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
會上,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據悉,該院2013年被國家腦防委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2016年被評為「示範基地醫院」,2017年評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2019年度被授予「腦心健康管理團隊二等獎」榮譽稱號。
-
中南大學醫學生為武漢少年捐獻骨髓
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通訊員 高雯 李宜昕 李雲舒 記者 易禹琳)12月初,本該在外地醫院實習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再度回到長沙,為武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 「做這個決定其實內心想法很簡單,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幫助別人,今後做醫生也是一樣。」付美晶說。
-
南華大學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返校學生
8月31日,南華大學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返校學生21000餘名,返校學生正在辦理宿舍入住手續。紅網時刻衡陽9月1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8月31日,南華大學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返校學生21000餘名,佔應返校學生總數的94%。根據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相關要求,結合衡陽市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實際,南華大學制定了統籌做好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全面恢復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
-
三本大學排行榜:南華大學船山學院(三本院校)
三本大學排行榜:南華大學船山學院(三本院校) 2013-07-03 11:09 來源: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作者:
-
雲南大學餘珊珊同學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雲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餘珊珊同學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是團中央授予團員、團幹部和基層團組織的最高榮譽。餘珊珊同學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既是共青團中央對餘珊珊同學學習工作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學校共青團事業發展的重要成果。
-
我縣37名學生被授予省級榮譽稱號
嶽陽縣融媒體中心7月14日訊近日,省教育廳公布了《關於評選2019-2020學年度湖南省普通中小學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及普通高中省級優秀學生的通知》,我縣37名學生獲得表彰,其中郭錦怡等14名學生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中省級三好學生稱號;程天駿等8名學生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中省級優秀學生幹部稱號
-
北航20歲女孩赫採捐獻骨髓救陌生人,所需較多經歷兩次採集
發生在了這個19歲女孩兒的身上短短十分鐘左右的通話赫採就爽快答應捐獻自己的骨髓並進行第二次採血和高分辨配型赫採的笑容十分有感染力在接到這通電話約半年前,2017年6月3日,學校紅十字會組織有意願的學生獻血。
-
耗時6天完成骨髓捐獻!獅山人李景雄,好樣的!
從電話中,李景雄得知,自己的血液和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相匹配,同時,對方告知他捐獻骨髓的相關風險和複雜流程。「我願意。」沒有多想,李景雄就答應了這事兒,「當初入庫目的就是這個(能幫助到人)。」5月,李景雄馬不停蹄地完成了骨髓高解析度配型、體檢等流程。6月23日,他正式住院,在醫院完成了核酸檢查、再次抽血檢查。
-
天津大學90後小夥宮思遠捐獻骨髓救人:「沒想到願望實現得這麼快」
經過一年的等待,天津大學求是學部的90後男生宮思遠實現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願望。他說,一年前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時,就有了強烈的「救人」願望,「只是沒想到願望實現得這麼快!」 9月16日上午11點半,宮思遠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根據患者需要,宮思遠於17日上午接受第二次採集。
-
從「骨髓捐獻人」到「五星級志願者」: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回事
,同時,他累計參加志願活動超600小時,還被廣東省紅十字會授予「廣東省五星級志願者」稱號。周師傅心裡也不是沒有忐忑:「當時也不太了解,說是捐獻骨髓以為是從背上直接抽,感覺會很痛苦,有點害怕」,在填資料留存血樣的過程,周師傅都感覺很緊張。 2014年,周師傅接到了一通電話,原來是北京一名白血病患兒的家屬通過中華骨髓庫在全國範圍的志願者內尋找其移植條件相吻合的周江瑜。雖然當時年近七旬的父母都很擔心,但還是尊重他的意見。
-
學霸故事分享:她從南華大學保研復旦大學,分享這些經驗、心得!
獲獎經歷2015-2016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南華大學二等獎學金2016-2017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南華大學「優秀共青團幹」南華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先進個人電氣工程學院青奕獎學金南華大學一等獎學金2017-2018南華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南華大學一等獎學金研究經歷《基於SPCE061A單片機的嵌入式語音識別系統的研究
-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者李安接受晶報記者採訪 自廣東省骨髓庫成立以來,李安是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的捐贈者。 昨日,記者通過廣東省骨髓庫聯繫到了李安。李安認為捐獻骨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市民應該多參與這樣的捐獻。
-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成功捐獻我市第十一例造血幹細胞
鄧緒松是我校2016級護理現代學徒制綿陽市中心醫院班的學生,也是我市第十一例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志願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促進造血重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非親緣關係的配型成功率僅為十幾萬分之一。
-
小夥為血癌患者捐獻骨髓 渝滬兩地上演生命接力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重慶科技學院的學生沈海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志願者。今年4月,已上大三的沈海和已工作的苟林在同一天接到通知,有兩名遠在上海的血液病患者急需他們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想不到兩年前抽取的8毫升血樣竟真的發揮了救人的作用。」沈海說。5月,兩人再次趕到市公益會配型,確認兩人可以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
-
暖聞丨跨越海峽的骨髓捐獻!
近日,南通的初冬寒意逼人,但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內科層流倉內,卻發生了一件洋溢著濃濃的溫情11月26日晚20時45分,來自臺灣同胞無償捐獻的骨髓正緩緩注入南通56歲患者張女士的體內,臺灣同胞「生命的種子」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跨越海峽的骨髓捐獻在南通尚屬首次。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我來不及和家人商量,當即就填寫了志願者登記表,留取8毫升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資料庫,成為河南較早的一批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後,就意味對患者的鄭重承諾。他們一旦需要,就要堅守承諾。但要實現無償捐獻,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近日,一則「倆哥哥拒絕捐獻骨髓」的新聞,引起熱議。「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反悔了。對於放棄捐獻骨髓的原因,兩位哥哥一方面覺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只有20%~30%」,而且還有可能復發;另一方面,主要是擔心骨髓捐獻影響自己的健康,畢竟家裡還有老人孩子。
-
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
原標題: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服務窗) 隨著醫學的進步,被診斷為白血病,不再像被判了死刑,超過70%的患者可以通過骨髓移植實現長期生存,而且骨髓移植能救治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人存在誤解,一聽捐獻骨髓,就害怕不敢。骨髓移植,真的需要獻骨髓嗎?
-
捐獻骨髓不會影響健康
近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一位來自山西的白血病女性患者,等待兩個均配型成功的哥哥捐獻骨髓,臨近手術時兩個哥哥卻反悔了,原因是擔心捐獻骨髓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對身體有影響嗎?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近日,騰訊新聞所報導的《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一文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兩位哥哥因為顧忌到捐獻骨髓對人體的害處及手術不高的成功率,在本來該移植的當天選擇了放棄捐贈。那麼,捐獻骨髓真的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後遺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