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各有所指,《易經》裡的「辰」字有特殊含義
《易經》「賁」卦卦辭中有句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生有男有女,男剛女柔,剛柔交錯,這是天文,就是自然;
(一)
「千古一帝」康熙的人生,曾一度跌至低谷,想到了退位。
孝莊太后說了一句激勵康熙的話:「要學你的皇祖母,我,孝莊,天塌地陷,巋然不動,日月星辰,唯我獨尊。」
日月星辰的由來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
「日」為太陽,「月」為月亮,「星」為周天天體,有28宿和北鬥七星之說。
那麼「辰」是什麼?
如果不是學習古天文之人,都很難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
(二)
「辰」,代表水星。
還有一種說法,「辰」是日、月、星的總稱。
「散文則統謂之星,對文則五緯為星,二十八宿為辰」。
「五緯」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五星不在時,其他星星可以稱為「星」,五星一來,其他的都變成「辰」了。
古歷中,「辰」,還指「春、夏、秋、冬「四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的「四立」,加」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中的四仲時,合為「八節」。24節氣、72物候之「辰」。
(三)
在《易經》文化裡,將12生肖中的龍,稱為「辰龍」。排在了12地支中的第5位。
「龍」是中國的圖騰:可大、可小、可明、可暗,色彩斑斕絢麗,是世間最美之物。
「辰」在《易經》中,還可用作記時。「辰時」,代表上午的7時到9時。
「辰」還可以搭配天幹,用以紀年。比如,2012年,天地支為「壬辰」年。
「辰」,用以紀月,代表了農曆的三月;
《易經》中,「申子辰」三合水局,而「辰」為水庫。
在古代《易經》命理學中,還將「辰」組合為一種有吉有兇的星煞。
「辰是水庫屬天罡, 戌是火庫屬地魁。」
比如,壬辰、庚辰為「魁罡」神煞。
口訣說:壬辰庚戌與庚辰,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見財官刑煞並, 身行旺地貴無倫。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