想,連我這個大人也溼了眼眶。
八個月很短,孩子聽不夠。
故事完結後,他總問我:星野成了恐龍戰士以後,會不會遇到更厲害的Boss?能戰勝嗎?
每當這時,真希望凱叔突然蹦出來回答,我好擺脫「糾纏」,但其實心裡特高興。
這個故事,在培養孩子興趣、激發夢想,甚至塑造堅韌、協作等美好的品格上,的確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03
昨天,孩子晃著手機像發現新大陸似的說,「恐龍戰士」第二部真的要來了!
看來他這幾個月,果然沒白等,這麼多孩子留言呼喚,凱叔都知道。
《凱叔·恐龍戰士》第二部,現在可以聽「引子」部分(凱叔家的故事第一集前,都會有一集講故事的前情,也很精彩)。
明天,正式更新第一集。
我問孩子,第二部裡你最想聽的是什麼?
他指著下面這張圖激動地說:
「新戰士信條和新恐龍!你看,這些是新恐龍,這隻鯊齒龍的樣子,一看就很厲害!不知道星野能不能對付。」
聽完了「引子」那集,兒子帥氣地說:有了戰士信條,星野一定能戰勝困難的,他是真正的恐龍戰士。
「這麼肯定?」我問,「恐龍戰士會想各種辦法,解決問題的!」
於是,我好奇地看了看內容介紹,很驚喜!
如果第一部故事,是讓恐龍帶著孩子去勇敢追夢,那麼,第二部的核心,就是讓恐龍具有「堅毅的品格」,為使命和信念而持續努力,竟與我最近的關注點不謀而合。
甚至,還請來兒童認知神經科學的博導李雪冰,圍繞堅毅品格打造了一個完整的「戰士信條」體系。
把成長型思維、自控力、專注力和受挫力,這幾個孩子需要的能力,放在恐龍身上,孩子不會抗拒,甚至以它們為榜樣。
成長型思維信條
方法總比問題多
跌倒多了,才能穩步前進
多一份努力,多一分可能
希望感信條
我很好,我會更好
過去走的每一步,對未來都有幫助
誰都放棄,不代表我沒辦法
自控力信條
為達目的,不斷練習
學會傾聽
原諒自己,再次出發
盡責性信條
戰士,使命必達
如果有恐龍陷入泥潭,就拉他一把
不怕山高,只要共同攀登
這些信條,會隨著故事,流淌進孩子心裡,形成一股溫暖又堅定的力量。成年人也受用。
04
孩子的成長道路各不相同,但無論是在全美拼字大賽上獲獎;
還是為了喜歡的籃球,像科比那樣勤奮練習,看到凌晨四點的北京;
或者,像給故事留言的孩子們那樣,成為演員、司機、消防員和畫家,有一點是相通的——
發現自己的熱情和興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並在挫敗中不斷磨練自己。
讓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堅毅的人吧,讓他一步步擁有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