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年均諾貝爾獎|今年這位諾獎獲得者,你的了解實在太少

2020-10-11 摺疊宇宙

- 起跑線的故事 -

NATURE vs NURTURE

在科學領域,家學淵源的故事並不少見。「高產」數理科學家的伯努利家族、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的尼爾斯·玻爾的家族、諾獎「專業戶」居裡家族、不遜色於達爾文的達爾文家人......這種「家族效應」在藝術、文化、政治等其他領域也屢見不鮮。


是什麼在起決定性作用?

基因遺傳?教養方式?

代際資源?經濟基礎?

是Nature還是Nurture、先天還是後天?


在科幻電影《千鈞一髮》裡,我們看見人的獨立意志和「基因出身決定論」的英雄主義對抗,似乎樂觀勇敢就能解決社會既有的困境。

但是現實生活遠遠比電影複雜。

看完今年這位諾獎得主的故事,你會有什麼結論?


網友紛紛點評:「牛X的人,很早就全家牛X了」、「家學淵源」、「家族基因」……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oger Penrose(羅傑·彭羅斯)就是最好的說明。

10月6日,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共同加冕科學最高榮譽,表彰他們黑洞方面的研究貢獻。

其中,1931年出生、已89歲的彭羅斯教授,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

而關於羅傑·彭羅斯教授和他背後的家學淵源,也在諾貝爾獎後受到了更多關注。

真是滿門院士、全家貴族,一家都有維基百科……


羅傑·彭羅斯本人:霍金好友

諸多偶像科學家的偶像

首先,我們還是先從獲獎的羅傑·彭羅斯教授說起。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

他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隨後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目前,他是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學院教授。

1994年還因對科學的貢獻被授予英國爵位。

在諾獎之前,羅傑·彭羅斯教授還跟霍金教授有過多次同臺獲獎的經歷,比如倫敦皇家天文學會艾丁頓獎、沃爾夫物理學獎,二人也有合著:《時空的本質》。

但是,羅傑·彭羅斯教授可不是一個名字離不開「霍金」的人,除了物理學,他在數學、科學哲學等領域都頗有建樹。而且西洋棋也下得很好——準確地說,他們全家都下得很好。

這種科學領域的全能之才,讓羅傑·彭羅斯教授在諸多領域都有重要思想。

比如在人工智慧領域,他早就發表過看法,不看好模仿人類大腦來打造AI的思路,因為計算機是理性算法和邏輯實現的產物,但人類大腦——即便是理性的那部分,也不完全是算法的。

甚至羅傑·彭羅斯教授對計算機的觀點,還被「AI之父」馬文·明斯基批判過:

不過羅傑·彭羅斯教授的諸多科學思考和分享,不僅沒有打擊其他科學家對人類智能和AI的研究,反而成為了他們學術道路的榜樣。

比如中國人民熟悉的AI女神科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

在諾獎公布後,李飛飛教授就發推稱:

另外,博學多才,羅傑·彭羅斯教授眾所公認的品質之一。

而這種博學,或許跟其出生的傳奇家庭/家族密不可分。

父親:英國遺傳學大牛

羅傑·彭羅斯的父親,Lionel Penrose,萊昂內爾 · 彭羅斯。是英國知名的遺傳學專家、精神病學專家、兒科醫生、數學家,1960年拉斯克醫學獎得主——該獎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2020年諾獎醫學獎獲獎者就都有拉斯克獲獎經歷。

萊昂內爾 · 彭羅斯在藝術方面也頗有造詣,比如西洋棋、音樂和繪畫等。

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醫學遺傳學的核心人物,甚至被奉為「優生學」的宗師——雖然萊昂內爾 · 彭羅斯並不喜歡「優生學」這個名字。但是,萊昂內爾 · 彭羅斯確實對自己的四個兒女,都實現了「優生優育」。

這次榮膺諾獎的羅傑·彭羅斯教授,家中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弟弟和妹妹,全都是各自領域內大牛。而且還像是父親「能力」的精準繼承和發揚。

- 哥哥:理論物理學家 -

Oliver Penrose,奧利弗·彭羅斯

丁堡赫瑞瓦特大學的數學教授,以非對角長程序的概念而聞名,是當今理解超流體和超導體的核心,他的研究還覆蓋了更抽象的時間理解和量子力學,是國際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

關於奧利弗·彭羅斯的研究成果,可能另一位受他啟發的物理學家更令中國人民熟知——沒錯,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的超導與超流的判據,就是沿此而來的。

- 弟弟:西洋棋大師 -

Jonathan Penrose,喬納森·彭羅斯。

英國西洋棋大師,17歲時就初露鋒芒,被認為是英國頂級象棋選手,在1958年至1969年間贏得了10次英國西洋棋錦標賽冠軍。

1961年贏得了國際大師賽冠軍,其後超過了英國西洋棋傳奇亨利 · 歐內斯特 · 阿特金斯的成就,創造新紀錄。

1993年,他被國際棋聯授予特級大師稱號。此外,喬納森·彭羅斯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大學講師,擁有博士學位。

- 妹妹:遺傳學家 -

她是英國知名的醫學科學家、遺傳學家。在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任教,是癌症遺傳學教授。雪莉·霍奇森也是英國皇家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

Shirley Penrose,婚後改了夫姓,現在叫Shirley Hodgson,雪莉·霍奇森

父親一支,滿門貴族

此次主人公羅傑·彭羅斯的父親,萊昂內爾 · 彭羅斯,可以說兒女個個成龍成鳳。

不過,如果從「基因」上來說,這也不全是他的「功勞」。

因為光在他這一支,「祖上」也足夠傳奇,都有專門百科收錄。羅傑·彭羅斯的爺爺,J. Doyle Penrose,詹姆斯 · 多伊爾 · 彭羅斯,是一位愛爾蘭畫家。聽起來不像是「貴族」,但娶到的卻是當時頂級貴族家的千金。

羅傑·彭羅斯的奶奶,Elizabeth Josephine Peckover,出身名門,是英國貴族、銀行家、一等男爵士——Alexander Peckover的女兒。

據說亞歷山大男爵還曾立遺囑,拒絕讓自己的孫子繼承貴族頭銜:

「If my grandson wants the title he must earn it.」

如果我的孫子想要頭銜,他必須自己爭取。

沒想到,他的孫子真的靠科學貢獻,獲得授勳。

此外,羅傑·彭羅斯的叔叔,Roland Penrose,羅蘭 · 彭羅斯爵士,也是英國知名的藝術家、歷史學家和詩人,甚至在二戰中把「偽裝藝術」應用到了反法西斯軍事行動中。

母親一支,知識精英

羅傑·彭羅斯的母親,Margaret Leathes,瑪格麗特·利斯,學術成就方面的公開資料不多。

但家族也頗為傳奇。

羅傑·彭羅斯的太外公,Stanley Leathes,斯坦利·利斯,是載入史冊的英國神學家和東方學家。

斯坦利·利斯的嶽父,還是大英皇家御醫。

羅傑·彭羅斯的外公, John Beresford Leathes,約翰·貝雷斯福特·利斯,是英國的生理學家和早期的生物化學家,倫敦皇家學會會員。

羅傑·彭羅斯的外舅公, Stanley Mordaunt Leathes,斯坦利 · 莫頓特·利斯,是英國詩人、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和政府高官,也被授勳爵士。

而關於羅傑·彭羅斯的母親,雖然公開成就方面的資料有限,但有這樣四個各領域大牛兒女,想必也極為不凡了。

所以有網友說:該給媽媽頒個大教育家獎。

此外,瑪格麗特·利斯的才華和魅力,或許也能通過另一件事管窺。

開頭不是也說了羅傑·彭羅斯教授在AI相關方面,也有不少知名且深刻的思考。

有人就認為,這可能與其繼父有關。

因為羅傑·彭羅斯的繼父,正是大名鼎鼎的Max Newman,麥克斯·紐曼。

英國數學家、密碼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工作的電子儲存程序電子計算機,也是AI之父阿蘭·圖靈的老師。

在1973年,紐曼教授的髮妻去世後,時年76歲的他與瑪格麗特·利斯(萊昂內爾 · 彭羅斯在一年前去世)結為夫妻。據此,Max Newman也就成了羅傑·彭羅斯教授的繼父。

當然,英國這種家學淵源、滿門院士的情況,似乎也符合「貴族」傳統。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起跑線故事 -

START FROM SOMEWHERE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摺疊宇宙】

相關焦點

  • 獨家|諾獎得主告訴你:幾歲拿諾貝爾獎最合適?
    化學家平均需要等待20年獲得諾貝爾獎,這已經是分析數據中,諾獎得主裡等待時間最短的了。WLF曾向大家推送過現年98歲高齡的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的故事(詳見推送97歲拿諾獎,98歲連發論文,他做的「足夠好」,才有今天的特斯拉)。
  • 獨家|諾獎得主告訴你:幾歲拿諾貝爾獎最合適?
    圖|Rasmus Bjørk化學家平均需要等待20年獲得諾貝爾獎,這已經是分析數據中,諾獎得主裡等待時間最短的了。圖|Rasmus Bjørk01意氣風發奎洛茲:我29歲就有了重大發現!02最年長諾獎得主古迪納夫:我的年齡剛剛好WLF曾向大家推送過現年98歲高齡的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的故事(詳見推送)。古迪納夫。
  • 諾獎獲得者的國籍真的很重要
    諾貝爾獎明日起陸續揭盅。預測將上榜的21名科學家中,包括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他憑利用水母發出綠光的能量應用在實驗中,有望奪化學諾獎。(中新社10月5日)面對新一輪諾獎的揭曉,內心酸澀的國人早已習慣從名單中儘可能疏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所以錢永健與錢學森的特殊身份能夠迅速抓住公眾的眼球,儘管在他的個人介紹欄裡明確寫著"美國國籍"。也儘管錢永健與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有著極為親近的關係,但國籍之別,表明這位有著華人同樣臉龐的科學家,其成長環境與國內有著很大的差別。諾貝爾獎舞臺上似乎並不缺少華人的身影。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科睿唯安從這些論文的作者中甄選發布「引文桂冠獎」,迄今已成功預測54位諾獎得主。因此,引文桂冠獎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29位「引文桂冠」得主在兩年內獲得諾貝爾獎,從引文桂冠獎到諾貝爾獎的平均等待時間則是7年。
  • 誰創作了諾獎獲得者畫像:諾獎評委之外他是第一個知道獲獎者的人
    「此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依次公布,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第一時間看到了諸位諾獎得主的官方肖像畫。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畫像:從左至右依次為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查爾斯·賴斯。
  • 這位中國老人不但辦了中國諾獎,還搶先給今年的諾獎頒了獎
    文/華商韜略 吳蘇這一次「中國諾獎」,領先了諾貝爾獎有一個「中國版諾貝爾獎」眼光獨到,其去年的一位獲獎者,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也是第四屆「呂志和獎」之「人類福祉獎」獲得者。
  • 諾貝爾獎背後的數據你知道嗎?中國又有幾個諾獎?來西瓜視頻了解
    但是你知道嗎?吉野彰,日本歷史上27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這「第二個科學基本計劃」頒布後的第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什麼是第二個科學基本計劃?這是日本政府在2001年3月份頒布的一項計劃,該計劃明確表示日本要在五十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但是自2001年至2019年19年內,日本共有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以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的驚人速度發展,震驚了世人。那麼你了解諾貝爾獎嗎?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盤點所有諾獎百年風雲際會
    在此處了解有關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更多信息。從1901年第一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獎已經走過120個春秋。歲月悠悠,一載又一載的諾獎得主用他們辛勤的汗水和聰穎的智慧書寫著人生絢麗的篇章,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的向前進步,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畢生心血。
  • 2018年諾貝爾獎首開,為何諾獎能成為學界最高獎項?答案讓人感慨
    實在是讓科研人員感到很困惑。這樣的結果,再一次將諾獎公平問題擺上檯面。科學無國界,或許,無論是哪國科學家,只有將科研做到極致,才能獲得世人的認可。我們的路,還有很長。二、諾獎獲得者:清一色學界大牛諾貝爾獎,它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變成它的信徒的?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作為擁有355項專利的擁有者,這個名字您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 歷史上諾貝爾獎獲得者們不得不說的三個——「奇葩故事」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諾貝爾獎獲得者們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1.狩獵老虎更重要的吉卜林這位有英國國籍的印度人憑藉「敏銳的觀察能力,新穎而傑出的想像力,雄渾的敘事能力」在其年點42歲的時候便成為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是當時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其餘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年齡均已到天命之年
  • 凌晨兩點,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敲另一位諾獎得主的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凌晨2:15,美國加福利尼亞州,一位83歲老人按響了他鄰居家的門鈴:醒醒,咱倆得諾貝爾獎了!於是,凌晨兩點多,諾獎獲得者羅伯特•威爾遜和妻子穿著睡衣敲開了他的鄰居,也是另一位諾獎獲得者米爾格羅姆的門。監控錄像顯示,威爾遜2:15按響了米爾格羅姆家的門鈴,還敲了十幾秒鐘的門。「保羅,是我。」威爾遜說,「你得諾貝爾獎了!他們正聯繫你,但聯繫不上,他們好像沒有你的電話。」
  • 諾獎獲得者「偉哥之父」:堅持就有成功的可能
    「偉哥之父」費裡德·穆拉德  諾獎獲得者「偉哥之父」鄭大開講  他說:拿諾獎跟創業一樣,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  「諾貝爾獎主題月活動」啟幕,還有5位諾獎得主要來鄭州昨日上午,被譽為「偉哥之父」的費裡德·穆拉德教授(1998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走進鄭州大學,以《NO和CGMP信號通路的發現及其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為題,與400餘位師生分享他的科研歷程和最新成果。
  • 網友:一個諾獎都沒有!
    但更多的網友表示了否定意見,有人說,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重大原始創新幾乎沒有,所以北大清華根本在世界一流大學排不上名次!其實有些網友弄錯了一件事情,說北大清華沒有一個諾貝爾獎是不對的,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的屠呦呦老太太,不就是北大的嗎?
  • 「諾獎荒」讓平均一年拿一個諾貝爾獎的日本不淡定了……
    (圖片來源:The Nobel Prize官網)這幾天,諾貝爾獎陸續頒布,老熟人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文學獎,這位大文豪繼續與諾獎上演「錯過」的戲碼。儘管如此,在今年的諾獎中,日本仍然是贏家。瑞典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日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究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得獎
    「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施鬱教授評價。據悉,彭羅斯也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20年19個諾貝爾獎!從日本「井噴式」獲獎看中國未來科研成果
    在本世紀的二十年裡,日本一共產生了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7名為日本籍。如此豐碩的成果堪稱奇蹟,這也使得日本在亞洲地區諾獎獲得者數量遙遙領先。就連日本在2001年提出將在50年中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狂妄之言」,如今看來,將很有可能可以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顧日本諾獎獲得前後,或許能帶給我們一點啟發。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諾貝爾獎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關注的一個獎項,它包含有文學、物理、醫學、經濟、化學等5個獎項。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分別斬獲諾貝爾物理學、醫學、文學等3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