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幾何秒殺技巧:割補法巧妙解答組合圖形面積問題

2020-12-05 卓越麥斯數學

在數學的平面幾何計算問題中,有些是不能直接套用數學課本上的公式直接解答的,通常這類問題都是屬於組合圖形,它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的簡單的幾何圖形組合形成的,組合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拼合組合,二是重疊組合,由於組合圖形具有條件「相等」的特點,往往使得很多孩子對於這類問題無從下手,我們認為要正確的解答組合圖形的面積問題,應該注意以下4個方面:

1、切實掌握有關基本的平面圖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間概念;

2、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清所求圖形是由哪幾個圖形組合而成的;

3、適當採用增加輔助線等方法幫助解題;

4、採用割、補、分解、代換等方法,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下面我們根據奧數課程中的典型問題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圖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釐米)

思路分析:題目中沒有給出陰影部分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我們是無法直接套用公式計算出它的面積。但是,如果把陰影部分分割成△ABD、△ACD、△BDC這三部分,先分別求出這三個小三角形的面積,然後再把他們的面積相加起來,最後就能得到陰影部分的面積了。

S陰影=SABD +SACD+SBDC

=(6-4)x6÷2+(6-4)×4÷2+4×4÷2

=18( 平方釐米 )

上面的分析,引出了一種最為常見的求面積的輔助方法----「割」,就是把要求面積的圖形分割成幾個部分,並且每一部分的面積都是可用套用公式直接計算出來的,最後求和即可。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類問題還可以用另外的一種方法-----「補」,補上一部分,從而得到一個更為完整的平面圖形,使得要求的圖形包含在這個完整的圖形中,並且這個圖形以及它所包含的部分的面積也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算出,最後求差即可。下面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分享這種方法的具體解答過程,

思路分析:分別延長GA,FC相交於點K,

S陰影=SABFK-SAKC-SBFC

=[4+(4+6)]×6÷2-(6-4)×4÷2-(6+4)×4÷2

=18平方釐米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將持續為你分享更多有用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為你的數學學習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基礎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
    平面幾何中的面積其實代表圖形的佔地大小,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示面積呢? 考慮到,一條線段在與其垂直的直線上的投影為零,也就是說不存在分量,兩個相互垂直的變量最適合表示平面幾何圖形的大小。面積代表圖形在平面中所包圍的區域大小,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求法其實就是轉化為兩個相互垂直的變量乘積。
  • 數學技巧|幾何面積與陰影面積必背公式+最全解法!
    1 PART 「超全整理」快快拿走 從初一第一次接觸幾何開始,求面積,陰影面積就是必考的題型之一! 這份資料,請收好!
  • 數學技巧 |幾何面積與陰影面積必背公式+最全解法!
    1 PART 「超全整理」快快拿走 從初一第一次接觸幾何開始,求面積,陰影面積就是必考的題型之一! 這份資料,請收好!
  • 八上數學勾股定理之摺疊問題、等面積法,幾何與方程的巧妙結合
    摺疊問題中常見的幾何模型:簡單例子:以下是付費內容2.等面積法當幾何圖形中出現多個高(垂直、距離)的時候,可以考慮等面積法解決問題,即利用圖形面積的不同表達方式建等式..當然此jghm題在後面學習中,可由相似三角形快速解答出來.
  • 初中數學知識點:幾何圖形公式
    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一種方法,當所求圖形是我們常規的幾何圖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等。此時直接運用公式即可。例如:       和差法     和差法比公式法略微複雜,需要學生進行簡單的判斷,不過一般難度不大,只需學生用兩個或多個常見的幾何圖形面積進行加減。
  • 六種陰影面積題型解答方法,再不用擔心這類題,給孩子看看
    但是有些同學,就喜歡做陰影部分的面積,因為對於他來說,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簡直就是送分題。因為他掌握了,解決這一類考試題型的方法和訣竅。那麼,到底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呢?請看下面6個常見題型和圖形變換技巧,想買我們從六個題型來分析一下,希望能幫到個位學子。
  • 割補法求一個多邊形的面積,看完就覺得簡單了
    割補法是求陰影部分面積的常用方法,今天帶來一道例題利用割補法求一個位於等邊三角形內的六邊形的面積,這個六邊形還不是正六邊形,它的形狀有種正方體的透視畫法的輪廓線的感覺,下面一起看看這道例題吧!【例題1】如圖,等邊三角形的面積為1,將3個頂點和各邊的3等分點連線,求陰影部分的面積.解:①小的白色等邊三角形的面積,佔整個等邊三角形面積的1/9,淺褐色等腰梯形的面積佔整個等邊三角形面積的8/9.②求這個淺藍色等腰三角形的面積,佔淺褐色等腰梯形面積的9/16,佔整個等邊三角形面積的8/9×9/16=1/2.
  • 2020寧夏公務員備考考點——幾何問題
    幾何問題在我國聯考中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根據歷年的考情來看主要分為兩類題型:幾何計算、幾何特性。下面寧夏華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類。   問題一、幾何計算:考查考生對中學幾何公式的掌握,主要包括周長公式、面積公式、表面積公式、體積公式以及n邊形的內角與外角之和公式。
  •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數量關係解題技巧: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公式...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數量關係解題技巧: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公式是什麼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19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包括2019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
  • 長沙小升初奧數幾何問題之圓與扇形解題方法
    長沙小升初奧數幾何問題之圓與扇形解題方法。   常見解題方法:   (一)周長   例、如下圖所示,200米賽跑的起點和終點都在直跑道上,中間的彎道是一個半圓。已知每條跑道寬1.22米,那麼外道的起點在內道起點前面多少米?
  • 幾何——平面圖形
    其中,圖形是客觀物體形狀的抽象概括,是客觀物體比較直觀的方面。認識平面圖形是學前孩子數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它能幫助孩子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認和區分,發展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與初步的空間想像力,從而為進一步正式的幾何圖形的學習打下定的基礎。學前階段平面圖形掌握的程度學前階段的孩子需要掌握哪些平面圖形?
  • 解題技能提升,面積法巧解中考難題,不應忽視的解題策略
    面積法是中學數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面積法就是利用圖形的面積關係,建立一個或幾個關於圖形面積的等式或不等式,然後通過推理、演算,以達到證題目的的一種方法.三角形面積是一個數量,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把面積、邊、角之間關係互相溝通,以恰當的轉換求解.應用面積法解題簡潔、明了,面積法是解幾何題的常用方法.面積法的理論依據是面積公式,當問題涉及如下方面時,不妨用面積法嘗試求解.
  • 中考數學診斷,圓的弧長與扇形面積,用割補法計算陰影的技巧
    上一篇文章大概寫了一下圓的切線證明的問題,圓的問題在選擇和判斷題中還有一種類型那就是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我們除了要記憶幾個公式外還要學會用割補法來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陰影部分面積的計算例一此題AB把陰影分成兩部分,因為OABC是平行四邊形,所以OC平行AB,所以ABC的面積和OAB的面積相等都是同底等高,直接連接OB剛好可以「補」成一個扇形例二,不規則圖形面積要用規則圖形計算
  • 高二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的八大解題技巧
    2空間角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主要步驟:一作、二證、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證、二算。  (1)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補形法:③向量法: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作垂線,找射影轉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計算,或用向量計算。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正文】中考數學四大難點:函數、三角形、圓、幾何動點最值問題,為了初中學生能夠系統學習整個中考內容,我將初中數學全部內容用十個專欄進行了梳理。其中代數部分5個,幾何部分4個,概率統計1個,對中考數學進行了從入門到精通講解,從考點出發,系統學習各章節知識,將中考題型分類講解。可以做到從零基礎起步,迅速掌握圓的通性通法和秒殺技巧,學透學會所有題型。
  • 平面幾何的解題方法同樣適用於三維立體圖形
    先上題目:求下圖立體圖形的體積。(單位:釐米)在解答這道題目之前,我們首先回憶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那麼,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和我們解答本題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我們把完全相同的兩個梯形拼起來,可以得到一個規則的平行四邊形,那麼,我們如果把題目中的兩個完全相同的立體圖形拼起來呢?
  • 初二數學培優,一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問題,要掌握五類題型
    前節提要:初二上學期,難點分析,一次函數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兩種類型五種題型,K的快速求法一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問題,其本質是一次函數的圖像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軸或其它直線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問題,是初二階段知識的一個難點
  • 五年級數學上冊《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
    教學內容:新課標五年級上冊92頁———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目標:1、了解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分析能力3、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及創新精神教學重難點:把組合圖形分割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 必備技能,高中數學「外接球與內切球」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
    基本問題說明立體幾何中,有些題中已知幾何體的外接球和/或內切球(包括變式:球內幾個點圍成的幾何體),而且涉及的球可能不止一個,這些球之間或者相互外切、或者相互內切、或者組成某種結構與形狀(如對稱),然後求解或計算其有關的幾何量。這就是立體幾何中常見的基本問題之一,幾何體的"外接球與內切球"的計算問題。
  • 面積計算(二)
    由初中的平面幾何知識我們可以知道,一條對角線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了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所以很容易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以高,即S=ah.從這個推導我們可以看出,化歸的思想簡直是無處不在。因為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並沒有告知,我們有的只是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如何把四邊形拆分成若干個三角形以後來計算面積——這裡我們其實還迴避了一個小問題:即怎麼拆分才是合理的。由於把不相鄰的頂點相連直接就能得到兩個小三角形,這個問題看起來就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