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的平面幾何計算問題中,有些是不能直接套用數學課本上的公式直接解答的,通常這類問題都是屬於組合圖形,它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的簡單的幾何圖形組合形成的,組合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拼合組合,二是重疊組合,由於組合圖形具有條件「相等」的特點,往往使得很多孩子對於這類問題無從下手,我們認為要正確的解答組合圖形的面積問題,應該注意以下4個方面:
1、切實掌握有關基本的平面圖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間概念;
2、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清所求圖形是由哪幾個圖形組合而成的;
3、適當採用增加輔助線等方法幫助解題;
4、採用割、補、分解、代換等方法,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下面我們根據奧數課程中的典型問題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圖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釐米)
思路分析:題目中沒有給出陰影部分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我們是無法直接套用公式計算出它的面積。但是,如果把陰影部分分割成△ABD、△ACD、△BDC這三部分,先分別求出這三個小三角形的面積,然後再把他們的面積相加起來,最後就能得到陰影部分的面積了。
S陰影=SABD +SACD+SBDC
=(6-4)x6÷2+(6-4)×4÷2+4×4÷2
=18( 平方釐米 )
上面的分析,引出了一種最為常見的求面積的輔助方法----「割」,就是把要求面積的圖形分割成幾個部分,並且每一部分的面積都是可用套用公式直接計算出來的,最後求和即可。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類問題還可以用另外的一種方法-----「補」,補上一部分,從而得到一個更為完整的平面圖形,使得要求的圖形包含在這個完整的圖形中,並且這個圖形以及它所包含的部分的面積也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算出,最後求差即可。下面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分享這種方法的具體解答過程,
思路分析:分別延長GA,FC相交於點K,
S陰影=SABFK-SAKC-SBFC
=[4+(4+6)]×6÷2-(6-4)×4÷2-(6+4)×4÷2
=18平方釐米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將持續為你分享更多有用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為你的數學學習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