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問題說明
立體幾何中,有些題中已知幾何體的外接球和/或內切球(包括變式:球內幾個點圍成的幾何體),而且涉及的球可能不止一個,這些球之間或者相互外切、或者相互內切、或者組成某種結構與形狀(如對稱),然後求解或計算其有關的幾何量。
這就是立體幾何中常見的基本問題之一,幾何體的"外接球與內切球"的計算問題。
2. 解決基本問題的一般方法
1) 抓住「接」和「切」的關鍵特徵
a) 外接球
外接球關鍵特徵為外「接」。因此,各「接」點到球心距離相等且等於半徑,解題時無論構造圖形還是計算都要對此善加利用。
b) 內切球
內切球關鍵特徵為內「切」。因此,各「切」點到球心距離相等且等於半徑,且與球心的連線垂直切面,解題時無論構造圖形還是計算都要對此善加利用。
2) 抓住「中心位置」的特性
在這類題中,組合體的中心常常因組合體的某些性質(如對稱性)而位於一些特殊位置(如圓心、中心重合),因而很多時候確定中心位置對解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方法為:
a) 確定中心位置, 一般為解題的關鍵第一步
當為外接球、或只有一個內切球時,組合體的中心就是球心;當內切球不止一個,且兩兩相切時,可根據對稱性、外接球的內接面的中心垂線等特性來確定中心位置。
b) 構建幾何圖形,一般為解題的關鍵第二步(然後只需計算基本量並代入公式求解了)
基於中心位置和球心(不與中心重合時),並結合外接點或內切點,構建可方便地用來輔助計算的幾何圖形——最終目標多為直角三角形。這是求解這類問題的要領與技巧。
舉例——正四面體的外接球和內切球
此時可直接利用相關幾何性質求解(如圖),可得到內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徑分別為h/4和3h/4,其中h=AO1。
提示1:可記住該中間結論「正四面體外接球與內切球半徑之比為3 : 1」——有助於提高求解選填題的速度。
提示2:可類比記憶和推導上述中間結論。正三角形的中心(外接圓與內切圓的圓心)把正三角形分成三等份,由此可知每一等份的面積為整個三角形面積的1/3,也即二者的高之比為1/3,所以正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內切圓的半徑之比為2:1。由此,平面正三角形類比到立體的正四面體(即維度+1,類比的結論也+1),正四面體的中心(外接球與內切球的圓心)把正四面體分成4等份,由此可知每一等份的體積為整個正四面體體積的1/4,也二者的高之比為1/4,所以正四面體的外接球與內切球的半徑之比為3:1。
3) 割補法(實用技巧)
當處理某些特殊幾何體的外接球時,如果中心或圓心不方便定位,可考慮將其補全為正方體或長方體,這樣球的中心就與正方體或長方體中心重合了(這是本質所在),使待求解問題有關的輔助圖形構造、計算和理解都會因此變得便捷得多。如正四面體(第一圖)、正八面體(第二圖)、對稜相等的四面體(第三圖,正四面體為其特例)、各稜於頂點處相互垂直的四面體(稜長相等或不等均可——其頂點即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一個頂點,圖略)等。部分示意圖如下:
4) 確定球心的一種通用方法——球的「垂徑定理」(類比於圓的垂徑定理而命名)
a) 球的「垂徑定理」
球心與任一截面圓心的連線垂直於截面;反之,任一截面通過圓心的垂線穿過球心。
b) 確定球心的一種通用方法
根據以上性質,首先找幾何體的一個內接面的外接圓的圓心,通過圓心且垂直於該平面的直線一定穿過球心,同理,可找到一條垂直於另一內接面的外接圓的圓心的直線;則兩直線交點即為球心。例如:
底面BCDE外接圓的圓心為對角線的交點,過O1作垂線,球心在其垂線上;平面ABC外接圓的圓心為其外心,由於是正三角形,也是重心O2,過圓心的垂線穿過球心;故球心在兩條垂線的交點上。
3. 典型例題
例1 (1)正方體的內切球與其外接球的體積之比為______.
(2)一個四面體的所有稜長都是√2,四個頂點在同一個球面上,則此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講解:
無論是理解和抓住幾何體外接球與內切球的關鍵要素——中心、對稱性等,還是具體的解答過程,說到根上都離不開對有關幾何體或幾何圖形的特徵、性質等基礎知識的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
例2 在正三稜錐S—ABC中,側稜SC⊥側面SAB,側稜SC = 2√3,則此正三稜錐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
解:正三稜錐S—ABC中,由SC⊥側面SAB,可知:
(提示:理解「正」字意味著哪些性質是關鍵。)
解:如圖。此正八面體是每個面的邊長均為a的正三角形,所以:
故選A.
講解:
一般思路:設正八面體的邊長,利用表面積,求出邊長;然後利用割補法求球的直徑,最後即可求得體積。本題對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正八面體特徵與性質及其與正方體之間的(位置)關係等基礎知識的要求較高,需要具備紮實的基礎。因此本題具有一定難度,屬中檔題目。.例4 已知一三稜錐對稜相等,稜長分別為2, 3, 4,求該三稜錐外接球體積。
解:如圖。構造一個長方體 ABCD-A'B'C'D',使AC = 2,AB'= 3,AD' = 4 ;
則三稜錐 AB'CD' 正好滿足對稜相等,稜長分別為 2,3,4 ,而該三稜錐的外接球即為長方體的外接球;
由勾股定理可得:
AB+AD = AB+BC = AC = 4 ,
AB+AA' = AB' = 9 ,
AD+AA' = AD' = 16 ,
三式相加除以2,可得:AB+AD+AA' = 29/2 ;
講解:
提示:前3個例題都將待求幾何體看成正方體的一部分,然後通過正方體來便捷地求解。這是一個常用方法與技巧——割補法,體現了數學的轉化與整體思想。
溫馨提示:關注百家號「輕快學習課堂」,可查閱更多精彩文章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