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六部感受法,源源不斷獲得第一手寫作素材

2021-01-11 此時明月月

寫文的人都知道素材的重要性。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縱有天賦文筆,寫出來的文章也會顯得空洞無力。

素材的搜集渠道有很多種,例如讀書,從書中獲得經典案例;或者網絡搜索,在浩瀚的資源中篩選精彩個案;又或是通過採訪,聆聽別人的親身經歷,獲取獨家信息,等等。

這些素材的搜集方式,都是寫作者經常用的。然而,不管是讀書、網絡搜索,還是採訪,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的素材,都可以稱為間接素材。因為那是我們是通過閱讀別人的故事、經驗或知識,而採集到了。

實際上,有一種最為直接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源源不斷獲得第一手素材,那就是感受法。

擁有十年媒體經驗的劉楊在他的《學會寫作》這本書中,非常具體細緻地提出,利用人體的感知,也就是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親身感受,來積累素材。

感受法十分直接簡單,但恰恰因為它太過直接簡單,而往往被寫作者所忽略。一旦掌握了這個方法,你就會發現,生活當中,處處都有寫作的素材。下面我們一個一個詳細講。

一、眼

朱自清的經典散文《背影》,長久以來感動著萬千讀者。文章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情節,寫得最多的是作者眼前父親的樣子。朱自清寫道: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雙手攀著上面,兩腳在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在這一段文字中,讀者清晰地看到,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努力為兒子做事的樣子。朱自清把眼睛看到的場景,細緻地寫下。筆觸真實質樸,讓讀者很容易就產生共情,也就是類似的感受。

閱讀的時候,讀者會不禁想自己的父母,平日裡為兒女操心的各種細節,甚至是嘮叨,此時此刻異常暖心。因為天下父母的愛,都是同樣的。

那我們要怎樣觀察,才能寫出這樣的效果呢?

首先,在一個場景裡,我們看到場景裡的主體,記下他的相貌,穿著。

比如《背影》裡的父親,「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甚青布棉袍」,一個典型的民國普通百姓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然後,我們觀察主體所處的環境。

比如《背影》中,父親為了要去買橘子,需要穿過的鐵道和月臺。

最後,我們要看主體與環境互動時的表情與動作。

比如父親穿過鐵道時的「蹣跚」,爬上月臺時「雙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

這些普通的小片段,如果朱自清沒有看進心裡,就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字。所以我們平時要細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住儘可能多的細節。之後在寫成文字時,突出亮點,加入自己的感受。那麼,即使是普通的一瞬間,也可能成為一個極好的寫作素材。

眼睛是心靈之窗,也是世界之窗。從今天起,就用我們的眼睛,透過諸多的表象,看穿人類情感,為我們的寫作積累寶貴的素材吧。

二、耳

我們平時總是習慣「聽而不聞」,從現在起,我們要主動發揮耳朵的大能量,好好利用耳朵採集素材。

那麼,我們要怎麼聽,才能聽到素材呢?

聽,有兩個搜集目的。

一個是聽出聲音的信息。

比如過馬路是聽到汽車喇叭聲,你就知道是有車來了。

另一個目的是聽到聲音後,你產生的感受。

比如你過馬路時聽到汽車喇叭聲,你是感到車正向你開過來,非常危險呢;還是覺得車離你很遠,不必理會呢。

平時我們能聽到的聲音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貓狗打架的聲音,狂風驟雨的聲音,等等。嘗試著去注意在特定環境下,這些聲音所傳達的信息和感受。進一步想像這些聲音背後蘊藏的故事。

例如,《煙火裡的塵埃》這首歌,就能讓人聽出深深的孤獨感,同時又充滿了倔強的感覺。我們可以進一步想像,歌曲創作者,是在怎樣的心境下把這首歌創作出來的呢?

在通過聽搜集素材時,可以參照劉楊的辨聲練習表格:

三、鼻和舌

《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之所以大熱,並非僅僅因為,裡面播放美食極其誘人,更重要的是,節目的旁白,在一字一句描述食物的香氣與味道的同時,傳達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比如介紹「擔擔麵」時,節目裡是這樣說:

「擔擔麵是講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尚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

如果平時我們只是呼嚕嚕地吃麵,評價可能就只有倆字「好吃」。但如果我們用心地,通過嗅覺和味覺去感受,再把感受寫下來,那麼擺在讀者面前的,就不是一段文字,而是一碗香噴噴的擔擔麵,並從中感受到親切的中國情結。

那麼,平時我們怎麼才能有意識地,練習通過嗅覺和味覺,來延展內心的感受呢?

《學會寫作》給出一個「從食物走入內心深處的步驟」的示例:

跟著這個步驟的思路,我們可以透過眼前的食物,漸次捕獲內心的感想,最後引發行動,一氣呵成。

這就是我們通過鼻和舌,採集素材的方法,只要多加練習,慢慢就能運用自如。

四、身和意

前面所說的通過眼、耳、鼻、舌都是透過表面的現象,引申至內心感受。而身和意則不一樣,它們直接從內心出發,外化成具體的想法和行動,是更為高級的素材積累形態。

比如法國作家加繆的小說《局外人》,開篇就是驚世駭俗的一句話: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主角以極其平淡的口吻,講述了母親離世的事實,讓讀者萬分震驚之餘,奠定了小說的荒誕基調。他的表達正是出自他那對世事無所謂的局外人心態。

而同樣是寫母親離世的中國作家張潔,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用類似的筆法表達出完全相反的心情:

「聽到有人叫『媽』,我仍然會駐足佇立,回味著我也能這樣叫『媽』的時光,忍咽下我已經不能這樣叫『媽』的悲涼。」

「駐足佇立」,「回味」,「忍咽」這些真實發生的動作,看似平淡無奇。但通過它們,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對母親噴薄而出的思念。

生活常常平靜如流水,我們如何才能通過身和意,抓取到這些瞬間即逝的激越情感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快速地用紙和筆寫下來,或者用手機錄下來。有一點,就記一點。不用講究,然後將這些既凌亂又零碎的內心素材,統一梳理。

比起從網絡搜索獲取等其他方式,六部感受法通過我們自身感官,採集而得的素材,無疑是第一手的。如果沒能馬上抓住,人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曾有過怎樣的心緒。同時,我們也就讓這些珍貴的素材白白流走了。

但是,任何技巧的運用,都必須經過一段堅持練習的時間,才能被熟練掌握。即使是我們自己的感官,也是同樣。因為我們都浪費了它們太久了。要想它們恢復靈氣,為我們的寫作增添豐富素材,就馬上把它們鍛鍊起來吧。

相關焦點

  • 贈書|巧用「九宮格寫作法」,一招解決你的寫作難題!
    我見過許多卸下心防專於寫作,並把文章公開於網絡的人。他們習慣於用文字表達自己真實的意見和觀點,自信讓他們越發精神煥發,與過去判若兩人。同時,與之成正比增長的還有他們文字裡所蘊含的力量,以及文章所引發的共鳴。最終,喜歡他們的讀者也隨之增加。
  • 6招讓你在寫作中素材取之不盡
    想要成為一個自媒體的明星,一定要保證高質量地持續輸出,那就意味著我們要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很多人可能覺得要生活得精彩紛呈才有很多素材可寫,其實掌握了獲取素材的方法,讓你足不出戶同樣可以源源不斷輸出好文章。
  • 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盤點寫作素材,為持續創作做儲備
    想要長期寫文的友友,在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時,也是可以通過這個層級來進行的。我覺得,這個層級的素材是沒有必要刻意去準備與整理的,因為從出生起,這些內容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關鍵點在於,寫作時我們要用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表達好這些內容,讓它們富有意義與價值。謝霆鋒一直在做的《鋒味》、趙薇近兩年推出的《中餐廳》,著眼點都在食物——這個人類永遠無法離開的話題上,這兩個節目在大眾中的關注度都非常高。
  • 【寫作素材集】MBA/MPAcc中文寫作素材集
    01優質寫作短素材獨家分享前言:適用角度可作為參考相關例子皆從本次提供的素材中選取素材:2019樂視危機的話題適用角度:盲目多樣化,簡單與複雜,守住核心競爭力,風險意識,專注素材:找準利基定位,把勁兒用對地方① 1996年,蘋果公司經營陷入困局,此時重新接手公司賈伯斯即刻決定縮小公司生產線的規模,將臺式機型號從15種減少到了1種。終止了印表機生產,削減了軟體開發,將生產線轉移到國外。
  • 面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如何把寫作當作副業來養活自己?
    這本書會讓你從什麼都不會寫、不知道寫什麼,而蛻變成可以持續寫下去,並且成為一個真正會表達的作者,以此實現用寫作獲得個人影響力的目的。1.積累素材 我們總覺得「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要寫出洋洋灑灑的文字,談何容易。劉主編立馬敲黑板:積累素材,積累素材。親身感受、做採訪、做讀書筆記、查閱資料,這都是積累素材的絕好辦法。
  • 老梁推薦: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備考策略
    所以,2021年高考作文的備考,建議在素材的積累與運用上多管齊下,全方位發力,以新穎、鮮活、豐富的內容,贏得青睞,獲得滿意的分數。 (《藝海拾貝》) 所以,積累了第一手資料之後,接下來要根據高考作文常見的不同話題,將這些素材分類整理,可以詳細劃分為愛國篇、理想篇、青春篇、勵志篇、毅力篇、惜時篇、勤奮篇、奮鬥篇、創新篇、友情篇、親情篇、合作篇、誠信篇、環保篇、情趣篇、責任篇、學習篇、鑽研篇、勞動篇、勤儉篇、謙虛篇等。
  • 2020年教師資格證備考,作文寫作素材大匯總!
    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不管你備考哪個等級哪個學科,都會必考50分值的作文,因為科目一綜合素質是必考的,而最後一題就是寫作題,50的分值,會直接影響到你科目一過不過的問題,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備考作文的準備。俗語說:"不能入口成章,焉能出口成章。"素材的運用能夠讓文章寫作煥然一新。但素材的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日常積累非常重要!
  • 85後作家陳曉輝: 我的「靈性寫作」之路
    從那時候起,他喜歡上在網絡裡用文字宣洩情緒。剛開始,只是一些怨天尤人的文章。「後來,有人給我回復了。受到關注,是我寫作的最初動力。」陳曉輝說。寫作究竟改變了什麼?陳曉輝說,對於這個,他想說說一條黑魚的故事。
  •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學們想要寫好作文,關鍵就在於平時的積累,而假期就正是積累的好時機!這裡的積累可以是生活中的積累,自己的經歷,這就要同學們學會觀察,把自己所看到的、經歷的作為寫作素材,比如寫景的作文,可以寫自己曾經去過的美麗景區,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或者是生活中的小事,跟朋友之間的友誼,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看法;積累也可以是書裡讀到的,比如在課內外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同學們可以摘抄積累;也可以是歷史人物的真實事件,以此來表達對某種精神的讚美。
  • 作家型INFJ的寫作|INFJ自我成長
    INFJ被稱為作家型原因解析●四字母角度1、內向型I,注意力和能量來源集中在內部精神世界,這就使得INFJ喜歡安靜構思、喜歡一對一交流、喜歡用文字的形式而不是演講與別人交流。因此,表達N帶來的感悟、靈感和想法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寫作。
  • 英語寫作素材:關於「海嘯」「地震」
    英語寫作素材:關於「海嘯」「地震」   近年來,災難頻繁發生,給人類來來難以磨滅的痛苦,以下是一些關於「海嘯」「地震」的英語詞彙,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手中的筆寫出有關的文章,鼓勵受災的同胞或者發表相關的感想。
  • 給寫作「便秘」的你,8個看完就能立刻上手的寫作技巧
    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在澤拉戰役中獲得勝利後寫給羅馬元老院的捷報中寫道:我來、我見、我徵服。內容簡潔明快,將三個詞組並列呈現,一副氣拔山河,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立刻躍然紙上。不需要說明,不需要注釋,只需要霸道地感受。
  • 【日積月累】申論寫作事例、名言素材積累! (八)
    原標題:【日積月累】申論寫作事例、名言素材積累!(八) 守紀、團結、文明、務實 守紀的素材 紀律,是為了維護社會利益和保持正常秩序而制訂的一種行為規則。它是法律和道德的補充。要求全社會所有成員,都要各自遵守自己應該遵守紀律。
  • 寫作枯竭時,怎樣從手帳中尋找靈感?
    這種感覺很痛苦,不僅讓我們質疑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懷疑寫作這條路是否能走的更為長久,動搖寫作的信心。寫作需要靈感,但靈感這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它招之不來,待它來敲門時,如果不及時地捕捉和記錄下來,就會稍縱即逝。要想寫出好文章,有源源不斷的素材,除了生活閱歷豐富以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先學會讀懂別人的文章,才能寫好自己的文章。
  • 高中英語寫作:投訴信素材及範文
    曹永英語最近會為大家分享高考英語寫作高分素材和模板,有投訴信、建議信、感謝信、推介信,發言稿等。篇章布局和首段、中段、尾段涉及到的重要句型,對你的高考英語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一、「信達雅」的寫作標準信:內容信息點無一遺漏, 自我介紹,投訴內容,遭受的損失,提出要求達:語氣客觀堅定但有禮貌,信末表達自己的要求並可以限定時間,對對方努力表示感謝雅:高大上詞彙的使用,複句的設計,語篇的銜接和連貫
  • 中考考場作文萬能素材 2018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寫作模板
    中考考場作文萬能素材 2018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  人民日報時評堪稱議論文的典範,考生可以借鑑其文章結構、說理方法、邏輯思路。這些句段可以直接運用文中。作文素材和時政熱點都能用得上。現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作文素材丨人民日報最新時評2018中高考作文絕佳素材的相關學習內容,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 《寫作七堂課》這是我讀過的最全面最系統的寫作書籍
    這也許是因為,每個人的寫作水平不同,對寫作技能點的需求不同,對一本書的反應與體會也就不同吧。《寫作七堂課》這本書關於寫作的內容,深入淺出,系統全面,我所獲得的收穫之大,就像是一個只是想往大籮筐裡採一點蘑菇的小婦人,驚奇發現,竟然有這麼一座山,整座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蘑菇!《寫作七堂課》這本書以7堂課的形式,通過大量的實操細節,系統地講解七種寫作套路。
  • 形形色色的表達「總結」的方法,是寫作多樣化必備的基本素材
    #英語寫作素材#再長的寫作也有終結的時候,以下羅列表達」總結「的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是升華寫作或提高成績必備的基本素材,記住它們並用於考試或日常的寫作中,增強英語語感,提高寫作的反應能力。解析:(put sth) in a nutshell 是一個習語,譯為」簡而言之,用簡明的話「,例如:To put it in a nutshell, we're bankrupt.簡單地說,我們破產了。
  • 2018MBA寫作素材推薦:發明家故事兩則
    【MBA中國網訊】很多考生認為寫作素材只需要了解大致內容就好,但如果只是大概的印象,害怕出錯其實三言兩句就說完了,可以分析和發散的文本就非常有限。因此建議大家最好熟悉一下,下面給大家推薦兩則常見的寫作素材: 一、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6月的一天,陰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一起,將一個裝有金屬杆的風箏放上高空。
  • 會用素材是寫作硬道理!選材4招+範文3篇點亮作文航標燈
    這是一篇文章獲得高分的基礎。本文結構環環相扣,緊密緊湊。【素材拓展】從素材選用上看,本文具有底蘊深厚的特色。這也給我們寫作議論文提高語言表現力以良好的示範。【素材拓展】作文題目給出的材料中有這樣一句話:「小橡樹嘗試讓自己平靜下來,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故事情節的轉折點,也是小橡樹找準成長方向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