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大腦沒了,會發生什麼?
2007年,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了一個神奇的案例。
一個法國公務員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發現,他的大腦中充滿腦脊液。
大部分該有的腦組織,全被腦脊液擠壓得薄如紙片,當時的主治醫生這樣形容:「整個大腦基本上完全不存在了。」
然而,這個沒有了大腦的人,生活和常人無異。
智商測試結果為75,雖然比常人低,但也不至於有智力障礙,也就是像郭靖一樣憨憨的。
這個案例違背了我們對大腦受損後果的所有認知。
醫學上還有另一位無腦人,比法國這位公務員還要令人震驚。
這是謝菲爾德大學的數學系高材生,大腦和上例一樣,基本上被腦脊液擠壓的消失了。
但是,這位學生不僅生活正常,智商還高達126,取得了名校的數學系學位。
有的人失去部分大腦,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比如著名的蓋奇案例,車禍後切除小部分大腦,結果蓋奇終身都失去了短期記憶。
為什麼,這兩個乾脆整個大腦都沒有的人,反而一點也看不出異常?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其中的關鍵在於。「受損過程的時間長度」。
上面提到的兩個「無腦人」,腦脊液都是從幼年開始逐漸出現,大腦的受損是一點一點發生的。其他仍存在的大腦組織有足夠的的時間去適應,甚至在剩下的腦組織當中尋找到替代。
而蓋奇案例當中,腦部損失是沒有任何反應時間的。
這個發現就被成為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我們的大腦終身都有積極適應環境的能力,會根據外在環境和內在環境的變化修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