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玉器:兼收並蓄豪放灑脫,盡顯雍容大度的時代氣息

2021-01-09 網易


  唐、吹簫伎樂紋帶板

  周代玉器以禮儀玉器為主,不能隨便玩甕。漢代喪葬、闢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唐代以前玉器裝飾有的也相當精美,但神味太濃,禮性太足。然而,唐代則擺脫此,有顯著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玉料的精美化,工用的文玩上,裝飾鑑賞化。

  唐代玉料以和闐青白玉為主,其它玉料少見。除此之外,大量的雜瑪瑙、透明水晶等,多數不見於國內礦藏,可能從西域輸入。功用文玩化,是說唐代玉器比起周漢玉器更親切可愛,更具玩賞性。


  唐、鵝


  唐、飛天

  導致唐代玉器從上古風格向中古時期轉變,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原因為何?

  1.唐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玉器發展。

  2.朝廷對玉器需求日益增長的依賴程度,促進了唐代朝廷玉器的發展。

  3. 唐代文化藝術的繁榮,是唐代玉器得以生存發展的土壤和環境。

  a.唐代玉器在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中,與其它藝術門類相比,雖是一個小小的藝術門類,但同樣得到了發展,並且受其它藝術門類的影響。

  b.唐代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再度鑿通和繁榮不僅確保隋唐五代玉料的輸入而且使唐代玉器染上了異域文化的情調。

  c.長安當時是一國際商業大都會。

  唐代朝廷玉器有祭祀及禮儀兩大系列,前者主要是封禪用玉冊,帝王蓋棺論定的玉哀冊;後者有玉帶板,玉步搖等。


  唐、擊鈸伎樂紋帶銙


  唐、擊鼓伎樂紋帶銙

  唐代玉器造型與用途的新特點:

  1.其玉器造型與用途趨於統一,功能明顯,這與早期玉器造型與用途有時相脫離,一器多用明顯不同。

  2.唐代玉器舊的禮儀玉退出舞臺,出現新的禮儀玉,喪葬玉幾乎絕跡,佛教玉器、實用玉器皿、擺飾玉大行其道。

  唐五代的禮儀玉,已不用周代的琮、璧等「元器」 ,目前所知只有禪地玉冊與哀冊兩種。

  禪地玉冊,呈簡牘狀,多五簡為一排,以銀絲連貫,冊文作隸書。玉哀冊是帝王下葬時的最後一篇悼文,是稱頌帝王功績的文辭。玉哀冊呈扁平片狀,但均較寬長,表面磨平,正面刻楷書文字,字內填金,背後順序編號。唐代佛教玉器主要有玉佛和玉飛天兩種。玉飛天在傳世玉中較多,多作女性形象,其形體可與敦煌壁畫飛天相媲美。

  唐代宮廷用玉實際都是裝飾玉,不過這種高貴的裝飾玉不流行於民間,而在宮廷使用,所以我們歸入宮廷玉器類,主要有玉帶板和玉首飾兩大類。器皿玉器始見於商代,由於社會及技術方面的原因,直到唐代才有長足發展。唐代的擺飾玉器,實際多半是肖生玉器,形象多為動物形象,其用途則為擺飾用。唐代擺飾玉以人物、動物居多,既有中原人、中原物,更有西域人、西域物。


  唐、龍紋環


  唐、獅紋帶銙

  唐代玉器常見的裝飾手法有:

  1.隋唐玉器在裝飾材料上,金玉並用,色澤互補,金相玉質,形成隋唐玉器絢麗多彩的面貌。在玉器上出現黃金飾件,始見於戰國至漢代,當時的黃金飾件主要起垂勾之用,如金鍊串玉佩金玉帶鉤等。隋唐用黃金飾玉,雖亦起特殊的功能作用,但主要起裝飾之用。

  2.唐代玉器在裝飾圖案紋樣上,廣泛採用花卉紋,這要比繪畫先行一步,因為繪畫史上花鳥科的形成要在元代以後。花卉圖案非常完整,花蕾、花葉、花莖一應俱全。唐代玉器裝飾樣的花卉形,有造型與裝飾兩種形式。與花卉紋同時流行的還有如意雲紋,常飾於人體、花、鳥旁

  3.唐代玉器在裝飾手法上,主要採用細密陰線與網狀細陰線,表現圖案的方法。唐以前的玉器裝飾,主要通過線條來展示紋樣,表達藝術主題。

  特點:

  1.衣紋、髮絲、花葉、羽翎均用平行細陰線。花蕾、動物鱗衣,均用網狀細陰線繪就。

  2.所有線紋均用鉈琢出,落腳深,中間粗直,收筆細尖,線紋走向非常明顯。常見的人紋、花紋圖像外緣,都有一條粗弦紋邊框,框內地子內凹,在內凹的地子上用浮突及陰線描繪的手法,琢出人紋、花紋、禽鳥紋等圖案。

  唐代裝飾藝術品有飛禽、走獸、人物等,屬佩飾掛件,立體雕刻,體形較小。在雕鑿中形象不同,表現手法也不同,在雕刻中抓大型,抓主要部位,對細部精雕細鑿,動物與人物的刻畫是在正確軀體結構比例的基礎上,採用誇張手法。玉雕動物題材廣泛,有羊、鹿、犬、獵、馬、駱駝等,性格溫馴、忠厚,吃苦耐勞,而獅子、虎、怪獸兇猛剛勁,神威有力,氣勢博大。花草、流雲等寓意吉祥。

  唐代社會開放,長安的外國使官、學者、僧侶、商賈與工匠雲集,人物形象、題材不同於以前,橫掃神秘文化,同時由宮廷邁向社會各階層。西安地區發現的唐代陵墓、窖藏文物與壁畫多皇室家族、重臣、戰將之物,為他們服務。五光十色的世俗題材增加,玉雕器上的雕刻紋樣也是很好的例證,如成對鴛鴦、雙喜牡丹、龍鳳起舞、飛天侍女、顆顆石榴、各種舞蹈奏樂等等,具有濃烈的世俗人情味,是雕鑿藝術與內容交織在一起的現實美。當時婦女能騎馬狩獵,能著男裝上街觀燈,佩戴各式各樣玉器。直觀所見的唐代繪畫與陶俑中的婦女是豐碩盛裝,高髻美發,輕紗薄羅,彩色柔麗,露肩裸臂,「遊春」、「出行」、「嬉耍」、「攬鏡」,悠閒安然,她們頭上戴的,身上佩的各種玉飾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是唐代藝術構成部分,但又與以後的宋代出現大量復古玉禮器與仿古玉器不同。


  唐、雙鳳紋牌


  唐、雙鳳紋牌局部細節

  唐代玉器特徵呈現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它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的。漢代以來那種程式化、圖案化紋樣,那種古拙遺風均消失了,趨向寫實的方向,是一種飽滿、健康、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宗教用玉、禮儀用玉大大減少,谷紋、蒲紋、變形雲紋、螭紋等基本不見。唐玉紋飾有捲雲紋、卷草紋、連珠紋等,動物紋有龍、鳳、牛、馬、鹿、雁、孔雀、鶴等,有的飛鳥成雙成對,植物紋有牡丹、石榴、蓮花等,都是來自現實生活。由於與國外文化的交往,吸收外來文化,出現外來的造型與紋飾,促使玉器的發展呈現一個新局面。在品種方面,實用器增多,羽觴、長杯、牛頭杯、缽、單柄杯、碗等,實用飾品玉梳子、玉梳背、粉盒等,飾件玉帶板、玉釵頭鑲件、玉鐲、玉獸、玉鳥等,還有玉冊(上海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均有收藏)。

  在雕刻技藝上吸收當時的雕塑與繪畫手法,使用傳統的鏟地、鏤雕與圓雕,大量使用陰刻細線,用陰刻表現細部與繪畫線描一樣。唐代玉雕刻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用繁密的細線與短陰線表現裝飾衣紋、陰陽凹凸面等等。例如白玉胡人舞蹈絝尾,首先是按照人物舞蹈形體「鏟」周圍的地,由外向裡成斜面,具有浮雕感,突出人物,細部都用陰線刻劃,綢帶用長陰線,表示飄動的輕薄的質感,身體各部位的平行短陰線表示向背陰陽面,長袍下的較長的細陰線可以看出與地圓毯上的短陰線是起裝飾作用,從而可以看出陰線的巧妙應用。西安市考古所藏白玉鴛鴦頭花飾中的鴛鴦扇起的翅膀,用繁密的細陰線表示羽毛,花葉同樣用短陰線刻劃,質感強,生動活潑。


  唐、花卉紋梳背

  唐代玉器時代特徵明顯。以龍紋為例,白玉線雕龍紋璧(上博物館藏、陝西省博物館藏料龍璧),龍頭長雙角,張口露牙,嘴角長大(超過眼角),頸後有須,下唇留須,龍身滿飾方格形鱗紋,背生火焰狀鰭,四肢作騰飛狀。鳥紋,短翅,多呈展翅形,翅端向頭部扇起,排列整齊陰線表示羽毛,豐滿健壯,活潑和諧,生活氣息濃鬱,與金銀器、瓷器、銅器等鳥紋一致。人物形象也是多樣的,有西域人,善歌善舞、吹拉彈奏各種樂器,場面歡快;還有騎象人等,構圖新穎,刀法嫻熟。總之雕刻工藝精巧,注重整體造型的準確,又在細部刻劃上下功夫,大中顯精神,細中見靈氣,具有豐滿健壯,雍容大度,浪漫豪放的時代氣息。

  在鑑定唐代玉器中,首先要看藝術風格,也就是造型、紋飾與「刀法」,琢磨細緻,質感強烈。還要經常看實物,特別是標準器。有的仿品僅僅是形似,而沒有唐代風格特徵。或者忽略細小部位,看起來有點呆滯。有的細看短陰線是一頭略粗,另一端略細,若掉以輕心就要上大當。其次作舊,制假包漿或制殘,也要細心觀察。有人只注意看包漿,把「包漿」放在首位,這就要上當。一般經驗是在鑑定中要分主次,主要看特徵,以此斷定真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狂草」試捲走紅,字體灑脫豪放,老師看後心亂如麻
    小學生「狂草」試捲走紅,字體灑脫豪放小學生們喜歡玩是認真的,而不愛學習也能看出來絕對也是認真的,看看這個試卷,每一道題小學生都是做了,可是就是寫的什麼完全是看不出來。這狂草的字體,已經看出來學生的貪玩心切了,字體這灑脫豪放程度可以說是滿分啊,不過,老師看後可就心亂如麻了,直接就放棄批改了。
  • 盛唐若論草書,他稱第二,無人可稱第一!
    張旭的草書代表了盛唐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後來的懷素,亦是繼張旭而起。盛唐的草書亦越出二王規範,在章法上變今草為狂草,在用筆上極盡變化,氣脈飛動,剛柔相濟,以豪放縱逸的新面目顯現了盛唐氣象。張旭是盛唐草書大家,喜醉後大呼作書,其書氣勢豪邁,盤曲放蕩,有如電激星流,又若驟雨旋風,觀之令人驚心動魄,不可思議。據史書記載,張旭是「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黑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
  • 盛唐是什麼?盛唐詩歌中的兵器意象
    盛唐詩人昂揚奮發,積極向上,創作了大量飽含時代精神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有一個重要且獨特的意象——刀槍劍戟等兵器戎戈意象。本文則試以劍意象為主意象對盛唐詩歌中的眾多兵器意象進行分析,從時代的華美篇章中去窺見那個時代的恢宏氣魄。縱觀人類歷史,從某個方面來講,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 如何判斷紅山文化玉器的價值
    3,看反光 因為紅山文化玉器是手工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會凹凸不平,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同的反光。 玉帶板 紅山文化玉器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
  • 牛仔褲給人一種年代氣息,有型而時髦,大方的造型盡顯小女人氣質
    牛仔褲這樣穿搭可以彌補矮個子的缺憾盡顯腿部修長,特別的顯身材怎麼穿都很顯瘦,那就是其腿型或許會有些瑕疵帶給你舒適的穿著體驗,美女的穿衣風格富有時尚的美感,穿上舒適不緊繃還盡顯時尚女王範,配上上衣或者潮鞋讓你更加的有魅力同時修飾腿型的功效奇佳,這樣真的給人特別溫暖的感覺,簡潔的樣式個性時尚潮流處處都會給你最好的時尚體驗,穿著牛仔褲使得純潔如水美女高貴魅惑氣質不一般
  • 盛唐氣象的一種:不去邊塞遛一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盛唐詩人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輝煌,一大批庶族出身的文人懷著兼濟天下的理想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雄心勃勃,銳意進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積極追求。這種思想反映在詩歌裡構成了盛唐詩歌嚮往建功立業,勇於進取的重要主題,呈現出一種雄健、豪邁、向上、樂觀的時代風貌。
  • 李白在天上飛,杜甫在地上追——同一個時代,不同的詩意人生
    李白長在盛唐,杜甫長在唐由盛轉衰的年代,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自然會有不同的詩風。除此之外,讓二人詩風不同的原因,還有那天下地下的人生境遇。李白出生商人之家,在那個年代,商人的地位並不高。但他是幸運的,他生得風流又有才華,發跡的時候正是盛唐奢靡享樂之風盛行的年代。華麗的詩文受到了熱烈追捧,生活中他也娶了幾房生世不錯的妻妾,這讓他一生都衣食無憂。
  • 宋代動物造型玉器玉器,雅俗共賞,有著濃鬱的民俗色彩
    在宋代以前玉器是貴族的專屬,普通百姓想擁有一件玉器除非是富甲一方的家族。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也快速發展起來,到了宋代玉器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只要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就能夠用得起玉器。宋代有商品經濟十分的繁榮,玉器也在其中頻繁地流通,這個時候的玉器就不再屬於官玉而帶有了民玉的屬性。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但畢竟中西文化存在著差異,紀錄片最大的意義反倒是讓我們看到西方視野裡的杜甫,以及他背後的盛唐詩壇。紀錄片中的杜甫是非常悲慘落魄沉重的,沉重到我們難以產生共鳴。真實的杜甫並非只看到腳下大地,每日哀嘆命運,從未抬頭仰望過星空。如果你看過戴建業教授的解讀,你會知道盛唐時代的詩人們,是狂的可愛,都是非常爺們的。
  • 與世無爭,才是灑脫人生
    與世無爭,要的是豁達、大度;講的是慈悲、寬容;學的是修身、養性;行的是積德、布澤。與世無爭,是最為睿智的選擇與高深的涵養;與人無爭,更是一種充滿智慧與灑脫的風流。
  •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一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正在開挖地基,有工人挖開一座平整的大石板,竟然發現了下面隱藏著的地下建築。南越國的歷史地位不容小覷,嶺南作為煙瘴南蠻之地,趙佗通過「和輯百越」的政策將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引入該地,使得嶺南地區從刀耕火種直接跳躍到農耕文明時代。同時又開啟了海洋文化和異域文化的探索,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所在。
  • 原始人是怎麼製作玉器的
    下面這隻玉器,叫做紅山玉豬龍。樣子非常非常的萌,圓潤有光澤,非常美麗。但是,再美麗我們也不能據為己有,因為它是國寶。它的名字叫紅山玉豬龍。紅山文化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在博物館看到新石器時代的精美玉器時,我相信任何人腦子裡都在想一個問題:這麼精美的玉器,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玉器上往往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即紋飾。紋飾的雕刻技法、構思、表現主題等方面是評價玉器及鑑賞玉器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歷史時期,紋飾的表現形式及雕琢技法,往往都有很大區別,所以紋飾成為玉器斷代及鑑賞的一個重要標準。
  • 朝氣蓬勃的盛唐之音———文苑——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盛唐詩歌蓬勃的朝氣,是民族強盛特有的精神風貌  盛唐詩歌最為打動人心的是那蓬勃的朝氣,它是民族強盛特有的精神風貌。「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如此一來,《春江花月夜》「儘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它迥異於「魏晉時代人命如草的沉痛哀歌」,亦不同於杜甫飽經世道亂離後的現實悲痛,而是流露出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感傷、惆悵的激勵和歡愉」。因此,雖然作者拈出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樣發人深省的千古名句,詩歌的整體風格卻「仍然是那樣快慰輕揚、光昌流麗」。可謂是盛唐的青春旋律。
  • 《奇妙之城》首播周深分享出道經歷 漫遊貴陽盡顯灑脫自在
    節目中,重返貴陽的周深與好友隨性行走於街頭小巷,盡顯灑脫。而節目裡另外兩位素人主角也本色出鏡,通過他們真實而有趣的生活,將爽爽貴陽呈現於大眾面前。截止節目首播後,#奇妙之城陣容#、#奇妙之城先導片#、#奇妙之城#、#周深在溶洞裡唱傳奇#等21個話題輪番登上全網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還表示要將節目加入必追名單,期待後續節目播出。
  • 簡說宋代玉器
    經過五代十國漫長的玉器生產低潮之後玉器生產驟然升溫,國家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代玉器的空前發展。這時,民間玉雕行業初具規模,玉器市場應運而生,卞梁(今開封市)、揚州、杭州都出現了專門經營玉器的店鋪(陋室居註:幾年前多次去開封,竟然沒有去開封博物館,甚為憾事)。
  • 世說新語之真正的自由和灑脫,不是靠外在的恣意妄為和放浪形骸
    「注釋王平子:指王澄,字平子,為人性情豪放,後被王敦所殺。胡毋彥國:指胡毋輔之,字彥國,喜歡喝酒,做事不拘小節,與王澄、王敦和庾敳(ai)交好,被稱為」四友「。解讀追求自由和灑脫,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關鍵在於追求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內心具有自由灑脫的情懷,那他就不用刻意標榜自己,或者做出出格的行為。他只要一言一行都自然而然,就足以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中顯現出自己的瀟灑和放蕩。而王平子、胡毋彥國等人,一味在言行舉止上標新立異,不免讓人懷疑他們有做作之嫌。
  • 從宋代玉器看宋人審美,不服不行(下)
    從宋代玉器看1000年前宋人審美,不服不行),J先生給大家介紹了宋代玉器的材質、紋樣和工藝;今天,繼續帶大家看看宋代玉器的種類以及市井玉器等方面:玉器種類百花齊放裝飾性、實用性逐漸增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便以「愛玉」和「尊玉」著稱於世,尤其是宋代的玉器,無論是紋樣還是雕刻工藝,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 史前文明—良渚文化玉器大賞
    良渚文化玉器絕大多數材質優良,在江浙平原地區出土的良渚古玉,如反山、瑤山、匯觀山等地出土的良渚玉器,表面經過四千多年的歲月,常常會形成一層光亮、緻密的膜,側光下呈現明顯的玻璃光。古人製作玉器過程中,需要經過開料、刻工、拋光等多道工序,形成絕佳的拋光效果。
  • 首城瓏璽唐風獨墅,盛唐屋簷下的世界夢想
    長安,曾經的十三朝古都,盛唐國都,豐厚濃鬱的歷史文化,起伏更迭的人文故事,在古城牆的草木磚瓦間仍舊依稀可見。首城瓏璽唐風獨墅,觀盛唐建築形制之傳承,鑑盛唐風骨氣韻之再現,在北京東五環稀貴地脈,重塑唐代文化的美好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