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根據精子的運動規律,寫出一個神奇的數學公式

2020-12-03 DeepTech深科技

來自約克大學、伯明罕、牛津以及京都大學的研究者基於精子頭部和尾部的周期性律動寫出了一個神奇的數學公式,簡化了研究精子運動的過程,有助於精子在流體中運動的研究和理解,也有助於精子到達卵細胞過程中的路徑預測。

該研究團隊可謂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雞尾酒團隊,他們發現精子的尾巴能夠創造一種律動來推動精子向前運動,也能夠以一種協調的方式將精子的頭部向後拽或是向旁邊偏轉。

研究的另一部分則是流體運動分析,因為成功的受精意味著有一個精子成功地通過在流體(生物液體)中的運動到達卵細胞,那麼精子在流體中的運動就是十分關鍵的研究了,當然此類研究也比較複雜。其實,採用常規的觀察儀器來理解和研究精子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是遠遠不夠的,而研究團隊的目的就是採用新發現的數學工具來解釋這一系列問題。

該研究結果將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這不僅在理論上對流體運動仿真和多體運動仿真提供了新思路,也對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簡化問題

研究團隊中赫爾墨斯·蓋德哈(Hermes Gadêlha)博士隸屬於約克大學數學系,他向記者簡單敘述了研究的過程:

首先,為了在微觀視角觀察精子向前運動的機制,我們採用了複雜的高精度的顯微技術來觀察精子的運動。在觀察完畢後,精子尾部的運動被研究團隊數位化並寫入了開發的計算機模型中,用於理解精子尾部運動所帶動的流體運動。然後,我們採用數值計算仿真來確定精子周圍的流體是怎樣運動的,不過因為流體的結構比較複雜,記錄的數據都是經過特殊處理後才進行仿真的。我們的樣本也十分龐大——我們一共在樣品中發現了約5500萬個精子,那麼要同時對它們的運動進行建模可想而知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這也是我們想要寫出一些公式,開發一些數學工具來簡化研究過程,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預測精子的運動。研究的結果也能告訴我們為什麼一些精子成功到達了目的地,而其他的卻失敗了。其實,研究精子運動和在精子周圍產生的流體運動還是比較複雜的:分開來說兩項研究都是微觀層面的研究,仿真和觀察要求的精度較高;另一方面,這兩種運動還存在相互作用,如何分離研究對象也是難題。研究團隊採用了統計學工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論述分離研究對象的可能,將研究對象首先分離成兩部分,之後再採用「邊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s Method)」來研究精子運動以及精子周圍產生的流體運動之間的關係,並以此得出了精子運動時周圍的流場分布。

協調的節奏

在研究了精子頭部和尾部的運動後,研究人員發現精子在流體中移動時還存在一種有著協調節奏的擺動,而這恰恰能用一種相對簡單的公式來表達。研究精子運動時的流體運動,也可以採用相對簡單的電腦仿真程序。

研究結果表明,精子能夠向多個方向進行往復運動,例如向前和向後,並以這樣的方式來接近卵細胞。運動的產生還要靠精子的尾巴——鞭毛,這常見於一些細菌的細胞壁上,一般與運動有關。而精子的鞭毛有著一種十分獨特的周期性運動方式——帶動精子頭部向後或向旁邊擺動,能在精子周圍產生一種忽動忽停的流場。精子在流體中運動時,也是藉助這樣的流場來減少因為小尺寸而帶來的摩擦力。

對於精子在流體中的移動,蓋德哈博士說:「的確,科學家認為一個精子到達卵細胞就像發生了奇蹟一樣,但是我們不得不讚嘆人的身體是十分精密的一套系統,它能保證精子和卵細胞就一定能碰到一起。精子看似無規律的擺動感覺應該會對周圍的流體也產生毫無規律的影響,並且對精子在流體中的運動也會形成阻礙。但是,結果並非如此,精子周圍的流體以一種近乎完美的方式在運動,甚至還能幫助精子的運動。「

「這也意味著,精子的無規則擺動實際上是與流體運動相協調的,形成的流場和磁極形成的磁場很像。所以,即使流體的粘滯力理論上會對精子的移動產生影響,不過冥冥中註定,只有那些選定了的精子能夠與周圍的流體相協調,飛速向前遊動。」

其實,研究團隊現在能夠利用數學公式來預測單個精子的運動了,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就是將此模型推廣到更大數量的精子運動研究中。研究團隊認為這樣的研究也將有利於開發新的治療不孕不育療法。

相關焦點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都得到了統一的結論:精子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多年後,美國作家愛德華·多尼克在科普著作《生命之種》(The Seeds of Life)中記載了這個歷史瞬間:1677 年一個秋日的夜晚,列文虎克和妻子正在做愛。他「高潮射精後不足幾秒便立刻」跳起身來,帶著精液樣本直奔自己的顯微鏡。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新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300 多年前,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觀察自己的精液,發現了精細胞,並且描述說,這些精子在像水蛇一樣遊動。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都得到了統一的結論:精子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
    (來源:POLYMATHS-LAB.COM)陀螺300多年前,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Lewenhoek觀察了他的精液並發現了精子細胞,並說這些精子像水蛇一樣遊動。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使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他們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精子可以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
  • 開掛的數學家——靠做夢夢到3900個數學公式
    數學的美妙在於它用「數「來闡述世間的規律。但同時數學又是對我們思維的一種挑戰,很多無法靠實例來解釋清的規律則需要我們用運算與推理來一一闡述。縱觀出現在數學史上的一位位數學家,他們各有各的偉大之處。15歲,拉馬努金從朋友那裡借來了英國數學家卡爾的《純粹數學與應用和數學概要》,而這本書只是收錄了關於代數、微積分、三角學、解析幾何的5000多個公式,但卻沒有證明過程。拉馬努金把這本書中的每個公式當做研究題目,嘗試證明,5年後他寫出了幾百頁的證明筆記,為他「開掛「的人生奠定了基礎。從14歲開始,拉馬努金就總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信仰的宗教女神——娜瑪卡爾女神。
  •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表示,他們的最新研究將顛覆有關人類精子的最早科學發現之一。 在上周五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他們似乎表明,精子細胞不會像以前人們認識那樣,簡單地來回甩動尾巴來推動自身。相反,精子會執行複雜的三維滾動和旋轉運動程序,通過常規顯微鏡觀察時,只會使精子看起來像像「小蝌蚪」在擺動尾巴。
  • 一個公式「算」出生物遷徙進化規律!中國科學家做到了
    如今,這一生命發展的本質規律,用一個公式就能「算」出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劉陳立研究員實驗室,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華泰立教授團隊合作,11月7日在Nature雜誌以長文形式發表了研究論文。圖為文章上線Nature的頁面截圖。
  • 精子真實的運動方式,顛覆了你的想像
    三百多年來,科學家也可能被2D顯微鏡下的這類視野給欺騙。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50年-刷新你對精子的認知
    儘管超過5000萬精子無法到達卵子-相當於倫敦或紐約總人口的六倍多,但只需要一個精子就可以使卵最終受精成為人類。精子最早於1677年被發現-但是科學家花了大約200年的時間才同意人類是如何形成的。「預成型主義者」認為,每個精子都包含一個微小的微型人-人體。他們認為卵只是為精子的生長提供了空間。
  • 數學和物理的又一次相遇:量子力學導出300年前的圓周率公式
    左圖的表格中,反覆出現的方格代表著4/π,或者是一個正方形與其內切圓的面積之比。沃利斯根據此表格推出右圖上方的不等式,最終得出圓周率公式。圖片來源:Google1655年,英國數學家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數學專著,其中他推導出一個公式,發現圓周率等於無窮個分數相乘的積。
  • 文人口中的「飛蛾撲火」,實際上演繹著一個深奧,難懂的數學公式
    但經過科學家們對昆蟲習性的研究,後來才知道飛蛾會撲向那烈焰的火光,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掌握了一個特有的飛行路線,而他們的飛行路線,則來源於一個著名的數學公式&34;,它們需要按照這個在我們看起來很死板的路線,不管前方是縱身即死的烈火,還是距底深淵,都不能影響他們飛行的方向。
  • 英國女數學家寫出了製作完美「月餅」的數學公式
    英國女數學家寫出了製作完美「月餅」的數學公式來源:武漢英中 周粟
  • 當精子被發現進行「滾動運動」後,科學家感謝列文虎克帶來的歡樂
    研究發現,人類精子在遊泳時就像「嬉戲的水獺」一樣滾動,與數百年來的信念背道而馳340多年前,一個名叫Antonie van Leeuwenhoek的荷蘭人發明了一種功能強大的新型複合顯微鏡,並偶然發現了細菌的存在,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成就,改變了醫學進程。不久之後,他決定看看自己的射精-絕對不是偶然的-並發現了細小的,搖擺不定的動物,尾巴被他稱為「動物」。
  • 科學家揭示一個數學公式
    對此,科學家揭示了一個精確的數學公式,它能確定世界上最好的女性臀部是怎樣的。事實證明,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神奇的數字——腰圍和臀圍之間的比值。當這個比值為0.7時,臀部最完美。擁有這個數字的人包括索菲亞·羅蘭、瑪麗蓮·夢露以及伊莉莎白·泰勒等上個世紀的著名女星。在現代,也有許多名人接近這個神奇的數字。
  • 精子遊起來並不像「小蝌蚪」,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
    三百多年來,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這個歐拉公式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把數學中最基本的五個常數,以非常優美的形式結合了起來:e——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π——圓周率,代表了無限i——虛數單位,代表了想像
  • 「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
    導語:「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精子的運動軌跡,受精卵的發育,使得科學家們有了一步一步新的進展,尤其引人注目的便是精子的運動軌跡,在科學日益發展的今天,科學家們發現精子好像並不是左右擺動的前進,而是螺旋前進的方式,精子的鞭毛像一個螺旋槳一般推動精子前進。
  • 精子「欺騙」科學家343年!新研究:精子其實不是左右擺動前進
    因此,科學家此前通過顯微鏡觀測時,只是看到了精子的二維運動方式,它們在第三個維度上的運動方式其實是未知的。,生物學家不再使用傳統的顯微鏡,而是採用高速3D顯微鏡,它一秒鐘可以捕捉到將近6萬個畫面,由此可以得到精子的運動方式。
  • 最美最神奇的數學常數:π——包含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只要有人類,總有人想知道下一個是什麼。我向你們保證,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有一個數學家或科學家在用圓周率來表示對我們的宇宙很重要的東西,因為圓周率仍然是神秘的自然常數。發現π前面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總是有人在Pi上工作。數學和文明一樣古老。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50年-他們不遊泳就旋轉
    精子最早於1677年被發現-但是科學家花了大約200年的時間才同意人類是如何形成的。「預成型主義者」認為,每個精子都包含一個微小的微型人-人體。他們認為卵只是為精子的生長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表觀遺傳學家」認為,男性和女性都有助於形成新生物,並且在1700年代的發現為該理論提供了更多證據。
  • 一個堪稱神奇的數學規律,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甚至是宇宙星系
    今天介紹一個神奇的數學現象,雖說是數學現象,但它卻涵蓋了包括整個大自然乃至宇宙的一個規律,甚至在我們人體上都普遍存在,它就是:黃金比、黃金矩形和對數螺線。黃金比身為達文西密友的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在1509年出版《神聖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一書,專門探討如今廣為人知的一個數學觀念—「黃金比」。黃金比通常用符號Φ加以表示,可以在數學領域和大自然中以相當驚人的頻率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