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視頻版連結如下:19世紀風靡西方的顱相學,能神奇判定我們的一生,科學,謊言?文字版和視頻版略有不同
人的思維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認為是心臟。而柏拉圖覺得思維產生於大腦。在古代中國,《禮記》中記載「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而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在古代人們連思維的產生器官都不知道,也無法判斷一個人的品格智力。
直到1795年, 人們通過解剖學才真正認識到,人類的思維來自於大腦。在技術水平限制研究的時代,對大腦的探索總是磕磕絆絆。當大家紛紛磨刀霍霍準備研究大腦時,發現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這時候出現了一位鬼才,神經學家弗朗茲·約瑟夫·加爾提出了一個理論:人的性格和能力是由大腦決定,通過研究頭蓋骨就能判斷人的性格和能力。
於是顱相學就開始在西方流傳,他們認為頭蓋骨和大腦的形狀是緊密對應的,當把人格特性分區到頭顱上後,就可以通過觀察區域內的頭骨凹凸程度,判斷相應能力大小。
比如頭頂隆起的人代表著智慧化身
寬闊的前額說明想像力豐富
大頭意味著聰明絕頂
加爾和顱相學的信奉者到處演講,在19世紀顱相學風靡西方,火到什麼程度呢?在科學界,顱相學獲得了傑出的科學家,甚至醫學界的領軍人物的認可。在政治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美國總統亞當斯,都欣然接受顱相學大師診斷。
而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顱相學診所在歐美街邊四處開花,普通人不僅談婚論嫁需要去看顱相,而且找工作也需要顱相診斷後才能錄取。
火爆的同時,顱相學也受到了四面八方的反駁浪潮,其中生理學家.弗盧龍給了顱相學致命一擊。
弗盧龍給鴿子們做了腦部切除手術,發現把鴿子腦不管什麼位置小部分損毀,鴿子的功能齊全,還是能吃能睡。當鴿子腦被切除的面積越大,鴿子的功能越來越少。
因此弗盧龍認為大腦是作為一個整體運行的,顱相說「不同位置的頭顱區域代表著不同能力」就是子虛烏有。此外弗盧龍通過解剖還認為大腦和頭蓋骨形狀不是一一對應的,毀滅打擊了顱相學的前提假說,此後顱相學也漸漸被帶上偽科學的恥辱圈。
既然顱相不能決定我們的智力和個性,那到底是什麼決定的呢?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同一窩剛出生的小白鼠分成三撥,第一撥放在正常的實驗室籠子裡餵養,第二撥放下狹小的籠子裡,只有水和食物,並且每一隻小白鼠都是單獨隔離餵養。第三撥放在小白鼠遊樂園裡餵養,還準備很多玩具供小白鼠遊戲。
待小白鼠長大後,研究人員人道地讓小白鼠失去靈魂
解剖發現處在狹小籠子並且獨自生活的小白鼠大腦發育最遲緩,而在遊樂園玩耍的小白鼠大腦皮質更重更厚,神經發育最好。
這證明了環境對生物的發展有較大影響也許我們的智力和個性是由環境決定的。
那真的如此嗎
另一波心理學家表示不服並做了一個實驗,美國心理學家鮑查德找到56對分開養育的同卵雙胞胎,雙胞胎有著相同的基因,但是生長的環境都是不同的,對他們進行智力測試,能力和性情測試等。
結果發現這些雙胞胎不僅長相體格相似,而且智力、性格也十分相似。
這說明基因在智力和性格形成中也起了巨大作用
到這裡你會不會迷糊,那到底是環境決定了我們,還是基因決定了我們。
事實上我們不僅體格外貌遺傳了父母,自身的性格氣質也遺傳了父母,這種遺傳叫情感遺傳。
當然環境也會影響我們的性格,比如教育讓你明辨是非 知書達理,重大災難會讓你變得小心敏感。所以努力試著改變自己的性格,是有效並且有用的
智力也是同樣
有研究者發現智力可能百分之七十是由基因決定的,百分之三十是由環境決定的。可能你覺得既然大部分有基因決定,那也就不用努力學習。
其實不然,智力其實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液體智力,是由 你身體的神經系統決定的,也就是說液體智力基本上有基因決定,比如反應速度、推理能力。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在30歲逐漸衰退。
而另一種晶體智力就是受環境影響,只要你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晶體智力一生都會增長,就算是垂垂老矣,你的晶體智力也會在高點。
雖然基因決定這我們初始的狀態,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外力來改變我們自己,環境的作用對我們來說,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
往期視頻:你的大腦裡是否還有另一個你---人腦奇幻研究歷程之裂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