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氏生物Harpin信號蛋白在草莓上的案例分享

2021-02-21 國氏生物

      2016.12.19,今天是個小有收穫的曰子:南寧蒲廟鎮那元草莓種植戶試驗田Harpin信號蛋白用藥(8天)首期回訪,效果非常理想。我們可愛的種植戶都等不及體驗第一周期(20天)的效果,計劃種植面積全面噴淋,後經商議決定先做一半的面積。

 這是12月11日噴淋後與種植戶合影,後面是噴淋用藥Harpin信號蛋白試驗區和預留同等長勢草莓地對照區。

這是12月19日首期回訪二塊地塊對比圖,僅僅8天,肉眼可見效果明顯,達到肉眼識別有差距的,按照標準科學的提法至少達到20%以上的差距。下面來看看細部的變化,就明白什麼叫做震撼!

      左邊是試驗區:提前掛果了,根莖粗壯,葉面深綠厚實有光澤,分枝分櫱多,無病蟲害,長勢喜人。右邊的,你懂的。

 
    拍攝拉遠點,看整片比較,這可不是蓋的:提前掛果,增加乾物質含量,最重要的無毒無害無農藥殘留。 

Harpin信號蛋白在草莓上的使用,葉片厚實濃綠、提高了草莓對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和利用,加速了草莓乾物質從營養器官(葉片)葉片轉移到生殖器官(果實),提早草莓的成熟和上市,提升草莓的產量和風味。讓我們繼續期待Harpin信號蛋白後續在草莓上增產提質和延長採摘期上的表現吧!

相關焦點

  • 我市突破草莓炭疽病防治世界性難題
    本報訊(記者 潘一峰 通訊員 潘賢春)記者從市農科院獲悉,該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草莓植株體內存在一種能夠識別炭疽病菌入侵的關鍵蛋白分子,它可通過誘導木質素的合成來抵禦炭疽病的發生。
  • 多國科學家聯合發現草莓果實色澤變異的遺傳機制
    近日,西班牙馬拉加IFAPA研究中心的Iraida Amaya實驗室與德國、美國、芬蘭等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在The Plant Cell 在線發表了題為Allelic Variation of MYB10 is the Major Force Controlling
  • 最強雷射照亮阻遏蛋白信號奧秘
    東方網7月23日消息: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28個實驗室組成的國際交叉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強的X射線雷射,成功解析「信號兵」蛋白的複合物晶體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傳導領域的世界級科學難題。這項突破性成果,今天凌晨以長文形式率先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刊《自然》上。
  • 【解放日報】最強雷射照亮阻遏蛋白信號奧秘
    (圖片來源:徐華強課題組)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28個實驗室組成的國際交叉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強的X射線雷射,成功解析「信號兵」蛋白的複合物晶體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傳導領域的世界級科學難題。這項突破性成果,7月23日凌晨以長文形式率先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刊《自然》上。
  • 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救星,發現清除腦部有毒蛋白的方法
    由於控制果蠅睡眠周期的神經元,與人類神經元相似,而有毒蛋白是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元兇。換言之,好好睡一覺無疑是維持大腦健康、防止前述疾病的重要關鍵。根據研究團隊發表於《科學發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論文,現有文獻已證實,睡眠不足將損害學習、記憶、免疫能力與傷口癒合。然而,睡眠如何達到這些功能,卻仍不清楚。
  • Mol Cell Proteomics: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抑制神經遞質的生成
    2012年8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 在Ruhr大學Medizinisches蛋白質組學中心的Thorsten Müller博士的帶領下,研究人員目前發表論文揭示了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腦中的異常蛋白沉積是如何破壞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研究人員報告說,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腦中的異常蛋白質的沉積會破壞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聯繫。
  • 【Science】校正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腦蛋白合成,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力中eIF2依賴性的缺陷
    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在海馬神經元中觀察到由整合應激反應(ISR)的慢性激活引起的蛋白質合成損失,並且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與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的認知損失有關
  • 研究揭示信號蛋白Wnt途徑新機制
    這一重要的發現也許提出了癌症,心臟疾病或Wnt蛋白相關的出生缺陷疾病等背後的一種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12月20日發表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辛辛那提大學的林鑫華教授,其早年畢業於杭州大學生物系,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時林鑫華教授開始展露才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重要論文,在辛辛那提當教授的幾年時間裡,林鑫華領導的實驗室研究更加出色,近期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重要論文。 Wnt是一類分泌型糖蛋白,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發揮作用。
  • 基因敲除裡氏木黴可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遺傳-源井生物
    這些生物產生的降解生物質的酶也可用於食品,飼料,造紙和紡織工業等各個領域。裡氏木黴(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種真菌,是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的知名高效生產商,因此被酶工業廣泛用於生產其自身的內源酶以及生產異質蛋白。兩年來,許多研究表明,CRISPR/Cas9系統是一種強大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基因敲除可促進多種生物體中基因組的遺傳改變。
  • 揭示G蛋白耦聯受體信號轉導機制
    9月8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江雲課題組和山東大學醫學院的孫金鵬課題組應用最新的非天然胺基酸編碼技術,揭示了G蛋白偶聯受體重要的信號轉導機制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4 13:21:34 瑞典隆德大學Oskar Hansson、Shorena Janelidze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血漿磷酸化tau181
  • Science:科學家揭示β-澱粉樣蛋白如何導致老年痴呆症
    2013年9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已經展示了一種蛋白質片段β-澱粉樣蛋白如何在形成斑塊前就開始破壞突觸,導致神經細胞死亡。阿爾茨海默氏症影響大約500萬美國人,疾病主要特點是突觸接觸的「虧損」以及腦功能惡化,尤其是記憶功能,神經細胞通過突觸將信號傳遞到另一個神經細胞。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9-3(離子脅迫信號-3)
    PP2C通過去磷酸化作用負調控蛋白激酶級聯信號系統,參與細胞周期、脅迫信號轉導、基因轉錄、蛋白質翻譯及翻譯後修飾等細胞活動過程。此外,SOS2與2C類蛋白磷酸酶ABI2相互作用,也使SOS2處於非激活狀態。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百年穀物專家家樂氏攜天貓CLUB雲早餐跨越距離讓愛升溫
    物理上的距離阻隔了他們本該屬於彼此的,溫馨的早餐時間,在這個七夕,來自美國的百年穀物專家家樂氏X天貓club,挑戰空間限制,為「雲CP」戀人們,打造獨一無二的難忘早餐體驗。      家樂氏穀物早餐,只與最親密的人共享      不同於工作的午餐或是應酬的晚餐,早餐,是我們本該與最親密的人每天進行的一項愛的儀式,異地戀人們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有助解釋為何人們對...
    2020年10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全面繪製了細胞內的一類關鍵蛋白如何調節從細胞表面受體傳入的信號。此外,他們揭示了人們通常在這類蛋白中存在的變異導致他們的細胞在相同的細胞受體受到刺激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為為什麼不同人對相同的藥物作出的反應存在有很大的不同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 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症中可能缺少的神經化學信號
    西北大學的兩位神經科學家首先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將多巴胺傳遞到負責運動和學習/獎勵行為的重要大腦區域,從而確定了帕金森氏病中可能缺少的神經化學信號。我們的發現可能會幫助回答有關帕金森氏病和其他神經系統奧秘的許多問題。」溫伯格藝術與科學學院神經生物學助理教授多貝克(Dombeck)與博士後研究員馬克·豪(Mark Howe)進行了這項研究。這些發現為理解多巴胺系統在運動控制和學習/獎勵中的作用以及多巴胺系統功能障礙如何導致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提供了新的框架。
  •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42:08 德國圖賓根大學Mathias Jucker研究小組發現,在轉基因小鼠中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