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過度旅遊」矛盾凸顯 客流時空分布亟待平衡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敦煌9月2日電 (記者 馮志軍 丁思)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項目專家內維爾·阿根紐(Neville Agnew)1日在敦煌指出,近年來,中國各地遊客對於世界遺產地「必須看」的心態導致旅遊業增長,而許多其他重要遺產點由於缺乏遊客而苦惱不已,「旅遊人數在增加,但人們去的地方並未增加」。

1日至2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甘肅敦煌舉行。來自美國、日本、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近200位專家學者,共同交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最新成果,探討在做好其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可持續發展旅遊產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內維爾·阿根紐表示,大量遊客湧入世界遺址「過度旅遊」在全球是普遍存在的。中國政府已採取相關措施去解決自然和文化遺產可支持利用方面的問題,並在八達嶺長城、故宮博物院、布達拉宮、梵淨山等世界遺產中得到了實際運用。但關於遺產如何確定遊客量及如何建立指標的指導卻依舊很少。

內維爾·阿根紐建議,遊客承載量的確定應該有一個嚴格系統的研究方法,來判別過量遊客帶來的危害以及遊客體驗的負面影響,這需要用數據來證明過度開放造成的損害;還可以考慮在缺乏遊客的遺址鼓勵發展旅遊業,從而更好地平衡遺產點之間的遊客分布。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認為,中國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遺產保護工作正從最初的搶救性保護逐漸向預防性保護過渡。敦煌莫高窟和明清故宮秉承了相同的預防性保護理念,該體系為實現世界文化遺產地預防性保護管理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暑期,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客流量頻繁逼近承載極限,儘管有啟動數年的旅遊開放新模式來平衡激增遊客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但短時「客流扎堆」仍威脅著這處古老遺址的安全。而類似這樣的困境,在眾多世界遺產地並非孤例。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部長李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莫高窟8月接待了約50萬人次的客流,這意味著莫高窟全年接待遊客量的約四分之一都集聚於一個月內像「洪峰」一樣湧來。除了敦煌傳統旅遊旺季7、8、9三個月,可想而知一年裡的「兩頭」時間,這裡「一點也不擁擠」。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解釋說,並非外界想像的那樣,莫高窟一個月的旅遊爆棚現象而涵蓋了「似乎全年都這樣」的錯覺,其實冬天莫高窟的遊客就非常少,該院有大量的時間和接待能力,來滿足不同遊客的參觀需求,希望有更多遊客能選擇「錯峰出遊」,均勻分布在一年四季。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認為,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乃至多個民族文化發展的見證,因而是人們學習、觀摩和傳承發揚的重要依據,也是發展旅遊等產業的有利條件。由於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往往需要加以保護。如何既保護好遺產,又最大限度發揮其教育和社會作用,這是很多文化遺產地面臨的問題。

甘肅省副省長張世珍表示,當前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樣面臨著一系列來自經濟建設、旅遊發展等帶有國際普遍性的挑戰,實現世界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成為現階段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任務之一。(完)

相關焦點

  • 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讀書報:現在,保護世界遺產、人類遺產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  讀書報:文化遺產在中國非常的多,國家是沒有能力全部保護,所以目前實行分級管理,但是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在財力、物力、人力有限的情況下的時候,只能優先保護最重要的遺產,導致一些價值比較低的遺產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現在是已經慢慢的消失了。那您認為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 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人次,平均每30分鐘內進入50人,通過分散客流來減輕了建築物的承載壓力。在管理過程中他們既要滿足自身的權益要求,同時也要滿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這就需要一個科學的監督管理機制來保障兩者的平衡。  目前管理處歸文物部門管理,而後者作為文博技術部門主要提供技術指導,在遺產的綜合管理方面缺乏科學知識和技術,難以實現對遺產管理具體實施者的有效監督和指導。
  • 蓄能——盤點2019中國的世界遺產
    凸顯全球視野和水準遺產數量領跑世界2019年6月,中國的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一個細節:「良渚古城遺址」的申遺文本內容非常充分詳實,已經能從遙遠的、零星的物質遺存信息中進行整合,發現之間的關聯描繪出一個令人信服的邏輯形象。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
    2010年8月1日以「中國丹霞」為名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山塊、密集深切的峽谷、壯觀的瀑布及碧綠的河溪構成的景觀系統,是中國和世界上丹霞景觀的例證。申報世界遺產成功,不但表明中國丹霞六個提名地的遺產價值的獨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中國丹霞,是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第四十項世界遺產。
  • 過度旅遊 世界知名景點淪為「失落的天堂」
    過度發展則加重生態負擔,不僅威脅經濟發展,還令當地人喪失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受過度旅遊所累,從泰國海島到珠穆朗瑪峰,不少世界知名景點陷入生態危機,淪為「失落的天堂」。  【喧囂的海灘】  尋找一片人跡罕至的海灘,開始一段安靜悠閒的旅程,這是不少旅行者的夢想。然而,遊人的到來卻令越來越多偏遠的地方變身熱鬧的景點,喪失當初特有的天然、靜謐氣質。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5-08-21 15:16:4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來賓8月21日電 (廖敏佳)「我們將積極推進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調控環境承載力,旅遊才能可持續
    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名錄遺產的高品位、稀缺性和美譽度,遺產地無一例外地成了對外窗口和旅遊龍頭。利益驅動導致一些遺產地過度商業化,遺產的原真性、完整性,正面臨嚴重威脅。  名錄遺產是人類社會不可再生資源,從這個觀點出發,黃山始終堅持「保護第一」,積極探索「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
  • 世界遺產 自然鹽城
    在新時代發展理念推動下,鹽城黃海溼地遺產更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原始之美、靈動之美、清新之美。大美溼地——自然生長的世界遺產鹽城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江蘇唯一、中國第14個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濱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標誌著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了海洋!
  • 我國麋鹿保護項目有望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在8月24日舉行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上,人們宣誓要「還山川以綠色,還江河以甘甜,還大地以生機,還天空以蔚藍……」 趙帥宇 攝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趙帥宇)在麋鹿的「家鄉」北京市大興區,人們將推動南海子麋鹿保護項目申請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當今世界存在的九大矛盾
    這些矛盾和問題有延續既往的,也有不斷增加的,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影響世界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貧富矛盾  世界經濟發展最不公平的問題是貧富之間的矛盾,既表現為富國與窮國之間的矛盾,也表現為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總體來看,富國越來越富,窮國越來越窮。
  • 2019年新增世界遺產盤點 你的旅遊新方向
    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落下帷幕。今年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個遺產項目中,歐洲和北美地區有15項,亞太地區10項,阿拉伯地區2項,非洲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各有1項。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會上先後通過審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一大亮點。
  • 2020年3月世界遺產要聞
    江西省文旅廳:推動景德鎮御窯廠遺址、萬裡茶道 (江西段 )、 贛南圍屋申遺工作,爭取將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增補列入「中國白酒老作坊」 世界文化遺產預各名單。山東省:繼續推動濟南「泉·城文化景觀」 「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福建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和「萬裡茶道」等文化遺產申遺前期工作。
  • 港片《6E班》曝「紛爭何去」預告 背景矛盾凸顯
    港片《6E班》曝「紛爭何去」預告 背景矛盾凸顯 《6E班》曝「紛爭何去」預告 背景矛盾凸顯 時長:00:50 來源:電影網
  • 美麗中國亮相倫敦世界旅遊交易會
    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以來舉行在英首場大型文旅活動  第38屆世界旅遊交易會日前在英國倫敦埃克賽爾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來自北京、廣西、寧夏、青海等19個省區市的50多家單位集體參展,這是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以來在英國主辦的首次大型文化旅遊活動,受到旅遊業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倫敦世界旅遊交易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專業水準最高的專業旅遊展覽。
  • 風險平衡策略:讓投資超越時空,持盾前衝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以超越時空、在長期投資中獲取穩健且較優收益的投資策略呢?答案是:有的——基於風險平衡策略的資產配置方法。  What:揭開風險平衡策略的神秘面紗  風險平衡策略(Risk Parity)起源於美國,最早由波士頓磐安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錢恩平博士(Edward Qian)提出。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以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作為本場沙龍活動的重要嘉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研究館員顏勁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文化遺產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與文脈所在,也是發展城市旅遊經濟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先天優勢。
  • 今明兩日景區客流最大,成都動物園登上全國五一客流排行榜
    根據同程文旅景區門票預訂等大數據,同程旅遊日前發布的《2019「五一」假期居民出遊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五一」假期全國旅遊景區入園客流高峰預計出現在2日和3日,景區旅遊比較熱門的主要有動物園、主題公園(含各類遊樂園)、海洋館、名勝古蹟、自然風景區、園林、古鎮、知名山嶽等。其中,成都動物園登上了全國五一客流排行榜。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1993年2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武陵源、九寨河、黃龍三個風景區作為世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頒發證書。 歷史沿革 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此地時將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區命名為「武陵源」。
  • 牛津熱詞:過度旅遊
    當旅遊變得越來越為普及,人們開始擔心overtourism(過度旅遊)會讓景點或目的地變得擁擠不堪,或是被太多的到訪者破壞了。例如,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今年就在過度旅遊的問題上掙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