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是第 32 個 " 全國愛牙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副主題是 " 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 "。在這個關注牙齒的日子來臨之際,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張琳教授想把重要的事情說在前面:別小看了這一口牙,牙齒和全身的多個重要器官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另外,刷牙很重要!別讓細菌在你的牙齒上 " 辦公 "。
女子腎炎竟是牙周炎的原因
42 歲的劉女士近半年總說自己腰直不起來,腰酸和腰痛一直困擾著她。直到劉女士發現自己尿液顏色加深,覺得不太對勁,到哈醫大一院檢查診斷為腎炎,可收治入院後始終找不出病因。
一次查房中,腎內科醫生得知李女士一直有牙齦出血和牙痛的問題,於是建議她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看看,檢查發現劉女士有齲齒並患有牙周炎,經過治療後,李女士腎炎的各項指標都開始好轉。
張琳表示," 別小看了這一口牙,牙齒和全身的多個重要器官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例如胃、心臟、腎臟等。" 張琳說,很多患者以為牙齦出血是小問題,因此沒及時到口腔科治療。當身體不好、抵抗力下降時,如果口腔細菌進入血液,會影響到全身,造成臟器感染,像劉女士這樣就引起了腎臟問題。
牙疼 " 真要命 " 一個星期瘦 5 斤
俗話說 "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 ",肖女士就被一顆小小的牙 " 折磨 " 到一個星期瘦了 5 斤。前段時間,每到晚上,肖女士的整個半邊臉、半個腦袋就開始陣痛,痛得人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還不能躺下,只要躺下疼得就更厲害。到醫院就診後,醫生發現,肖女士的後槽牙與鄰牙挨著的地方有個 " 巨大 " 的洞,並患有牙髓炎。
很多牙髓炎的患者會喪喪地跟牙醫訴苦,說疼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白天反而不疼了。張琳說,這是因為牙髓炎症發作的時候,牙髓腔內的壓力會隨之增加,本來就產生的疼痛,到了晚上睡覺時,人的血流回淌到頭部,使髓腔內的壓力進一步增加,疼痛就會更加明顯。
智齒帶壞鄰牙 女孩一下拔掉兩顆
俗話說長了 " 立事牙 " 人就懂事了,可是 " 立事牙 " 卻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是給人帶來一些麻煩。
小昕不久前,覺得牙疼得厲害,而且腫得上下無法咬合,甚至連張嘴都受到了限制,不能好好吃飯,講話時更是變成 " 大舌頭 "。疼痛難忍的小昕到醫院就診,本以為消炎處理後情況就會緩解,不想醫生卻給她當頭一棒!" 智齒橫著長,頂壞了旁邊的牙,需要將兩顆牙都拔掉。"
網絡配圖
張琳表示,一般來說, 完全萌出、形態位置正常、與旁邊牙齒的鄰接關係正常、且咬合關係正常的智齒是不需要拔除的。因為位置關係,不能很好的清潔、也缺乏正常的咬合關係,往往會有食物嵌塞、齲齒的發生,嚴重還會導致智齒冠周炎。同時,智齒因為萌出空間不足傾斜阻生,導致鄰牙病變的情況。智齒究竟要不要拔,說到底,就是看智齒是否還有用,會不會引發健康問題。
22 歲小夥拿飲料當飯成 " 可樂牙 "
22 歲的小慶是個資深飲料迷,幾乎拿飲料當水喝,每天至少要喝一瓶,甚至還嘗試過飲料泡飯吃。更要命的是,小慶經常晚上聚會吃飯,回到家倒頭就睡,常常忽略了睡前刷牙的這一步。突然有一天,小慶用舌頭舔牙時,感覺牙齒 " 麻麻嘟嘟 ",照鏡子仔細觀察竟然有黑有黃、有的還缺了半塊。小慶見狀後直奔醫院,希望能挽救他的牙。
張琳表示,小慶的牙是非常典型的 " 可樂牙 ",也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齲齒。近幾年,經常遇到小慶相似的患者,年輕患者居多,常常有因為喝飲料把牙喝壞的人來看牙,有些人就是喝碳酸飲料過多導致的,但也有人是明知道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齒,卻長期喝果汁。其實," 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於碳酸飲料。" 她介紹,果汁對牙齒的酸蝕常常集中在門牙上,尤以上門牙最為突出,此處的牙釉質最薄。乳酸飲料、酸奶和李子、葡萄等酸性水果對於牙齒的腐蝕力也不容忽視。
別讓細菌在你的牙齒上 " 辦公 "
張琳介紹,有數據表明,人類口腔中已經探明的細菌已超過 700 種 , 但是大多數人的口腔中只有 34 到 72 種。大部分種類的細菌對我們的健康是無害的。有一些被稱為益生菌的細菌反而對我們是有益的 , 可以促進消化吸收。還有一些細菌能夠保護我們的牙齒和牙齦。但總有一些細菌不太招人待見 , 因為它們會導致齲齒和牙齦疾病。
" 口腔內是個細菌滋生的地方,細菌會粘附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牙菌斑一旦形成,就好比細菌的辦公室,細菌會向牙齦下、牙根方向集聚作業,侵害我們的牙周組織,引起炎症。" 張琳說,好在牙菌斑是可以被我們用牙刷、牙線、牙縫刷等工具清理掉。可是一旦沒有清潔掉他們,牙菌斑就會和口腔內的鈣離子結合,形成牙結石。牙結石可是刷牙刷不掉的,它會源源不斷地產生細菌以及毒素,侵害牙周組織,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牙槽骨(牙根周圍的骨頭)吸收,牙根暴露,最終牙齒鬆動、脫落。
因此,張琳提醒,口腔保健正確的做法是平時記得 " 刷牙、漱口、用牙線 ",同時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對口腔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
網絡配圖
醫生說說 "老掉牙"的" 毀牙 "觀念
牙口不好,年紀輕輕就 " 告別 " 筋頭巴腦、骨頭;牙齒酸脹,牙齦腫脹,吃點消炎藥就好了 …… 即使看了很多關於口腔健康的宣傳,輪到自己牙不好時,依然守著一套 " 老掉牙 " 觀點,殊不知,這些 " 老掉牙 " 的觀點恰恰害慘了牙!
1.誤區:看牙太麻煩、太疼、太貴
醫生解答:其實勤檢查口腔、早發現、早治療就不會麻煩,及時發現小問題,簡單又便宜地解決完,就不會釀成大問題。現在的醫療水平和看牙工具都先進很多,恐懼感和疼痛感都沒有 " 傳言 " 中可怕。
2.誤區:牙疼、發炎吃點消炎藥
醫生解答:細菌性口腔疾病是不可逆的,用消炎類藥物只能緩解不適的症狀,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還需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才能治根治本。
3.誤區:牙齒壞就壞,大不了換新牙
醫生解答:還是自己原裝的最好。後鑲的牙異物感會比較強,保留自己的牙齒是最好的,因為沒有任何牙齒比自己的牙齒好用。
4.誤區:只漱口不刷牙,清潔清潔就行了
醫生解答:只漱口,清潔牙齒作用很差。" 刷牙 + 牙線 " 才能很好清潔牙齒。即便做了固定義齒 ( 假牙 ) ,也一定要注意口腔清潔衛生,除刷牙外,可用牙線清潔牙與牙之間的鄰接面,以防牙齒發生齲壞 ( 爛牙 ) 、牙齦炎、牙周炎等。
編輯 曲傳依
值班主編 陳雲朋
【來源:ZAKER哈爾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