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各有所指,《易經》裡的「辰」字有特殊含義

2020-12-06 源易緣

日月星辰各有所指,《易經》裡的「辰」字有特殊含義

《易經》「賁」卦卦辭中有句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生有男有女,男剛女柔,剛柔交錯,這是天文,就是自然;

(一)

「千古一帝」康熙的人生,曾一度跌至低谷,想到了退位。

孝莊太后說了一句激勵康熙的話:「要學你的皇祖母,我,孝莊,天塌地陷,巋然不動,日月星辰,唯我獨尊。

日月星辰的由來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

「日」為太陽,「月」為月亮,「星」為周天天體,有28宿和北鬥七星之說。

那麼「辰」是什麼?

如果不是學習古天文之人,都很難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

(二)

「辰」,代表水星。

還有一種說法,「辰」是日、月、星的總稱。

「散文則統謂之星,對文則五緯為星,二十八宿為辰」。

「五緯」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五星不在時,其他星星可以稱為「星」,五星一來,其他的都變成「辰」了。

古歷中,「辰」,還指「春、夏、秋、冬「四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的「四立」,加」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中的四仲時,合為「八節」。24節氣、72物候之「辰」。

(三)

在《易經》文化裡,將12生肖中的龍,稱為「辰龍」。排在了12地支中的第5位。

「龍」是中國的圖騰:可大、可小、可明、可暗,色彩斑斕絢麗,是世間最美之物。

「辰」在《易經》中,還可用作記時。「辰時」,代表上午的7時到9時。

「辰」還可以搭配天幹,用以紀年。比如,2012年,天地支為「壬辰」年。

「辰」,用以紀月,代表了農曆的三月;

《易經》中,「申子辰」三合水局,而「辰」為水庫。

在古代《易經》命理學中,還將「辰」組合為一種有吉有兇的星煞。

「辰是水庫屬天罡, 戌是火庫屬地魁。」

比如,壬辰、庚辰為「魁罡」神煞。

口訣說:壬辰庚戌與庚辰,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見財官刑煞並, 身行旺地貴無倫。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日月星辰」中日月星代表太陽月亮星星,那「辰」字代表什麼?
    這就說明在堯時期,就已經有了星辰這一個稱呼,並且開始根據星辰運行的規律來對時間進行規劃。正是因為我們的時間都是從星辰上統計出來的,所以我們對於時間上的稱呼也用到「辰」字,也就是古代使用的「時辰」。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主要依靠農業生存,而星象和農業息息相關,所以中國對於「辰」的感情非常深厚,慢慢的辰字發展成為了「日月星」的總稱,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星辰一詞直接代指天上所有的天體。
  • 日月星辰的辰是什麼意思?辰和星星又有什麼關係呢?
    應該在最早就是個象形字,是指三月間春雷陣陣,春雨下蟄伏在土地裡過冬的蟲或者種子破土而出的狀態。所以「震」字就是破土之時下雨伴隨的春雷,這種「辰」的破土而動是緩慢的,我們明明知道他在動,可是仔細觀察又好像沒動。到了現代社會有了長延時攝影並且快放,我們就能清楚看到這種變化。
  • 日月星辰中的「辰」是啥意思?能和月亮太陽比肩,原來它來頭不小
    前幾天,小編看到一句有點肉麻的情話,內容是——「你的眼睛很好看,裡面有日月星辰;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為裡面都是你。」是不是瞬間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過表白歸表白,小編倒有一個問題考考大家:日是太陽,月是月亮,星是星星,那麼辰是什麼?
  • 日月星辰中的「辰」到底啥意思?
    日月星辰是天文學術語,指的是宇宙的天體,宇宙在古時充滿了神秘,也有很高的「威嚴」。「日」即太陽,「月」即月亮,「星」則是星星,那「辰」是什麼意思?在《山海經》中就講到了日月星辰,是日月星辰的由來的最早記載:「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
  • 你想沒想過,「日月星辰」的辰是指什麼?
    日月星辰的辰是什麼意思?這是個究其所以然的問題,大多數人並不會想到這個問題,只是想當然地把「星辰」當作一個詞語,然後和「日」、「月」相併列,形成一個詞組。這個詞組的意思就是滿天星鬥了,包括了太陽、月亮和所有的星星。
  • 日月星辰中,「辰」到底是代表啥?這可得從「夸父的鬍子」說起
    「日月星辰幾輪迴,花間媚影誰留戀?」日月星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泛指宇宙中天體的詞語。而眾所周知我國記載最古老的神話書籍《山海經》中有關星辰的記載是這樣說的:「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光為星辰」,日月星辰就開始成為一個神秘的存在。
  • 日月星辰中,日和月是太陽和月亮,星是星星,辰代表啥?
    在現在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一些高科技研製出來的望遠鏡去觀察日月星辰。但是日可以只指代太陽,月可以指月亮,星是指天上的繁星,那麼日月星辰中最後一個字,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121年,這21年的時間裡面,漢朝陸續編排出了一本文獻,著作名字叫做《說文解字》。
  • 日月星辰中的「辰」到底啥意思?能和太陽月亮並列,它可大有來頭
    自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孔子曾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日月星辰是天文學術語,指的是宇宙的天體,宇宙在古時充滿了神秘,也有很高的「威嚴」。 「日」即太陽,「月」即月亮,「星」則是星星,那「辰」是什麼意思?
  • 日月星辰當中的「辰」是什麼意思?能和太陽月亮並列,它來頭不小
    我們形容宇宙的時候,經常會提出「日月星辰」的概念,大家心裡都清楚,日是太陽,月是月亮,星則是只散落在宇宙各處閃閃發光的天體,那麼「辰」到底是什麼呢?能和太陽月亮並列,它來頭不小。關於星辰的描述,最早可以參照李白的古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辰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河南出土的商朝時期甲骨文,可以看出,象形字上面大致是一個小蟲子頭向上的圖案,代表著的是蟄蟲在甦醒之後蠢蠢欲動的樣子。古籍的《說文解字》則是這麼形容「辰」這個字:「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靁(雷)電振,民農時也。
  • 日月星辰,日是太陽,月是月亮,星是星星,辰是啥?看完豁然開朗
    幾萬年來,歷代古人逐漸發現,季節的變化與天空中恆星的變化有許多關係,從而產生了早期的天文曆法。根據恆星的變化,確定了作物栽培的時間點,形成了以24個節氣為代表的曆法積澱。從原始天文學的影響來看,古人認識中的「星」與「星」的關係開始增加,古代農業生產安排也十分重視星的變化,並不斷影響後人。在佔卜方面,古人對整個世界的認識處於一種未知而神秘的狀態。
  •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用字精妙,富含哲理
    《千字文》開篇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氣勢宏偉,一片混沌鴻蒙中有了天、有了地,有了時間和空間。接下來就描繪抬頭可見的自然現象:"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我們想像一下,這是一個動態的畫面:日落日出、月盈月虧,循環往復;星辰閃爍排列,展開布滿在空中。關於日月的文字記載在《周易•繫辭下》裡講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 國旗上的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是各國國旗上經常使用的符號,體現著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崇拜,具體到不同的國家又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各個國家不同的自然狀況和人文風貌。日月星辰中,日月的形狀和顏色對固定。太陽以紅色、金色圓形為主,月亮大多為白色的彎形,個別為白色的圓形,唯有星辰形狀、顏色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宇宙中的星辰絕大多數是圓形的,不規則的只有一些體積極小的天體。
  • 易經提醒: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
    易即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生,再有詳細到一件事,一個病,皆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易經忠告: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道理的。一、放貸的人如果有放高利貸的人,向你靠近,勸你用高利貸的話,一定不能使用,沒有還錢的能力還去借高利貸的話,就是自尋死路,你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有一個家庭,你愚蠢的選擇不知會害了自己,還會連累家人。
  • 易經中「天幹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其實大有來歷,看完真長見識!
    而每個星宿裡其實包含很多恆星,而最早的星宿學說,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古人仰望星空,把夜空中的星辰進行劃分,分為四組,也就是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其主要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觀察日月五星,但是那時候並沒有恆星和行星的叫法,為了參悟大地(地球)的變化而選擇的參照物。地支的由來古人站在大地上,仰望星辰密布,於是就把大地作為了宇宙的中心,而日月星辰代表了鐘錶上的指針,那麼二十八星宿就是鐘錶上的刻度,古人又把二十八星宿劃分為十二個區,這十二個區就是最早的地支。
  • 中國古代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 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日前中國考古團隊發現唐代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之墓,但墓室已遭到破壞,墓室裡的壁畫、棺槨都有嚴重損毀。雖然無緣見到薛紹墓內的壁畫,但一般唐代皇室貴族高官的墓葬-雙室磚券墓,基本上都繪有色彩鮮豔的壁畫,甚至在墓室天花板畫上天象圖,這有什麼特殊含義呢?
  • 《易經》是《蜥蜴經》嗎?是哪位專家說的?
    《易經·大壯》:六五,喪羊於易,無悔。 《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對「易」字含義的解讀:《說文解字》【卷九】【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一曰從勿。凡易之屬皆從易。」
  • 被誤解了6500年,《易經》裡記載了真相
    這種誤解遺禍千年,而少有人知其原文出處《易經》中所講的真正含義。《易經》中則強調的是陰陽的平衡、和諧、中和。凡是不平衡、不和諧的事物,最後一定偏離正常的渠道與軌跡,而宇宙萬事萬物最終必歸於和諧與平衡。男尊: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天一樣,高亢公正,自強不息。即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女卑:作為大自然特殊產物的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無私無怨。即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朗朗上口的四字網絡公司名字大全
    這裡精心準備了四個字的網絡公司名字大全,可供大家借鑑。四個字的網絡公司名字案例案例一:【諾斯維奧】諾字來源於唐詩「空慚季布千金諾」,暗喻網絡公司創始人誠實守信、做事嚴謹。而斯字有翩翩君子之義,加在四個字的網絡公司名字中,顯得洋氣有寓意。維字則表示公司員工足智多謀、成熟穩重。奧字出自元曲「秘玄隱奧訪東牟」,象徵網絡公司創始人見多識廣、言行得體。
  • 易經入門:神秘的紫微星特別重要,學會看以後,學易很輕鬆
    《易經》為諸經之首,幾千年的傳承,經常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其實,易經所描述的,不外乎天地萬物。也就是說,學易經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知天文,要從觀天象開始。「夜觀天象」這個詞,聽起來很神秘,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天文學。要知道,在人類工業時代之前,一直是靠天吃飯的。
  • 《易經》的核心就是象,必須依靠《繫辭》才能理解象的含義
    象,是《易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說是整部《易經》的核心,《易經》自秦漢以後之所以分成兩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輿、星相、醫藥共為十宗,乃至後世又有理、象、數之說,可全是《易經》的象所惹出來的事。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學者對於《易經》的象,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觀點,綜其內容真可謂浩如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