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每日快報 獵鷹9號 載人龍飛船 靜態點火測試

2020-11-13 追心的稻草人

昨天Boca Chica剛剛完成星艦SN8的靜態點火測試,今天獵鷹9號的載人龍飛船1號也進行了發射前的靜態點火測試。

1. 開始倒數,一級下層排氣

2. 一級上層開始排氣

3. 二級排氣

4. 點火

5. 測試完成

龍飛船1號計劃在14號美國東部時間下午7點49升空。


對於Spacex有興趣的朋友,請點讚關注,我會持續為大家收集轉發Sacex相關的最新的消息。

如果有什麼想深入了解的部分,也請留言,我會去找資料與大家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載人龍」高空逃逸測試18日進行 飛船將摧毀獵鷹9號功勳火箭
    從去年12月底一直拖到今年1月11日,最終NASA和SpaceX共同確認了C205號「載人龍」飛船高空逃逸測試的時間為1月18日,而11日這天SpaceX也沒閒著,順利完成了該任務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的靜態點火試驗。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測試,模擬火箭在飛行中達到最大動態壓力(Max Q)出現意外時,飛船能夠自動點火飛離火箭,並將太空人帶到安全的位置著陸。
  • SpaceX全新龍飛船抵達佛羅裡達,首次商業載人航天準備就緒
    Crew-1)全新載人龍飛船和獵鷹9號火箭,來源SpaceXSpaceX工廠中組裝的獵鷹9號火箭和載人龍飛船NASA SpaceX Crew-1任務的管理人員將於10月28日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下午4點舉行媒體電話會議,討論即將發射的火箭,包括最近對Falcon 9 Merlin發動機進行測試的結果,此前SpaceX在最近的一次非飛行中指出了意外數據。
  • SpaceX不懈努力,載人龍飛船終獲成功,場面堪比科幻大片
    「10,9,8……2,1,0 點火 發射!」第四次發射終於取得了成功。成功發射的獵鷹一號火箭不僅將spaceX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而且還獲得了NASA16億美元的商業補給服務合同。2012年,spaceX成功用獵鷹九號火箭把貨運版龍飛船送入太空,順利完成了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的任務。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9首次完成靜態點火測試
    來源:TechWeb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設施內首次對其星際飛船原型SN9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據外媒報導,在此次進行的靜態點火測試過程中,SN9上的三個猛禽發動機同時點亮了大約一秒鐘時間。
  • 載人龍飛船—美國在2011年以後重新獲得載人太空能力
    美國太空人 Robert Behnken 和 Douglas Hurley 宣布將這艘載人龍飛船命名為「奮進號」(Endeavour),以致敬美國「奮進號」太空梭。根據 NASA 計劃,下一艘載人龍飛船將於8月30日運送4名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 星際飛船SN6計劃24日靜態點火測試,8月實現第二跳有望了
    這並代表星際飛船SN6馬上就要試飛,因為接下來還要進行溼衣彩排和靜態點火測試,有媒體報導,一臺大功率猛禽發動機SN29已經抵達星際飛船發射場,它將被安裝在星際飛船SN6上,儘管SpaceX並未公布星際飛船SN6飛行高度,但有人猜測飛行高度應該超過星際飛船SN5,因為星際飛船SN5安裝的是猛禽發動機SN27,從功率上來說,SN29大於
  • 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飛行中止測試是如何周密準備的
    在這項測試中,SpaceX將會發送一條指令到獵鷹9號運載火箭,接著火箭引擎將被關閉,而載人艙自帶的「超級天龍座」推進器將立即啟動,這些推進器可以在7.5秒內將載人艙推進0.5英裡,換言之就是436英裡/小時。SpacaX聲稱這些推進器已經經歷了700次測試。
  • 載人龍飛船別飄!獵鷹9號火箭才是SpaceX最大功臣
    網易科技訊 6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最近連續創造了兩次歷史,即實現了私營公司首次載人試射,以及私人太空飛行器與國際空間站首次自動對接,從此拉開了私營航空公司載人航天的序幕。然而,SpaceX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功,並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大功臣實際上應該是獵鷹9號運載火箭。
  • 淺析美國載人龍飛船配套系統:堅持安全性和低成本,滿足NASA要求
    SpaceX不僅僅通過繼承一代龍飛船——貨運龍飛船(Cargo Dragon)的大量成熟設計,迭代出了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還根據載人發射任務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為其設計或改造配套系統或基礎設施,如獵鷹九號運載火箭、LC-39A發射臺、回收船等。
  • 在太空待了兩個月後,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即將返航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3:22,SpaceX發射了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火箭,執行載人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將美國宇航局NASA的兩名太空人羅伯特·班肯和道格拉斯·赫爾利送上國際空間站。實際上,這是一次測試任務,代號Demo-2 ,旨在對SpaceX的載人航天系統進行全面測試,其中包括發射、對接、濺落、回收等環節。
  • 獵鷹9號成功載人升空,胖五隻能表示羨慕
    按計劃龍飛船將在19小時後(北京時間今晚22點27分~30分左右)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目前兩名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正在進食和休息。與空間站對接前,Bob和Doug還將進行兩次手動操控測試,第一次將對外直播,一旦進入空間站對接範圍,則會由自動駕駛程序接管。
  • SpaceX龍飛船完美海面濺落!商業載人航天時代開啟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2點(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2點),執行首次載人試飛任務的 SpaceX 龍飛船成功降落在大西洋海面上,這成為商業載人航天又一壯舉! 龍飛船大約飛行19小時後,執行了脫軌程序,進行約11分鐘的點火減速,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最終成功濺落在墨西哥灣海域上。 濺落點附近的回收船負責打撈飛船。
  • SpaceX完成火箭靜態點火測試
    品玩11月12日訊,據 Space.com報導,SpaceX 於當地時間11月11日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臺上完成對獵鷹9號火箭的靜態點火測試。這是11月14日火箭發射前最後的重要步驟之一,原定於在11月10日進行測試,但後來被SpaceX推遲了24小時,以便其測試並更換火箭第二級的排氣閥。
  • 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再度延誤,這次被連累
    龍飛船商業首飛再度延誤,這次間接受牽連。美東時間10月10日,NASA副局長兼載人航天項目負責人凱西·魯德斯(Kathy Lueders)發推披露,推遲原因是在最近一次非NASA任務發射嘗試中,獵鷹9號一級火箭發動機渦輪機氣體發生器出現壓力異常。受此牽連影響,導致延期發射。
  • SpaceX星艦靜態點火測試取消!原因未知,另一艘完美星艦即將面世
    趣味探索訊 不得不佩服SpaceX公司,他們的星艦(Starship)SN4剛剛通過了一項至關重要測試-低溫承壓測試,表明星際飛船建造有大突破,已邁進「試飛階段」,按理說可以好好休息一陣子,但SpaceX反而顯得比之前更加繁忙了,一邊準備給星際飛船SN4上猛禽發動機進行一次靜態點火測試,一邊在加緊打造星艦升級型號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空白
    今年 9 月底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Crew-1 指揮官 Michael Hopkins 宣布,此次任務中龍飛船命名為 Resilience(堅韌號)。當地時間 11 月 11 日,包括運載火箭獵鷹 9 號及相關地面系統在內的龍飛船系統被 NASA 正式批准為首個載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飛船。次日,SpaceX 官方在 Twitter 表示,火箭已完成靜態點火測試,一切準備就緒。按計劃,Resilience 飛船進入一定高度時火箭分離,並降落在大西洋上的無人回收船上。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環球科學    文 | 吳非、樊亦非  北京時間11月16日8:27,在美國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運載火箭,將運送3位NASA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發射升空。其次,在第一次載人飛行時降落傘打開的高度有點低,如今降落傘的高度測量系統也得到了改進。最近,SpaceX 還更換了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 9 號火箭的兩個發動機,這使發射延誤了兩周。
  • 載人龍飛船推遲發射,聯盟號高速發射在即,美國還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國曾經很長時間把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放在了太空梭上,以至於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蘇聯曾經進行過太空梭的研製,但是始終堅持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使用,這個造就了俄羅斯在載人航天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載人龍飛船在2020年5月份實施了一次完整的載人發射的測試,期間2名SpaceX公司的太空人進入了國際空間站,一直到8月份才返回地球。SpaceX公司研製的載人龍飛船原定的4人飛行計劃是由於系統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因此而被推遲。
  • 龍飛船回來了,它著陸的方式為什麼一點不「馬斯克」?
    白色機殼,黑色鉚釘,自帶後工業主義朋克風的 SpaceX 載人龍飛船回來了。這是測試中最危險的階段任務之一,大約要經歷 19 個小時的未知旅程。假設天氣狀況不理想,NASA 和 SpaceX 會推遲載人龍飛船的脫軌點火。NASA 工作人員表示,載人龍飛船上的補給物資可維持三天。
  • SpaceX下周優先級任務:載人龍商業首飛、星艦首飛前熱身
    隨著延期一個月的GPS任務順利部署,SpaceX瞄準下一個優先級任務: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Crew-1。9號B5,新箭首飛發射任務:載人龍飛船商業首飛Crew-1部署軌道:近地軌道408公裡,對接國際空間站次級任務:一級火箭回收,預計著陸於A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