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長著「象鼻」的羊原來是真的,可惜已成瀕危動物

2021-02-08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四肢動物都是有嘴巴的,不然動物會活活把自己餓死,但在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的記載中,卻有這樣一種生物,它們沒有嘴巴,不用吃東西也不會餓死,古人將其稱作「羊患」。

「羊患」其實合起來是一個漢字,只不過很難出現在現代漢語中,而《山海經》中記載的多是傳說級別的生物,就比如說窮奇等四大兇獸,都是古人利用豐富的的想像力幻想出來的,那麼,「羊患」這種生物也會是古人臆想出來的嗎?

科學家回應「羊患」其實是真的存在的,雖說和《山海經》中的形象有一定的差異,但這種奇特的生物確實沒有「嘴」,取而代之的是一根象鼻。

生物學家將這種生物稱為高鼻羚羊,而根據《山海經-南山經》中「羊患」的記載:又東四百裡,曰洵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

高鼻羚羊又名為賽加羚羊,這種生物最大的特徵莫過於擁有一對羚羊一樣的犄角,但卻多了一根「象鼻」了,這讓高鼻羚羊看起來不倫不類,就像一隻四不像。

不少科學家認為,《山海經》中的「羊患」對應的就是高鼻羚羊,只是因為高鼻羚羊的象鼻遮住了嘴巴,因此它看起來是沒有嘴巴的。

雖然名稱裡有「羊」字,但高鼻羚羊卻屬於牛科,這種長相奇葩的生物在我國的西北地區、中亞地區、東歐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的荒漠都有出現。

據統計,在20世紀初的時候,高鼻羚羊的數目還高達百萬以上,但到了現在,數量卻開始急劇下降,這讓高鼻羚羊成為了瀕危動物之一。

高鼻羚羊習慣生活在極寒的地區,而隨著全球變暖的影響,高鼻羚羊不得不面對氣候帶來的考驗,在2015年以後,科學家統計出全世界高鼻羚羊還有25.7萬,但僅僅過了一個月,高鼻羚羊就減少了21.1萬隻,這讓全世界的生物學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記載的「無嘴獸」竟真存在!卻成極危動物,網友:原來長這樣
    你知道這個山海經中的怪獸竟然真實存在嗎? 《山海經》中曾記載過一種長得像羊,但沒有嘴巴且鼻子像大象的神獸,通過長時間探索,現在有很多學者懷疑這個生物就是現存不多的高鼻羚羊。
  • 世界瀕危動物歐洲盤羊煙臺產子迎「羊年」
    世界瀕危動物歐洲盤羊煙臺產子迎「羊年」  【解說】煙臺南山公園動物園裡的兩隻世界瀕危保護動物歐洲盤羊母羊日前各產下一隻小羊,給即將到來的羊年帶來喜慶。記者13日來到這所動物園,探訪生活在這裡的歐洲盤羊。
  • 明明是一種羚羊,卻長了個大象鼻子,《山海經》中的怪物真有原型
    羚羊是一種體型優美的動物,而且十分敏捷,奔跑迅速,但是卻有這樣一種羚羊,它身體的其他部位和別的品種的羚羊沒什麼兩樣,但是卻長了一個大鼻子,大到垂到了嘴巴的下邊,雖然沒有大象的鼻子長,但是形狀卻很像,因此又被稱為「象鼻羚羊」。
  • 甘肅「神秘生物」,大象的鼻子羊的臉,《山海經》中有類似記載!
    甘肅「神秘生物」,長著大象的鼻子羊的臉,《山海經》中有類似記載!在甘肅生活著這樣一種怪物,它們的體型和羊非常相似,臉也是羊的樣子,但是卻有一個大象的鼻子,這一怪物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甘肅當地有關部門在發現這一物種之後對其進行了研究。那麼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通過圖片可以看得出來,它的長相非常怪異,鼻子佔據了整個面部的80%,和大象非常相似,很多人第1次見到這種生物時都會有一種錯亂感,這到底是大象還是羊?
  • 《山海經》裡面的動物是真實存在過麼?這本書的精髓是什麼?
    《山海經》的作者現代人認為是楚國或者巴蜀人所作,古代人認為這本書是大禹和伯益所作,山海經成書並非是一時,作者更是並非一人,這本書正是因為西漢劉向和劉歆編校,所以才能傳承下來,全書共有二十二篇,現在傳世只剩下了十八篇。
  • 在《山海經》中有一種上古神獸,眼睛長在腋窩裡,不服不行
    當然,它在《山海經》中是有原型的,據記載饕餮原名狍鴞,住在鉤吾山。《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說從前有座山叫鉤吾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還有銅礦。
  • 山海經裡的饕餮不就是非洲的這個生物嗎?
    饕餮,又名狍鴞(páo xiāo),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於是有人根據這個描述畫了下面的形象圖。這張圖其實很傳神了。
  • 貘,傳說中它是吃夢的怪獸,現實裡卻弱小無助還胖成豬
    彭斯筆下的食夢貘現實中的貘,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強大,甚至成了瀕危動物,隨時都有滅絕的可能。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裡,它們在東南亞的數量不斷下降,如今只能在少數偏遠山區或者保護區裡才能看見了。傳說中吃夢的貘,跟現實中的貘其實又不完全一樣,食夢貘則被描述得更像是山海經裡面的異獸,集合了各種動物的特徵:其身如馬,其鼻如象,其眉如犀,其面如獅,其足如虎,其尾如牛。而現實中的貘膀大腰圓,其形如豬。不過由於貘在現代裡面已經是較為罕見的珍稀動物了,人們對它並不熟悉,加上它的外形的確有足夠的特色,所以在一眾野生動物裡面,貘是相當異類的存在。
  • 神農嘗百草,先民吃百獸,《山海經》中的動物真的有神奇療效?
    不過當你讀《山海經》時看到描述末尾的「食之……」就會畫風大變,不禁聯想到我們的先人都是吃貨,總會告訴你吃了它們的後果。但是《山海經》裡的動物吃了真的有神奇的療效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下這個問題。(個人覺得肥遺鳥治病和殺蟲的功能是古人想像的,不過肯定是能填飽肚子的)二、櫟《山海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食之已痔。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鵪鶉鳥,但長著黑色的花紋和紅色的頸毛,名稱是櫟,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痔瘡。
  • 《山海經》中的饕餮,可能是蚩尤身體的一部分,而且還很可愛
    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四大兇獸,被舜帝流放到了西方,它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檮杌和饕餮,而在這四隻兇獸裡,名氣最大最神秘爭議最多的當屬饕餮,那麼這個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山海經·北山經》有云:「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經考證,這裡的「狍鴞」,指的就是饕餮。可見,這東西長得相當嚇人:有羊的身體身和人的臉,眼睛長在腋下,尖牙利爪,聲音像嬰兒,喜歡吃人。
  • 《山海經》記錄的到底是神話還是真的,異獸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中國有著上下5000的歷史,伴隨這歷史,有很多資料書籍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有些卻神奇的留了下來,比如這本上古奇書《山海經》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山海經》裡面的奇珍異獸。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裡記載的充滿神秘色彩的動物,這些異獸的描述讓我們一定程度上了解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神奇的是,很多書中描述的奇珍異獸好像在現實生活中找得到對應的物種。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揭秘最有可能的4個物種。第一種:兕《山海經·海內南經》「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 「瀕危動物」被困高牆求解救 網友:可憐又可愛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原來 事情是這樣滴 新平縣戛灑鎮曼哈社區居民朱會權在去往自家田地的途中,發現一隻「鹿不是鹿,羊不是羊」動物卡在離地約四米高牆樹枝裡,立即向曼哈社區居委會報告了此事。
  • 同樣長著九條尾巴,卻不是九尾狐的異獸
    柢山出來再往東三百裡就到了基山,這座山裡有一種樣貌奇特的野獸,名叫猼訑,它外形很像羊,卻同九尾狐一樣有些九條尾巴,不僅如此,它頭上長著四隻耳朵,兩隻眼睛很奇怪地長在了後背上在中國熊狸多分布於雲南,廣西等地,目前已被中國列入瀕危物種名錄。
  • 5個眼睛發生位移的怪物,《山海經》中的神奇怪獸,太不可思議了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亶爰山再往東去一百五十公裡處,有一座高山,山石聳峙,怪石嶙峋。山的南坡上,撒滿了許多玉石,就像是打翻了玉皇大帝的百寶箱;山的北坡長著數不清的怪木,有的樹上長著人耳朵,有的樹枝上伸出一隻胳膊。這裡生活著一種怪獸,樣子長得跟羊近似,頭上有四隻耳朵,身後有九條尾巴。
  • 《山海經》已被證實或被猜想的生物,圖一很可愛,圖四已滅絕
    由於可能詞語的用詞缺乏,加上年代已久,以及裡面部分內容非常荒誕,在古時甚至近代的人都把《山海經》視為神鬼類的書籍。然而最近不少學者逐漸發現到山海經裡面許多神秘一面,逐一揭開,我們才意識到山海經可能是一本真實的百科全書。因此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在山海經「妖獸」的真面目,有些是未證實,但和某些動物很貼切的生物。
  • 《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生物,一直到現在都有,麒麟原來是它
    《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生物,一直到現在都有,麒麟原來是它可能很多人在讀《山海經》的時候都會以為這本書類似於神魔志怪小說,但其實並不是的。這本書是屬於古代的地理、水文以及生物的詳細記載的一本書。《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有的人把這段的生物解讀為猩猩,但是這其實並不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其中有一個特徵為「白耳」。根據這個我們就找到了金絲猴,至於吃了能不能跑得快,這個動物現在是瀕危保護動物,無法得知。
  • 安第斯山出現長鼻子動物,被眼鏡熊追擊,就潛入水底
    貘,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類動物,歷史上曾分布在我國華南地區,但現在成了瀕危動物!貘科僅1屬5種,分別是山貘、亞洲貘、低地貘、中美貘、卡波馬尼貘!其中,山貘又叫毛貘、山地貘,分布於安第斯山脈,住在隱蔽的山地森林裡,鮮為人知!01在地球生存了約2000萬年,被稱為「活化石」別看它是個傻憨憨,其實它的身份不簡單。
  •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鯀與三足龜是什麼關係?《山海經》曾記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可是他治水沒有成功,所以被堯帝所殺。在神話裡,鯀雖然被殛於羽山,但是並沒有死,而是幻化成黃熊、龍、三足鱉、魚等動物。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鳳凰文化早已鐫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之中,而關於這一意象最早的文字記載則是在《山海經》中出現的。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
  • 原來購買的是瀕危保護動物!
    原來購買的是瀕危保護動物!金羊網  作者:鄭誠  2019-07-24 7月初,佛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非法銷售疑似野生輻射陸龜、豹紋陸龜,而買家就居住在佛山市禪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