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來了?市值突破71萬億!注意,這次核心變量與2015存顯著差別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時謙

全面牛來了?

7月6日,金融板塊全面爆發,銀行ETF和券商ETF雙雙漲停,帶動A股三大股指高歌猛進。滬指大漲5.71%,4天連過4關,強勢收復3300點。創業板指站上2500點,創2016年以來新高。A股總市值突破71萬億,為2015年6月以來首次。兩市成交額突破1.5萬億元,亦創5年新高。不少投資者認為,一輪大牛市已就此開啟。

從大牛市的驅動因素來看,無論是1999年的519行情,還是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抑或是2015年的暴漲,都離不開三大動力,即周期驅動,外延驅動和資金驅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體處在5G周期的起點,但預期已經打開;資本市場改革則不斷深化,使得無論是市場本身還是上市個體的外延式增長獲得足夠的支撐。大牛市的條件正逐步具備。不過,相比2015年大牛市,下半年資金面的變數依然存在。當下,市場進入到相對熾熱的階段。有專業人士認為,如能適度降溫,行情會更加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7月6日晚間,《新聞聯播》用時1分12秒隆重報導A股,報導稱滬指漲近6%創2年半新高,兩市成交量逾1.5萬億。同時,其也援引專家認為,中國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與防控成績是中國經濟復甦和股市上漲的最大動能。

A股重現大牛市氣息

大藍籌漲停!連續漲停!2014年底激情四射的大藍籌暴漲一幕如今在A股市場上演。本周一,銀行ETF、券商ETF皆漲停,保險股集體大漲,地產板塊掀起漲停潮。多元金融、金融科技,甚至煤炭股也出現多股漲停的盛況。外圍A50期指狂漲,上證50大漲6.8%,央企ETF收盤飆漲超9%。這種行情近年罕見。

更值得關注的是,結合整體成交金額來看,當下是實打實的增量行情。在大藍籌狂漲的過程當中,前期已經漲幅巨大的科技股並未掉隊。資金面上,融資餘額持續大漲,上周五猛增117億元,其規模來到11667.65億元。北上資金的熱情也是前所未有,連續三個交易日淨買超百億,7月3個交易日淨流入近440億元,遠超5月全月淨流入規模。據wind數據,7月4個交易日,A股市場增加近6.8萬億元,增幅約為9.8%。

有銀行從業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當前權益類資產的槓桿率水平仍遠低於2015年。無論是收益互換,還是場外配資的規模都已遠不及當年。而從融資餘額來看,目前的規模也僅相當於2015年高峰期的一半左右。但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場外個股期權的槓桿水平相對較高,資金規模擴張較快,對這一波行情可能起到了較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平安證券財富管理中心首席投顧劉夢鵬表示,本輪反彈的核心推動力是金融市場的改革紅利,前期科創板的推出,註冊制的實施加速了金融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步伐。這些改革及改革預期明顯提升了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並引發本輪市場的大幅反彈。此外,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外資給予的中國溢價也越來越高,這得益於國內復工復產以及疫情控制明顯優於海外主要經濟體。

核心變量與2015年並不完全相同

這一輪A股上漲與2015年那波行情有一些相似之處。

首先,兩輪行情節奏類似。在大藍籌上漲之前,市場都經歷了一波成長牛。2012年底到2014年底,創業板指上漲150%左右;而從2018年底至此7月1日,創業板指上漲了110%左右,可以說成長牛都持續了近兩年時間,才開始爆發一輪全面牛。這兩段行情又都有一個相似的周期背景,即4G引發的移動互聯周期和即將到來的5G周期。前述之周期驅動是開啟一輪大牛市的重要條件之一。

其次,改革驅動。2014年底券商股行情的觸發點是降息,這一波也始於再貼現、再貸款利率下行。但其根本還是改革帶來了券商股的大幅擴表,以中信證券(港股06030)為例,其總資產由2012年的1685億增長到2014年的4796億,其他券商增長的幅度也太抵如此;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是券商股上漲的主要動力。這一波也不例外,在2015年有股災之後,2016年券商普遍出現了縮表的情況,這狀況只到2018年底才開始恢復。2019年,資本市場改革大手筆頻出,券商資產規模也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目前中信等龍頭券商的總資產體量已遠高於2015年。此外,兩波行情皆有定向增發等政策放鬆,這有利於上市公司外延式擴張和資產負債表優化。

第三,從估值結構來看,市場風格板塊估值結構可類比於2014年11月。方正證券胡國鵬表示,歷史上較為極端的估值分化出現之後,均有低估值的上漲行情,如2014年11月和2018年2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場估值風格的背離相當明顯,且同2014年11月的估值分位結構較為相似,即成長處於高估值分位、金融處於低估值分位。金融股估值分位2019年一季度的80%持續下滑至今年6月底的20%左右,而成長和(港股00001)消費估值分位均在90%左右。

不過,本輪行情的貨幣基礎可能與2015年存在一定差別。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下半年貨幣政策存在邊際收緊的趨勢,但寬信用的格局依然會延續。這就意味著風格主要會偏向於藍籌股,市場發動全面牛則會面臨資金約束。這一點也可以對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權益市場走勢來看,2013年底到2016年10月,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處于震蕩下行趨勢當中(這背後疊加了股災的因素)。2017年至2018年1月,國債收益率上漲一年多時間,而藍籌股行情也持續了將近1年時間;從最近兩個多月來看,國債收益率悄然走向上升通道,本周一再度突破3%。若後期持續上行,市場風格則存在較大概率偏向2017年,而不是2015年。

短期存在波動加大的可能性

從期權的走勢來看,上證50ETF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直接一步到位達到41.69%的歷史高位,而滬深300ETF兩個期權合約標的隱含波動率也紛紛上漲到35%左右的歷史較高位置。

除了2015年度之外,上一次指數有如此大漲幅在2019年2月25日,當日上證指數狂漲5.6%,並且創出了一個上漲192倍的期權合約。但在隨後的交易日,滬指出現了連續回調。本周一的漲幅與當日類似,根據現貨市場來看,50ETF和300ETF全部升水約2%左右,表現投資者對後市看漲,但波動的風險可能也在加大。

航長投資期權基金經理張引弓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隱含波動率上漲然後再下降是一個緩慢長期的過程。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波動率加大的可能性在增加。

銀河證券財富管理總部負責人秦曉斌表示,在金融和周期板塊帶領下,A股迎來暴漲,銀行後來居上,醫藥明顯落後,市場整體表現和行業風格收斂比較符合預期。但這種強勢程度有隻爭朝夕之感。資金入市大潮驅動,將逐漸積累市場風險,也考驗監管智慧,熱度如能適度降溫更可持續更健康。

相關焦點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 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   2019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0.47萬億元,佔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首次突破50%。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a股|上市公司|...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2014年底,滬深交易所市值首次躍升至全球第二位。當前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近80億元,約佔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11%,比排名第三的日本東京交易所總市值高出71%。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分紅逾10萬億!
    今年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市場擴容,滬深兩市最新市值已達78萬億,與2000年末相比增長了16倍,近20年年均增速15%,市值增長顯著。2014年底,滬深交易所市值首次躍升至全球第二位。當前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近80億元,約佔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11%,比排名第三的日本東京交易所總市值高出71%。
  •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市值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阿里巴巴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海底撈上半年淨虧損...
    阿里巴巴港股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內部開始隱藏「P」序列職級今日上午,香港恒生指數開盤漲0.13%,阿里巴巴高開近4%,報279.80港元,創歷史新高,港股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達60050.07億港元。根據資料,達芙妮從2015年開始就一直在虧損,五年間共計虧損近40億港元。
  • 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
    原標題: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聰明資金加倉的滯漲晶片股出爐,最高上漲空間超50%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中芯國際工藝獲突破,這些滯漲晶片股有望受益。iPhone12搭載A14仿生晶片,性能可能略強於麒麟9000,但整體差別不大,首次支持北鬥導航,高配版配置雷射雷達技術。不過iPhone12系列不支持120Hz高刷新率,並且沒有配備EarPods「小白耳機」和電源適配器,這些多少令果粉們有些失望。
  • 頻繁遭遇做空,市值卻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安踏靠的原來是它!
    無論從全球範圍來比較還是國內市場來比較,運動鞋服的市場規模和增速都已經超過了遊戲行業。詳細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運動服飾市場規模2648億元,大於2018年國內遊戲規模;從增速來看,運動鞋服也要高於遊戲行業,而且兩者之間的行業規模差距可能會越拉越大。同時兼備集中型、高增長、大規模等幾大優勢,體育產業迎來發展爆發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鋰茅」市值逼近8000億!白酒、鋰電、有色繼續漲,「報團股瓦解...
    「鋰茅」市值逼近8000億,中金上調目標價50%值得關注的是,截至12月30日午間收盤,幾隻熱門的基金抱團股表現不俗。貴州茅臺、糧油界的茅臺金龍魚、鋰電池中的茅臺寧德時代三隻股票盤中均刷新高位。其中,貴州茅臺漲3.11%,報1925元,最新市值為2.41萬億元。
  • 網際網路反壟斷來了!騰訊、阿里等四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科技股集體...
    其中阿里巴巴收跌9.8%,股價報收248.4港元,最新總市值5.33萬億港元。最近3日,阿里巴巴市值蒸發逾9600億港元。 騰訊股價也下跌了7.39%,收盤股價為551港元,總市值跌至5.28萬億,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近兩天市值損失7000億元。騰訊和阿里巴巴近兩天損失了約1.7萬億港元。 京東收跌9.2%,股價收盤時為300港元,總市值跌至9331億港元。
  • 距離萬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例如,有「電池茅」之稱的寧德時代,以收盤價計算,1月4日大漲52.99元/股,漲幅高達15.09%,總市值達到9413億元。與2019年的年度收盤價對比,寧德時代僅1月4日一天,總市值就增加了1234億元!如果以寧德時代1月4日最高價411.11元/股計算,其總市值則高達9576億元,距離萬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兩大10萬億帝國的成型,來自於高強度投資。
  • ...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狂歡不再,但泡沫仍存。(21世紀經濟報導...
    【蔚來小鵬理想5天市值蒸發2000億:新勢力「三劍客」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近日,造車新勢力陸續公布了11月的銷售數據。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持續創造新的月銷記錄,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繼續穩居第一陣營。不過,在12月1日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下滑幅度卻均超過了10%。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A股或打破「牛不過三」
    開局新展望 本報記者 張煒2021年首個交易周,A股上演「開門紅」,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周漲幅分別達2.79%、6.22%,滬深兩市連續5個交易日成交超萬億元。有市場人士稱,A股有望以註冊制與退市制度改革為契機,迎來全新的發展格局,打破滬指「牛不過三」魔咒。
  • 一天淨賺超1億,市值突破2萬億後,被曝不光賣酒還有「新身份」
    截至06月30日,在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共計7425家(已剔除退市公司),總市值也已經超過112萬億元人民幣。而在當日(7月1日)的排行榜中,貴州茅臺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每股超過1506元),成為當之無愧的A股市值「一哥」。
  • 市值2.1萬億碾壓茅臺,對A股影響有多大?最全解讀來了
    3、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按68.8元/股的價格計算,意味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2.1萬億是什麼概念?一舉超過茅臺,成為A股市值第一,還超過了工行、平安、建行等。 這次在A股總融資超過千億,但線下戰略配售佔了80%,總共高達800到900億左右;需要二級市場來接盤只有20%,也就是220億左右。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根據臺媒最新消息,臺積電已經在3nm工藝上已經有了技術突破,計劃將在明年發布3nm工藝的產品,並在2022年嘗試量產3nm晶片,預計2022年下半年就能大規模實現量產。但在臺積電的規劃中不只是實現3nm技術量產,對於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臺積電也有著完整的計劃。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三劍客"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
    (原標題:5天市值蒸發2000億:新勢力「三劍客」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 Q2營收淨利潤表現驚豔,「巨型章魚」亞馬遜破2萬億市值穩了?
    7月6日,亞馬遜股價首次突破每股3000美元的大關,市值超1.5萬億美元。但7月23日微軟發布財報後,因雲計算增速下滑亞馬遜的股價也跟著微軟一起下跌,這也讓投資者對亞馬遜產生不少擔憂。但根據這份新鮮出爐的財報來看,亞馬遜的財報表現震驚華爾街。
  • 國泰君安:追尋穿越牛熊的高回報
    檢驗二:質量分數越高,相對價值越高   結論:大市值樣本,公司的質量分數與公司的相對價值顯著正相關,且對公司相對價值的解釋力較強;而對於小市值樣本不顯著。   進行面板回歸:因變量為公司市淨率,自變量為公司質量分數,取公司市值,公司所處行業,公司所處上市板塊作為控制變量;樣本時間跨度從2002年到2017年;回歸公式如下:   在控制了公司規模和公司行業等虛擬變量後,我們發現,大市值樣本中,公司的質量分數與公司的相對價值具有正相關的統計學關係,質量分數對公司相對價值的解釋力度約為
  • 夏海鈞:按照萬科的PE來計算,恆大市值要到1萬億
    好處就是一期開發完之後,二期三期的項目樓面價是鎖定的,但是銷售價是增長的,這樣利潤就來了。恆大項目的單價增長從2012年的6000多元漲到10000多元,地價鎖定,建築成本略微增長,銷售價格增長,這樣利潤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