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論壇——6.21•北京側記|CHRS2019_中國...

2020-11-30 醫脈通

聚焦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論壇——6.21•北京側記|CHRS2019

2019-06-24 來源:醫脈通

早燕銜新綠,啼醒追夢人。為更好地傳播「以學術促發展」的理念、傳遞國內外心律領域前沿學術知識、最新科研成果,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主辦,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律失常學組、《中華心臟與心律電子雜誌》協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心律學大會」於2019年6月20日~6月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本屆大會涵蓋心律學基礎與臨床各專業學術熱點,重點關注近年來心律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及共識,直面挑戰,聚焦心律發展難題;設立了中國室性心律失常論壇、心房顫動等專題論壇和系列教育培訓課程,「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論壇」就是其中閃亮的一隅。


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通常比較複雜,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不盡相同。如何正確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獲取最大效益而規避風險,是治療心律失常的永恆主題。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治療目的不僅僅在於控制心律失常事件發生的頻率及時程,更在於改善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及死亡率。在最新臨床指南中,無論是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還是室性心動過速,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仍然是一線治療方案。在選擇藥物時需全面考慮,並講究用藥的劑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預期效果。論壇自6月21日早上九點開講,各路心律學者、專家大咖紛紛出席,聽講者更是絡繹不絕,以互切互磋之姿,呈現百家爭鳴之派。


楊新春:從指南看房顫節律和室率控制的藥物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楊新春教授精準指出房顫藥物治療的三項措施,即:必要措施:抗栓治療,對所有合併栓塞危險因素的患者進行抗栓;基本措施:心室率控制,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房顫應該以控制心室率為主;選擇性措施:節律控制,轉復血流動力不穩定以及症狀不能耐受的房顫,一過性誘因所致(因已去除如缺血或甲功異常)。同時強調了基礎疾病治療是不容忽視的治療。



程曉曙:慢性心衰合併房顫藥物治療進展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程曉曙教授向我們分享了「AVN消融+CRT推薦級別有所下降,偏寬鬆的HR控制可能對HF患者更有利」;同時也遺憾地告訴我們,使用ADD的「律」與「率」的比較研究結果令人沮喪,究其原因在於AAD的副作用;但在AF消融上,程教授分享到:「現實與理想第一次如此之近,AF患者維持竇律的理想不再是霧裡看花」。



于波:慢性心衰合併室性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進展


室性心律失常會增加CHF患者的死亡率,在這一基礎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于波教授將不同治療藥物進行類比、循證研究表明:Ⅳ類AAD增加CHF患者的死亡率,Ⅲ類AAD不降低猝死及總死亡率;而β受體阻滯劑,非AAD的ACEI、ARB、MAR、ARNI均可降低CHF患者合併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得到指南推薦。其中需要注意的是:CHF患者合併室性心律失常的無症狀,非持續性室速不建議使用AAD;有臨床血流動力學障礙者,建議安裝ICD,應用胺碘酮、利卡多因進行治療。



梁兆光:抗心律失常藥物在房顫導管消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梁兆光教授先是分享了術後早期復發的原因和治療策略,後引用指南推薦展示了近幾年專家共識的房顫認識和治療建議,通過一系列臨床研究及指南推薦說明:術後短期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1-3個月),具有一定的預防、減少房顫復發的臨床意義與價值。不同類型的房顫,導管消融後AADs治療效果不盡相同,但對於長期AADs的選擇,安全性始終應是第一位的。



張萍:歷久彌新,經典再續,普羅帕酮治療進展


「普羅帕酮的年紀恐怕比我們爺爺的年紀還要大了!」在本屆大會秘書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張萍教授的精彩演講中,普羅帕酮是今天的主角。張教授從普羅帕酮的簡介和相關指南共識推薦,講到普羅帕酮在臨床的合理應用,特別提到它作為指南推薦的「Pill-In-Pocket」(口袋藥)也曾是郭繼鴻教授推薦的「頓服」轉復房顫最常用的藥物。普羅帕酮作為Ⅰc類廣譜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其應用於無結構心臟病房顫患者及NSVT患者。口服恢復竇性心律轉復率高,起效快;且心外副作用少,安全性更佳。



此外,吳林教授、楊傑孚教授、廖德寧教授、朱俊教授、劉小慧教授、張海澄教授、董建增教授、李述峰教授、張建軍教授、董籲鋼教授、劉少穩教授、馮莉教授、曲秀芬教授、阮燕菲教授、郭豫濤教授等也為大家帶來了精彩學術演講。



作為主持嘉賓的黃嵐教授、田野教授、黎輝教授、齊欣教授、賈紹斌教授、齊曉勇教授、張虹(山西)教授、趙文萍教授、潘震華教授、許志茹教授、郭靜萱教授、陳曉平教授、胡立群教授、劉全教授等與授課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互動,給參會醫生帶來了精彩的「課堂式教學」,參會醫生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在論壇最後時段,作為本次論壇主持之一的郭靜萱教授聽了郭豫濤教授的演講後興致盎然,就講題「中低風險房顫患者抗凝治療的選擇」提出個人指導意見,並讚揚了郭豫濤教授研題之深,講題之精。郭靜萱教授的讚譽直接反映了老一輩心律學者對年輕學者的關注與支持。


抗心律失常藥物論壇嘉賓合影留念


抗心律失常藥物論壇部分嘉賓合影留念


本屆大會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構建了一個心律學專業的交流平臺。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論壇匯聚了老、中、青心律學專家學者,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討論。


第十九屆中國心律學大會作為對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的重要學術會議,展現了老一輩攜手年輕一輩心律學人,直面心律學領域諸多難題與挑戰,砥礪前行的精神,無疑是推動心律學發展的一次盛舉!


專題連結>>>第十九屆中國心律學大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主任提問: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答 4 類你就錯了!
    抗心律失常藥物(ADD)種類繁多,且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但也正因為其分類過於簡單,使得一些新型抗心律失常藥物未能包括在內,無法滿足當前心律失常診療的需求。 因此,2018 年雷明等學者在傳統分類方法基礎上結合最新的藥物研究進展,提出一種現代 AAD 分類方法,將 AAD 分成8 大類 21 個亞類。
  • 【抗心律失常藥】鹽酸普羅帕酮片
    治療量,一日300~900mg,分4~6次服用。維持量一日300~600mg,分2~4次服用。由於其局部麻醉作用,宜在飯後與飲料或食物同時吞眼,不得嚼碎。【不良反應】(1)不良反應較少,主要者為口乾,舌唇麻木,可能是由於其局部麻醉作用所致。此外,早期的不良反應還有頭痛,頭暈、閃耀,其後可出現胃腸道障礙如噁心、嘔吐、便秘等。也有出現房室阻斷症狀。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抗心律失常藥的區別
    快來一起學習吧~ 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抗心律失常藥的區別【招考信息】【報考指導】【閱讀資料】在藥理學中,抗心律失常藥是比較重要的內容,而且也是常考點,今天和山東中公教育一起來學習一下幾類抗心律失常藥的鑑別。
  • ​急性心梗並發心律失常,可以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嗎?
    急性心梗常並發心律失常,因其有獨特的病理生理機制,故抗心律失常用藥的選擇也有講究。急性心梗後心律失常與普通心律失常的表現基本相同,常以心臟停搏和暈厥等作為心梗的首發症狀,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衰的加重。治療手段則以抗心律失常藥物使用和血運重建為主[2]。今天我們主要捋一捋主要的藥物治療。
  • 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 一、心律失常 由於心臟內衝動的發生及傳播不正常而使整個心臟或其中一部分的活動變為過快、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活動的順序發生紊亂時,即出現心律失常。
  • 碳酸氫鈉戲劇性逆轉心律失常,何時用,怎麼用?
    在心律失常治療指南中,罕見碳酸氫鈉的蹤跡;而在國外文獻中,「碳酸氫鈉」卻經常與「心律失常」聯繫在一起,成為可以復律的「神器」。因此,有疾病史及服藥史的患者,如果發現極為寬大的室性心律失常,同時伴有低血壓和/或癲癇發作,就要考慮藥物過量的可能。標準的高級生命支持是不夠的,治療措施必須明確導致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如某種藥物中毒),治療需要給予補液、血管活性藥物、碳酸氫鈉及靜脈內使用脂肪乳。
  • ESC2015 指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的預防管理(中文版)
    (IIb,C)(10) 不推薦預防性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除了β受體阻滯劑)。(III,B)3. 起搏器/ICD(1) 對於經正性變時藥物治療後仍有症狀性竇性心動過緩的患者,推薦經靜脈臨時起搏。(Ⅱa,C)流出道室型心律失常治療推薦 1. 伴有臨床症狀或者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或者由於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PVC)導致的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行射頻消融。(Ⅰ,B)2.
  • 心律失常與情緒的關係
    心律失常:心臟收縮的頻率及節律失常。其頻率的意思是指收縮的次數變化;節律的意思是指心動次數的改變。心律失常是竇性心動過速、房性和室性期外收縮、預激症候群、心房顫動、竇房傳導阻滯等症狀的總稱。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大多與以下的情緒有關。
  • 近期,歐洲心律協會(EHRA)發布了無症狀心律失常患者的管理共識,對...
    5.對於無症狀房顫且有快速室率的患者,應處方速率控制藥物,以降低心動過速性心肌病風險。6.在詳細知情同意後,可根據患者的偏好,無症狀房顫患者也可考慮消融。3.應治療懷疑心動過速型心肌的室性早搏患者。4.無症狀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療應重點關注潛在的心臟病,以改善預後。有些特徵表明室性早搏患者的預後較差,需要排除潛在的結構性、缺血性或心律失常性疾病。
  • 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及併發症
    有些人有心律失常,光知道平時心臟不舒服,有時候心慌,呼吸不上來,但是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解決問題,我們請來專家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心律失常發生機制以及它的併發症,希望能幫助大家。
  • 川普鼓吹的抗瘧疾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可能會導致心臟猝死
    因此,梅奧醫學中心的心臟病專家和醫師科學家已就如何使用12導聯心電圖,遙測或智慧型手機移動心電圖確定患者的QTc提供了緊急指導,以作為確定那些風險增加的患者的生命體徵,以及如何最終儘量減少藥物引起的心臟性猝死的機會。抗瘧藥氯喹和羥氯喹,以及抗愛滋病毒藥物洛匹那韋和利託那韋,都有已知的或可能的藥物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 「小體檢發現大問題」「自相矛盾」的惡性心律失常
    近日,一位青年男性到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參加健康體檢後發現心律不齊,心電圖檢查提示竇性心律,心率63次/分,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張俊蒙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給予患者耐心詳細的專業解答和治療建議,認為此患者短陣室速合併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儘管自覺症狀不明顯,但極易發生猝死,一定要引起重視。
  • 專家筆談:緩慢性心律失常診治進展及臨床用藥典型病例報告
    緩慢性心律失常無症狀者一般無需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①西醫:常用阿託品0.3-0.6 mg,3次/d特點:只用於緊急情況或搶救,不能作為長期用藥器質性心臟病、不可逆緩慢性心律失常不能通過藥物糾正。②中醫:以前口服多用心寶丸,注射多用生脈、參附、參麥、黃芪等注射液;目前,最新又好用的為參仙升脈口服液,20ml次,2次/d,這是中成藥有專利的藥物之一,所以能成為我國首個專門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藥。
  • 這種心律失常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治療?
    原來,老人雖有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疾病,但平時還是行動自如。但最近這一段時間,紀老伯卻出現了反覆出現心慌、胸悶、氣喘和下肢浮腫,在家自行服藥無法緩解,2018年5月25號,紀老伯在家人陪伴下住進了我院心血管內科。
  •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08:11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ason G. Andrade團隊比較了冷凍消融或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
  • 剛治好房性心律失常,又來室性,禍不單行是為何?
    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一個來自心房,一個來自心室,起源不同,危險程度也存在差異。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剛做完導管消融,又發作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威脅生命,這是為何?兩種心律失常接踵而來,純屬偶然,還是有因可循呢?
  • 房顫初始治療,消融明顯優於藥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期兩項隨機研究
    對於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目前指南建議,先用一種或多種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療效不佳時再考慮射頻消融。研究顯示,這類患者經藥物治療失敗後,射頻消融在維持竇性心律方面比抗心律失常藥物更有效。11月16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同時發表的兩項研究一致表明,對於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患者,冷凍球囊消融作為初始治療,效果明顯優於藥物治療。加拿大EARLY-AF 研究將303例有症狀的陣發性房顫初治患者隨機分入射頻消融組(冷凍球囊消融)和藥物治療組(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 慢阻肺合併心血管疾病,抗慢阻肺藥物使用需注意什麼?│臨床「藥」點
    那麼,慢阻肺合併心血管疾病,抗慢阻肺藥物使用需注意什麼?慢阻肺(COPD)常用治療藥物包括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磷酸二酯酶-4(PDE-4)抑抑制劑、祛痰劑、抗氧化劑、抗菌藥物等,其中某些治療藥物可能對CVD有益或引起潛在不良效應。
  • 「膠囊」起搏器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
    Micra無導線起搏器成功植入標誌著同濟醫院緩慢性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際領先水平,起搏器植入進入「無線微創時代」。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有學者探討無導線起搏器的設計及應用,經過了幾十年的科技發展,無導線起搏器終於變為了現實。2016年無導線起搏器誕生,掀起了起搏器技術新的變革。
  • 各種心律失常的鑑別
    體表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手段 , 但有一些心律失常其治療原則不同,而心電圖圖形頗相類似 , 很易造成誤診 。 四、心房顫動並發陣發性交界性心動過速的誤診慢性房顫在洋地黃治療後很少轉為竇性心律,如心律突變規律應疑有房室結傳導阻滯及房室分離, 此時應 立即描記心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