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量子計算機刷屏、無數的刷屏、無數的「事實」說明量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可是我就是不相信
不相信,我們可以不經過很長一段科技飛躍,填補空白,就這樣憑空製造出可以替代當前經典計算機模式的量子計算機。
(萬物有根可尋,量子計算機,必須通過量子力學極大發展、我們探索、檢索、數學模型極大完善、計算機速度幾何倍數的提高,才有可能製造成功)
我就在想,當前我們最應該發展「光電子混合計算機」(最實際、相對最簡單、理論與元器件相對最成熟)
「光電子混合計算機」是用光子來替代電子運行,和我們經典計算機模型完全一樣的計算機系統
再過渡到「光子計算機」,最後再通過光子計算機過渡到「光量子計算機」再到最終的「量子計算機」
這個脈絡應該是非常好的(是我們科學家都好高騖遠、還是這個時代容不下「光子計算機」,還是被過多的信息所幹擾?)
以運算速度來衡量:經典計算機<光電子混合計算機<光子計算機<光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
每一個對比,都是用當前超級計算機對比下一代普通計算機,可以想像,當前的經典計算機與量子計算機之間的差別
這種發展邏輯,是由易到難發展起來的,而且每一步發展,都是有脈絡可尋,不會憑空出現超時代的東西,不會全部替代當前的「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緩慢的過渡,不會對我們社會造成動蕩(計算機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用算盤與一個用超級計算機計算的差距。當然相對困難程度也差不多,原始人製造手槍)
但是,當前的環境,為什麼都是「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成功,量子霸權時代的到來。可能嗎?
我們上學時候,老師教我們做題,都是讓我們答題要先易後難。(為什麼我們就要反其道而行?)
憑哪一點,當前的科技技術水平就到了可以直接躍遷,直接一步到位過渡到量子計算機?哪來的自信、誰給的道理。
為什麼我說當前經典計算機要過渡到「光電子混合計算機」
因為,用光子替代當前的電子,具有更高速度(光子速度30萬公裡/秒、電子593公裡/秒)、光子不需要導體(尺寸可以做得更小)、光子不受幹擾(光纖就是最好的證明)、並行處理能力強、產生的熱量相對於電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相對於更高大上的「量子計算機」來說,「光電子混合計算機」實現的難度更低,有脈可尋,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在我們沒有完全掌握「光子計算機」的時候,完全可以用一部分當前的電子設備來代替「光子計算機」元件。「以光電子混合計算機」來過渡。
就是「光電子混合計算機」,以其計算速度、反應速度、應用前景,也不是當前計算機系統可以比擬的。而且通過大規模的應用,我們對新的「光子計算機」設備、理論、架構的突破,相對來開發「光子計算機」不是也是一種水到渠成。
再通過開發「光子計算機」,更熟練地理解量子力學、加上我們新的架構、思想,加上「光子計算機」更強大的「計算機系統」、更強大的算力。
再來開發「光量子計算機」,因為我們在研究「光子計算機」的時候,對光子的特性,光子元件更加的熟悉、成熟。
不是更加的合理?每一步都是在做突破,都是一種飛躍地提升計算機算力,但是每一步都是無比的踏實。
不會是一個在地上、一個天上,概念滿天飛,能具體的誰也說不上來(能否拿一個量子計算機來讓我們打一局遊戲?看一部電影?聽一首歌?運算一個圖像、視頻編輯軟體?別說現在還沒有合適的軟體系統,還沒有合適的環境)。
通過「光電子混合計算機」、「光子計算機」、「光量子計算機」這些計算機系統的研發,我們社會會極大的繁榮。
(題外一句,當前研究的「量子計算機」其實大多都是「光量子計算機」,他們之間也是有鴻溝的)
最終,再尋求「量子計算機」的突破,不是更加的符合科學規律?
那麼為什麼當今社會量子滿天飛?量子計算機馬上就會普及
應該說「量子計算機」誘惑太大,人類社會都被它的前景恐嚇住了。
(有多大的前景、就有多大的困難)
沒有霸王餐
我就是想不通「量子計算機」會優先「光子計算機」一步
因為我覺得「光子計算機」相對於「量子計算機」來得更加的實際,也更符合邏輯!
(一家之言、不可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