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新一輪伊波拉疫情與以往無關,WHO稱或來自動物宿主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9日,世衛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證實,最新的基因測序顯示,剛果(金)赤道省暴發的新一輪伊波拉疫情與此前北基伍省的伊波拉疫情無關聯,亦與赤道省2018年的伊波拉疫情無關。

譚德賽指出,目前針對疫情源頭的調查仍在進行之中,可能是來源於一種動物宿主。

據悉,這一新基因序列分析是近期由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INRB)做出的。剛果(金)在6月1日宣布,在該國赤道省姆班達卡萬加塔衛生區暴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病疫情。這是剛果(金)自1976年首次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的第11次疫情。

此前,WHO曾指出,鑑於在剛果(金)許多地方的動物宿主體內存在伊波拉病毒,預計該國還將出現新一輪疫情。

WHO:可能起源於動物

被稱作伊波拉病毒性出血熱的伊波拉病毒,是一種罕見但可引起嚴重致命的病毒。該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並能在人際間傳播蔓延。根據WHO統計,伊波拉平均病死率約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現的病死率從25%到90%不等。

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8月1日宣布的在剛果(金)北基伍、南基伍和伊圖裡省的第10次伊波拉病毒疫情仍未結束。WHO的數據顯示,第10次疫情已感染了3400餘例,其中2280例死亡和1171例存活。WHO對此次疫情的認定是「剛果(金)東部漫長、艱難而複雜的伊波拉疫情正處於最後階段」。

而此次在剛果(金)赤道省姆班達卡萬加塔衛生區暴發的第11次伊波拉病毒疫情中,已發現6例伊波拉病例,其中4例死亡,2例仍在接受治療。

WHO指出,這六個病例中有三例已通過實驗室檢測得到確認。隨著監測活動的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確診病例。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暴發第11次伊波拉病毒疫情的姆班達卡市及其周邊地區,也正是2018年5月至7月剛果(金)暴發第9次伊波拉病毒疫情的發生地。

第9次疫情於2018年5月8日開始,同年7月24日結束。期間有54例病例,其中38例確診,16例疑似,最終有33例死亡和21例存活。

如前所述, INRB基因測序分析發現,最新一次暴發的病毒與2018年襲擊同一地區的病毒不同。目前各方正在進行調查以確定新暴發病毒的來源,WHO指出病毒可能起源於動物。

WHO非洲區域主任莫埃提(Matshidiso Moeti)博士對此表示,對於當下在姆班達卡市暴發的疫情同此前兩次暴發的疫情之間沒有聯繫這件事,他們並不驚訝。目前暴發的兩次伊波拉疫情地理位置相距甚遠,而且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已有飛行禁令。莫埃提表示:「儘管面臨巨大挑戰,但在WHO及其合作夥伴的支持下,剛果(金)國家衛生機構已經對伊波拉病毒東部疫情作出了有效反應。「他說,希望利用相同的專業知識來克服當前在姆班達卡市的疫情。

根據WHO對伊波拉病毒的解釋,目前人們認為大蝙蝠科果蝠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伊波拉是通過密切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比如在熱帶雨林中發現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伊波拉隨後通過人際間傳播加以蔓延,通過破損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伊波拉患者或死者的血液或體液;或受到伊波拉患者的體液(如血液、糞便、嘔吐物)或伊波拉死者的屍體汙染的物品傳播。

WHO強調,只要病人的血液帶有病毒就仍然具有傳染性。

將大規模接種疫苗

據悉,WHO目前在疫情當地有20多名工作人員,其他增援人手將在本周抵達。

莫埃提指出,伊波拉病毒是剛果(金)動物宿主(體內)持續存在的,因此出現新的病例是在預期之中的。

目前WHO與剛果(金)衛生部一道,已經開始向疫區部署疫苗,在姆班達卡萬加塔衛生區,已有600多人接種了疫苗。同時,到目前為止,WHO方面已經交付了2200劑疫苗,預計在本周末將有更多疫苗抵達疫區。

此前2015年在幾內亞開展的大型試驗證明,一種實驗性伊波拉疫苗對伊波拉病毒病具有高度保護作用。該疫苗被稱為rVSV-ZEBOV,2015年在一項涉及11841人的試驗中對該疫苗進行了研究,發現在接種疫苗的人中,5837人接種10天(含)以上後沒有出現伊波拉病例記錄;在對比組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員中,10天(含)以上後,發生了23例病例。rVSV-ZEBOV疫苗在剛果(金)的2018~2019年伊波拉疫情期間也得到了使用。

除了伊波拉疫情,目前剛果(金)也正在同新冠肺炎疫情和麻疹疫情作鬥爭。目前該國的新冠肺炎病例在3195例左右,包括72例死亡;在麻疹疫情方面,自2019年以來,已報告369520例麻疹病例和6779例死亡病例。

附錄:剛果(金)伊波拉疫情

第11次疫情:赤道省姆班達卡

正在發生,2020年6月1日宣布。6例(3例確診,3例疑似),其中,4例死亡。

第10次疫情:北基伍、南基伍和伊圖裡省

正在發生,2018年8月1日宣布。3463例(3317例確診,146例疑似),其中,2280例死亡。

第9次疫情:赤道省姆班達卡。

2018年5月8日宣布,2018年7月24日結束。54例(38例確診,16例疑似),其中,33例死亡。

相關焦點

  • 剛果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什麼是伊波拉?
    據新華社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伊波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沒過去,伊波拉又暴發了新一輪疫情。那麼什麼是伊波拉?伊波拉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
  • 果蝠, 吃水果的蝙蝠伊波拉病毒宿主
    有一雙大眼睛,較長的像犬科動物的口鼻部和長而尖的耳朵....【查看詳情】  豬臉大蝙蝠    鼯猴  鼯猴,是一種攻擊各類牲畜並吸取他們血的動物,鼯猴長得像蝙蝠但不屬於蝙蝠,翼展可達1.5到1.7米。鼯猴皮翼目僅有的一科鼯猴科的通稱。因體側自頸部直至尾部具有大而薄的滑翔膜,狀似齧齒目的鼯鼠,面部又很像靈長目的狐猴而得名。  現在的人已經什麼都能夠吃了,飛禽走獸全都在菜單之上,連蝙蝠也沒有放過。
  • WHO宣布:世界最強病毒伊波拉再次爆發
    2020年才剛剛過去一半,但是我們仿佛每天都在經歷歷史,下半年第一天剛剛到來,WHO發布的新公告似乎在告訴我們,2020下半年地球也不會平靜。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剛果再次發現新的伊波拉疫情。
  • 【剛果金宣布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結束】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18日...
    2020-11-19 06:14:19來源:FX168 【剛果金宣布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結束】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18日宣布,該國最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結束。
  • 外媒:剛果(金)宣布伊波拉疫情結束 55人死亡
    (編譯/郭駿)【延伸閱讀】剛果(金)又暴發伊波拉疫情 該國正抗擊新冠疫情和麻疹疫情參考消息網6月4日報導 外媒稱,剛果(金)當地時間周二啟動了對該國西北部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的響應,這種傳染病在該國東北部的流行此前已導致2200多人死亡。
  • 科普:伊波拉疫情為何在剛果(金)死灰復燃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剛果(金)衛生部近日確認,該國再次出現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這是剛果(金)自1976年首次發現伊波拉病毒以來的第9次疫情。為何伊波拉疫情在剛果(金)屢屢出現呢?伊波拉出血熱是由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一種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病患或被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等感染,也能通過性接觸傳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患者病死率可達50%以上。剛果(金)大片國土被熱帶雨林覆蓋,雨林裡常見的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毒的主要宿主。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據新華社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6月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伊波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隆貢多表示,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發現了伊波拉病毒陽性病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也通過社交媒體確認了剛果(金)發生伊波拉新疫情,並透露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 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
    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於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系統,蝙蝠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因此是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2003年爆發的SARS,以及現在正在我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相關研究表明,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均為中華菊頭蝠。
  • 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被證實為蝙蝠
    2003年爆發的SARS,以及現在正在我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相關研究表明,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均為中華菊頭蝠。都是源自非洲,通過動物傳播給人類,但病毒的最終來源仍然不明。
  • 研究: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以預防疫情,成本為新冠損失的2%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楊佳吟一項新的研究估計,在未來十年內投入約2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2萬億元)用以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可以降低再次爆發全球性疫情的風險,而預防的成本僅相當於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11.5萬億美元損失的2%。
  • 五種伊波拉
    伊波拉病毒也是一個小家族,有多個不同的成員,其中有些種類的伊波拉病毒,距離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王月丹  伊波拉疫情引發新一輪全球範圍的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7月17日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伊波拉疫情是「國際關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觸發全球衛生緊急狀態。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1日,剛果(金)政府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死亡。在小小的病毒面前,自視甚高的人類只得承認,自己缺乏主宰一切的權威。
  • 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知多少?
    海南省衛生廳副廳長白志勤指出,野生動物中有許多傳染病,由於平時人類與野生動物沒有接觸,一般不對人造成危害,一旦人類頻繁地與野生動物接觸,食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身上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就有可能傳給人類,而且這種細菌、病毒、寄生蟲都是新的屬種,人群普遍易染,這樣造成的傳染性就會很強,病死率也會很高。 白志勤稱,除了SARS病毒已初步證實冠狀病毒是從野生動物身上來的。
  •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olivia chan • 2020-07-07 17:
  • 伊波拉陰影重新籠罩非洲上空
    當地時間8月12日,剛果貝尼,醫護人員帶領一名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女孩進入伊波拉患者病房。視覺中國供圖10月21日,媒體發布了剛果(金)最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確診人數升至200人的消息,當時死亡人數是117人。
  • 盤點人類史上致命病毒:伊波拉可「搭飛機」越界
    伊波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療法。該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傳播速度很快,可導致伊波拉出血熱,其主要症狀為高燒、頭痛、腹瀉與嘔吐等。  自1976年伊波拉病毒首次被發現以來,最嚴重一次疫情致死人數為280人。今年2月初,幾內亞東南部暴發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隨後,疫情迅速蔓延至數百公裡外的首都以及賴比瑞亞等周邊國家。
  • 那可是伊波拉的宿主,海淘蜥蜴、從國外帶水果...
    地中海實蠅的幼蟲會取食果肉並致全果腐爛,嚴重時整片果園顆粒無收,因此被稱「水果殺手」。2019年,上海海關在進境水果中攔截到新菠蘿灰粉蚧、大洋臀紋粉蚧、桔小實蠅等檢疫性有害生物多達2000多次,其中攔截地中海實蠅6批次。
  • 症狀像伊波拉出血熱!非洲出現神秘未知病原體 致死率或高達90%
    Jean-Jacques Tamfum教授說,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數量未知的潛在致命新病毒。他在1976年幫助發現了伊波拉病毒,自那以後一直處於尋找新病原體的前沿。 「我們目前處在一個各種新病原體會出現的世界……這就是對人類的威脅。」
  • 伊波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終於被發現了,還有人養它當寵物
    通過動物傳播給人類,但病毒的最終來源仍然不明。200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馬爾堡病毒疫情發生在非洲安哥拉,252個已知病例中有227人死亡,這是包括2013-2016年西非伊波拉病毒暴發在內的所有大型病毒暴發的最高病死率,病死率高達90%。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感染實驗中,馬爾堡病毒安哥拉病毒株似乎比所有其他馬爾堡病毒毒株具有更強的毒性。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當一種病毒給人類帶來嚴重疾病時,就意味著人類不是這種病毒的良好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