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在這部分咱們需要全題型進行備考。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包括:
第一層次需要是生理需要,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驅動力最強的一個需要層次。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
第二層次需要是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社會安定和國際和平。缺乏安全感的特徵:感到自己對身邊的事物受到威脅,覺得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險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而變的緊張、彷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例如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的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菸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
第三層次需要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也稱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愛和熱愛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諧人際關係等。缺乏社交需求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例如:一個沒有受到父母關懷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沒有價值,所以在學校交朋友,無視道德觀和理性地積極地尋找朋友或是同類。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幫別人做牛做馬,甚至吸菸,惡作劇等。
第四層次需要是尊重需要,表現為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具體表現為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等。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醫生、律師來證明自己在這社會的存在和價值、富豪為了自己名利而賺錢,或是捐款。
第五層次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是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創造力和自我價值得以體現的需要。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極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例如:一個真心為了幫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術家、運動家把自己的體能練到極致,讓自己成為世界一流或是單純只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業家,真心認為自己所經營的事業能為這社會帶來價值。
記憶小助手:
《西遊記》師徒五人來對應相對的需要層次理論,加深認知記憶,增加趣味性。
自我實現的需要——唐僧(西天取經普渡眾生)
尊重的需要——孫悟空(玉皇大帝封了弼馬溫,所以大鬧天宮)
歸屬與愛的需要——白龍馬(前幾回新娶的妻子和九頭怪一起走了)
安全的需要——沙僧(會說三句話,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一起被妖怪抓走了)
生理需要——豬八戒(吃貨,喜歡嫦娥和美女)
(二)需要的五個層次之間的關係
1.其中,最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中間層次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個需要稱為「匱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是指人在滿足這些需要的時候,多依賴外界。最後自我實現的需要(七個層次還包括認知理解需要和審美需要)稱為「成長性需要」,是指不迴避挑戰,甚至刻意追求挑戰,不迴避緊張,甚至刻意保持緊張狀態。成長性需要被自我實現趨向所激發。
2.馬斯洛認為,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按照層次逐級遞升。一般情況下,只有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比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這種需要層次等級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人會在低層次需要尚未得到滿足時,去尋求更高層次的需要。比如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
3.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據支配地位,對行為起到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需要互相依賴和重疊,高層次需要發展後,低層次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程度大大減少。
(三)真題再現
1.(單選)「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渴望賞識與評價、重視威望和聲譽等」這句話所描述的是馬斯洛提出的人對( )。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尊重需要的表現,主要表現為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具體表現為認可自己的實力和成就、自信、獨立等。而安全需要變現為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社會安定和國際和平等方面。生理需要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比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自我實現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實現,是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創造力和自我價值得以體現的需要。
2.(單選)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具有七種層次的需要,其中,最低層次的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答案:C。解析:生理需要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比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中間層次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3.(材料題)閱讀案例,按要求作答
辛老師了解到學生小丁學習基礎較差,且因家境貧寒導致自卑心理,他制定並實施了「智志雙扶」的措施。辛老師利用課餘時間與小丁談心,以勵志的榜樣故事鼓舞他樹立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為他組建「學習幫幫團」,幫助他學習;讓他當班級宣傳委員,發揮畫畫的特長;對他取得的進步給予讚賞;「我們是一個友愛和諧的家」班會課上,同學們友善地接納了小丁;針對小丁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的行為,辛老師沒有當眾訓斥他,而是委婉地提示。一段時間後,小丁愛上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他在日記中寫道:「幸福要靠自己去奮鬥。努力學習吧,我能越來越好……」
問題:
結合案例,分析辛老師是如何依據需要層次理論制定教育措施的。
【參考答案】
辛老師分別從自我實現需要、尊重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制定教育實施的,具體原因如下:
①辛老師依據馬斯洛的自我實現需要制定教育措施。自我實現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思想,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材料中,辛老師利用課餘時間,找小丁談心並講述勵志的榜樣故事,從而幫助小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體現了這一層次的需要。
②辛老師依據馬斯洛的尊重需要制定教育措施。尊重需要具體表現為認可自己的實例和成就、自信、獨立、渴望讚賞與評價等。材料中,辛老師讓小東當班級宣傳委員,發揮他的特長;並在小丁取得進步時給予表揚,體現了這一層次的需要。
③辛老師依據馬斯洛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制定教育措施。歸屬與愛的需要也稱社交需要,包括被人愛與熱愛他人,被團體接納等。材料中,辛老師組建」學習幫幫團」,幫助小丁學習;開展」我們是一個友愛和諧的家」班會課,讓同學們接納小丁;對於小丁課上出現小動作的行為,辛老師也並未當眾訓斥,體現了這一層次的需要。
辛老師的行為是用關心、尊重與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值得提倡和學習的。
技巧:1.審題方法——明確理論讀題幹
(1)回答什麼——分析、評述、建議;有幾問;
(2)運用什麼知識——德育、教學、學習心理
2.分析方法——篩選理論,準確定位
(1)找到關鍵信息——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其他人行為
(2)根據材料篩選知識點
3.作答方法——分條列點,結構完整清晰,呈現答案
(1)答題模板——原理+原理解釋+分析材料
(2)答題要求——分條列點,標誌詞明確,字跡工整
相關閱讀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感受性和感覺閾限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兒童質量守恆的階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