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取決於我們是否相信效率市場假說

2020-12-04 漲停明燈鄭老師

曾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笑話:一艘船漂行在大海上,船上坐著很多動物,動物們提議每人說一個笑話,如果聽笑話的動物中有一個沒有笑,說笑話的就自己跳到海裡去。老牛說了一個笑話,大家都哈哈大笑,唯獨小豬毫無反應。於是,老牛隻好自己跳到海裡,淹死了。過了一個小時,小豬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大家問他為什麼發笑,小豬說剛才老牛的笑話太好笑了。原來,小豬這時候才反應過來,老牛死得太冤了。

這個笑話跟金融有關係嗎?當然有,而且關係還很大。在股市裡面,如果股票的價格也像小豬一樣反應遲鈍的話,也會產生類似的後果。比如一個公司經營得非常好,但是,不管這個公司宣布了什麼好消息,不管這個公司比上年多賺了多少錢,它的股票價格都像小豬一樣,就是沒反應,就是不上漲,結果會怎麼樣呢?結果就是,當這家公司需要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的時候,沒有人買它的股票,這個公司就得不到生產所需要的資金,也就發展不起來,甚至可能會倒閉,像老牛一樣冤死。

相反,如果大象說了一個笑話,本來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所有動物都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這不就讓大象白白撿了大便宜嗎?就好像在股市裡面,本來一個公司經營得很差,連年虧損,可是它的股票價格就是一個勁地往上漲。結果怎麼樣呢?當然是大家都去買它的股票,本來有限的資金都浪費在這個經營很差的公司上了。

例如,在 2007 年A 股牛市的時候,很多 ST(退市風險警示)公司的股票連續漲停,許多資金都浪費在這種公司上了。股價是否迅速充分地對信息做出反應在股市裡面,當公司發布重大消息的時候,股價到底是怎麼反應的呢?

經濟學家做了很多研究,他們發現,首先,在公司發布消息前,股價就已經在上漲或者下跌了,這說明股市裡面普遍存在內幕交易。其次,市場往往反應過度,就是在公司發布好消息後,股價大幅度上漲,本來應該上漲 5% 的結果上漲了 8%,一兩天之後投資者冷靜下來,發現這個好消息其實也沒有那麼好,股價又慢慢地下跌一點。發布不好的消息之後,剛好反過來,股價先大幅度下跌,一兩天之後又慢慢漲回來一些。

A 股就是這樣。2018年A股連續下跌,創業板指數甚至創下了2015年「股災」以來的最低點。雖然有貿易摩擦的原因,但 A 股應該是反應過度了。在A 股中,有些股票在交易的時候突然出現閃崩——股票價格突然莫名其妙暴跌,甚至跌停。例如,2018 年6 月 14 日,就出現了 10 多隻股票盤中突然閃崩跌停。

有人說,這是因為這些股票的業績不好,可問題是這些股票的業績不好大家早就知道,又不是突然宣布的。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一定要冷靜,公司發布壞消息的時候不要急於拋售,發布好消息的時候也不要急於買進。

什麼是效率市場

上市公司經常會公布重大事件,對於這種重大事件,如果股票的價格像小豬一樣反應遲鈍、沒有變化的話,或者本來什麼事情也沒發生,可是股市莫名其妙地暴漲暴跌,我們就把這個市場叫作非效率市場。效率市場就是當股市發生好的或者不好的重大事件時,股票價格會迅速而且充分地做出反應,即股票價格會迅速地上漲或者下跌。一個是要迅速反應,不能像前面說的那個小豬一樣反應遲鈍;一個是要充分反應,就是股市上漲或者下跌的幅度要與信息的重大程度一致,既不能反應不足,也不能反應過度。這個理論就是效率市場假說。

效率市場假說是現代金融學核心理論,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尤金·法瑪在 1970 年提出來的。2013 年法瑪因為這個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效率市場假說還有其他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關於股市是不是可以預測的這個問題。

股市是不可預測的

股市每天都在變化,要麼上漲,要麼下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股票價格每天都在漲跌?推動股價不停變化的力量是什麼?

股市是由新聞推動的,即推動股票價格不停變化的力量是新聞。例如, 2018 年 8 月 9 日晚上,有報導說工商銀行與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的首套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從 95 折調整到 9 折,8 月 10 日開盤後房地產股票大漲。

股市是新聞推動的,而新聞的本質特點就是它是無法預測的。如果新聞是可以預測的,它也就不是新聞了。要麼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是人們無法事先知道的,要麼它的內容是人們無法事先知道的,要麼它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都是人們無法事先知道的。例如,按慣例,中國國家統計局會在每月 9 日上午發布上月的 CPI 等經濟數據,雖然我們知道國家統計局發布 CPI 這一新聞的時間與地點,但是,國家統計局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具體內容事先是沒有人知道的,沒有人事先就準確地知道 CPI 到底是多少。

如果事先有人知道了,很可能是統計局有人違法,洩密了。一些外國投資銀行曾經非常準確地預測出中國的宏觀經濟數據。2010 年 6 月,外國媒體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預測數據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居然一模一樣,難道外國投資銀行真的擁有非同尋常的預測能力嗎?北京西城區檢察院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是國家統計局的孫振與中國人民銀行的伍超明兩人將經濟數據故意洩露給了外國媒體。這些洩密的人被抓以後,外國投資銀行對中國經濟數據的預測基本上也是瞎矇了。

既然股市的波動與股價的漲跌是由新聞推動的,而新聞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股市也就是不可預測的。

為什麼說股市無法預測

股市是可以預測的這種說法本身其實是自相矛盾的,為什麼呢?舉例來說,假如今天是 2019 年 6 月 3 日,我預測工商銀行的股票在 2019年 10 月 1 日將從現在的每股 5 元上漲到每股 12 元,我會怎麼做?我當然今天就會購買工商銀行的股票,錢不夠就借錢買,有多少買多少。而且,既然我能夠預測,別人也能夠預測,別人也會買工商銀行的股票。結果,工商銀行股票的價格會怎麼樣?當然是 6 月 3 日就會開始上漲,而不會等到 10 月1 日才上漲。

但很多人仍然相信股市是可以預測的,特別是股市分析師們。股市分析師們都強烈反對效率市場假說,他們相信股市是可以預測的。股市分析師的工作就是預測股市,如果效率市場假說是對的,他們就都得下崗,都得另謀生路。

已故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197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曾經說過,如果股市是可以預測的,那麼大家早就是億萬富翁了。股市上漲的時候,買入可以賺;下跌的時候,賣空也可以賺。因此,如果能夠準確預測股市的話,每天都可以賺錢。

我們通過一個很簡單的計算,就可以證明沒有人能夠持續性地準確預測股市。假如某人能夠持續性地準確預測股市的走向,他每天可以賺 0.5%,如果他投資 10 萬元到股市,一年按 250 個交易日計算,10 年之後,這 10 萬元的投資就會變成 260 億元。這樣的人從來沒有出現過,也永遠不可能出現。

對於那些在電視上指著各種 K 線、均線預測大盤或者個股股價走向的股市「牛人」,只需要問他們一個問題:你賺了多少錢?他們要是能夠預測股市,早就是億萬富翁了,早實現財富自由了,還用得著每天在電視上分析股票,賺這個辛苦錢?有時候有學生問我怎麼看股市,我說別問我股市的走向,如果我能預測股市走向,我就不會在這裡上課,賺這個辛苦錢了,早就到加勒比海島度假去了。

現在微信上有很多「薦股群」「股票交流群」,可以說這些「薦股群」「股票交流群」幾乎都是騙子。媒體上有很多這樣的報導,某人被拉入「薦股群」,上當之後才發現除了自己,群裡的其他人全是託兒。

「股神」巴菲特也沒有預測股市的能力

2018 年,中國有大量的基金清盤。2018 年的前 7 個月中,共同基金已有 213 只清盤,私募基金則有 1 092 只清盤。

基金清盤是指將基金資產全部賣掉,變成現金,然後將所得資金分給基金份額持有人。清盤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基金不賺錢,甚至虧損。例如,我創辦一隻基金,總共 1 億份,每份 1 元,也就是總共募集了 1 億元,然後拿去投資股市。我拿著募集的資金買了 A 股的股票,結果虧損了,現在每份基金只值 0.75 元。這時我決定清盤,也就是把我手裡的股票全部賣掉,變成現金,然後分給大家,你買了 10 萬份,購買的時候是 10 萬元,而現在只有 7.5 萬元了,虧了 2.5 萬元。

這麼多的基金清盤說明什麼問題?說明這些基金都沒賺錢。基金清盤和效率市場假說有什麼關係呢?

股市到底是不是效率市場

效率市場假說到底對不對,或者說股市到底有沒有規律性、是不是可以預測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們的結論是,總體來說股市是效率市場,也就是說,總體來說股市是不可預測的。

檢驗股市是否是效率市場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看基金經理的業績是否跑過大盤。假如 2018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盤指數上漲了 10%,我們可以看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的漲幅是否超過 10%。基金經理是從事投資的專門人才,如果他們真能預測股市的走向,他們就會在股市下跌前賣掉股票,而在股市上漲前買進股票;而且,他們也應該具有選擇牛股的能力,即能夠選出那些能夠跑贏大盤的股票。這樣,因為他們避免了股市下跌時候的損失,在他們的管理下,基金的業績就應該比大盤好。

然而,經濟學家做出的大量研究發現,不管是在哪個國家,總體來說,共同基金經理很少能夠持久性地跑贏大盤。偶爾有人跑過大盤,也基本上是因為運氣好。這說明即便是專門從事股市投資的基金經理也沒有預測股市的能力。既然沒有人能夠總是準確預測股市的走向,股市就是不可預測的。

華爾街的大師們也虧損

華爾街的投資大師們也常有虧損的時候。2011 年,約翰·保爾森等對衝基金大師就遭受了巨額虧損。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中,保爾森曾以大規模賣空而獲利數十億美元,也因此在全球聲名大噪。然而,在 2011 年,保爾森數次遭受巨虧。例如,2011 年年初,他以大約 10 億美元買入 2 500 萬股惠普的股票,平均每股買入價格 44.7 美元。2011 年 8 月 19 日,惠普宣布考慮放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業務後,股價暴跌到 23.6 美元,保爾森帳面損失可能高達 5 億美元。

有人會問,還有「股神」沃倫·巴菲特呢,難道巴菲特也是靠運氣?對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的回答是,全世界有 75 億人,在這些人中,總會出現 幾個巴菲特、愛因斯坦這樣極其厲害的人。但就算是巴菲特,根據 2018 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公布的數據,在 1965—2018 年的 53 年裡,有 17 年巴菲特輸給了標準普爾 500 指數,輸給了大盤。巴菲特自己也從不對股市做 任何預測。有媒體報導,巴菲特曾說過,他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

投資策略取決於我們是否相信效率市場假說

效率市場假說對個人投資者的股市投資有什麼意義呢?對於我們一般投 資者來說,在投資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看你相不相信效率市場假說,相不相信股市是不可預測的這個結論。

如果你不相信效率市場假說,認為股市是可以預測的,認為別人預測不了股市走向,但你可以,那麼你可以做短線,今天買入股票,明天就把它賣掉,在股市的短期漲跌中賺錢。

如果你相信效率市場假說,相信沒有人能夠真正持續性地準確預測股市的變化以及股票價格的漲跌,那麼作為投資者,你就不要過多地從事短線交易,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買一隻能夠充分代表股市大盤的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哦,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為大家解答,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價值or市場?股票投資策略之一
    策略的選擇取決於個人的知識儲備、信息渠道和認知水平,可能掙到的是能力範圍圈之內的錢;策略的選擇要考慮自己的持股的時間長短、風險的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沒有完美的策略,時間短、風險低、預期收益高三者無法同時達到 有效的策略可以分為兩大派,一派是價值投資策略,一派是
  • 尤金·法瑪與有效市場假說
    一、有效市場假說的內容證券分析就是把與證券市場相關的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證券市場、證券品種的價值及變動趨勢進行研究及預測,並向投資者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投資價值報告等,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向投資者提供上述報告及分析、預測或建議等服務。
  • 金融危機顛覆「有效市場假說」
    人們曾經頗為肯定地相信「市場」會始終以高效、理智的方式健康地發揮作用,然而近年金融市場引發的危機,卻大大粉碎了人們對「市場」的信心。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曼寧(Alan Manning)說,一直以來,經濟學中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堅信市場不會出錯,即「有效市場假說」,這一觀點在全球經濟長期繁榮的階段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現在,鐘擺又擺了回來。
  • 每一代人都年輕——《適應性市場》讀書筆記及其他
    即便是唱反調的,比如哈耶克就不相信達爾文理論可以應用於生物學之外,更加不相信馬克思,但同樣意識到靜態假設的不足;然後是卡爾波普爾和喬治索羅斯師徒,也是在用動態適應機制的反饋踐行對「絕對知識」的懷疑。 今時今日,《金融鍊金術》被幾代人奉為圭臬,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如雷貫耳,被人尊(矮)稱(化)為「照亮市場幾十年的宏觀策略」。
  • A股投資的九大流派:特徵與策略
    在交易流派和或者說市場派的世界,大概有四種思路,嚴格交易策略、熱點追擊、量化套利、高頻交易,前兩種屬於主觀策略,後兩種屬於量化策略。而我們同時也會討論三種失敗的交易方式或者投資方式。價值趨勢的交易策略的核心是公司和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的景氣周期逆向投資——市場認知出現錯誤或者無視改善,買入;市場認知回歸後,賣出,逆向投資交易策略核心是市場認知的錯誤或者盲點。
  • 朱贇:投資策略的有效邊界決定收益
    海富通基金FOF投資部總監朱贇表示,基金的收益與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的有效邊界相關,在恰當的市場環境中挑選出與合適的基金經理,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其投資策略。  那麼對於FOF基金來說,有哪些大類資產配置的策略?FOF產品運行已有三年,目前還存在什麼缺陷?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邀海富通基金FOF投資部總監朱贇為大家答疑解惑。
  • 類承曜:股票估值、情緒與投資策略——大金融思想沙龍第151期乾貨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股票的價格P,即P=E×P/E。其中,E代表著每股的盈利,P/E為市盈率,代表股東們對該股票的估值。股票估價既取決於公司的盈利基本面,也取決於市場對它的估值。因此,股票價值跟股票價格之間有時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且這個差異有時候是長期存在的。
  • BlockArk:從UNI停礦看有效市場假說在加密市場的應用
    有效市場假說 金融學專業的大學生在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不久後,就會了解到有效市場假說理論。該理論認為,在一個信息透明且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反應在價格中,其中包括對未來價值的預期。有效市場假說在傳統金融市場有諸多爭議,因為往往投資者認為股價是被操縱的,莊家總是能獲得超額收益。但相對來說,在一個信息越透明的市場,價格越有效,越能反應市場對未來的預期。我們常常認為,加密市場中排名前列的加密貨幣,共識較為廣泛,持倉較為分散,信息傳播較廣,價格也更加有效。
  • CTA 趨勢跟蹤策略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
    因此,本文的一個目的就是研究趨勢跟蹤策略是否存在市場容量約束。  在此之前,本文還進行了另外兩方面的工作:首先,我們深入研究了時間序列動量策略和CTA基金表現之間的關係;其次,通過分析代表性基準動量策略與CTA基金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我們提供了CTA基金中採用趨勢跟蹤策略的充分證據。
  • 隨機漫步的市場,文諦資產的量化多策略如何多維度獲取收益?
    隨機遊走假說是金融學上的假說,認為股票市場的價格,會形成隨機遊走模式,因為它是無法預測的。換一句話說,未來是極度不確定的。於是,這個世界出現了一群嘗試通過「量化」的方式去減弱主觀預測的創新玩家。他們認同市場的不確定性,力求通過不同的方式適應這樣的不確定性,從而追求具備一定概率的確定性。身處其中,文諦資產表達了他們與此相同的投資理想,他們追求的是與市場漲跌無關的超額收益。
  • 投資情緒才是金融市場永不改變的鐘擺運動
    文/陳根「有效」是金融市場建立、運行與監管的根本目標,「有效」的前提是投資人的「理性」。但2020年的上半年,我們也看到了,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給本身就具有較高不確定性的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更多挑戰。
  • 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 但你必須相信周期
    投資成功的關鍵是懂得周期,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因而周期內肯定會有起起落落和不斷重複循環。橡樹資本霍華德·馬克斯用《周期》一書告訴我們:做投資,你可以什麼都不相信,但你必須相信周期。只要有人在,就有周期。正如馬克·吐溫的那句名言:歷史不會重演細節,過程卻會重複相似。霍華德·馬克斯先生的著作總能給讀者以新的啟迪。投資者的思維是線性的,但經濟和金融市場是有周期的。
  • 基金投資的常用策略之總結篇:策略即信仰
    它們分別是:   初級組:買入並持有策略、定投策略、核心-衛星策略;   中級組:股債再平衡策略、美林時鐘策略、逆向投資策略;   高級組:風險平價策略、全天候策略。   策略是直接反映投資中大道至簡的智慧。初級策略雖然簡單,但長期收益預期並不低。中級策略需要掌握資產配置的思想,能夠極大增強市場適應性,改善投資體驗。
  • 業績發布期如何投資?可以參考「淨利潤斷層」策略
    這一選股策略是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有機結合。本文將從財報公告視角研究淨利潤斷層對投資策略的指導意義。   ●淨利潤斷層選股策略有效嗎?淨利潤斷層選股策略能明顯跑贏市場。一種較保守組合自09年5月至20年4月年複合收益率可達20%,超過同期萬得全A的6.5%的收益率水平。
  • 新興市場之父莫比烏斯將成立新公司研究投資中國市場
    他的下一個行動是成立一家新公司專門研究投資中國及其他新興和前沿的市場。根據莫比烏斯的說法,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正在進行中,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有巨大的投資機會。莫比烏斯說,立法可能會產生巨大的投資影響,這取決於人們的生活將如何受到影響,以及經濟將如何發展。他說:「只要人們是幸福的,一個強大的、穩定的架構通常有積極影響的。」
  • 第四季度債券市場投資策略 中期券種還有上漲空間
    作者: 度萬中 楊永光 何康 關鍵詞:
  • 基於風格的擇時策略研究——如何把握市場風格?
    我們採用Black與Litterman於1992年提出的Black-Litterman模型作為預測框架,該模型以市場均衡假設推出的資產收益率為出發點,結合投資者對不同投資品收益率的主動判斷,最終確定投資品的收益率和最佳的投資組合配置。
  •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厲害,不是取決於智商,而是這三個方面
    一個人是否厲害,與多方面的東西相關,心理學發現,一個人厲害智商並不是決定性的,反而是其他方面,比如我們的潛能,正確的方法,以及多元的智力息息相關。要相信自己的潛能,給自己信心和勇氣,那樣才會有所作為。潛能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這種能力我們稱為「潛力」,也就是存在但未被開發與利用的能力。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案例,講述被低估的自我潛能。有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從樓下掉下,當時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過去,而她的短跑記錄已經打破了世界記錄。
  • 易方達唐永鵬:人工智慧可提高投資研究效率 降低成本
    他還表示,人工智慧對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有很多助力,主要體現在:首先,人工智慧可提高投資研究的工作效率。引入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發揮計算機快速處理海量信息的優勢,幫助基金經理在信息收集、壓縮、提取,風險預警等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其次,人工智慧可降低成本。智能交易則可輔助交易人員運用智能化交易策略,尋找交易最佳時機,降低交易成本。除此之外,人工智慧可規避人類情緒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 中金:A股市場因子投資十問十答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中金公司研究部 因子投資已經成為資產管理行業重要的投資方式,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也已遍布在投資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在本文中,我們將聚焦因子投資,通過對十個問題的探索,來嘗試對A股市場因子投資進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