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平滑肌蛋白重要功能

2021-01-08 生物谷

心肌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平滑肌蛋白(Lmod)能促進重要心肌蛋白——肌動蛋白(actin)的裝配,並能指導肌動蛋白裝配形成「心臟泵」。這一發現是對Lmod為數不多的研究成果之一,它回答了心臟學家長期以來的一個疑問,即是什麼在控制著「心臟泵」的裝配。相關論文發表在4月11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

領導此次研究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Roberto Dominguez。他說:「我們比較了Lmod和原肌球結合蛋白(Tmod,已知能在肌細胞中綑紮肌動蛋白絲)的胺基酸序列,發現Lmod有一部分與Tmod特別相似。因為Lmod比Tmod大,具有自己的特徵,所以我們懷疑它可能裝配心肌的肌動蛋白絲,實驗結果證實了我們的想法。」

肌動蛋白是大部分動物細胞中最豐富的蛋白,它形成聚合體構成細胞骨架。在試管中,肌動蛋白能自然形成聚合體,而活細胞利用成核蛋白(nucleator proteins)來控制肌動蛋白絲形成的時間和地點。論文合作者、耶魯大學的Thomas Pollard說:「長久以來,生理學家一直想弄清在心肌細胞中是什麼在發揮著成核蛋白的作用。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有了令人滿意的答案——Lmod能夠作為成核蛋白,在心肌細胞中發動肌動蛋白聚合體的形成。」

Lmod在心臟細胞中的準確定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的水平的升高會導致在心肌細胞核中形成反常的肌動蛋白束,而這些地方本不應存在肌動蛋白。與此類似的肌動蛋白束解體是細胞核內棒狀體肌病(intranuclear rod myopathy)的典型特徵,雖然這種疾病是由一種骨骼肌特異性的肌動蛋白基因變異所致,而外在的相似性卻表明,Lmod的突變有可能也能在心肌細胞中導致這種疾病。

目前,小組正在研究心臟怎樣調節Lmod的水平以及Lmod如何與心肌疾病相關。此外,小組還嘗試著對Lmod進行結晶,以直接研究它的結構。(科學網 梅進/編譯)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Science),Vol. 320. no. 5873, pp. 239 – 243,David Chereau,Roberto Dominguez

Leiomodin Is an Actin Filament Nucleator in Muscle Cells

David Chereau,1* Malgorzata Boczkowska,2 Aneta Skwarek-Maruszewska,3 Ikuko Fujiwara,4 David B. Hayes,1 Grzegorz Rebowski,2 Pekka Lappalainen,3 Thomas D. Pollard,4 Roberto Dominguez2

Initiation of actin polymerization in cells requires nucleation factors. Here we describe an actin-binding protein, leiomodin, that acted as a strong filament nucleator in muscle cells. Leiomodin shared two actin-binding sites with the filament pointed end–capping protein tropomodulin: a flexible N-terminal region and a 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 Leiomodin also contained a C-terminal extension of 150 residues. The smallest fragment with strong nucleation activity included the leucine-rich repeat and C-terminal extension. The N-terminal region enhanced the nucleation activity threefold and recruited tropomyosin, which weakly stimulated nucleation and mediated localization of leiomodin to the middle of muscle sarcomeres. Knocking down leiomodin severely compromised sarcomere assembly in cultured muscle cells, which suggests a role for leiomodin in the nucleation of tropomyosin-decorated filaments in muscles.

1 Boston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Watertown, MA 02472, USA.
2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Philadelphia, PA 19104, USA.
3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Helsinki, 00014 Helsinki, Finland.
4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06520, USA.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平滑肌蛋白重要功能
    心肌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平滑肌蛋白(Lmod)能促進重要心肌蛋白——肌動蛋白(actin)的裝配,並能指導肌動蛋白裝配形成「心臟泵」。
  • 衛濤濤課題組合作揭示蛇床子素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傳統中藥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蛇床子素(osthole)可以舒張氣道平滑肌、抑制哮喘疾病模型的氣道高反應性,繼而從動物模型、組織切片、培養細胞及酶學反應等不同水平確定了蛇床子素的作用靶點是蛋白磷酸二酯酶4(PDE4);進一步通過共結晶及X射線晶體衍射解析了蛇床子素與PDE4相互作用的結構基礎,闡明了蛇床子素抑制PDE4並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 揭示朊蛋白生理形式的重要功能
    2016年10月29日/生物谷BIOON/--兩項新的研究揭示出朊蛋白(prion,PrP)---朊蛋白的非致病形式(即生理形式)---的生理功能的重要細節,其中朊蛋白的致病形式導致「狂牛症」等幾種疾病。根據這些新的發現,朊蛋白的生理形式發揮著促進神經突(neurite)生長的重要功能。
  • Science:揭示蛋白酶體控制古生菌細胞分裂機制
    正因為如此,一些控制真核細胞分裂周期中關鍵事件的蛋白都起源於古生菌。這其中包括ESCRT-III蛋白,它在許多真核生物中催化細胞分裂的最後一步,在古生菌嗜酸熱硫化葉菌(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中也是如此。
  • ...哮喘,靶標,楊永清,受體,平滑肌,針刺,蛋白,氣管,起作用,舒張...
    2發現和生物學功能研究)在2018年2月7日出版的國際著名期刊《科學?  楊永清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從臨床有效的針刺抗哮喘治療方法出發,發現針刺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後可顯著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功能並提高金屬硫蛋白-2(MT-2)蛋白含量。通過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後證明該蛋白在哮喘發病中起關鍵作用。
  • Science: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的G蛋白特異性...
    2020年3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G蛋白偶聯受體(GPCR)在細胞信號轉導中起重要作用,並作為多種疾病的重要治療靶標。與細胞外激動劑結合後,GPCR通過招募不同的G蛋白(Gs、Gi和Gq等)刺激各種信號通路以介導多種生理功能。GPCR和特定G蛋白之間的選擇性偶聯對於這類受體的生物學作用至關重要。
  • Science: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Glucagon receptor,GCGR)分別與激活型G蛋白(Gs)和抑制型G蛋白(Gi)結合的複合物三維結構,這是首次測定一種GPCR與不同類型G蛋白結合的複合物結構,闡明了受體與不同G蛋白的精細結合模式,並揭示了GPCR對G蛋白的選擇性機制,為深入認識GPCR的細胞信號轉導機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 ...發文,首次揭示小分子藥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重要蛋白的結構基礎
    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發生中,γ分泌酶已知能和其他酶一起,對澱粉樣蛋白的前體(APP)進行切割,產生β澱粉樣蛋白,後者則會聚集形成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性蛋白沉積。 因此,開發γ分泌酶抑制劑(GSI)或活性調節劑(GSM),通過控制這種關鍵蛋白的切割活性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一度被人們寄予厚望。
  • Science:重磅!揭示環狀RNA與大腦功能存在關聯
    環狀RNA能夠影響正常的大腦功能,圖片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環狀RNA生物學培訓網絡。2017年8月13日/生物谷BIOON/---儘管上百種環狀RNA(circular RNA, circRNA)在哺乳動物大腦中大量存在,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仍未解決:它們實際上發揮著什麼作用?
  • Science:蛋白摺疊遠比想像中的更加複雜
    2017年3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比以前更加詳細地測量蛋白摺疊,從而揭示出這種摺疊過程比之前所知的更加複雜。蛋白是由胺基酸組成的。正如摺紙術那樣,它們經過一系列中間狀態摺疊成決定著它們的功能的三維結構。準確地描述這個摺疊過程需要鑑定出所有的這些中間狀態。這項研究是通過讓單個蛋白解摺疊揭示出很多之前未知的中間狀態。比如,這些研究人員僅在細菌視紫紅質(bacteriorhodopsin)的一部分中鑑定出14個中間狀態,是之前觀察到的7倍。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該研究通過冷凍電鏡Cryo-EM 技術,解析出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體3.5埃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並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表面蛋白S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從生物物理及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為冠狀病毒的識別和感染的分子基礎提供了重要的見識。
  • Science:揭示一種調節RAS蛋白新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新發現的機制,通過這種機制,RAS蛋白的活性和定位受到調節。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1月1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ZTR1 is a regulator of RAS ubiquitination and signaling」。
  • Science|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揭示...
    然而,E蛋白誘導的抗體保護範圍有限,更為重要的是,登革病毒感染以及疫苗研發過程中,發現E蛋白免疫會誘導產生有交叉反應性但中和能力差的抗體,當機體感染不同類型登革病毒時,這些抗體會產生抗體依賴增強(ADE)效應,反而會導致更加嚴重的感染。這對開發安全有效的廣譜疫苗造成了重大挑戰。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蛋白Nsp1關閉宿主蛋白合成機制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編碼的非結構蛋白1(Nsp1)對宿主細胞具有破壞性的作用。事實上,Nsp1是這種病毒用來確保自身在人類宿主中複製和傳播的核心武器之一。近20年前,與SARS-CoV-2存在親緣關係的SARS-CoV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Nsp1就已被確認為一種致病因子,在當時它被發現能抑制受感染細胞的蛋白合成。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指組蛋白在相關酶作用下發生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腺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修飾的過程。組蛋白上發生甲基化的位點是賴氨酸和精氨酸。賴氨酸能夠分別發生一、二、三甲基化,精氨酸只能發生一、二甲基化。在組蛋白H3上,共有5個賴氨酸位點可以發生甲基化修飾。
  • Cell Reports :模擬平滑肌細胞 有助理解老年痴呆
    平滑肌細胞是血管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出人意料的是,它們是器官特異性:例如腦動脈平滑肌細胞不同於冠狀動脈的平滑肌細胞。這些細胞的詳細屬性在疾病過程中很重要的。因此,在實驗室中研究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病(AD)或血管性痴呆所使用的細胞需要緊密匹配活腦中的細胞。
  • Science | 繪製SARS-CoV-2的S蛋白三聚體糖基化圖譜
    >  2020年5月4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Max Crispin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Site-specific glycan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spike」研究論文,使用位點特異性的質譜方法,在重組SARS-CoV-2 S蛋白免疫原上揭示了糖基化結構
  • 結構生物學揭示A類和B類G蛋白激活的差異
    結構生物學揭示A類和B類G蛋白激活的差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15:36:36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Brian K.
  •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乳鐵蛋白可緩解腦中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研究發現乳鐵蛋白可顯著緩解因缺糖缺氧引發的腦中風,同時揭示了乳鐵蛋白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
  • Science:「人造」多肽探測細胞膜蛋白
    ( 生物谷配圖)更多生物圖片請進入     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蛋白質是存在於細胞膜中的膜蛋白    科學家集中研究了兩種名為αIIbß3和αvß3的細胞外基質受體糖蛋白,它們都是會影響凝血時血小板作用的跨膜蛋白。論文高級作者之一、醫學教授Joel  Bennett表示,「我們想看看利用兩種不同的多肽能否區分出這兩種跨膜蛋白分別的作用……事實上,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