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的腦腫瘤,是一種致命的腦癌,其背後有100多種蛋白質突變,然而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這些突變的共同之處。這項新研究可能導致對各種癌症的更有效的治療。
這項研究由斯德哥爾摩KTH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Laura Orellana領導,揭示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與膠質母細胞瘤(GBM)的關係,以及抗體mAb806的廣闊前景。這種抗體由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LICR)開發,可以用於治療含有各種突變的癌症——遠遠超出了迄今為止批准的兩種應用。
圖片來源:PNAS
Orellana通過計算模擬發現,一些GBM突變清除了蛋白的抑制部分,而另一些蛋白則取代了這部分,因此EGFR可以在沒有生長信號的情況下正常工作。
她說:「當蛋白質從不活躍狀態過渡到活躍狀態時,它們都獲得了一個中間形狀。」
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蛋白質形狀的變化暴露了通常「隱藏」的蛋白質區域,這正是mAb806的靶標。
Orellana說:「簡單地說,顯然不同的突變達到了相同的效果——激活EGFR使腦瘤在大腦環境中生長,這導致暴露出一個致命的弱點,幸運的是mAb806可以靶向這個弱點。」
這項國際研究包括來自聖地牙哥LICR的研究人員,他們證實了計算預測——即在腦癌小鼠模型中,攜帶膠質母細胞瘤突變的腫瘤對mAb806治療有反應。這一發現也有助於理解為什麼GBM突變體對廣泛使用的抗癌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具有相同的反應,這使得它們與mAb806的合理結合甚至能夠實現非突變細胞導致的腫瘤的消退。
Orellana指出這些發現與趨同進化理論的相似之處,即不同物種以相似的方式適應共同的環境,就像海豚和鯨魚等哺乳動物進化出類似魚類的鰭一樣。
她說:「以腦癌為例,細胞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許多不同的EGFR突變,但它們都形成了一種類似的形狀,可以被同樣的藥物靶向。這是癌症趨向進化的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明,它極大地擴展了mAb806的應用範圍。」(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Laura Orellana et al. Oncogenic mutations at the EGFR ectodomain structurally converge to remove a steric hindrance on a kinase-coupled cryptic epitop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DOI: 10.1073/pnas.182144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