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的學習動機理論概述

2020-12-07 中公教師網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一個考點。常見的學習動機理論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論;歸因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考查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考查學習動機的理論本身本身,也會涉及到案例的分析。題型也多種多樣,以單項選擇題為主;簡答題,案例分析題也是考查的一個重點。

1.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

在某些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如斯金納)看來,無需將動機同學習區分開來。這些心理學家認為,引起動機同習得行為並無兩樣,都可用強化來解釋。強化是指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某種反應重複出現可能性的力量。一種行為發生的概率是該行為所受強化的函數。評價:糾正了本能論過分強調個體先天本能的不足。但把所有人類行為的原因歸結於外部強化,否定了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是機械論的觀點。

2.學習動機的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有七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從低級到高級排成一個層級。馬斯洛對這七種需要進行了進一步的區分:位於需要層次圖底部的四種需要被歸為缺失需要,它是個體生存所必須的,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如果所有的缺失需要都得到了一定的滿足,那麼個體將繼續追求上面的三種高層次需要,這些需要被歸為成長需要,它能夠讓個體生活得更有質量。一般而言,在學校中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愛和尊重。

3.學習動機的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是由麥克米蘭和阿特金森發展出來的。成就動機是指一種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做好某一事情、獲得最大成功的願望或意向。它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追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敗的意向。

4.學習動機的歸因理論

維納系統探討了學生對學業成敗的歸因方式。他提出,學生往往將學校學業成敗歸於四個主要原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而且,學生對成功和失敗的大多數解釋都有三個特徵: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歸因的每一維度對動機都有重要的影響。歸因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具體表現於以下方面:①對成功和失敗的情感反應。②對成功和失敗的期望。③所投入的努力。

個體的歸因傾向還與其能力觀有關。德維克(Dweck)提出,人們對能力存在兩類基本的理解。一種為能力實體觀,另一種為能力增長觀。持有能力增長觀的學生傾向於認為能力是可控的。而持有能力實體觀的學生傾向認為能力是不可控的。如果失敗的事件連續發生,他們就有可能將原因歸於穩定的自身因素,將失敗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能力,從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根據歸因理論,教師儘可能引導學生將學業成敗歸於內部、不穩定、可控的努力上。

5.學習動機的自我效能感理論

這一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②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③影響新行為的獲得和習得行為的表現;④影響活動時的情緒。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個。①直接經驗。②替代性經驗。③言語說服。④情緒的喚起。

題目練習

1.根據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把成敗的責任歸因於努力程度,這屬於()。

A . 穩定的外在的歸因

B . 不穩定的內在的歸因

C . 穩定的可控歸因

D . 不穩定的可控歸因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招|必考知識點,這5大學習動機理論常考!
    ◆◆1.強化理論強化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納,其主要觀點是: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鞏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
  • 關於學習動機理論的系統學習
    在教師類考試中,教育心理學模塊有一個常考點和難點就是學習動機,在學習動機中主要考察的包括學習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等,而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其中韋納的歸因理論是最常考的,除此之外還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等,而這些理論究竟和動機有著怎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主要講一講這些內容。
  • 學習動機的理論——成就動機理論
    對於學習動機的實質及培養與激發的規律,心理學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理論觀點,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人類的學習行為。這裡重點給大家分析一下成就動機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的考察方式是單選題等客觀題。重點去理解知識的意思即可。
  • 學習動機理論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點內容,考試頻率比較高,要求各位考生以全題型的形式進行備考。尤其需要注意對於案例分析題的備考。一下是常見的動機理論,要求大家把握好每個理論的核心觀點,能夠用動機理論來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一、強化理論強化理論是行為主義學派的觀點。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是強化的結果。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動機理論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必考知識點,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經常以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1.強化理論強化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納,其主要觀點是:人的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於某種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的穩固關係,受到強化的行為比沒強化的行為更傾向於再次出現,因此,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鞏固。認為強化能夠促進學習動機。比如: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會獎勵學生小紅花、小卡片等。
  • 學習動機理論的材料分析題備考指導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資格以及教師招聘考試中材料分析題的,材料題通常考察的都是學習動機的歸因理論、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以及學習動機理論的綜合運用,下面是學習動機理論出材料分析題的常見考法:材料分析題一:閱讀案例,回答問題。
  • 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的同學會發現,在學習動機這一專題中,知識點多,我們不僅要記住一般學習動機和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這在我們考試中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價值理論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價值理論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溫頓提出了自我價值理論。該理論關注人們如何評估自身價值,其基本假設是當自己的自我價值受到威脅時,個體將竭力維護。自我價值理論認為個體將自我接受作為最優先的追求。這種保護和防禦以建立一個正面自我形象的傾向就是自我價值動機。
  •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係
    在今後的考試當中,大家會遇到一個常考的知識點: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係。很多同學在做相關題目時正確率並不高,但是其實這部分知識如果真正理解透徹,掌握了技巧之後是很容易得分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著重講解一下這部分知識: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不是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形的線性關係。
  • 學習動機理論——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用S—R的公式來解釋人的行為。他們把動機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種對行為的衝動力量,並特別重視用強化來說明動機的引起與作用。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條件反射的理論也都認為強化是形成和鞏固條件反射的重要條件。
  • 教師招聘中常考的遺忘理論
    考情分析:通過對歷年試題的分析,遺忘的理論知識點在教招考試中屬於常考的知識點,考察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但是我們在備考中也要有材料題備考的預設,選擇題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區別這幾個遺忘理論之間的關鍵點。一、記憶痕跡衰退說: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其主張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衰退,以至最後消退的結果。
  • 學習動機的基本理論
    為了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1)強調誘因的直接作用,屬於行為主義的觀點。(2)強調需要的直接作用,屬於人本主義的觀點。(3)強調對於需要、誘因、以及學習活動本身的相關因素的意識和思考作為中介起作用,屬於認知觀點。
  • 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
    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成就動機最初由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提出,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麥克裡蘭研究發現,高的成就需要與成功行為有很高的相關性。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理論一、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否通過努力成功完成某種活動的能力所持有的從的主觀判斷和信信念成就動機理論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麥克利蘭和阿特金斯,它是指激勵個體對自己所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工作樂意去做,並努力達到完善地步的一種內部推動力量。
  • 學習動機有哪些理論?
    01強化動機理論聯結主義心理學家用S-R公式來解釋人的行為,認為動機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種對行為的激發力量;強化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增強作用在學習中,合理地增強正強化,利用負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注意】強化動機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動機理論。
  • 這個方法能讓你主動愛上學習-內在動機理論
    之後發生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不管女兒怎麼去考試,就是考不到0分,因為瞎貓碰上死耗子,總會蒙對幾道題,但是沒有辦法,為了考零分,她就自己拼命想辦法,終於她想到了,她努力去學習,竟可能知道每一道題目的正確答案,考試的時候便往反方向答就行了。
  • 學習動機理論之成就目標理論
    20世紀80年代初,德維克等人在社會認知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綜合以前成就動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成就目標理論。德維克以為,人們對能力持有不同的內隱觀念。一種為能力實體觀,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能力是穩定的,不可改變的特質。根據這個觀點,有些人會比另一些人更加聰明,但是每個人的能力的量都是固定的。
  • 筆記|C9 動機 之一、動機概述 & 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三...
    C9動機一、動機概述(一)動機的含義動機 是由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在過程,因而對動機不能進行直接地觀察,但可以通過個體對任務的選擇、努力程度、對活動的堅持性和語言表達等外部行為進行間接地推斷。動機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 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在有機體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
  • 學習動機相關理論
    在教招考試中學習動機的理論尤為重要,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在這裡我們對一些主要的考點進行梳理。動機理論牛刀小試:1.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