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區別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2021-01-14 36kr

產品經理最基本的職責就是懂需求。

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很多產品經理都做不到這一點。

舉一個例子,就拿紅包這個簡單的功能來講,產品經理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呢?


好的產品經理會用最簡單的功能去滿足用戶的需求,把核心功能打磨地異常鋒利。

而有一類糟糕的產品經理,我稱之為「功能經理」,他們不斷給產品增加新功能,duang duang duang給產品加一堆特技,認為這樣就能夠滿足用戶需求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功能經理」實際上是把用戶需求建立在"自我的視角"上,而用戶的真實需求可能是很簡單。用戶的需求可能是左邊,而在「功能經理」的眼中就變成了右邊。

把功能當需求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百度貼吧:


比如說支付寶: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上級制定的KPI,像百度貼吧基本上就是被KPI毀了。

但是作為產品經理,要明白兩個重要的道理:

1、產品經理,是要永遠和用戶站在一起的。只要做對用戶最有利的產品,最終一定會得到用戶的回報 2、用戶需求不等於功能,不能把功能當做需求

把功能當需求有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眼裡只看得到功能。但實際上, 用戶的需求遠遠不止於功能。

比如說一個健身卡產品,你覺得它滿足了用戶什麼需求?

首先,當然是滿足用戶的健身需求; 然後更深入的是塑形、增肌、減脂等需求; 再深入的說,還有社交需求。

 就這些需求嗎?

這些都只是功能性需求(Functional Demand)。

如果人們購買健身卡只是滿足功能需求,那麼如何解釋很多人買了健身卡之後就不去健身了呢?

作為產品經理,必須挖掘功能背後更深層次的需求,比如心理需求(Psychosocial Demand)。你可以發現,用戶購買一個健身卡,絕大部分不是為了功能利益,而是為了心理利益,而這種心理利益又包含了社會象徵、個性象徵以及情感利益。

1.社會象徵需求(Social Status Demand):

健身卡可以幫助消費者塑造社會形象(面子)。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買了健身卡就不去健身了,因為他們買健身卡本來就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發朋友圈的。——裝逼這麼純潔的事情,怎麼可以被健身玷汙了呢?

你也可以發現很多類似的產品,比如手機,作為最具外顯性的電子產品,滿足遠遠不只是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社會象(Zhuang)徵(Bi)需求

高端的奢侈品牌也是瞄準用戶的社會象徵需求,比如說下面這幅眼鏡:

梁文道本人一向是非常低調樸素的,但他的眼鏡逼格卻高到了一個境界,由日本鯖江工匠世家山本泰八郎手工打造,江湖人稱「八郎謹制」。充分顯示了品味和社會地位。

2.個性需求(Personality Demand)

健身卡可以幫助消費者塑造個性自我,這種自我不僅是對外的展示,還是自我暗示:"我買健身卡,說明我就是一個健康向上,陽光開朗的女孩。"

這種利用用戶個性需求的產品也有非常多,騰訊第一個殺手級盈利產品QQ秀就是利用用戶的個性需求。

今日頭條,整個產品都是圍繞用戶個性化新聞閱讀需求

還有這個形狀充滿暗示性的手機,也是滿足個性需求:

作為產品經理,搞清楚目標用戶的個性,即使這個個性非常小眾,一旦擊中用戶,用戶就會樂意買單。

3. 情感需求(Emotional Demand)


很多買了健身卡卻不去健身房的人,買的不是健身卡本身,而是消除焦慮感——「我健身卡都買了,終於可以放開肚皮吃了。」

買一張健身卡可以降低焦慮,就像看到別人都報名考CFA考MBA和各種證書,自己也去報個名一樣,能夠給自己一種短暫消除焦慮的幻覺,還可以合理化自己放縱的行為。

同樣的例子還有眾多教育產品:

這些都是利用了用戶負面情感需求的產品。

還有很多大眾熟悉的產品,是利用了用戶正面的情感需求。

比如充當表達情感媒介的產品,像Roseonly:

比如扮演人們日常補充劑的產品Tums:「你被愛,所以應該補鈣」

比如定位人們維繫情感場合的產品,紅星二鍋頭:

這些認知捲入程度很低的產品(低認知捲入:產品能夠激起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反應很低)都非常適合打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比如快消品、工藝品等大眾所廣泛認知的產品,它們能用情感佔據用戶的認知,刺激購買。

所以,用戶購買一個產品很可能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某種功能需求。作為產品經理,你要經常問自己:

我的產品滿足了用戶什麼心理需求?

這樣你可以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只會duang duang duang給產品加特技的「功能經理」,而且能讓產品觸及用戶的心理。

 

除了心理需求,還有更高明的產品經理會直接從人性層面去挖掘用戶的人性需求(Human Demand)。

還以健身房為例,你認為一個健身房能滿足用戶什麼人性需求呢?

 

看看健身房的鏡子你就知道了。

威廉·詹姆斯說:「人性的第一原則是渴望得到讚美」。

健身房可以讓人們輕易獲得自我讚美和他人的讚美。

美國的健身產品EQUINOX從另外一個角度挖掘了人性需求,他們的產品海報直接從展示一個女權主義的健身者的吶喊,「It’s not fitness, it’s life.」——健身不僅僅是健身,更是性別的平等。

人性是孤獨的,產品經理怎麼用產品抓住中國網民深深的孤獨感呢?

漂流瓶

QQ郵箱每天產生的漂流瓶已經達到了駭人的數量級了。孤獨的網民每天願意在電腦前用盡三次寫信機會, 孜孜不倦地打撈藍色海洋中轉瞬即逝的漂流瓶。 

 

搖一搖

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在深夜拿著手機一次又一次地搖一搖。搖完後響起槍枝上膛的聲音,讓寂寞的人嗅到性和硝煙的味道。

 

同樣是人性,微信搶紅包激發了人性的貪婪

 

知乎的點讚利用了人性的虛榮

 

發紅包看照片滿足了人的暴露欲與窺私慾

雙十一,更是把中國人變成了由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擺布的低等動物

這些充分挖掘了人類本能的產品,都是殿堂級的產品。

 

就像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說的:

一款好的產品,一定能迎合人性七宗罪中的其中之一: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慾。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產品能夠滿足用戶人性的需求,那麼很可能成為一個好產品。

總結:

一個產品經理和功能經理的區別,是產品經理眼裡看到的是需求,而功能經理看到的是功能;

產品經理會站在用戶視角去挖掘需求,而功能經理會不斷為了KPI加功能;

用戶的需求不僅僅有功能性需求,還有心理需求和人性需求;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可以在功能以外,更深層次地理解用戶的需求。

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健身卡產品,通過需求層級模型分析,也你也會發用戶背後紛繁複雜的需求:

 

 

更多乾貨,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BMAN(ID:BMANLEE)

相關焦點

  • 從職位定義入手,認識「產品經理」的本質
    只要抓住核心,依然能夠搞清楚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本質。從哪裡開始呢?老樣子,從「定義」開始。1. 定義產品經理給「產品經理」下一個定義,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搜尋一下維基百科,產品經理的條目中是這樣寫的:「產品經理是很難定義的一個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話定義,那麼產品經理是為終端用戶服務,負責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人。
  • 俞軍:為什麼多數產品經理都不合格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俞軍說去年年底滴滴出行給產品經理們做了新的評級,要求非常嚴格。俞軍眼中,產品經理被分成A、B、C三類。想知道怎麼分?繼續往下看吧。 我知道這種嚴格評級的背後是俞軍老師長期以來對優秀產品經理的思考。作為已經有十年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我也終於有機會與俞軍老師探討產品經理在成長,天賦,能力,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我會把本次交流的內容和心得整理成文章,分多篇來講。
  • 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靠「帕累託改進」判斷
    那本文就來跟大家談談對於無法定量分析的需求,產品經理怎麼靠「帕累託改進」進行判斷。01要分析需求,首要之務是觀察。長期觀察獲得數據,而後進行判斷。看來數據至關重要,我們只要有「大而全」的數據,沒有判斷不了的需求,是嗎?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4、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成人社部發布新職業 「事件回顧」1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初步確定15個擬發布新職業,其中包括了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 「 二 月 」 18、蘋果發布Apple Arcade遊戲服務 「事件回顧」3月25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加州舉行春季發布會,發布了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TV+、Apple Arcade四項服務類產品。
  • 用好的用戶體驗解決:「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
    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三個「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的案例,並通過案例分析,逐一說明用戶體驗在平臺化產品的設計中enjoy~「線上」的商業本質就是用數據更快、更好的服務用戶,從而獲得價值。譬如,滴滴打車是每個用戶發出一個出行請求,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個出發地並且達到任意一個目的地,每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都是一個中心。與之類似的例子外賣軟體,此類軟體是任意地點任意事件都可進行點餐用餐。
  • 百度網盤:「免費空間」的價格已被「限速」標好
    我並不否認百度網盤確實有非常多值得吐槽的地方,比如:Mac沒有自動備份功能、之前的用戶激勵計劃默認勾選……不過,「限速」這個問題,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看,並不值得吐槽。我們要始終記得:「產品是約束條件下的效用組合」。用戶的需求是無限的:資源要多、傳輸要快、空間要大、搜索要準,不要廣告、不要錢,甚至可以幫我賺錢。
  • 微信產品經理:我的產品之器——Sketch
    John的產品之器系列最近會持續更新,產品經理們可以繼續關注雷鋒網,或者移步其知乎。最近看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很棒的文章,特地拿過來與大家分享,尤其推薦給產品經理或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你。以下是原文:算上創業,我做產品差不多三年。我一直在問自己,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 「賽鴿資訊」鴿眼的功能
    鴿眼在鴿子飛行和遺傳上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小的爭論話題。多年的養鴿研究,包括和一些眼科教授都有過不斷的探討,鳥類眼睛的大體結構都是一致的,但遷移的鳥類和地方生存的鳥類在大腦構造上會有一定區別,就是一個定向本能,但鴿眼在定向上又起到什麼神奇的作用呢?
  • 「小鱷魚配置組合」詳細介紹
    我做「小鱷魚配置組合」的初衷,就是不用再直接管理家人、朋友的帳戶,讓他們直接跟投就好了。下文,是關於這個組合的詳細介紹,內容很長,大家可以先轉發或收藏,再閱讀。挑選股票指數基金時,最重要的三個關鍵點分別是,指數的資產質地、估值水位和機會成本。更多關於指數基金投資的問題,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怎樣買指數基金才能賺錢?挑選債券基金時,最重要的關鍵點是,基金所在的機構、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以及我對當前債券市場的判斷。
  • 四大維度,全方位剖析APP「分享功能」
    並且由於圖片比文字有了更多的視覺信息,能夠向外傳達一種產品的氣息,俗稱「範兒」,比如「設計範兒」、「科技範兒」和「文藝範兒」,能夠體現產品本身的格調。比如很多資訊類APP都可以在分享時給圖片加上態度印章,在百度地圖分享圖片時可以加上「堵成狗」的形象表情;微信讀書在分享書中內容可以對書籤進行樣式編輯,提供給了用戶更進一步的分享體驗。
  • MIT 萬字論文解析:「好用」的自動輔助駕駛背後,是犧牲了「安全」嗎?
    針對這樣的行業難題,MIT 花費三年時間,以上億條的實驗數據來說明、討論和進一步拆解「信任」與「分險」以及「警惕性」之前的關聯。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公開發布(下載地址:http://t.cn/ECAfpUp),文中詳細記錄了該實驗的背景、操作方法、結論,同時對該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進行了探討。極客公園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梳理,下面和大家逐一分享。
  • 比失業更嚴重: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據維吉尼亞建模中心的 Saiku Diallo說: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能夠容納上千萬個「智能體」。簡而言之,「我們可以為一座像倫敦這樣的城市建模」。 試想:在電腦裡建立一座城市,裡面有數千萬個「居民」。他們跟真人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有詳細的出身、履歷、性格、特質……雖然他們沒有自我意識,但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就跟真人一樣。
  • 貼吧之父俞軍: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
    綜上所述,準確地說,好產品經理的「好」,一定是跟企業需求相適應的,不存在統一標準。但是,為了簡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判斷,我們還是要找出一些簡單規律,來輔助選拔出「好的」或「潛力高的」產品經理。這裡只提「批判性思維」而不提「深度思考」,是因為批判性思維不是特別依賴天賦,也是後天可以有效提升的,提升後也能有效提高輸出決策的質量,所以適用於評估多數產品經理。具有很強同理心的人罕見,但面試的主要目的是把同理心差的人挑出來,這些人從事產品經理職業會使他和企業都越來越痛苦。
  • 「行業研究專題」如何應用MECE原則來分析問題
    「行業研究方法論」是對行業研究方法論的系統整理和撰寫。圖片來源 | Canva 可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困境。例如,在開會的情況下,集體頭腦風暴,提出各種意見。但此時,邏輯思維強一些的人會發現,總經理提出的意見和產品經理提出的意見是重疊的,且相互不在一個維度上。
  • Valve Index/「恐鬼症」雙雙入圍TOP3
    作為Steam平臺周銷量排行榜中我們最為關注的一款產品,「Valve Index VR套件」在過去的11周都擠進了TOP10。根據10月Steam硬體和軟體調查報告,Index的份額最新份額達到了17.63%(+1.21%),已經非常接近身前的HTC Vive(19.17%),下次統計中或許大概率就將實現反超。
  • 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那麼在這13個月裡,OPPO的工程師與產品經理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一、「看到ID方案後很震驚」 這是Find X結構工程師看到設計稿後內心OS,他在這一行做了很多年,沒想到手機還能這麼做? 對於經驗豐富的OPPO結構工程師來說,Find X的結構設計理念可以說是「無人區」。
  • 史上評分最高的谷歌 App,「Files Go」中國特別版正式發布
    去年年底,谷歌在海外發布了一款文件管理器「Files Go」,除了整理文件和清理空間之外,它還支持類似 AirDrop 的功能,極客公園也第一時間做了推薦。這款 App 無論是在顏值、體驗還是功能上,都可以說是頂尖的文件管理工具,滿分推薦。而今天,這款 App 推出了針對中國用戶的版本。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每個隨機事件的交叉創造出了「聯合概率」,而各自的部分創造出了「條件概率」。對比任天堂製作的另一款《超級馬裡奧》這樣以拯救公主為明確主線的遊戲,兩者最關鍵的區別在哪兒呢?在《曠野之息》這樣的開放遊戲裡,玩家沒有明確的主線,有很多未知的隨機事件可能會發生,全集趨向於無限大,隨機事件(子集)卻很多。玩家不知道遊戲的獲勝的標準在哪裡,甚至不知道遊戲的邊界在哪裡。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我國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產品分析、產品體驗分析在「分析目的」、「產品數量」、「分析維度」三個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1、市場分析以尋找市場機會,幫助產品定位為目標,較宏觀,對具體的產品沒有深入分析,產品數量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